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皮树义
发布时间: 2015-01-22 15:56:03 | 来源: 新华网 | | 责任编辑: 郭天虎
皮树义简历
1972年12月—1975年12月 辽宁省清源县南八家公社插队知青(其中,1974年12月至1975年12月任公社报道员。
1975年12月—1979年8月 辽宁抚顺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1979年8月—1983年8月 辽宁大学经济系学生,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3年9月—1986年8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学生,获法学硕士学位。
1986年8月至今 人民日报经济部、经济社会部工作,先后任财经组组长、经济部副主任、经济部主任、经济社会部主任。
皮树义同志是人民日报优秀的编辑记者,高级编辑,任报社经济社会部主任。也是资深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工龄32年,在人民日报工作已有28年。他是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记协第六届、第七届理事。 一个优秀的专家型记者:写有前瞻性、思想性、权威性的报道
做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是皮树义的职业理想和追求。他热爱党的新闻事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大局、贴近群众。他长期从事经济报道,潜心研究经济问题,专心经济报道采编,注重提高报道的前瞻性、思想性、权威性,成为专家型记者,写出了很多有新意、有深度、有影响力的重头报道,多次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和读者好评。
把握全局,用全局眼光观察问题,保持新闻敏感,从纷纭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中,发现苗头性问题,使皮树义采写编辑的许多报道具有前瞻性,敢叫第一声,叫响第一声。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突然袭来,一时间谈非色变,紧张气氛蔓延,给经济建设带来很大冲击。如何全力抓好防治非典,又不放松经济工作?经过调研思考,他在4月下旬就撰写了评论员文章《一手抓防治非典 一手抓经济建设》,提出正确处理防治非典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要两手抓,双胜利。5月8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刊登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防治非典和经济工作消息,同时配发了这篇评论。这篇评论在抗击非典斗争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导向作用,评论中提出的口号:“万众一心抗非典,迎难而上求发展”叫响全国各地,获得中国新闻奖,经济部被评为全国宣传系统抗非典先进集体。
皮树义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导,把经济学知识与新闻学知识结合,密切关注经济变化,深入研究经济问题,不断提高报道的思想性和影响力。有观点,有深度,是他采写编辑报道的一个突出特色。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前,他主动提出策划并具体组织采写一组述评,总结改革开放成就,分析改革遇到的问题,展望改革前景,以回应社会关切,配合十五大召开,并采写了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篇《无悔的选择》,从身边事入手,直面改革遇到的问题,用事实说话,用理性分析,有理有据讲清了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全面正确看待改革中的问题,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这组报道在十五大召开前夕,以“迎接十五大学习篇”为栏题在人民日报一版刊发,产生广泛社会影响,被评为中国新闻奖特别奖。1991年,他采写的述评《怎样看待我们手里这些钱》,全面分析居民储蓄状况,提出不能认为老百姓手里钱多了,受到江泽民同志表扬,获得中国新闻奖。近些年,他带队采写的《五点一线兴辽宁》、《上海转型正扬帆》、《福建跨上金麒麟》《东北振兴看沈阳》等通讯,都是反映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深度力作。一个出色的报道组织者:“迎着问题上,朝着基层下,贴着群众走,向着深处挖”
从2003年起,皮树义任经济部(后来重组为经济社会部)主任。经济部向要闻版供稿,完成大量指令性报道,发稿量居于人民日报编辑部前列;每周还要编辑《经济周刊》、《民生周刊》、《新农村周刊》和《生态周刊》13个版。面对繁重采编任务,面对互联网时代党报遇到的新挑战,皮树义坚持改革创新,提出“迎着问题上,朝着基层下,贴着群众走,向着深处挖”,带领全部同志讲大局,接地气,与中央同心,与群众同声,与时代同行,使经济报道平常时刻有分量,关键时刻出强音,有力引导舆论,为人民日报的改革创新、增强报纸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仅去年就有多篇报道引起广泛社会反响,受到读者好评。
在组织报道上,皮树义坚持抓大、抓深、抓难。
抓大——抓大事,打硬仗。紧紧围绕事关全局的大事,不在伟大的事情上渺小,是中央党报经济报道的首要任务。去年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第一年,春天时节,经济社会部策划并牵头组织了“春天中国”系列报道,浓墨重彩地报道了广东、湖北、浙江、吉林、甘肃五省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新思路、新气象,探讨如何破解转型发展难题,得到肯定和好评。11月,为配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经济社会部自加压力,主动策划采写“全面深化改革五篇述评”,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析社会关注的改革难题,展望改革前景,报道有新的材料、新的概况、新的观点、新的语言,引发广泛社会反响,被认为传达了中央关于改革的声音,网上跟帖几十万,受到充分肯定。
抓深——抓深度,讲道理。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要深入研究,在深度上下功夫,提高报道的思想性。全面看待问题,理性回答问题,有独到见解。去年,经济社会部组织的“产能过剩求解”系列报道,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状况、成因、出路作了全面深入分析,提出了政策建议。今年2月两会前,在《经济周刊》推出“全面认识GDP”三篇报道,讲了既不能以GDP论英雄,又要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全面把握了二者关系,报道受到广泛好评。
抓难——抓难题,敢碰硬。不回避矛盾,敢于触及热点难点,及时回社会关切。近几年,经济社会部组织了很多触及热点难点问题的报道,比如,《土地财政不可持续》,鲜明提出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必须改革,受到李克强总理的肯定;《我有多少时间做科研》、《科学家为什么想当官》,尖锐指出了科研领域存在的问题,发出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呼声;《向上流动的路如何才畅通》,较早提出了防止阶层固化问题,创造了网络热词“求上流”;《警惕,急躁浮躁暴躁成通病》,最早把当前不良社会情绪概括为“三躁”;《我们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较早系统分析了我们面临的“陷阱”风险,提出了如何跨越“陷阱”的思路。
来源: 新华网 | 责任编辑: 郭天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