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网上直播

北京市科学技术获奖成果新闻发布会

2015-06-16 09:34:48  |  来源: 首都之窗

    主持人: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在科技方面的最高奖项。近年来,市科委充分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科技奖励已成为凝聚科技资源、激励创新人才、培育首都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一批立足自主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获奖成果,为加快全国创新中心建设、促进北京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解决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紧迫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我们召开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有关情况,并发布一批在解决城市病、调整产业结构、惠及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优秀获奖成果。首先我来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北京市科委委员王建新,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柯常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郭澜涛,还有来自获奖项目完成单位的主要获奖者也在前两排就坐。
  下面把时间交给王建新委员,请他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王建新: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新闻发布会,是第十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发布,我们把支撑《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的优秀获奖项目,给各位朋友做一个推介。借此机会,也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基本情况。
  北京市科技奖励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002年市政府以政府令形式确立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是市政府在科技方面的最高奖项,旨在奖励在本市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本市科技进步,促进首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自2002年以来,共有2960项科技成果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其中重大科技创新奖1项,一等奖319项,二等奖990项,三等奖1650项。
  近年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以公平公正为出发点,在奖励评审中探索出科技手段+制度防范的有效机制,有效提高了科技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同时,在政策导向上,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首都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确立奖励重点,一批立足自主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科技成果,摘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为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提升首都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天发布的成果是2014年度获奖项目中的典型代表,涉及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中首都蓝天行动、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与环保产业发展等8个专项。这些成果科技水平高,既体现了科技创新能力,又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比如“北京地区空气质量遥感监测技术与工程化应用”成果,能够快速反映区域PM2.5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过程,为京津冀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发挥了积极作用;“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应急筛查装备研发”成果,研发了高度集成、高效灵敏的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应急筛查装备,构建了首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网络。
  这些好的成果,社会知晓度还不够高,所以,我们期待能通过这种专场发布的形式,让媒体朋友们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再通过大家的力量,让更多的人感知科技成果,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更希望各位朋友更多的关注奖励成果,关注科技创新,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共同为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良好氛围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建新委员为我们所做的详细介绍。
  下面请获奖者为我们介绍获奖成果,每个获奖者介绍时间约5分钟。首先有请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获奖者李令军同志介绍“北京地区空气质量遥感监测技术与工程化应用”。
