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记者风采

中央电视台 李梓萌

发布时间: 2015-02-06 15:33:29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曾志

 
 

李梓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新闻联播》节目主播,1977年7月出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1996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1] ,后分配到中央电视台。2000年至今,任央视播音组成员。曾主持《新闻直播间》、《文化报道》、《国际时讯》等栏目。2007年12月正式成为《新闻联播》节目主播[2] 。

她的语言风格清脆干练,清晰明快,顿挫有力而不乏弹性,实为央视新晋主播之翘楚。

央视国际网站曾推出一个投票活动,李梓萌以领先海霞100多票的微弱优势当选最受观众欢迎的新人

大家好,我是李梓萌,来自央视。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当时是我在《新闻联播》当中口播了这条消息。在播完这条消息之后我的最大的感触就是,作为央视的一员,我和我的同事们不仅仅在央视的屏幕上不断地呈现着传播着这些报道,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也用我们自己的央视精神,来实实在在地践行着我曾经在节目中说过无数次的这24个字。

2011年3月份新疆塔县皮里村寄宿制小学。我想当我说出这几个字的时候,大家的脑海里都会呈现出那些只能盛住半个脚的悬崖路,那些赤脚踏过的冰冷的湍急的河水,以及那些行走在死亡边缘的孩子们。我的同事何迎(同音)和他的团队用九天的时间徒步200多公里,接触了42名学生,并且真实地呈现了那里的状态。这条新闻在播出之后,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就在来之前的几天,我特意和何迎(同音)打了电话,我说现在那里的状况怎么样呢?何迎(同音)告诉我说,当然是大大改观,孩子们再也不用行走在那些让人提心吊胆的上学路上,施教老师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助一直源源不断。我听了之后的确很受感触,一条新闻改变了这些孩子们的命运。而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改变,就汇聚成了我们国家的变化和进步。

作为央视记者,我们自然要把国家责任作为我们的职业担当。2013年8月,叙利亚战争一触即发,我的一名很年轻的同事王薇薇(同音)在那里做战地报道,在我和她直播当中做视频连线的时候,我特意嘱咐她说,前方很危险,你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就在一个月之前,有一名记者库姆斯的战场上被狙击手打死了。但事后她告诉我,其实就在连线之后的不久,她刚刚和死神擦肩而过。在路上他们遇到狙击手开了两枪,枪声就在她头顶爆响,当时震得她耳膜生疼,一位同行的叙利亚女记者带着哭腔说,这些狙击手就是专门对付我们的,因为他们不想让我们报道这里的真相。

王薇薇(同音)告诉我说,这位女记者的哭腔,她一辈子都会记得。因为一个月之前被打死的那名记者正是这位叙利亚女记者的同事。当时王薇薇(同音)只能用肢体语言告诉她说,“趴下,不要动,别出声,保持震惊”。而这段经历也是被我们同行的摄像记录下来,新闻在播出之后引起大家广泛的探讨。一个如此年轻的女孩子,站在世界面前发出了来自中国的和平宣言。在硝烟战火当中用国际视野来诠释着我们央视记者的专业水准,还有高度。

2012年冬天,我的另外一位同事西藏站的站长陈勤(同音)和乡村医生洛松(同音)一起共同巡诊,他们一共走了五天,差一点他就没回来。后来在开会的会场上,我碰见了他,我忍不住问他就说,和你们同行的藏族小伙都已经累趴下了,你怎么坚持下来的。他说当我身体累到极限的时候,我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幅画面,红军在过雪山的时候,那个时候累到极限如果躺下的话就永远站不起来了。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超越自身极限的挑战当中,他凭借着我一定要完成这次报道的坚强的信念,最终拉着马尾巴爬上了海拔5200米的雪山。

听到这儿,你是不是很敬佩他呢。这次报道完成之后,同样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之后洛松(同音)获得全国民族先进个人的称号,而因为这则报道,乡村医生的待遇在西藏得到了提高。后来陈勤(同音)在给洛松(同音)一段微信中,含泪写下了以下这段话,他说“一路走来,我终渐地收获成果,我们都在努力地走着自己所选择的路,不要放弃,不要犹豫,不要迟疑”。陈勤就是这样,用着他的柔情、细腻以及坚韧在感染着他的采访者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而我们的记者就是用这种人文情怀在面对我们的公众,还有我们的职业。

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 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