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口特色效益农业科研成果与产业化开发发布会
2015-04-21 13:57:52 | 来源: 华龙网
【华龙网】 12:51 2015年4月20日(星期一)下午3:00,在市新闻发布中心(重庆市北部新区星光五路189号,市农委旁)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城口县政府副县长汪天举,介绍城口特色效益农业科研成果与产业化开发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敬请关注!
【徐建明】 15:14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的发布会。
【徐建明】 15:15 近年来,城口县立足独特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开展以城口山地鸡、城口中蜂、干果等为主的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了一批有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有力促进了城口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有关的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城口县政府副县长汪天举同志,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徐建明】 15:15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城口县的领导和嘉宾还有:市畜牧科学研究院家禽研究所所长王启贵同志、市科委成果市场处处长冯光鑫同志、城口县科委主任徐衍同志、城口县农委副主任姚江平同志。下面,首先有请汪天举副县长汪县长介绍城口特色效益农业开发应用的有关情况。
【汪天举】 15:16 在城口山地鸡产业科技创新方面:与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开展了城口山地鸡良种繁育与产业化开发、城口山地鸡遗传资源综合利用工作。2015年4月18日,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召开的第十七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上,以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城口山地鸡为研究对象的科研项目,城口山地鸡良种繁育与产业化开发研究成果顺利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得到了与会国内家禽权威专家的充分肯定,这标志着以城口山地鸡产业为代表的城口特色效益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汪天举】 15:17 近几年,城口县作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重庆向北重要门户,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深化“人口下山、产业上山、产品出山、游客进山”的发展思路,念“山”字经、写“林”字文,打资源牌、走特色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立足城口县农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实际,因地制宜开展以城口山地鸡、城口中蜂、干果等为主的农业科技创新,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形成了一批有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有力促进了城口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下面,按照本次发布会的安排,我就城口县效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有关情况做如下介绍。
【汪天举】 15:20 一、城口特色效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围绕城口山地鸡、城口中蜂、干果等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研究,从资源保护、品种培育、健康养殖、加工利用等多个环节入手,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和瓶颈问题。
【汪天举】 15:20 在城口山地鸡产业科技创新方面:与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开展了城口山地鸡良种繁育与产业化开发、城口山地鸡遗传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汪天举】 15:20 一是对城口山地鸡资源调查及优势遗传性资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调查。采用现代遗传学方法初步阐明了城口山地鸡种的母系起源,利用微卫星标记方法系统评价了城口山地鸡资源起源分化、经济性能和特殊质量性状以及利用方向评估。对城口山地鸡同其他地方优质鸡品种在生长性能、肉质风味性状和营养物质含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了解了城口山地鸡与国内其他地方优质鸡的优劣。
【汪天举】 15:23 二是建立了城口山地鸡核心保护区、保种核心群和父母代种鸡场开放式三级保种模式,进行了优质、抗逆、低耗专门化品系选育,提升了城口山地鸡的整体性能。
【汪天举】 15:23 三是开展了城口山地鸡高效生态养殖与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制定了城口山地鸡林下放牧养殖模式,探索了适合城口地理养殖特点的“林下轮牧散养模式”创新舍外放牧生态养鸡模式;研制了城口山地鸡最佳补饲配方和适合于林地放牧饲养的养殖设备和设施;建立完善了城口山地鸡疫病防控体系,有效提高了城口山地鸡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汪天举】 15:24 四是开展了城口山地鸡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研发了城口山地鸡鸡肉快腌技术、肉制品质构调控技术和传统肉制品加工新工艺,开发出了鸡肉软罐头、城口山地鸡鸡汤、城口山地鸡休闲鸡肉丁等系列产品。
【汪天举】 15:27 五是开展了城口山地鸡产业化发展与市场体系建设。建立了城口山地鸡标准化养殖基地5个、有机养殖基地5个、保种场5个、规范化养殖大户20户;建立了城口山地鸡质量可追溯体系专网,实现从养殖、管理、出栏、运输至销售的源头追溯,有效保证了城口山地鸡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可控性。
【汪天举】 15:30 六是先后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原产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活类),是目前全市唯一获得原产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畜禽品种。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非活类)、城口山地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0个、城口山地鸡有机产品认定3个,制定了重庆市地方标准2个、企业技术标准3个;申请专利7项,获得授权专利6项,发表论文19篇。
【汪天举】 15:30 在城口中蜂产业科技创新方面:一是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等合作,开展了城口中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工作,对城口中蜂种子资源进行了系统评价,进行了形态特征及遗传差异性分析,进一步掌握了城口中蜂的生物学特性、经济利用价值、遗传多样性及育种价值、生产能力和种用能力。
【汪天举】 15:30 二是加强中蜂种源、蜜源保护工作,建立了异地中蜂准入审批制度,保护中蜂种群的遗传资源,确保“城口蜂蜜”的独特品质。
【汪天举】 15:30 三是组织召开了秦巴山区蜂业生态保护与利用科技研讨会,邀请国内蜂业专家共同探讨秦巴山区中蜂资源的保护、利用及产业化开发。与中国养蜂学会共建“中华蜜蜂之乡”,获得“中华蜜蜂之乡”称号。
【汪天举】 15:31 四是加快中蜂蜂蜜品牌建设,城口蜂蜜入选国家“中欧地理标志保护清单”首批备选名单,注册蜂蜜商标4个,获得有机食品认证2个。
