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记者风采

光明日报 郑晋鸣

发布时间: 2015-01-22 16:57:41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郭天虎

 

郑晋鸣,光明日报社驻江苏记者站站长。一直在基层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曾获“第十二届长江奖”、“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走转改’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用稿量、好稿量、头版头条数连续15年居光明日报全国各记者站之首。

2004年,出访美国的郑晋鸣从一群“老外”对当时中国一味追求GDP增长的不理解中意识到,不能让逐年跳跃的GDP数字换来令人忧心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经过两个多月的深度采访,他写就了《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甫一付梓,便引起轩然大波,在为经济增长数据一路走高的喝彩声中,这篇报道犹如当头棒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但社会上一些人对增长与发展的关系仍然缺乏理性的认识,这篇报道见报后,有人甚至发出了“没有增长会有发展吗”的质疑。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认为“这篇文章很好,很有深度。”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一次讲话中原封不动地引用了这篇文章中的三个标题。后来,中央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该报道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近50年来,中国人一直奉行“多快好省”的信条,郑晋鸣在采访中以特有的新闻嗅觉敏锐地发现,好与快、富民与强省孰先孰后,需要探个究竟。2006年11月写出了《和谐文化催生江苏十余项领先》的报道,在全国第一次将“又快又好”变为“又好又快”,将“强省富民”变为“富民强省”。一个月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人注目地提出了“又好又快发展”。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好又快发展、富民强国一并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大闭幕期间,郑晋鸣有幸成为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访的记者之一。

1999年春节期间,全国“三下乡”又掀高潮,如何使“三下乡”常搞常新,郑晋鸣深入采访后写出了《感情越拉越近——关于江苏“三下乡”的调查》,在光明日报刊出当天,时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刘云山批示:“光明日报对三下乡的报道有声有色、有深度,尤以江苏的调查为最,这样的报道对实际工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000年元月份,中宣部《新闻阅评》又一次转摘了郑晋鸣采写的《“下乡”搞活“乡下”》的文章,并在评语中说“这篇文章提出了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发表新见解,问题切中要害,经验和见解有新鲜感,又实在可行,希望媒体多推出这样的好文章。”紧接着,全国“三下乡”现场会在江苏召开,会上郑晋鸣这两篇报道作为资料印发给与会代表。郑晋鸣嫉恶如仇,敢于针砭时弊,勇于向党和政府反映社会问题。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市场充斥着大量假冒伪劣产品,他在探亲期间,发现老家农村不少农民到河北无极贩假药。他在第一时间报告总社并受命到无极县暗访,很快了解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返京第二天,一篇题为《富了一县坑了全国》的内参给人们揭开了无极医药市场制假售假的真相。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很快对内参做出批示,一场打假活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很快端掉了无极假药市场。该内参获当年全国内参类评比特别奖。

1998年,就在长江发生特大洪水之前的一个多月,郑晋鸣发现从马鞍山到南京长江段有人为一己之利不惜毁堤非法采沙,感到一旦洪水袭来,后果不堪设想。强烈的忧患意识驱使他连三赶四到沿江沿线采访,写下了《采沙毁堤何时休》的报道。文章并不长,却事关沿岸千家万户的安宁。

1998年5月22日在光明日报刊出后,水利部火速命安徽、江苏两省严查采沙,封存船只,紧接着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无限期禁止采挖江沙》的规定。之后一个月,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唯有江苏有惊无险。2001年10月25日,国务院颁布了《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将长江采砂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此稿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2011年,南京市建设地铁3号线,需要沿线的600棵法国梧桐“让路”,郑晋鸣接到群众举报电话后,连续三天到现场采访,《从南京护绿历程看——大树不该被移走》、《城市管理更要讲科学——对南京“梧桐让路”之争事件的追踪报道》等系列报道相继刊出,有力抨击了城市建设“重面子轻里子”的弊端,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国务院两位副总理打电话给南京市领导,希望他们在砍树上要慎重。南京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做出了调整城市建设规划方案的决定,出台了相关法规。地铁3号线沿线的600棵大树保住了,全城每棵古树名木都有了GPS“护身符”。郑晋鸣以人为本,善于发现典型,乐于替好人说话。有关“好人”一类的题材一直备受关注,由此也在全国率先报道诸多典型。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的最后14天是在新疆考察中度过的。任职新疆记者站的郑晋鸣在陪同考察的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这位领导干部身上有着不一般的品格和情怀。就在孔繁森牺牲后的日子里,郑晋鸣踏着孔繁森在新疆留下的足迹重走4000多公里,从叶城到阿克苏和喀什再到乌鲁木齐,他不肯错过与孔繁森有过接触的每一个人,不肯忽略孔繁森举手投足的每一个映像。回想着采访的一幕幕,郑晋鸣夜不能寐,深情写出了《孔繁森生命的最后十四天》。一年之后,孔繁森成为全国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全国模范教师”徐其军是一名乡村教师。

 2002年,年仅25岁的徐其军被查出患有肾衰竭并发尿毒症,却毅然拖着病躯在讲台上一站就是9年。郑晋鸣凭着特有的新闻嗅觉,从徐其军身上看到了全国乡村教师淳朴的敬业精神和大爱情怀。他走进徐其军生长和工作的乡村,深度采访之后,写出了《坚守讲台,因为爱》,点出中国教育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像徐其军这样的乡村教师才有了光明的前途。不久后,徐其军荣获“全国十大最美乡村教师”称号,并成为全国教师的楷模。李源潮同志在光明日报上批示,“这个典型很好,值得在全国宣传和学习”。

郑晋鸣主动请缨,六进汶川。在抗震救灾火线上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按理说,他是江苏站记者,轮不着他出马。然而,震后第三天,他就将请战电话打给了总编辑。放下电话不到24小时,一篇《飞往汶川》的报道跃然光明日报上,此后一年,这位年近50 、头发花白、身着迷彩服的“战士”六次出现在抗震救灾的“战场”。震后一月,他走遍了12个重灾区;六进汶川,他写下了《震不垮的精神长城》等60多篇通讯报道;率先报道了映秀中学校长谭国强、安县桑枣中学“最牛校长”叶志平、直升机长邱光华;他还将为若干单位作抗震救灾报告所得酬金全部捐给了灾区。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 郭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