  李令军: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叫李令军,来自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下面我代表项目组介绍一下北京地区空气质量遥感监测技术与工程化应用的进展情况。报告分为四个方面,一个是项目的背景,二是创新点,三是项目成果与应用,四对社会产生的效应。
  首先看项目的背景。近年来北京及周边大气污染的区域化、复合型污染特征日益突出,空气质量与国家新标准以及公众期盼存在较大差距,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目前空气质量信息的获取主要依赖地面实时在线监测,有限的点位难以全方位反映区域大气污染特征。卫星遥感能够快速反映区域PM2.5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过程,在京津冀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大背景下发挥积极作用。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2002年建立卫星接收处理系统后,逐步开展了空气质量和污染来源的遥感监测工作;2012年会同中科院遥感所共同承担了《北京地区空气质量遥感监测技术与工程化应用》项目研究,项目是该年度北京市政府35件实事之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基于遥感技术在大区域尺度空气质量监测的业务化应用。该项目颇有新意:一是团队成员新,几乎全是70后和80后高学历新锐,具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进取精神;二是项目立意新,引入了卫星遥感等新手段进行区域空气质量的动态监测;三是项目方法新,将国际上最先进遥感技术进行了本地化创新,并实现业务化应用。
  项目成果与应用层面,我们建立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完整监测体系,申报六项专利,发表90余篇论文。
  第二实现北京及周边地区恩空气质量业务化遥感监测。第二支撑了北京大气污染源监管与综合治理。第三,该项目成果已经在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的环保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在2014年APEC会议期间用遥感技术科学评价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污染减排效果,获得极大的社会效益。
  另外该项目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宣传了环保理念。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展示窗口,每周都专门有一个开放日,欢迎社会公众来参观。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有请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获奖者顾军农同志介绍“南水北调受水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共性技术研究与示范”。
  顾军农:大家上午好!我来自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我汇报的题目是南水北调受水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共性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背景,我国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南多北少。为缓解这种不平衡、有效利用水资源,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竣工后,北京市饮用水水源将不再仅限于本地水源,还将用上来自南方的水。南水进京后北京的水厂处理工艺和供水管网,将如何面对这一挑战,确保首都供水安全呢?为此,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成立了课题组,对南水北调受水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共性技术展开研究。
  第一:探索南水北调长距离输送水质变化规律。
  水源水质决定着水厂制水工艺的选择和运行参数。因此,用好南水北调水,必须要清楚南方水源水质与北京本地地表水相比具有哪些特点?课题组通过对密云水库和丹江口水库水源水质的长期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发现,丹江口水库水质良好,其特点与北京市密云水库水源相似,满足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大家可能会问:从丹江口水库到北京水质会发生变化吗?为研究南水北调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水质变化,课题分析京石段水质迁移转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南水北调水长距离输送过程中沿途水质进行模拟预测。通水后集团将通过检测连续不断跟踪和掌握进京水质变化规律,调整净水工艺,确保供水安全。
  第二:确保水厂净水工艺适应新水源
  市自来水厂工艺能否适应新水源、生产出符合国标的自来水呢?为此,市自来水集团在丹江口水库建设了试验基地,该基地设有净水工艺处理系统和供水管网模拟系统。在试验基地,课题组系统研究了丹江口水库水质对北京市水厂现行工艺的影响,并提出了南水北调水源水质条件下水厂工艺运行方案和运行参数。特别的是,还针对南北方微生物的差异,开展了净水工艺如何有效应对水源微生物的研究。课题成果为新水厂建设和老水厂改造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一个是集团现有地表水均采用的处理,确保了出厂水符合标准,研究的成果也为小水厂的建设和老水厂的改造提供了支持。
  第三:研究确定多种手段避免供水管网“水土不服”。
  合格出厂水经供水管网送到用户家中后,水龙头出水水质也必须合格,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北京输配水管网系统能否适应南方水源水质。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产生“黄水”现象的原因与无内衬供水管网内表壁逐渐形成一层相对稳定的硬壳(称为“管垢”)有关。对于长期通地表水的管道,管垢比较结实,对水源水质的适应性较强;而对于长期通地下水的管道,管垢较为脆弱,换水后管垢中的铁就会溶解到水中,形成“黄水”。那么,针对南水北调水源可能带来的输配水管网“水土不服”,如何控制“黄水”风险呢?课题组从北京市供水管网的典型地区挖取供水管段,在丹江口试验基地进行管网模拟试验。研究表明,控制“黄水”风险需根据管网中水的“腐蚀性”高低和管道自身管垢的强弱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依据课题研究成果,集团提出“分区域、分时段、逐步递进加量”的南水北调水源水接纳原则。课题成果为全力构建应对南水北调水源供水运行和应急处置体系,实现“调得进、容得下、配得优、用得好”的目标,确保南水北调水源切换后首都供水安全,保证市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谢谢大家。
