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记者风采

中新社 贾国荣

发布时间: 2015-01-22 13:42:24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郭天虎

 

贾国荣简历:

1983年8月 --1988年8月 中新社摄影部 记者

1988年9月 --1993年9月 中新社摄影部 主任记者

1993年9月 --1996年10月 中新社摄影部 主任

1996年10月 --2000年1月 中新社香港分社摄影部 主任

2000年2月 --2004年10月 中新社摄影部 主任

2004年11月 --2008年3月 中新社洛杉矶记者站 首席记者

2008年4月 --2014年3月 中新社摄影部 高级记者

 

贾国荣同志长期从事对外宣传,作风扎实,工作认真,深入基层,多次参加重大灾难报道工作,六上小汤山报道抗击SARS病害,十赴四川震区报道灾情,不畏艰险,乐于奉献,勇于创新,为用图像向海外诠释“中国梦”作出了特殊贡献,曾经4次获得中国新闻奖。2014年元宵节之夜,他以一组报道中国体操小将的力作《杠上争锋》,赢得第57届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金奖。这是继2002年获得第45届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铜奖后,他再次在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上为中国新闻界赢得荣誉。

一、作为一个从业30余年的新闻工作者,贾国荣同志无论是作为普通记者还是摄影部主任,始终关注和战斗在新闻第一线

从1984年奔赴西藏高原采访,到1991年松花江畔百里抗洪;从置身1992年澳星发射受挫的有毒气体里拍摄,到奔赴在1998年长江大水灾的抗洪堤坝;从2002年带队六上小汤山报道抗击SARS病害,到2003年南下抵御淮河洪患。他用心血汗水伴随笔墨镜头,记录着国家、社会、人生的无数典型瞬间。

1996年贾国荣被派往香港分社。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后的日子中,胜利完成了特首诞生、英军撤离、我军驻港等恢复行使主权历史瞬间的拍摄报道。

2004年底,贾国荣同志被派往美国,成为中新社第一任驻洛杉矶首席记者,与强国强势媒体竞争。他的镜头聚焦联合国成立六十年首脑盛会,目击中国电影人步入好莱坞奥斯卡红地毯和中美军舰合作演习。他是首个被允许进入美军对中俄 “红军”仿真对抗训练基地的中国记者,曾率先登上新服役的海军“里根号”航空母舰,径直闯入国民卫队紧急开设的加州世纪大火避难营……在此期间,他在许多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报道,赢得了美国同行的尊敬。

2008年春天回国述职期间,发生汶川大地震,贾国荣两次奔赴地震灾区,报道震撼世界的大灾情和全球大救援,以及感动人间的无疆大爱。

当直升机第一次单轮成功强降唐家山堰塞湖时,贾国荣和士兵不顾一切跳下去,不顾个人安危地报道本次地震灾害次生的巨型“定时炸弹”,正严重威胁着北川极重灾区和下游绵阳科学城百万军民的堰塞湖危情。在这次报道中,为贾国荣提供帮助的是解放军陆航机长邱光华、机械师王怀林。他们后来在恶劣天气中驾驶战机不幸失事牺牲,这令贾国荣在悲痛中重返灾区,赶赴失事山区三天跟踪报道,告慰烈士。

贾国荣获得中宣部等五部委颁授的“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后,于2009年元旦前深入北川灾区采访,与受灾民众一起在余震和风雨中度过了新年。灾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前,贾国荣独自背包住进了北川受灾民众家中。在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和两周年、三周年纪念日前后,他六次赶赴四川灾区,带领年轻记者们跋山涉水,顶风冒雨,拍摄报道抗震救灾的壮举和灾后重建的新貌。

2010年4月玉树地震发生后,贾国荣与同事搭乘军用飞机奔赴灾区,在青藏高原上日夜奔波于地震中心点和藏汉各族受灾点采访拍摄,在风雪冰雹中克服了高原反应等等困难,之后又参与中新社采访报道集《玉树震撼》的出版编辑。

