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记者风采

西宁电视台 刘莺

2015-04-20 08:25:47  |  来源: 新华网

刘莺,西宁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主持人

四年前,大学毕业的我到电视台实习,和一个也刚到台里不久的年轻记者搭档,因为之前和很多老记者搭档过,所以并没有特别注意这个貌不惊人的小姑娘。真正觉得她很特别,是在两个月后的一次采访中。那一次,我发现她的稿件里总是有很多在我看来不算是新闻的新闻,以至于我不愿意出这样的新闻现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新闻稿件里总是离不开小区物业的失责事件、路口红绿灯的损坏、住户家冬天暖气不热冷如冰窖、路面下水井盖无故丢失等等话题,她的稿子看似简单却最辛苦,每一个类似的新闻现场她都要追本溯源,一定要找出个所以然来,比如,路灯坏了多久,什么时候能修,什么时候能够恢复正常,她都要落实个一清二楚。我问她,别人的稿件里有很多新奇有趣的内容,虽然每月数量不多,但是少而精,拿了A稿还有奖励。你的新闻稿就像一本本永远都说不完的流水账,什么时候才有机会拿A稿。她说,我就希望我的稿子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解决老百姓的困难。所以,到今天她也没拿到几篇A稿。 她叫凌晓娟,是西宁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的记者。

两年前我做美食节目,去了一户做酸奶的老人家里。老人今年60多岁,从他父亲那辈开始做酸奶,最早的酸奶店就开在老西宁城的东城门下。从父辈开始卖酸奶,这家人吃了很多苦,起初酸奶生意也并不是很好做,等酸奶生意渐渐有起色后,一直传到他手里,已经过了几十年。现在老人又把这门手艺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虽然老人身体还算硬朗,但是每天坚持做两三千碗的酸奶对老人来说还是一项相当辛苦的重体力劳动。我问他,现在西宁市有这么多做酸奶的大厂子,你为什么还要坚持手工做酸奶,大同小异的酸奶有什么值得你这么坚守。老人说,做了一辈子的酸奶,还是最喜欢这件事,真正西宁的老味道就是这样的酸奶,不管今后西宁有多少家具有规模的酸奶厂,他还是要让家人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他要让以后的人们都能喝到西宁的老酸奶,这是味觉的记忆。他叫马德禄,是西宁德禄酸奶的第二代继承人。之前的美食节目中请了一个小姑娘做搭档,姑娘有一双总是闪着光的眼睛。

一天中午,姑娘搬了一幅装裱好的画作到办公室,图画里的小孩子很抽象,身边的天空、白云、花朵也不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画作展现方式,很抽象却又很奇特。这是她一个月前就预订好的画,画的作者是一名自闭症儿童,这是他最后的画作,因为病情严重,以后都不能画画了。这幅画的价格是她工资的十分之一,她挣的不多,但是每个月的工资里总会出现类似的支出,我问过她为什么不为自己添置几件新衣服或者化妆品。她说,她买的是一份内心的宁静,虽然力量有限,但是每帮助一个人,她都觉得是种简单的快乐。

她叫柯超,是西宁广播电视台广播主持人。去年央视四套《远方的家》摄制组来西宁,摄制组中有两位老摄像,常年在外的拍摄工作已经把他们晒出了黝黑的皮肤。两位摄像都是东北人,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我对他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敬业”,随行的箱子里装有40盘录像带,平均每天的拍摄时间都在十个小时以上,三四十斤的摄像机从肩膀上取下来的时候,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都是一张龇牙咧嘴的脸。几十年的摄像工作,让两个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病,我有点吃惊,为了几秒的画面,两个人总会从不同角度拍摄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一次拍摄间隙,我听见两人的谈话。年纪稍长一些的老摄像说,他已经一年多没见过自己的女儿了,他特别想参加一次女儿的家长会,带女儿来北京好好玩几天。另外一个摄像老师说,他最想的就是媳妇和家里养的几只狗。我问他们,为什么想女儿想老婆都不回家。他们说,来北京是他们年轻时候的梦想,央视的一位男主播就是他们大学时候的宿舍舍友,说起这些的时候他们很是自豪,称那位男主播为铁哥们。回了家也许不能再从事这个职业,也许还可以但肯定找不到在央视这种拼命的感觉。这二十几年他们跑遍了祖国的角角落落,可就是没有跑到自己家门口,看看心爱的人。现在他们还租住在五环以外,甚至更远的地方,每天早晨四五点就要起床上班。

北漂了几十年,他们把青春和梦想留在这座有着几千万人口的城市。这里有他们的梦想、有泪水、有欢乐也有孤独。他们一个叫刘先河,一个叫王景义,是央视四套《远方的家》栏目组摄像。我曾经讲起过这些人的故事,有的人觉得他们过于平凡,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也许这样的人就在你的身边,他是你的爱人、是你的儿女、是你的朋友、是你出门办事接触过的人、是你每天早晨上班擦身而过的人。

每一个城市都有这些人,他们是无数平凡岗位中的一员,这些人不计较得失、不计名利,他们热爱生活更热爱自己的工作。可能并没有做出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也称不上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甚至各种年终表彰大会上都不会看见他们的名字,可是他们懂得坚守,知道付出,不轻言放弃。也许你我并不认识他们,但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更美好的生活。这样的人很平凡、很渺小,但是一个行业必须有这样的人,有一批这样的人,我们才可以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作者: 责任编辑: 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