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记者风采

广东广播电视台 汤璐

2015-05-26 13:05:21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汤璐,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2005年5月1日,我成为一名民生记者。九年多来,我采访了上千条新闻,小到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大到举国同悲的自然灾难,经历过胆战心惊的场面,也目睹过感人至深的瞬间。然而,扪心自问,我的每一次采访都尽力而为了吗?我的每一个采访对象都被公平对待了吗?我的那些报道是否都无懈可击?我不停梳理记者生涯中印象深刻的故事,到最后终于发现,唯有那些失误,最让我刻骨铭心。

记得刚当记者没多久,我就获得了领导的表扬。那是一个关于跳桥的采访,我一个人拿着小摄像机打的去到广州的洛溪大桥,刚好拍到了跳桥者被人救上来的画面。更凑巧的是,回程的路上在广州大桥又有一起跳桥事件,跳桥的女士好不容易被警察劝说成功,放弃了跳桥,整个过程又被我拍了下来。这个片子做出来以后,被评为好新闻,领导特批给我一千元的奖励。当时的我十分得意,心想,要是天天有跳桥给我拍就好了,希望每天都有些了不得的大事儿让我一展身手。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了一个跳楼的报料,兴冲冲出发了。一路上,我盘算着怎样将跳楼做出新意,是不是该找路人谴责他作秀?要不要采访邻居,看看跳楼人的诉求?怎知,到了现场,一盆冷水浇了下来。原来,跳楼者真的死了。看着那一滩刺眼的血迹,看着跳楼者蜷缩的身躯,我的心像被一个大锤子狠狠敲了一下。那一刻,我开始醒悟,每一个我期盼发生的所谓大事件,也许代价就是一条条血淋淋的生命,每一条我希望借此拿到高分、扬名立万的新闻,也许背后正是一个个家庭痛哭的声音。自己是记者,就有权利追逐这些不幸并以这种不幸渔利吗?我开始醒悟,那一千块钱,奖励的不是我拍到了跳桥的惨状,而是拍到了跳桥者获救。身为一个记者,不应唯恐天下不乱,而是应该通过报道,让天下不乱!

认识到了这一点,做起来却何其艰难。每天东奔西跑,接到各种投诉,见证各种纠葛,有时,我会有种正义化身的感觉,把握不好就会让自己陷入到是非的漩涡。有一天,我被打了。那天我去一个村里采访治保会乱收费的事,办公室里,一些人在喝茶聊天,我说:“有个事你们解释一下。”结果没有一个人理我,看我一眼继续该喝茶喝茶、该聊天聊天。我忍着气,拿着机器挨个问。问久了,有个人说:“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是村民而已。”我更气了,质问道:“村民可以随便来这里喝茶聊天吗?”无奈之下,我拿出了手机,对着这帮人拍起来。这时候,其中一个男子突然向我扑过来,大喊:“你凭什么拍我!”然后掐着我的脖子把我往地上推。同时喝茶的六七个男的站起来把我团团围住,抢走了我的手机。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那种惊慌、委屈、愤怒的感觉仍然十分清晰。

后来有同行安慰我:“好样的!没被打过的记者就不是好记者。”但冷静下来以后,我又有了不一样的思考。那次采访,我的本意是要了解乱收费的情况,希望村委接受采访后退回费用,从此规范收费标准,这才是最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我位置没摆对,采访方式简单幼稚,口气盛气凌人,再加上对方粗鲁的性格,产生了这样一个爆裂性的后果,实在不是采访的初衷和目的所在。如果我在采访一开始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态度让他们给个解释,结果可能是另一个走向。如果一个记者如此轻易就让自己陷入是非的漩涡,最终导致采访的失败,从这个角度看,被打过的我也未必就是好记者。

阿芬是一位我至今对她仍存愧疚的采访对象。那天,她和她丈夫在拍婚纱照,她美丽高挑,丈夫却是一个侏儒。我想,这里面很有故事啊。在征得他们同意后,我跟了他们一天,记录下他们的种种幸福时刻。在报道中,我也着重讲述他们的爱情是如何真挚,俩人如何冲破世俗观念,克服重重困难走到一起等等。然而,报道播出以后,周围许多人对她指指点点起来,除了祝福她的人之外,还有很多人骂她是傻瓜,也有人说了一些更难听的话,甚至连她父母都觉得嫁给一个侏儒很丢脸。她很后悔被我采访,成为那么多人眼里的笑话。

怎么会这样?原来,我是站在记者的角度考虑,却没有站在阿芬的角度。为了一条吸引眼球的新闻,我把懵懂的阿芬和她有缺陷的丈夫放置在一个公开的平台上,引发了周围对他们有伤害的评论,我深深地忏悔。这件事让我意识到,任何一条新闻,就算出发点很好,但经过媒体放大、发酵,后果也许未如所料。我想,如果时间能够重来,我再一次经过那个婚纱摄影店,一定不会再打搅阿芬和她的丈夫,就让他们在二人小天地中平静相爱吧!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反思,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觉得成长不一定非要惊心动魄才能突破自我。在这些失误中,我卸去了浮躁,放下了骄傲,习惯了深入思考。 

作者: 责任编辑: 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