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记者风采

云南日报 谭雅竹

2015-06-23 09:17:15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谭雅竹,云南日报社记者
 

时间定格在2014年8月3日下午16时30分,鲁甸百年最强震,震伤昭通,震痛云南,震动中国。

消息如潮水般涌来,让人们的心更加焦急:震中情况如何?伤亡怎么样?有多少人需要救援?

这一刻,山崩地裂、江河呜咽;

这一刻,灾情吹响集结号,新闻人的使命在召唤;

这一刻,我们是战士,哪里有灾情就奔赴哪里。

记者们从不同地点出发,跟随各支救援力量,从空中到地面向同一个方向挺进。

从地震发生的第一天起,我一直在通宵编发前方记者的稿件,几天来身体的承受力已经到了极限,抵达震区的当天就开始发烧,但为了不影响采访,我把这个情况悄悄地隐瞒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我们在暴雨中驶上了昭巧二级路。这条路,是运送物资、转运伤员的“生命线”,暴雨过后,“生命线”是否畅通?能不能经受住考验?举国上下都在关注。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现场情况,我们决定在甘家寨找一个制高点进行采访。

这里是整个灾区最危险的滑坡体,我只能跟随施工人员的脚步,手脚并用地向上攀爬。经过雨水的冲刷,土层已经十分松软,泥沙、石块在脚下不断滚落,雨水顺着裤腿直往下淌,身上背负的30多斤采访设备越来越沉,身旁是踩空一步就会坠落的山崖。好不容易爬到一个能够站立的地方停下,手和脚却完全不受控制地抖个不停。在我从事新闻工作的10个年头中,第一次无比艰难地用沙哑的语音配合手势完成了采访,发回了“生命线”仍然畅通的第一手资料。

都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女记者冲锋在前,向着最危险的地方前进。

因为水的稀缺,平时光鲜亮丽的女记者们几天里没刷牙没洗脸,根本顾不上满脸的泥和一身的灰;我的同事李树芬于地震当天就赶赴灾区,三次撤离命令都没能让她离开,一直驻守了22天;刚入职不久的年轻记者楚田,采访中遇到泥石流塌方,红土把她的腿埋了一大半,经历了惊心动魄后,小姑娘很镇定地开始写稿。

悲痛、疲惫、恐惧、伤病都没能让我们退却,因为我们的身后,还有着一个强大的集体。地震发生的几天里,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有97名记者奋战在灾区一线,100多名编辑彻夜不眠。我们全力以赴,创造了许多个第一:第一次派出强大团队报道同一新闻事件、第一批赶到震中地区、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第一次在短时间内报送众多的舆情分析报告和信息。

这一个个第一是我们用行动发出的誓言,那就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报集团责任至上!

在灾区,我们像战士一样奔跑,从绿军装到白大褂,从专业救援队伍到普通志愿者,从外部力量到当地群众,无数感人的瞬间被定格,作为记录者的我们,同样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

我的同事蔡侯友是第一批进入震中的记者。3日当晚,落石不断、余震频发,他冒着生命危险发回了许多重要信息。我在灾区见到他时,除了浮肿之外,并没有从他脸上发现什么异样。但后来我才知道,震前两天,他82岁的老父亲刚刚因为直肠癌晚期进入医院。地震发生后,一边是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的亲人,一边是救援也开始倒计时的灾区。不到5分钟,他已经向震中赶去。

坚守14天后,蔡侯友原本打算回家看一看父亲,但此时永善又发生了5.0级地震,他毅然决定再赴一线。

虽然父亲懂得儿子的选择,但在这10多天里,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每天都眼巴巴地望着病房的大门,盼着儿子归来的身影,他怕这一别,父子俩会永远的阴阳相隔。但最终,他却只等来了一个电话。“爸,我又来不了医院……”电话这头,因为愧疚和牵挂,蔡侯友已经哽咽地说不出任何语言,只有两行泪水默默地流淌。

他的选择,是因为新闻人的使命;他的坚守,正是我们共同的坚守!

见证灾难,我们始终和受灾群众在一起。不久前,普洱又发生了6.6级地震。我们在不到半小时内迅速奔赴灾区。

见证灾难,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使命更大。云南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省份,地震、滑坡、泥石流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我们。灾难面前,个人的力量或许渺小,但守望相助,拥有的能量就能撼山动地。作为新闻记者,我们的责任正是记录这一切,记录云南精神、中国力量在此时此地的强力迸发。

见证灾难,我们深感传递出的正能量无比温暖和强劲。灾难中凝聚起新的力量,在废墟上倔强而坚韧地生长。对一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有了这一点,还有什么难关不能度过?

我想告诉大家,在全国的援助、关心之下,鲁甸的恢复重建顺利进行,充满希望的家园正在向我们走来。而作为见证者的我们,在今后的每一个新闻现场,都会像战士一样,义无返顾地奔跑!

作者: 责任编辑: 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