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报 高悦
2015-07-07 10:16:32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南极,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遥远、冰冷、神秘。2012年11月,作为中国海洋报的特派记者,我随中国南极科考队执行“昆仑站”科考任务,并成功登上了“南极冰盖”的最高点,亲身经历了那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南极冰盖最高点又被称为冰穹A,海拔近5000米,年平均气温低于零下50摄氏度,既是南极内陆的冰盖之巅,又是地球最干燥、最寒冷之地,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南极科考的空白区。那里没有憨态可掬的企鹅,没有雄伟壮丽的冰山,只有低温酷寒、高原缺氧,被人们视为“生命禁区”。站在南极冰盖上,远远望去,白色是唯一的色彩。肆虐的风雪遮天蔽日,裹挟着冰雪的寒气呼啸逼人,即便穿上专业防寒服,依然会觉得冰冷刺骨,呼吸困难。
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的险情。这一次,我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2年12月11日,科考队的两辆卡特雪地车向内陆运送油料,在返回途中前方出现了一条巨大的冰缝。机械师猛打方向盘,总算躲过一劫。
南极冰缝深度可达数千米,站在边上向下望的感觉,比站在几十层的高楼上向下看还要恐怖,两边的蓝色冰体,就像“地狱之门”,令人不寒而栗。
就在机械师们紧急商量绕行方案时,雪地车两侧又出现了两条冰缝。1号雪地车开始下沉并发生侧滑,顷刻间右轮陷入了冰缝。情况危急!20多吨重的雪地车,如果掉进去后果不堪设想。
得知险情,我与救援人员急速搭乘直升机赶往出事地点。机舱门刚一打开,只见一位老队员向我们猛打手势,大声呼喊:“注意!这附近都是大冰缝!。”
冰缝往往隐藏在皑皑白雪之下,光靠眼睛根本无法分辨。于是,我们五六个人一组,用安全绳拴成一串,拿着铁锹、竹竿一点点试探着向前挪动。
望着远处被困的雪地车,我们非常焦急,全队重型雪橇的物资全靠它拖曳,如果它有个三长两短,不仅物资运不上去,科考项目也将无法开展。
就在这时,冰盖上又偏偏刮起了狂风,能见度只有几米。狂风卷起的雪粒像石子一样抽在脸上,让人站不住脚也睁不开眼,大家只能在没膝的积雪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向着雪地车靠近。
突然,厄运降临了。我脚下一空,双腿一下子掉入了冰缝,整个身体瞬间陷进了齐腰深的冰雪中,“完了!”当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觉得自己算是交代了。我知道,如果掉下去,迎接我的不是尖利的冰棱,就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
我下意识地双臂张开撑住冰面,一动不敢动。见此情景,几名队员立即拼命地拖拽安全绳,几番努力,才将我从冰缝中一点儿一点儿地拉了出来。那个场景,至今回想起来,心还会狂跳不止。
夜幕笼罩下的南极冰盖,大雪纷飞,狂风不止,雪地车被吹的吱嘎作响。队员们的脸都被冻得铁青,眉毛、胡子挂满了白霜,衣服上全是冰碴。
危急关头,大家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拖出雪地车。经过几个小时的奋力拼搏,雪地车终于被安全拖出大冰缝。成功脱险的那一刻,我们相互拥抱,眼泪夺眶而出。我们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我们胜利了!
当晚回到宿营地,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人生能有几次搏?作为一名年轻的新闻工作者,能够有机会远赴南极采访,亲身感受科考勇士们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壮举,亲身经历与队员们同生共死的瞬间,值了!这将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
除了险象环生,南极冰盖上炙烈的阳光、强烈的紫外线、厚厚的冰雪、异常干燥的气候,都是南极生活的重重障碍。刚到冰盖上没几天,我的脸上除了戴墨镜的位置,其余都晒成了紫黑色,像个大熊猫。嘴唇干裂难忍,血迹斑斑,碰一下钻心的疼。
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昆仑站深冰芯钻探房的采访,让我领教了什么叫极寒。
当时昆仑站的气温已降到零下30多度,而深冰芯钻探房的温度比站区还要低上10至20度。在钻探槽里,更是降到了零下59度。为了防寒,我事先贴了一身暖宝宝,又穿上连体防寒服,可没过多会儿,全身就像被冰镇一般。我拿着相机拍照,仅仅几秒钟,相机就被冻出了故障,明明充满的电池,却显示没电了。在钻探槽里,根本不敢说话,因为一出气儿,哈气即刻凝成细小的颗粒弥散于狭小的空间,影响视线。队员们幽默地说:“如果你冻的受不了,就到外边零下30度的地方 ‘暖和、暖和’!”
南极一路如此危险艰苦,但我无怨后悔。科考勇士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勇于拼搏的顽强斗志,为国争光的高尚品格,一直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南极归来,我又参加了中国大洋31航次科考、中国海警船首次巡航钓鱼岛等出海采访。有朋友问我:“海上那么艰苦,为什么你还要出海?”我告诉他,这是职业和责任使然。当我在南极之颠、在大洋深处、在巡航钓鱼岛途中,仰望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的心灵得以一次次净化,我的感悟得以一次次升华。实现中国梦,追寻海洋梦,我们新闻工作者不仅是积极的参与者,更是历史的见证人。作为中国海洋报的年轻记者,能够用一篇篇鲜活的现场报道,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激励更多的人们为建设海洋强国而不懈奋斗,虽苦犹荣!
作者: | 责任编辑: 曾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