2011年3月,日本发生地震海啸灾难后,贾国荣参加了中新社采访团队,拍摄足迹遍布灾区各地,并置身核灾区最后的二十公里警戒线做报道,还帮助寻找劫后余生的中国媳妇,并利用采访间隙为在寺院避难的日本受灾民众搬运米饭食品。

2013年4月,贾国荣在出差途中转进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加入中新社报道团队,数次冒雨冒险深入三个乡镇和两个县城,全方位报道抗震救灾实情。

近年来,贾国荣协助国家有关部门编著完成了《5·12抗震救灾志——图片卷》和《国务院侨办抗震救灾志》,又结合切身采访报道的经验教训,2013年底完成图文专著《大震——史诗性灾难采访回忆录》。

二、作为新闻战线的一名老兵,贾国荣同志从不服老,攻坚克难,顽强拼搏

2011年,他作为总政组织的西藏边防行记者团里最资深的媒体人,在藏南中印边境最前哨采访拍摄,攀爬西部阿里海拔5800米以上的中印边防最前沿岗位,爬冰卧雪拍摄报道在世界屋脊永冻层巡逻的边防官兵。

刚回京一周,他又返回西藏拉萨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军民摄影师讲授当今国际新闻摄影的创新理念。继而转道青海腹地的都兰县,拍摄报道各民族兄弟姐妹般的夏季生活。

他接着又北上中国煤炭主力集团的内蒙古神华上湾煤矿,下井深入到世界罕见的一万二千多米纵深采煤面,采访拍摄创造过原煤生产效率世界最好水平的中国煤矿工人。

2013年秋天,贾国荣参加解放军东北边防行的采访,日夜兼程踏访拍摄了黑龙江全线边境连队哨卡,向国内外报道了东北中俄边境的和平景象。

天道酬勤,他的甘苦付出,四度赢得中国新闻奖,先后八次获得全国新闻摄影比赛的银奖和铜奖。

三、贾国荣同志不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创作了许多优秀摄影作品,而且能够以理论高度对自己和业内的创作活动加以总结,并以之培养年轻一代

贾国荣既是脚踏实地的资深摄影记者,又是具有国际素质养的摄影大展评委。他是1996年新华社与美国方面联合举办论坛的三位中方评委之一。2013年作为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的评委、第六届国际原生态摄影大展评委,与占多数的外国评委精诚合作,共同推出中国和世界最好的摄影师及其佳作。

他近两年参加了中外摄影家甘肃河西走廊采访行和贵州采风,参加了海峡两岸摄影家的辛亥革命采访行、孔孟文化采访行、贵州少数民族采访行等活动,拍摄的影像具有国家主流媒体的水准。

贾国荣为六十多个中央国家部委机关的摄影团体作指导服务,强调岗位建功的拍摄理念。他参加了2012年《向党和人民汇报——中央国家机关干部职工摄影比赛》工作,协助举办了摄影展,出版了摄影集。

贾国荣的讲座从北京到拉萨,从军营到院校,从国外华文媒体到香港青年记者协会。

去年7月的一天,他完成贵州民族村寨的拍摄后赶赴贵阳,当晚没有吃饭就拉着器材箱,走上师范大学的讲台,连连向满座听众抱歉说,让大家等了12分钟。他经常在假日和夜晚作交流辅导,听众有媒体新秀,有退休干部,有少数民族代表,有大学生,有普通职工,也有企业家。

2012年和2014年的两个春节期间,他被派往台湾作驻点记者,在两个月里脚踏实地采访报道台湾同胞弘扬中华民族节庆文化,华夏子孙团聚贺新年的亲情厚意。

贾国荣同志深入基层,不畏艰险,乐于奉献,勇于创新,为用图像向海外诠释“中国梦”作出了特殊贡献。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 郭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