  主持人:有请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的获奖者杜水荣同志介绍“大密度步行客流监测组织疏散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杜水荣:各位朋友,上午好!我代表项目组介绍一下大密度步行客流监测组织疏散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我介绍四个部分,第一项目背景,第二项目的主要内容,第三项目的主要成果,四是社会效益。
  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城市公共场所作为经济文化的主要载体承担着越来越多的交通运输、商业、娱乐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伴随着大量的人群聚集,潜在突发风险越来越大! 例如:2004年北京密云灯会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37人死亡15人受伤 。2014年12月31日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3人受伤。这么保证确保公共场所的安全,我们的项目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先进的解决方案,来为管理部门提供日常客流管理决策服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供事故决策以及应急管理决策服务,防止应急踩踏事故的发生。
  我们的内容是,一是人群密集场所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管理方案。第二实现了人群安全高效集散微观仿真模型。三是客流运营管理智能决策系统。事故预测与应急管理系统,我们建立场所客流风险评估体系,将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应用场所的风险管理中,我们的项目获得了13项项目成果,获得了发明专利。我们项目应用于很多比如上海世博会、北京天安门广场等。通过信息化系统采集提高人群密集场所的集散能力和运营管理服务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降低安全事故。同时也可以促进相关行业在人群安全领域的技术发展,进一步扩宽公共安全的服务范围。
  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为实现“平安北京”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有请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的获奖者路勇同志介绍“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应急筛查装备研发”。
  路勇: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的路勇,我今天给大家汇报的内容是保护食品安全的智能利器。分为四部分,背景、基础、技术的突破以及成果应用。
  我们生活北京这个城市的食品安全的整体情况,这个图可能不太清楚,北京是一个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的特大消费型城市,每天消费大量的食品,每天用到蔬菜2100万公斤,试用油60多万公斤,这些食品85%依靠外埠供应,这样就需要对食品进行安全控制。食品安全监管的需求需要我们有更加快速的监测活动。我们原来也有一些快检设备,但是存在功能单一、监测项目少,信息程度低,监测需要多台仪器的配合。
  我们中心是北京市食品安全的技术保障牵头单位,也负责着对基层食品安全技术的配备,也参与一些重大的事件,从2008年奥运会,国庆60周年等直接参与这些活动的保障。因此我们也了解,基层的需求,在基层需求的基础之上,我们立足于首都安全监管一项的要求,实现了对食品中40多种化学性检查的需求。技术的突破,一是构建食品安全的快速监测网络,实现了检验任务和数据的信息化和规范化管理,创新了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全。二是整合了光度比色、酶联免疫和上转发光免疫技术于一体整体系统,可实现对40余种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同机检测。
  成果的应用,目前我们在北京322个街巷食品药品监管所应用食品有毒有害职能化的筛查装备,有效提升了一线监管执法现场的控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检测能力。另外有500多家机关食堂、学校食堂在内的首都食品生产经营者运用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只能化检测。
  我们在监测中也发现有一些现象,我们及时通过媒体对社会进行公示,并且对这合格的食品进行销毁。去年APEC期间,我们的设备在一系列的区域做了现场监测,抽取样本数百克,为APEC的成功举办做出应有的保障。另外在7.21水灾之后,我们到房山进行现场的监测,为确保灾后的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食品安全涉及各个同事的切身利益,也需要大家共同参与,我们也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对食品安全快检筛的应用,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和大家一块儿能够让首都市民享受更高水准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请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获奖者田伟同志介绍获奖成果“基于影像导航和机器人技术的智能骨科手术体系研究及临床应用”。
  田伟:大家好,我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做的工作。
  骨科首都很多,风险也很高,总结起来骨科首都的进行,可以分成1.0、2.0、3.0的时代。1.0就是靠摸骨头的结构,2.0就是术中有了透视,这是两维的影像,但是Z平面看不到,手术的风险还是挺大,因为只有80%的准确率。现在进入3.0的时代,就是智能化技术改造人能力的极限。上面这个图和左边的图,在20。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固定的结构很明显,但是做一个CT,钉子是在椎管里。在过去2.0时代还是解决不了Z轴的问题。怎么看三维的结构,怎么准确控制手的动作不出误差,这需要两个方面的进步。我们的研究就是构建一个智能骨科的手术体系达到这个目标。
