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记者风采

天津日报 张俊兰

发布时间: 2015-01-22 10:04:36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郭天虎

 
    张俊兰,女,1962年生,天津日报报业集团记者。从1997年开始,在13年的时间里,张俊兰18次走进凉山,坚持帮扶凉山的贫困生和孤儿,被学生、孤儿称为“妈妈”。另有新疆阿克苏地区气象台台长。
 

2010年5月25日,《天津日报》社女记者张俊兰和同事们一起,再一次踏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土地,将筹集到的善款、体育用品和文具,送到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手中。这已经是在13年的时间内,张俊兰第18次走进凉山从事扶贫助学工作。 1997年,张俊兰参加“中国百名记者志愿扶贫团”采访凉山,她亲眼看到这里的孩子们为了上学,上山砍柴换钱,攒下鸡蛋换钱,交口粮充当书本费。“当时心痛的感觉无法表达,采访的一路几乎都在掉眼泪。”张俊兰从凉山返回天津以后,把自己全部感情都集中在采写报道上。系列报道“凉山纪行”在社会上引起反响,一些读到报道的群众将平时省下的钱款寄往报社,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孩子。

张俊兰和凉山的孩子们在一起与报社商议,决定用16.7万多元的善款在凉山建一座希望小学。1998年8月,一座崭新的校舍矗立在凉山布拖县亚河村海拔2800米的山地上,300多个穷苦的凉山彝族孩子终于告别了昔日四面透风、随时可能倒塌的教室,坐在了温暖明亮的教室里。那一刻,张俊兰永远忘不掉,“看到孩子们第一次开心地笑了,我却哭了。” 此后,张俊兰一次又一次走进凉山,为西昌学院、凉山民族中学等一批又一批学生送上奖助学金,为布拖、金阳、昭觉、喜德等许多县的孤儿和老人送上扶贫资金和物资。她受各界委托兴建了3所希望小学,把海外慈善家引进凉山,在4所院校设立了奖助学金,建立了24个孤儿班,帮助1200多名学龄孤儿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从2005年秋开始,张俊兰在凉山筹建孤儿班,收纳学龄孤儿成为寄宿制学生。她每年要入户寻访大量孤儿,不但路途遥远、分散,还会经常遇到飞石、塌方、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张俊兰看望凉山的孩子们坡等各种险情。“帮一个,是一个”,张俊兰想趁着自己还没有老,多走一些路、多做一些事,“我在这里承担了父母的责任,没有父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我也不会放弃他们。” 2005年秋天,张俊兰的母亲患膀胱癌晚期,张俊兰白天守护母亲,晚上熬夜给慈善家写信,讲述关于在凉山建立孤儿班的可行性方案,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2009年,为了扩建孤儿班,张俊兰在右脚骨折持续卧床两个多月刚刚可以下床活动的情况下,重新踏上凉山路。在走访孤儿及其监护人的山路上,张俊兰由于体力不支又一次病倒了。目前,凉山最贫困的3个县已经建了24个孤儿班,接纳1200多个学龄孤儿成为寄宿制学生。扶贫助学13年来,张俊兰始终恪守三个不可动摇的原则:一是在实施每一个扶贫助学方案、动用每一笔捐款的过程中张俊兰和凉山的孩子们在一起,都要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协助下亲力亲为,不委托中间环节。张俊兰说:“不允许自己有一笔善款或一分钱用之不当,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每一分善款的分量和意义,它们是捐赠者勤劳节俭而来,凝结了对别人苦难感同身受的情怀,寄托了拯救别人于危难绝望之中的期盼。”二是每一笔捐赠,无论多和少,都必须有受助者给捐助者的亲笔签收单;数额较大的善款,还必有受助者在领受现场的照片或录像;同时,还提供资料介绍受助者的处境或生活、求学的故事,比如受助贫困生写的自传、记者的采访记录等。张俊兰说,“我们让所有参与凉山助学的读者和慈善家看到,他们所奉献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最需要的地方。”三是不许地方政府部门和乡村农牧民为了接待自己而宰杀牲畜;在凉山工作期间吃饭、住宿均是自费,不由地方招待;用餐不浪费一粒粮、一棵菜。“面对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凉山彝族同胞,我感到每浪费一分钱都是有罪的。但彝族同胞十分好客,大肆宰杀猪牛羊鸡招待贵客成为习俗,而牲畜又是凉山当地人最宝贵的财富……”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 郭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