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报 冯春萍
发布时间: 2015-01-26 15:00:57 | 来源: 新华网 | | 责任编辑: 郭天虎
冯春萍同志自1988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在20多年的时间里,特别是自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八号”发射任务的十几年间,她的足迹遍布那些地处偏远的航天发射场、条件艰苦的科研试验现场,饱含深情地采写了大量载人航天“战地”新闻报道,创作了多部科普作品,在中国新闻界载人航天新闻报道领域赢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并成为国防科技新闻宣传战线上优秀新闻宣传工作者的典型代表。在她的新闻职业生涯中,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上新闻类、摄影类、科普类奖项,其中包括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一次、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三等奖一次、中国产业经济好新闻一等奖数次以及全国新闻摄影年赛金奖一次、总编辑摄影奖一次。
一、载人航天新闻报道的全程经历者、创新开拓者
1999年,在外界对中国的“载人航天”还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冯春萍同志主动请缨承担“神舟一号”发射采访任务。她想方设法克服当时因保密严格不易进入发射场、办不下采访专用记者证等种种困难,一年里多次往返发射场,了解掌握了大量的新闻素材。当“神舟一号”举世瞩目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冲天而起之时,她采写的《神舟今日起飞》、《飞船探秘》等大量稿件被众多媒体采用或转载,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现场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记者之一。 2002年,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前,冯春萍同志开创性地提出了采访新思路和报道新领域——到航天记者从未涉足过的神舟飞船回收场去采访。神舟飞船回收场地处内蒙古大草原,那里荒无人烟,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吃住行等都很不方便,且出于保密和安全原因,到此执行任务的单位都回避采访。面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冯春萍同志通过不懈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得以获准进入采访“禁区”,并出色地完成了采访任务。她和同事共同采写的新闻作品《巡天使者踏云归》,以其鲜活的现场真实感和独家的新闻视点获得了广泛好评,并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天举世关注。为此,冯春萍同志再次提前进入发射场,及早地了解有关研制情况,已与火箭、飞船的总指挥、总设计师以及研制队伍结下深厚友谊的她,采写了《火箭上的救生艇》、《精心构筑太空之家》、《替身航天员》等大量独家新闻报道。“神舟五号”载着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飞向太空后,她又立即转赴飞船回收场,采写了《为航天员铺好回家的路》、《太空勇士微笑出舱》等可读性强的新闻报道,拍摄了大量精彩照片,并在报社新闻采访史上首次通过海事卫星传回并第一时间刊登,还在现场与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新闻连线。由于业绩突出,冯春萍同志当年荣立中国航天报社神舟五号发射新闻宣传报道一等功。在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多年的采访过程中,冯春萍同志凭着一股闯劲、韧劲,进入了工程研制过程中的众多关键场所、参与了许多次大型试验,如神舟飞船返回舱空投与着陆试验、海上漂浮试验、长征火箭发动机试车与火箭总装、航天员模拟失重水下训练、登上远望号测量船等。这些独一无二的经历与一系列的新闻创新实践,奠定了冯春萍同志在载人航天报道领域独特的地位。
二、全方位丰富、拓展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策划航天新闻品牌活动影响巨大
2005年6月,冯春萍同志虽已出任中国航天报社社长,但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更好地落实已经制定的各项报道计划,她仍带领记者先后深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科研生产一线,采访、搜集了大量新闻素材。由于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宣传报道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她被国资委党委授予“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实现空间交会对接,冯春萍同志都在发射现场亲历,并领导策划了详尽、新颖的报道方案,为读者奉献了大量独家、权威的新闻作品。为了扩大中国航天在社会上甚至是国际上的影响,冯春萍同志还积极支持并参与策划、完成了中国航天报社与北京奥组委、共青团中央分别合作的在“神舟六号”上搭载奥林匹克旗和少年儿童太空画活动;组织了在“神舟七号”上搭载三名“神七”航天员和北京奥运会我国全部金牌运动员签名旗帜活动;开展了有全国数百万网友参与的“携手神八、交会梦想”大型主题活动,在“神舟八号”上搭载了有4万多人留言的“梦想芯片”。这些活动有力地将载人航天新闻报道与全国人民对我国航天事业的热爱与关注紧密联系在一起,丰富、拓展了新闻报道的题材与领域,使载人航天新闻报道持续升温,提升了中国航天报社乃至中国航天的品牌知名度,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好评。除完成上百万字的见报稿件外,冯春萍同志还编著、合著、主编了与载人航天有关的航天科普和人物传记等多部书籍。她编写出版了《太空勇士——宇航员》(编著)、《放飞神舟》(与人合著)等书籍;主编了80万字的《飞上九重天——中国航天两总群英谱》丛书,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年来各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的艰苦奋斗和不懈探索历程;主编了《行走在太空——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飞行纪实》科普画册,以独家视角,描绘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的历程。这些科普作品和人物传记所反映的航天题材的内容,在社会上均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在20多年的航天新闻职业生涯中,冯春萍同志除与“神舟”结缘外,还始终坚持深入一线,采写了大量重大航天题材新闻,为宣传中国航天的成就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抗击非典期间,她曾坚持带头奋战在“神舟五号”采访一线,报社和她本人分别获得中宣部和上级主管单位的表彰;她采写的探测二号卫星的报道《中国双星成功布网》被山东教育出版社收录进中学生阅读书系《新课程高中语文读本》;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时,她策划并组织在发射现场首次进行网上在线访谈,开辟了航天新闻网络报道新模式。勤奋的敬业精神和出色的工作业绩,使冯春萍同志先后荣获了国防科工委与全国妇联联合授予的“巾帼建功”标兵称号,中国产业报协会颁发的“社长创新奖”,以及中国航天最高荣誉奖——航天奖,并当选为国防军工系统唯一的中国记协理事会理事、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副会长。面向未来,冯春萍同志正在率领中国航天报社全体员工,牢牢抓住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自身面临的转企改制三大机遇,以铸造一流传媒为己任,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攀登。
来源: 新华网 | 责任编辑: 郭天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