  在这里一个建立智能骨科的手术数据库,这被国际创新协会收入。这个理念就是用计算机辅助的方法来改变微创手术的安全性。另外有七种手术都是国际上首创,在权威杂志上发表。在这个行业上,我们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像上颈椎是禁区的手术,很多人不干做,碰到哪个都要命。现在能进步到什么程度,通过一个很小的孔,在计算机导航的辅助下,通过准确从骨头通道过去,不损伤里面的神经,这么难的手术变成了安全微创化的手术。
  再一个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在国际上首先制定了导航手术的标准,这是当初卫生部制定的标准,是国家标准。另外一个很大的贡献,完成我们国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术机器人,而且我们有我们独创的技术。而且在2004年在一期临床开始辅助手术的开展。
  在这里我们还提出“遥规划”,网络游很多问题,真正想把两端实时连接起来有很多困难,把两端分离,把当地的影像和情况传输过来,这边用规划好,把软件打包传到机器人,然后机器人进行操作。这样说得简单,实际上我们有一系列复杂的研究,包括关键技术群、新的设备,包括理念、行业标准,术式的创新。我们是产学研一的单位,通过十年联合研究才做到这些。这是国际商的骨科机器人,我们能达到0.8毫米,比他们的要高。通过智能手术的进步,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度,降低了复杂的程度。怎们能够让高水平的手术更普及,就需要高水平的技术。
  对于本市的贡献,也有成果转换、建立中心,城乡一体化的服务等等。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有请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获奖者张正烜同志介绍“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北斗导航核心芯片(蜂鸟Humbird)研发与产业化”。
  张正烜:大家上午好!在介绍之前,我有几个小小的问题,一个为什么需要位置和时间,这个答案不用多说了,这两个信息这恰恰是北斗卫星系统能提供的最重要的两个信息。第二卫星定位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北斗卫星导航?一个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战略领域的设施,从民用的角度,北斗可以提高定位的准确度。卫星定位的接收机长得什么样子?这是很古老的接收机,最后变成核桃大小,到现在只有绿豆大小。了解这些,不难了解,我们公司是做什么公司,我们是一家专业从事高集成度芯片设计和高性能GNSS核心算法研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我们的目标,一个是生产高级程度、高性能、低功耗的一体化北斗芯片,二是向市场推广应用。历经18个月的开发,2013年5月,和芯星通成功推出了“和芯蜂鸟”——Humbird芯片。它具有功耗低、灵敏度高及体积小的优势,由其构建的导航定位模块,定位精度、灵敏度等性能均达到国际领先的GPS模块同水平,而且在成本上也与GPS同类产品齐平,极具国际竞争力。主要创新点:北斗+GPS双模定位,卫星分布密度明显高于单GPS,因此定位成功率更高。在城市中,由于高楼林立卫星信号经常受到遮挡,双模定位大幅提高了定位成功率。同时,由于采用了创新性的Rhythm-Sleep独有技术,蜂鸟芯片能够运行在极低的功耗水平。此外,蜂鸟芯片冷启动即首次定位时间已经高于国际水平。经实际应用统计数据得出,目前,该芯片首次定位用时平均小于29秒,而国际水平在32秒。
  我们从2013—2015年两年的过程中,大概获得这些荣誉。与之相适应的,我们连续三点北斗专项比测都是拿到第一名的成绩,第一个实现过万量级应用示范,还有率先实现北斗大众车载前装。
  下面给大家看一下我们应用的情况车载应用情况。从2013年发布以来,到现在也没有停止脚步,我们前不久发布UC221的芯片,高性能、低功耗的一体芯片。
  和芯蜂鸟芯片可被组装成便携式车载导航、电子狗、智能后视镜等。在电动汽车、自行车防盗、以及含定位功能的定位手表、学生卡等可穿戴应用已取得实际应用。和芯星通将在这一方向进行更长足的投入。
  谢谢大家。
  主持人:有请北京交通大学的获奖者彭华同志介绍“穿越既有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控制成套关键技术”。
  彭华:各位来宾,上午好!我代表交通大学汇报一下“穿越既有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控制成套关键技术”。北京交通大学是两部一市共建学校,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重点学校。一是研究背景。穿越既有轨道交通工程指与轨道交通线路及其设施存在交叉、邻接关系的建设工程。随着我国地铁与高铁大规模建设,城市道路、桥梁、铁路及各种管线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的工程日益增多。运营的轨道对变形十分敏感,如果处理不当,轻则引起既有结构开裂渗漏,重则影响行车安全,甚至会影响乘客的人身安全。为此,国家建设部与北京市对轨道交通周边规定了控制保护区,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保护方案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我们这个课题也是为解决这个问题服务的。
  为科学合理的制定地铁保护方案,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等单位产学研相结合,攻克技术难题,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穿越既有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控制关键技术体系。
  这是整体安全方案的操作流程,通过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采取一系列的手段,来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
  这是最核心的三个内容,工前检测和风险评估、风险监测。如果把穿越既有轨道交通工程比作一个病人,工前检测评价既有结构的初始状态,类似于“化验体检”;风险评估预判穿越工程的影响程度,相当于“确诊及制定治疗方案”;工程风险监测实时监控既有结构影响状态,类似于“对病人进行治疗观察,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课题的研究成果形成地方性标准3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近100篇,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5项,发明专利2项。
