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网上直播

湖南省地震局新闻媒体通气会

2015-07-31 14:33:12  |  来源: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的到来!

  1976年的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整个城市毁于一旦,24.2万人罹难,16.4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灾难之巨大,损失之严重,为二十世纪自然灾害之最。明天就是唐山地震39周年纪念日,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希望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看待我省的震情形势,切实增强防震减灾意识,了解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现状,共同做好防御地震灾害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湖南省地震背景及震情形势

  我省大部分区域处在华南地震区长江中游地震带,属于中强地震活动区,境内与地震有关的活动断裂有20多条。自公元288年有地震记录以来,我省共记录历史地震236次,1971年有仪器记录地震以来至今年6月止,共记录到地震2017次(不含水库地震)。全省14个市州都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其中,1631年发生在常德的6级地震是至今为止华南内陆最大的地震之一。近年来,我省先后在长沙市南郊公园、芙蓉南路及跳马乡、铜官镇、湘潭市庙湾里、常德市等地发现了大量第四纪活动构造形迹。专家认为,我省特别是长沙历史上曾有过多期强震活动。

  近40年来,我省发生多次影响较大的地震,如:1979年常德澧县4.3级地震、1982年郴州临武、宜章间4.0级地震、1992年郴州汝城4.2级地震、1991年邵阳隆回4.0级和2006年邵阳新邵、邵东间4.0级地震。近几年,我省小震活动频繁。2005年以来,全省地震台网共记录地震848次,年平均80余次。这些地震主要集中在湘北的常德,湘中的娄底、邵阳、宁乡,湘南的郴州等地。

  我省水库诱发地震时有发生,发生过诱发地震的水库有东江水库、黄石水库、南冲水库、江垭水库、高家坝水库,其中东江水库自1986年蓄水以来已发生过5000多次地震。我省矿山众多,矿山诱发地震,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宁乡煤炭坝煤矿区,娄底恩口、斗笠山和桥头河煤矿区、祁阳煤矿区、邵东牛马司煤矿区、石门、湘潭的石膏矿区,安化的硫铁矿,郴州的铀矿区等都发生过地震。所幸这些由水库和矿山诱发的地震一般震级不大,影响范围较小,没有造成大的破坏。

  综合地震构造环境、历史及当前地震资料分析,湖南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潜在危险。2006年,省会长沙再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常德地区被确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湖南并不是地震安全岛,必须加强防震减灾工作。

  二、湖南防震减灾工作发展情况

  一直以来,地震工作者都在不断探索总结防御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并最终形成了建立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的共同认识。我省努力推动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实现防震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地震综合防御能力,力求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使唐山地震的悲剧不再重演。

  (一)专群结合,地震监测预报能力不断提高。

  全省共有测震台站26个,地震形变台站7个,地下流体台站13个,地磁台站2个,陆态网台站3个,信息节点13个,形成了多学科、多测项的地震监测网络。建立了全省测震台网中心、前兆台网中心、信息网络服务中心和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各市州也调整、优化和新建了一批地方地震台,建立了适应本辖区实际的地震监测台网。观测仪器实现了从模拟向数字化升级;地震速报实现从手工操作向计算机处理的转变。由此,地震监测能力大幅提升,能够捕捉省内2.0级以上的地震,并在10分钟内确定地震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

  (二)城乡结合,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不断增强。

  我省地震灾害防御工作从抓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入手、到开展抗震设防审批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再到开展地震安全农居、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示范社区创建这样一个发展历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震减灾地方法律法规体系。省人大出台并修订了《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省政府出台了《湖南省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省发改委联合省地震局出台了《关于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通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规体系。二是积极开展了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各级地震部门和建设、规划、交通、水利等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强化监督管理,从工程的规划选址、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着手,认真督促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全面执行抗震设防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确保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符合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三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展地震安全示范建设工作。结合灾后恢复重建、水库库区移民集中安置、新农村建设等多种形式,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地区建筑物抗震能力,取得良好进展,建成资兴何家山、宁乡灰汤、岳阳胥家桥、洪江托口四个省级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点和一批市、县级示范点。截至目前,全省大部分县市开展了农村民居防震保安示范工程建设,共建成示范户31103户。在全省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目前已创建省级示范学校98所、市级示范学校104所、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42个。通过强化对中小学生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省地震局和省民政厅联合,在全省开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增强城镇社区居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三)军民结合,地震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健全。

  地震应急救援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前所做的各种应急准备以及地震发生后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也是最能取得直接效果的工作。一是地震应急救援机构基本健全。省人民政府设立了省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地震发生时自动转为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省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全省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二是初步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结构完整”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三是建成了地震应急技术平台。湖南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属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地震发生时,在基础数据库和现场信息的支持下,可以迅速判断地震的规模、影响范围、损失等情况,并据此提出一系列科学的救灾方案和调度方案,协助指挥人员实施各种地震救灾行为。开通了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12322”,为我省社会公众提供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及咨询服务。地震发生后,可通过该平台发布地震应急信息和收集地震灾情。四是建立了两支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一支是依托省消防总队建立的湖南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另一支是依托省武警总队建立的武警湖南省总队应急救援队。部分市县成立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将地震应急救援任务纳入综合应急救援队的职责。湖南省地震局成立了地震现场工作队。社会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初具规模,截至2014年,已在地震部门备案的社会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共有22支,总人数为2616人。五是开展了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全省各级地震部门每年在“5·12”防灾减灾日、全省科技活动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全国科普日等重点时段,都会开展地震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设施建设,在全省14个市州建立了109个应急避难场所,合计面积750万平方米,可安置259万人。各级地震部门不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地震应急演练,培养和锻炼应急现场工作队伍,通过演练发现问题,查找预案中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预案。

  在此预告一个消息,8月份,将以新修订的《湖南省地震应急预案》为蓝本,开展一次地震应急桌面演练,省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38个成员单位及常德市政府将参加演练,演练的主要目的在于检验各成员单位是否熟悉各自的职责和工作流程,是否做到统一领导、协同应对。届时,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剑飞同志及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同志将出席演练活动,欢迎在座的媒体朋友前来采访报道。

  尽管我们非常努力地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人民群众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期望值还相差甚远,离应对大震巨灾的能力要求也有相当距离。国务院汪洋副总理明确提出“有震无震当有震防,大震小震当大震防”和“宁可备而不震,不可震而不备”的工作要求,强调“有备无震不追究责任,震而不备要追责,备而不足要追责”。对此,我们更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各位媒体朋友,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得到包括媒体朋友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媒体通气会,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全面提高我省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作者: 责任编辑: 高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