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记者风采

河南日报 陈茁

2015-05-28 09:20:18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陈茁,河南日报记者

2年的采编生涯里,除了前5年的编辑岗位外,此后17年里,一直是奔波在采访报道的一线。“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相信这是我们工作在采访一线的每一位新闻记者的真实写照。这些年来,虽然辛苦、忙碌,但当我记录着平凡人身上闪现的人性光辉、当我书写着载入史册的重大历史事件、当我快乐地做个文化传播使者时,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4年7月3日,丹江口水库首次向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注水后,我们从渠首陶岔大坝汲取了第一瓶水。经过10万建设大军的奋战,2014年底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现“一渠清水北送”的世纪梦想。北京市民以及来北京的朋友们,成为这一工程的受益者。

在中线工程即将通水之际,我的眼前总是不断闪现着一张面孔:丹江口水库旁,一位老奶奶坐在家门口,默默看着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在尘土中消失,她的眼角噙满了泪水。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16万移民抛家舍业、远离故土。老话常说:祖先在哪里,根就在哪里,可是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淅川县鱼关村70岁的村民吴姣娥,在那次大移民中她的6个孩子将分别迁往3个安置地,一家老少再也不能齐享天伦。深明大义的老人忍住骨肉分离之痛,对孩子们说:“北京能喝上咱家的水,也是咱的光荣,不要让国家作难了,走吧。”

离开难舍难分的故土,叩别长眠在地下的祖先,亲手拆掉祖祖辈辈居住过的老屋,砍掉自己培育起来的果树,卖掉自己养大的牛羊……在已搬迁的16万多移民中,像这样动人的故事,在我们的采访中数也数不清。为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移民们舍小家,顾大家,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写下了三个大字:为国家。

新闻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在这场难度和强度堪称世界之最的移民大搬迁中,我和我的同事们,从未缺席。我们一次次到达搬迁现场,踩着废墟与群众拉家常,倾听他们诉说离别之痛;我们一次次奔赴移民新村,推开房门与他们一同布置新屋,分享他们重建家园之喜。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些平凡百姓的不平凡故事告诉读者、感动中国。

在一线采访的17年中,我有11年坚守在文化阵地上。

河南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大家形象地比喻:“两手一摸春秋文化,双脚一踩秦砖汉瓦”。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2007年在河南访问期间,我曾全程随同采访,他无限感慨地对我说:“在河南,我用三天半时间,看上下五千年。中原,不愧是中华儿女的心灵家园。”

中原文化之所以魅力无限,最让我感动的,是这里有一大批文化守望者。

想象一下,如果元宵不再闹花灯、端午不再划龙船、中秋不再团圆赏月……当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习俗全部消失,我们是否还能记得住家乡,留得住乡愁?

当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列车呼啸而至,传统农耕社会留下的民俗文化几乎被时代所遗忘,甚至濒临消亡。而这些民俗文化,恰恰是构成人们精神家园的核心所在,是乡愁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封朱仙镇的木版年画有着千年历史,它始于唐、兴于宋,至明、清传承至今,可以说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但就是这样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化遗产,至本世纪初,也面临着传承发展的重重困境。2002年10月,在众多文化专家的呼吁和倡导下,“首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开封朱仙镇举办,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历史性的开端。自此,河南率先在全国启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数万文化工作者走村串户,进行田野普查,尽可能做到不漏一人一技。从“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到“河南古民居调查”、从“河南民俗经典”到“河南老字号”、“民间文化之乡”,一批批散落乡野的民间艺术家、民间绝活、古民居浮出水面,通过记者的笔和镜头进入大众的视野。到2009年,全省对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了彻底普查,基本摸清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避免了大量传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民间文化,再步《广陵散》的后尘,成为空谷绝唱。

在文化工作者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奔波千里,再远再累也不叫苦;在民间老艺人眼中,我看了他们对传统技艺的执着和坚守,专注钻研,再穷再难也不放弃。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主席夏挽群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奔波、呼吁。两年前,年逾古稀的老人为自己准备了一块墓碑,上面只有一行简单的文字: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夏挽群。工作在他们之中,我时时被他们感动,更努力为他们鼓与呼。

除了全程参与这项工作的报道,我还成为有关部门的智囊团成员,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出主意、想办法,为文化遗产的传承提建议、找出路。鉴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做的努力,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还正式批准我为协会会员。

用脚步丈量新闻的长度,用思想挖掘新闻的深度,用敬业浇灌新闻的梦想。作为记者,没有多少人如同我们这般幸运,能在风云际会的时代变迁里成为“当下”的记录者,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发展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行走在追逐新闻的道路上,我会一如既往扛起记者的职责,努力做到“胸中有热血,记录时代发展;笔下响惊雷,传递人间正道。”

作者: 责任编辑: 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