  我们的成果应用,对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体现在:成果在穿越轨道交通工程领域处于国内外行业领先水平,也为国内外其它城市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我们的技术成功应用突破行业技术瓶颈,彻底改变不成熟的行业现状。自2010年以来,成果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轨道交通的安全评估、检测和监测中得到了全面应用。谢谢大家。
  主持人:有请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获奖者高科同志介绍“大规模网络视频处理与内容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
  高科: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荣幸代表我们的团队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项目的负责人是张勇东研究员,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的立项背景和意义。众所周知,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多,随着智能手机等视频拍摄工具的迅速普及和网络带宽的飞速增长,网络视频的制作与传播已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其数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态势。更重要的是,我们已进入人人皆媒体的“自媒体”时代,视频发布与传播已由权威媒体主导的“一对多”的扇形传播方式、转变成为普通大众主导的“多对多”的网状交互传播模式,具有门槛低、传播快、扩散广等鲜明特点,难以进行有效监管。比如我们在上传过程中看到地铁里有很感兴趣的海报,我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是没有准确的信息,我们就拿出手机拍照片对信息进行准确处理,这是对信息化的需求。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需求,现在随着网络视频日益增多,含有色情、暴力或虚假信息的不良视频不仅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更会扰乱社会治安、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我们急切需要技术手段对网络环境进行管理,并且提升质量。
  高科:面对这个我们需要很大的挑战,我们需要有快速处理能力和准确识别能力以及及时发现能力。下面重点介绍一下三大核心发明点,首先是高并行快速视频解码。现在视频的解码很难,不仅在软件上进行加速,并且开发相关的芯片,使它能大幅度提高视频的解码能力。第二面对现在变化多端的网络环境,基于视觉内容很困难,成功融合视觉内容、音频内容包括文本的监测,提出了多种融合的方法,提高了我们的视频网络监测速度。第三,我们还需要对特定的内容进行语意的识别,在困难的任务上我们可以进行重点的训练,使它达到可以使用的标准。而且针对语音鸿沟问题,使计算机对语音理解方面我们提出了很多方法,比如深度学习方法等等,实现大规模快速的语音的识别过程。
  基于以上的成果,我们获得授权专利19项,在国际上的会议上发表200多篇论文,取得了良好的国际影响。以上技术的研究都获得了成功的推广,包括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还有面对网络安全的服务。下面介绍一下和北纬通信公司研发的手机食品服务平台,我们整体的处理能力非常完备,目前达到300兆的处理速度,准确率达到99%,查讯率达到80%。我们在大规模网络视频分析语处理面临的瓶颈问题,3大核心发明点,并且有很大的推广空间。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各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在座的媒体对刚才王建新委员与各位获奖者介绍的内容都很感兴趣,现在就把时间交给各位记者朋友,请大家提问。
  《中国科学报》记者:第一个问题,王委员,刚才谈到制度加科技的手段,科技手段是指什么?第二个问题,这些获奖成果的实用性很强,科委会不会推广的工作?
  王建新:我发言中讲到整个评审过程中,制度加科技手段加强评审的公正,主要是建立网络化工作平台。在这个工作平台里把奖励的过程中各个要素都集中在这个平台里,比如像项目的资源、专家的资源以及评审一体化,在资源利我们会根据各个奖励的环节,能把申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制度镶嵌在平台网络里,再通过网络的生成,能够使制度化的刚性来执行这个制度。还有一个对自身管理工作人,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在网络上都有痕迹,以便于对工作人员也有一个监督和追溯,实现我们在通过科技手段来达到科技奖励评审的公正和公平。谢谢。
  对于实用推广方面,对于政府科技部门,一直在推动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方面一直是我们主要的职能,今天我们推荐这八项技术,只是整个奖励过程中的一个代表,科委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把相关的技术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平台,通过政府的相关部门更好地为这些成果应用到我们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之中。
  《北京青年报》记者:为了保证评选的公平公正,请详细介绍一下专家遴选的制度和安排?
  郭澜涛:专家遴选是奖励评选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为了做好公平公正,首先是建了数量比较大的专家库,目前在库专家15000多名,每年来动态更新和维护。这是我们做到遴选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基于这个基础,我们采用计算机遴选,计算机根据项目所属的领域和专家熟悉的领域自动匹配,同时根据规避原则,学科数量原则等等,自动遴选专家,实现了随机遴选。我们遴选的过程,包括后续专家的通知邀请都是委托第三方来完成,我们在公平公正上,专家遴选上的举措主要是这些。
  主持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关注,今天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作者: 责任编辑: 高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