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记者风采

中央电视台 杨华

发布时间: 2015-01-27 10:10:50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郭天虎

 
 

1989年,杨华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广播电视专业毕业,同年分配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至今已23年。这23年里,杨华经历了编辑记者,制片人、部门主任到新闻中心副主任等不同工作岗位的转换,始终奋战在新闻一线不曾离开;这23年里,杨华经历了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多届党代会、历年全国两会、“汶川地震”、“新疆7·5事件”、“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天宫、神八交汇对接”、“日本大地震”、“利比亚战事”等国内国外重大报道战役的洗礼,“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见证了她的付出和成绩;这23年里,杨华成长为一名有着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有着敏锐的新闻判断能力和脚踏实地的执行能力,善于驾驭重大、复杂题材,善于调动和激发团队创作激情的新闻操盘手。 2011年春节期间,杨华主抓的“新春走基层”报道佳作迭出、广获好评。2011年8月开始,杨华担任了央视新闻中心“走基层”报道的总策划和项目负责人,策划组织出了诸如“新疆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内蒙古土豆大丰收后遭遇买难”、“北京儿童医院、同仁医院蹲点日记”、“杨立学讨薪记”、“农民工诗人杨成军:如果有可能,我带你去远行”、“我在基层当干部——云南沾益招工局长陈家顺”、“重访郭明义”等一大批产生广泛影响的好作品。李长春同志、刘云山同志多次对央视“走基层”和“新春走基层”报道进行批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央电视台的采编队伍深入基层,带去了党和政府对基层群众的体贴和温暖,发回了一大批鲜活的,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架起了连心桥。作为央视新闻中心“走基层”报道的项目负责人,杨华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精心策划,严格把关,走基层—不唯苦、不唯远、只唯实。

抓“走基层”报道,杨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来云山部长的文章:《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关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她和编辑记者们一起认真研读思考,领会“走转改”的精髓实质,并在此基础上亲自撰写了“走基层”宣传片的解说词:“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得才不止是建议……”,这即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宣传词,也代表着央视采编队伍对于“走转改”的理解和自觉践行。在杨华的带领下,央视新闻中心策划团队将“走基层”这个大主题细分为5个子系列,“蹲点日记”要求记者重拾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蹲点调研的好传统;“百姓心声”要求发现百姓身边的难题并推动问题的解决。“在岗位上”聚焦的是普通劳动者,寻找国家发展和普通人默默奉献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在基层当干部”把镜头对准了基层干部,通过展示他们如何履行职责、为民办事,如何直面问题、化解矛盾,让观众增进对基层和基层干部的理解,增进对党和政府的信心。“最美的中国人”则是讲述普通人的感人故事,或孝老爱亲或见义勇为,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弘扬核心价值观。 “走基层”持续时间长,需要分阶段出招,今年“新春走基层”央视推出了“回家的礼物”这一有着鲜明节日特点的子系列,以过年回家给家人带什么礼物为切入点,展现感人的亲情和生活的变化。在3月5日学雷锋日之前,央视又连续7天推出了“重访郭明义”,实现了“走基层”和重大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的有机结合。针对“走基层”报道一度相对集中在孩子上学、偏远地区等问题,杨华提出走基层——不唯苦、不唯远、只唯实,要处理好城和乡的关系、穷和富的关系,“走基层”不是简单地等于访贫问苦,要全景式展示中国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努力。“北京同仁医院、儿童医院蹲点日记”、“长沙城管蹲点日记”、“聚焦上海地铁微博、厦门公安微博”等一批城市题材相继推出,央视的“走转改”不断拓宽着报道视野和领域。

二、改文风:用讲故事来讲政策、从找坏人到找办法。

央视“走基层”报道推出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已首发1200多条新闻。作为把关人,杨华坚持深入到策划、审看、和反复修改的每一个节目制作环节。虽然为赶播出审片常常需要忙到深夜,虽然为此杨华几乎需要天天来台,但是,改标题、改文稿、改导语、改画面编辑,杨华把自己当成策划和责编,通过一篇篇文稿,通过一个个细节,和编辑记者一起努力保证着品质、转变着文风,并且不断总结出规律。杨华提出:强化宣传意识、淡化宣传痕迹,正面报道不一定非要有宏大叙事。走基层可以从普通人身边最具体的喜怒哀乐切入,这样更容易赢得广大受众的共鸣,使得报道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用讲故事讲述党的政策,用镜头展现人的精神,以事实回答社会关切,以真诚凝聚发展人心。小切口、大落点,“走基层”报道就是要把国家的飞速发展体现在百姓的寻常感受中。杨华提出:“走基层”报道也可以触及负面状况,直面百姓遇到的难题,在反映难题的同时,真实记录当事者的愿望和努力,并体现社会各界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实际行动,这样的正面报道同样能起到弘扬正气、赢得共识、解决问题的传播效果。“江西10岁孤儿小依萌照顾智障哥哥”的报道、“西藏先心病患儿救治”的连续追踪、“大凉山失依儿童”的持续关注,都是从民生的欠缺入手,不仅关注民生改善的最终成效,更关注民生改善的实现过程,触及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缺陷、努力、收获和未知。杨华提出:从找坏人、找问题到找办法,走基层报道要带着解决问题的善意来完成采编工作。监督不等于揭丑和痛骂,而更多的是揭示真相,挖掘事实,理性思考,并提供建设性的解决路径,《杨立学讨薪记》就是成功实践。

三、转作风:打造懂国情、对人民群众有感情的采编队伍。

有一些编辑记者向杨华发问:难道我们整天在一线采访,不是在基层吗?为什么还要贴上“走基层”的标签?走基层会不会是一阵风?会不会是走过场?是记者、主播的体验秀?杨华没有忽视也没有回避这些问题,她认识到,“走转改”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走转改”把采编队伍思想中的这些问号不断拉直,杨华组织编辑记者反复学习研读云山部长的讲话,提高对“走转改”的认识。在选题策划中、审片改稿中杨华注重引导记者增加观察社会的宽度与厚度,学会用均衡的眼光去看待不均衡的中国。 “走转改”,打造懂国情、对人民群众有感情的采编队伍,杨华始终努力前行。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 郭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