【汪天举】 15:31 此外,我们还启动了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大巴山(城口)山地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开展了川党参GAP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灵芝栽培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鸡鸣卵叶茶规范化种植集成与示范、大巴山观叶植物开发利用与研究、基于体细胞胚胎技术进行香水百合脱毒小种球的中试生产等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汪天举】 15:31 二、科技支撑引领城口效益农业发展成效明显。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特色优势产业科技创新,促进资源优势向品种和经济优势的转化,整体提升了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城口山地鸡饲养量从2008年150万只发展到2014年700万只,产值超过7亿元。2011年经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城口山地鸡品牌价值达2.58亿元。城口中蜂从2008年4.5万群发展到2014年12万群,全县蜂蜜平均年产量近500吨,产值3500余万元,“城口土蜂蜜”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核桃种植面积达20万亩,约1000万株,亩均产量增长30%以上,全年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产量5800吨左右,产值达7820万元。年均加工销售城口老腊肉3000余吨,销售额达3亿元。中药材在地面积34万亩,外销额达2.5亿元,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有力推进。
【汪天举】 15:31 2014年,城口县全县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1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农产品认证11个、中欧农产品地理标志互认产品1个、新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1个,全县“三品一标”有效认证累计达37个。
【汪天举】 15:31 三、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口农业现代化建设。城口县拥有丰富的农林资源,发展农业产业既是我县的现实需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汪天举】 15:32 一是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要依托,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整合资源,加快农业产业育种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建设,对我县特色优势产业开展核心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支撑、引领和推动产业整体优化升级和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汪天举】 15:32 二是建立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机制,以政府引导和服务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科研院所为创新源头,组建多部门参与的产学研协同服务团队和高校、科研院所多学科专家团队,开展以新产品研发为导向的协同创新,建立“统筹协调、项目合作、部门对接”的产学研合作工作机制,实现协作互动、互惠共赢目标,推动我县农业产业上档升级。
【汪天举】 15:32 三是加快构建适应城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人才团队,健全农林特色产业技术体系。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组建城口山地鸡、城口核桃遗传资源资源创新利用、城口中药材种植与加工应用科技特派员团队,建设覆盖农林特色产业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介绍完毕,谢谢大家!
【徐建明】 15:33 谢谢汪县长的介绍。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王启贵所长介绍城口山地鸡遗传资源开发利用科研成果的有关情况。
【王启贵】 15:34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代表城口山地鸡良种繁育与产业化开发的项目科研成果项目组,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项目组的基本情况,下面我分以下三部分给大家介绍,第一项目的概况。这个项目是重庆市科委,向科技部申请的科技富民的专项计划,项目名称叫《城口山地鸡良种繁育与产业化开发》项目于2011年10月经科技部、财政部正式批复立项,总经费980万元,项目实施期限三年,由城口县人民政府总体主持,城口县科委牵头负责。项目包括开展城口山地鸡资源保护及优势性状挖掘、城口山地鸡良种繁育体系及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城口山地鸡高效生态养殖与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城口山地鸡产业化开发与产业化示范等4个课题。由城口县生产力促进中心、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城口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城口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口县农业委员会、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等多家单位参与合作。
【王启贵】 15:34 主要成果:1、项目组在城口山地鸡遗传资源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城口山地鸡核心保护区1个,建设市级保种育场3个,改扩建父母代种鸡场5个,初步建成了城口山鸡良种繁育体系。
2、进行优质、抗逆、低耗等城口山地鸡提速选育。经过选育城口山地鸡120龄公鸡体重达到1875g,母鸡体重1540g;鸡白痢和禽白血病等种源性疾病得到有效安全控制。
3、对城口山地鸡mtDNA的D-loop区的序列测定和对比,初步阐明了城口山地鸡母系的起源;利用微卫星标记的方法开展城口山地鸡遗传多样性和群体聚类分析;筛选出影响城口山地鸡IMP侯选基因5个和IMF侯选基因9个。通过分析表明城口山地鸡属高度多态性群体,保种群的保种效果较好。
4、系统的测定比较了城口山地鸡在不同饲养方式下,以及城口山地鸡同重庆其他地方优质鸡品种在生长性能、肉质风味性状和营养物质含量等。通过测定分析,城口山地鸡肉质风味物质沉积较好,肉质风味和营养物质含量优于其他品种的地方鸡。
【王启贵】 15:34 5、对城口山地鸡养殖模式进行优化,包括:果林、竹林、灌丛等的配套方式,轮牧方式、饲养密度,最佳出栏时间的确定等;研发出能够提高城口山地鸡林下生产效率的生态养殖设备和设施,以及林下生态养殖饲料配方。
6、开展城口山地鸡的加工过程中关键技术研究,研究不同冷藏条件对城口山地鸡鸡肉品质的影响;研发城口山地鸡鸡汤产品、城口山地鸡鸡肉快速腌制和城口山地鸡鸡肉制品质构调控等关键技术,并研发出城口山地鸡特色风味系列产品。
7、项目实施期间建立了科技专家大院1个,城口山地鸡研究所1个、养鸡技术服务中心3个,农村专业合作社57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5个,科技信息网络平台1个。组织开展城口山地鸡养殖实用技术培训103场10336人次,免费发放科技宣传资料15000余份。
8、项目组通过三年多的集中攻关,投入1200余人月工作量,选育新品系2个,研发新产品7个,技术集成6套,申请专列7项,获得授权6项,制定苗及技术规范7个,发表论文19篇,推广中试线11个,生产线2个,核心生产区年出栏城口山地鸡278.9万只,辐射规模达550万只,利用高效生态养殖配套技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970万元。
作者: | 责任编辑: 高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