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网上直播

陕西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情况发布会

2016-03-31 09:59:37  |  来源: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2016年3月21日星期一10时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王吉德介绍
陕西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情况。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2014年1月1日,我省全面实施商事制度改革。改革实施以来,新闻界的朋友们高度关注并及时跟进报道,为商事制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工商局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请大家继续关注商事制度改革工作。

下面,我就商事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做一简要介绍。

一、商事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2013年12月25日,省政府印发《关于改革工商登记制度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意见(试行)》,提出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实行“先照后证”,年检改年报,放宽名称、住所和经营范围登记条件,下放企业登记权限等13项改革措施。2014年1月1日改革全面实施,各级政府和工商、发展改革委等相关职能部门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重要任务认真予以落实,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制定改革实施办法,加强宣传培训,提升服务效能,有序推进了工商注册便利化。2015年,在各级政府的主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省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重点做了七项工作:一是积极推动“三证合一”改革。我局联合省质监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发改委等部门在试点推行“三证合一、一证三号”改革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加强部门工作衔接,推进数据互联共享,于9月28日在全省全面实施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将由工商、质监、税务三个部门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由工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进一步便利企业注册。二是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经省政府同意,我局先后出台了《陕西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的意见》,提出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向社会开放企业名称库,放宽企业名称行业表述条件等具体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三是简化企业注销程序。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在部分县区企业试点实行简易注销登记程序,缩短企业退出周期,降低退出成本。四是加快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服务体系。2012年省发改委建成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商事制度改革开始后,发改委及时完善平台功能,提供信息共享支撑。目前,已有45个省级部门申请了信用平台用户共计500多个。其中30多个部门向信用平台提供了企业信用信息,实现了企业信息的网上公示、查询、监督和政府部门间企业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我局建设运行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面开展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和企业即时信息公示,并与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了对接,有效推动了信用监管机制的建立。五是认真开展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工作。2015年开展了三次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工作,共抽查检查企业19633户。通过抽查检查,依法将违反企业信息公示情形的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将有其他违法线索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六是开展失信约束和联合惩戒。在广泛吸纳省政府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呈请省政府印发了《陕西省企业信息互联共享管理暂行办法》。2015年11月30日,我局上线了工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共享交换应用系统,对最高人民法院向工商总局提供的失信被执行人在市场准入进行严格限制。截止目前,已限制“老赖”437人次。七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今年年初,我局会同省编办,呈请省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了《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部门监管职责,落实监管责任和监管方法,努力构建权责明确、透明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目前,省政府正在就《实施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将很快印发全省实施。

二、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商事制度改革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广大市场主体的期盼,减少了政府干预,降低了准入门槛和企业成本,释放了我省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带来了创业创新的勃勃生机。一是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就2015年来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35.81万户,同比增长21.21%,在全国排第16位,比上年提升了2个位次。其中企业类市场主体9.20万户,同比增长10.78%。全省累计登记市场主体196.02万户,同比增长16.61%。二是优化了产业结构。2015年全省新登记第一产业市场主体2.05万户,同比增长1.85%;第二产业市场主体2.47万户,同比增长13.13%;第三产业市场主体31.29万户,同比增长23.45%。2015年新增市场主体中,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市场主体同比分别增长68.57%、29.98%、26.63%、19.38%和 25.87%。新兴服务业、制造业快速增长,产业转型效果明显。三是促进了诚信体系建设。在“宽进”的同时,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严管”措施,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部门间信息互联共享和企业信息自主公示。通过加强抽查检查,实施联合惩戒,增强了企业诚信经营意识。截至2015年底,法人信用数据库收录企业和非企业法人信用信息1400余万条,全省51万户企业和2200多家非企业法人的登记类信息已全部整合入库;自然人信用数据库已整合了全省140万个体工商户的登记类信息和所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基本信息。2015年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陕西”网站日均查询量达到1万人次。四是扩大了社会就业。去年,全省新登记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共吸纳就业人员88.58万人,同比增长16.90%。截至2015年底,全省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累计吸纳就业人员483.53万人。五是工商注册便利化步伐明显加快。现在登记一个企业的时间比过去大大缩短,特别是实行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之后,改革了市场主体准入多个部门、多个证件、多个环节、多种材料的繁琐管理模式,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和社会运行效率,达到了市场主体和政府职能部门“双减负”的目标,“服务型”政府形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群众认可。2015年,全省已发放“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76353份。

三、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方向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放、管、服”三个重点,将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一是认真落实简政放权改革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在设区市城区试点推行分支机构跨区备案制度;积极探索集群注册、按工位注册模式,充分释放改革红利,让更多小微企业破茧成蝶,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加良好环境。二是探索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优化工商部门网上办事大厅功能,积极推行登记注册网上申报、预审模式,指导条件成熟的市级局探索实施全程电子化,逐步使传统意义上的窗口现场登记向“互联网+工商登记”转变,申请人足不出户、身在异地都可以办理业务,实现从“面对面”向“键对键”转变。三是加大企业信用平台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应用功能,建立健全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逐步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严管局面。四是积极推进事中事后监管措施落实。通过在登记中对市场主体和审批部门进行“双告知”,登记后运用“双随机”抽查方式,加强对市场主体公示信息和经营行为的监管,保持良好市场秩序。同时,在抽查的基础上,对政府关注、公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商品适时开展专项整治,有效解决市场突出问题,防范市场风险。五是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监管,建立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衔接和联动机制。从单一部门、单一地区的监管执法方式向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与综合执法转变,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下面,我和省发改委信息中心张军副主任、省工商局田中智副局长回答大家的提问。

责任编辑:殷誉玮 

作者: 责任编辑: 高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