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 李靖
发布时间: 2015-01-22 14:08:24 | 来源: 新华网 | | 责任编辑: 郭天虎
李靖,主任记者。1969年入伍。先后任解放军画报记者、主任记者、记者部主任,解放军报画报部记者组组长、采编组组长。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总政治部评为全军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1969.12—1974.10 北京军区某师任战士、报道员;
1974.10—1989.01 北京军区某师宣传科新闻干事、科长(期间1985.09—1987.06 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1987.06—1989.01 在解放军画报任实习记者);
1989.01—2000.02 解放军画报社任记者、主任记者;
2000.02—2003.12 解放军画报社任广告发行部主任、记者部主任;
2003.12—2006.01 解放军报社画报部任记者组组长;
2006.01—2014.01 解放军报社画报部任采编组组长;
2014.01—至今 解放军报社画报部任主任记者。
从业41年,李靖把生命托付镜头,直面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始终聚焦战场、突发事件、边防一线——冒着炮火穿越南疆战场“百米生死线”、南沙战备值班长达2个多月、暗夜挺进生死簰洲湾、墨脱采访徒步500公里……他以生死置之度外的无畏精神、以书写中国军队影像历史的责任感,凭借精湛的摄影技巧凝固了一个个珍贵的历史瞬间。
在新闻队伍中他一贯表现突出,被中宣部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会员。
在突发事件面前他始终冲锋在前,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被国家防总、人事部、总政治部授予全国抗洪模范称号。
在全国全军他是知名摄影家,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先后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2008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荣誉称号;被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先后授予优秀新闻摄影记者、优秀新闻摄影工作者称号;获第二、三届中国新闻摄影记者最高奖——金眼奖。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
镜头写史 无惧生死抵近新闻最前沿
“军事摄影记者就是扣动扳机的战士,必须无惧生死,抵近前沿,才能留下最真实的历史瞬间。”这是李靖坚守的信条。1986年、1987年他两次主动上老山自卫还击前线采访,接受血与火的洗礼;1988年“3·14”南沙海战,李靖是最早抵达战场的记者之一。他也是全国唯一两场战斗都参与了的摄影记者。
在老山两个多月时间里,从老山主峰、八里河东山到“百米生死线”,哪里最危险李靖就去哪里采访。多次遭敌炮火追射,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到达南沙战场的当天,他就申请到离敌人最近的华阳礁,与7名海军特战队员在用竹子搭建的10平方米高脚屋里一起战斗。高温、高湿、高盐,缺淡水、补给困难,在遭到痛击的敌军伺机报复的紧张情况下,他冒着四五十摄氏度高温,在长达80天里,跑遍了我方所有礁盘,被强烈的紫外线晒成二度烧伤,身上大水泡套着小水泡,至今采访本中还夹着一张从大腿上撕下来的巴掌大的皮。
冲到最前沿,他记录了大量珍贵瞬间。两上老山,他拍摄了3000多幅图片,作品《冲过生死线》《守卫南疆》《今日我十八》《猫耳洞里摆“战场”》等作品在北京高校展出,鼓舞了无数学子的爱国之心。20年间他4赴南沙,是发表南沙图片和留存军史资料最多的军事记者,其中《高脚屋的故事》《水兵奉献在南沙》《波涛下的南沙》等作品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卫戍南沙》获得全国第二届画报优秀作品评比综合大奖。
快速反应 在突发事件中捕捉风云变幻
抢险救灾等突发事件现场,是摄影记者新闻素质与专业功底的最佳考场,李靖交出了出色的答卷。1998年长江全流域爆发特大洪水,他是军报第一位从北京抵达抗洪一线的记者; 5·12汶川特大地震,他从获准到出发仅用时10分钟,第一时间抵达都江堰救援现场,乘冲锋舟挺近震中时突遇余震翻覆落水,险些丧命。他抓拍的《生死簰洲湾》,一举夺得中国记协1998全国抗洪救灾优秀报道评选(摄影类)、1998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第1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新闻类)等6项国家级摄影大赛金奖和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他发表的《簰洲湾归来话机遇》论文,在第三届军事摄影理论研讨会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2008年汶川灾区20多个日夜,他抓拍发表经典新闻照片100多幅,作品《十万大军挥师震区八日影像》获全国画报优秀作品年度评比专题综合奖, 上千幅作品成为军史资料,31幅作品收入国家《汶川特大地震救灾志·图志》。
独家视角 在重大题材中彰显军事记者特殊风采
“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战场还不够近。”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一句名言,成为李靖几十年的不懈追求。为求瞬间卓越,李靖多次立下生死状。在“联合-96”大规模联合军演中,为了让导弹发射的画面更震撼,李靖选择在山下80米近距离拍摄,为获批准他向部队立下了“一切危险后果自负”的生死状。拍摄的《牢记我军神圣使命 提高现代作战能力》获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2005年至2013年,李靖是唯一参加全部6次《和平使命》系列上合组织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记者,多次受到军委总部领导表扬。他编辑出版的5本《和平使命》联合军演大型画册被选为国防部礼品。近年来他出色完成了30多次重大演习和联演、联训采编任务,是全军参加演习采访最多的记者。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北京亚运会、北京奥运会、神舟、天宫、嫦娥和3次国庆大阅兵……每次重大新闻事件,李靖总能拿出有分量的作品,摄影专辑《国庆60周年大阅兵》获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摄影专题《“九”“天”之约》获首届中国画报协会“金睛奖”。
心系边关 感悟边防军人平凡中的伟大
“有军人的地方就应该有军事摄影记者的足迹!”李靖用一名军事记者最真挚的情感,最扎实的脚步丈量着祖国最边远最危险最艰苦的边海防,聚焦普通边防官兵,用相机记录下精彩瞬间。
1993年,李靖在西藏采访2个多月,走遍了日喀则、山南、错那等高海拔边防哨所,行程4000多公里。9月11日,他又克服强烈的高原反应,徒步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多雄拉山,往返25天徒步行程500多公里,深入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采访。在这条路上,因缺氧、雪崩、泥石流而牺牲的墨脱官兵50年里就有29位。闯激流、跨冰川,李靖磨掉了两个脚趾甲盖,每走一步都钻心的疼。他挑战生命极限拍摄的摄影专题《漫漫墨脱路》,加上充满激情的日记刊出后,立即在军内外产生强烈反响,并在各类影赛中屡获大奖。如今他已4进墨脱,摄影专题《幸福墨脱路》在军报整版刊出并被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转载,短短几个小时阅读量就超过10万次,并引起网友追评,受到军内外广泛关注和赞扬。
2004年6月,李靖在海拔4700米的新疆红其拉甫边防连采访。内地盛夏的季节,边防巡逻路上却是白雪皑皑。该连是全军边境巡逻线最长,也是唯一因道路险峻而骑牦牛巡逻的连队。为拍摄这幅作品,李靖与边防官兵同吃、同住、同巡逻,备尝艰辛,亲历了官兵在这条“死亡线”上与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他的作品《六月风雪巡逻路》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来源: 新华网 | 责任编辑: 郭天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