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记者风采

天津日报 胡然

发布时间: 2015-02-02 10:10:06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郭天虎

 
    胡然,天津日报记者。1998年至今在天津日报社群工部(舆情中心)工作,从事舆论监督报道。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天津市新闻奖一等奖、二等奖,全国的党报好新闻一等奖等奖项。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多次被评为天津日报社最佳记者和天津日报社最高奖“顶级大奖”。

去年的时候,网络上盛传一段微博。博主自称“天津河西城管队员”,自爆城管暴力执法黑幕。该博主是非实名认证,说的事情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地点,更没有任何旁证,无从证实。但该微博仅两天的时间,关注度就超过几万。网上还有一段视频,天津西青区一名城管队员执法时,被摊贩重拳击倒。该视频完整、清晰,却很少有人关注,甚至有人在留言中喊“打得好”。

城管队员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我认识的一个普通城管队员,他每天早上4点半就要离开家去上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全年无休,每月收入2000多元。他至少挨过3次打,都是被情绪激动的摊贩突然击倒在地,他说,“挨打后,一定要倒下。否则,会继续挨揍”。每每想起这句话,我的鼻子都会发酸。他说,累,他不怕。怕的是,去执法,老百姓说他欺负弱势群体;不去执法,又说城管不作为,让执法者感到莫名的无助。

曾经,全国范围内城管方面的负面报道,如潮水般铺天盖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不能随波逐流,为追求社会轰动效应,一味负面炒作。记者应该勇于厘清是非,客观、冷静地分析社会现象,引导社会公众理性认知。在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深入采访后,《天津日报》连续刊发三个整版的“聚焦城管”系列报道,呈现城管的真实生活状态,剖析城管现象形成的深层次难点。报道刊登后,社会反响强烈。很多市民从报道中获得启示,学会理性看待城管。中宣部、天津市的领导都在批示中予以肯定,“要鼓励勇于厘清是非的新闻工作者”。党报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就是通过这样一篇篇带温度的报道体现出来。天津市政府也集纳相关意见,出台了“城管下沉街道”的体制改革,该经验已被全国推广。

这篇报道的成功,在于“走转改”的落实。我带领一名实习生用7天的时间,深入到基层城管队伍,蹲点采访,写出蹲点日记。三伏天,30多度的高温,我们与城管队员寸步不离,一同刮小广告,一同纠正摊群外溢,一同拆除违建。一天下来,衣服湿了又干,皮肤晒得黢黑,两腿酸麻,整个人都接近虚脱。

比身体更苦的是寒心。一名菜贩占路摆卖,影响周边交通。我们几次上前劝告,她都不理睬,于是决定暂扣她的电子称。菜贩急了,伸手去抢,执法队员将秤藏到身后。没料到,她顺势躺在路边,大喊大叫。摊贩们聚拢过来,这个说“城管又打人了”!那个说“就是那个城管打的”。更多市民聚拢过来,起哄、谩骂,齐声声讨城管队员打人,甚至有人开始推搡我和队员。随行的队员虽然对执法过程做了全程录像,但没有人会听你辩解,更没有人会去看录像。为防止事态扩大,队员只得将电子秤还给菜贩,她瞬间站了起来,全没有了刚才的痛苦模样,继续占路摆卖。

还有一次,一名吸毒人员搭建起多个临建,对外出租出售。我跟随执法队长去拆,该吸毒人员一手挥舞着木棍阻止,一手拿着农药瓶,做出自杀的样子,对我们大声谩骂,言语极其污秽。我几次控制不住,想还嘴,但是,看到首当其冲被骂的城管队长一直保持克制,我也就忍了下来。最后只得撤离。事后了解到,该队长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在军区比武大赛中拿过冠军,但是在群众面前,他选择了忍让。正是因为跟城管队员有了这样真情实感的零距离接触,让我们得以将这个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呈现给读者,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我平时的工作,是舆论监督报道,揭露了大量社会丑恶现象,但是,社会是多元的,城管现象的复杂性,只是复杂中国的一个缩影。我们不能成为愤青,不应只看到事物的表面。新闻记者,应该成为这个社会的精英群体,不但要敢于给老百姓讲真话、办实事,更要学会全面、客观分析问题,要胸中有大局,要能够“厘清是非”,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社会担当。

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 郭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