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头条图片

王晓辉:对外传播的重点是“讲好中国故事”

2016-05-26 10:43:39  |  来源: 中国网

 

5月25日,《网络传播》杂志举办第9期“网络传播沙龙”,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在沙龙现场分享海外传播实践心得。中国网 宗超摄。

(中国网5月25日讯)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网络传播》杂志举办的以“中国网媒的海外传播”为主题的第9期“网络传播沙龙”于今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出席,并发表讲话。王晓辉表示,对外传播就像大的音乐一样有主旋律,有和弦,有配琴。

以下为王晓辉讲话实录:

中国对外传播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今天给我的题目叫“对外传播”,对外传播是什么呢?首先我认为它是一盘必须下好的大棋。为什么说“它是一盘必须下好的大棋”?有几个因素决定,首先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决定。想一想我们今天的GDP,想一想我们今天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了世界第二位,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看到“Made in China”,在任何地方耳边都能听到熟悉的中国话。

我昨天晚上刚从韩国回来,去机场的路上,带着我们到免税店转了转,我一进去以后我觉得是不是回到王府井了,充盈在我耳畔的都是汉语。过去有一句话叫弱国无外交,弱国也没有什么外宣、对外传播,因为轮不着你说话,你说话别人也不听。但是今天的中国不一样,我们走到这个地步,到了第二大世界经济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方面面举足轻重,你不说话,别人也在等你的态度,这一点我们躲不过去的,也要表态。

我们面临的国际关系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有位领导前一段时间讲过,中国今天的对外传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好的条件,同样中国的对外传播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天这个对外传播的概念不一样,我认为它是一种国家行为,既然是国家行为,就需要明确的顶层设计。我们怎样打好这个“组合拳”,或者是打和弦,首先是布局的问题,哪里是重点?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要赢得欧美的投资,要向欧美学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我们肯定要把对外传播的重点放到欧美、日本等等,但这中间也会有不同的重点。50年代的时候我们可能跟苏联交往多一些,那个年代可能这些年轻同事们的父辈学俄语的多一些,我们传播的重点也在那里。后来转到欧美、日本等等,所以应该是有重点的。现在也应该有动态调整。不同的国家面临的不同的形势,和我们的关系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风云变幻,友谊的小船它可能随时会翻。

随着各国之间的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上的合作、经济上的交往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也要动态的调整。习主席讲扶贫要精准扶贫,我们对外传播也要精准传播,对一个国家说的东西和对另外一个国家讲的,方式方法是要有差别的。马晓霖先生是阿拉伯语言的专家,是中东问题的专家,你想,对阿拉伯国家对外的传播跟朝鲜、跟韩国、跟日本能一样吗,话题就不一样,讲法也会不一样,一会儿马晓霖先生还会跟我们分享他在这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再有,我们中医用药也讲均衡调和,有补的,有解火的,对外传播也是一样,是一个大琴,就像大的音乐一样有主旋律,有和弦,有配琴。所以不仅仅是我们的主流媒体、网络媒体、商业网站,包括我们的游客也是一样,也是成为对外传播的主体。

还有一点,随着新媒体、互联网的出现,对外传播的范围、主体极大的扩大。以前根本没有条件参加对外传播,现在只要你会外语,只要你会发微博,只要你能发微信,你就可以成为对外传播的主体,你就能够把中国的故事讲出去,同时也把中国人的信念、理想、习惯、风俗以及中国人的观点也都带到了国外。所以新媒体的出现、互联网的出现给对外传播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条件。

 

5月25日,《网络传播》杂志举办第9期“网络传播沙龙”,图为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发言。中国网 钱晨摄

对外传播的重点是“讲好中国故事”

对外传播哪些是重点呢?我认为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对外传播的一个着力点。哪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自己的哲学,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但是怎么样传播呢?还是应该用一个一个小的故事去给人家讲,才能够让人家接受,你单纯的去讲“中国好”,我们中餐就是好,过去有人在对外的的场合讲,“中国的汉字在所有语言文字当中最优秀,优于其他所有的语言。”我认为这就不是好的对外传播的方式。你怎么知道你的东西是最好的?因为只有你懂。还说我们的方块字能写对联,可是外国人没有贴对联的习惯。所以咱们在这方面还是讲故事,通过故事是最好的着力点。

讲好中国故事,其实我们的主管部门也很焦急,就是怎么样把中国故事讲好。习主席前一段时间在关于新闻传播的重要讲话中讲了48个字,其中最后叫做“沟通中外、连接世界”,最后这8个字讲的就是对外传播。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其实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怎么讲好中国故事,怎么做好对外传播。我认为有四个方面,我们应该去着力下一下功夫、花一些心思、动一些脑筋。

一是找准外宣资源、找准对外传播的资源,哪些东西是我们传播的内容。比如说大家都喜欢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是不是对外传播的资源?我接触过几个外国人,他对我们的愚公移山似乎不太懂,我们讲的愚公移山是我们挖山不止,中国人这种坚定的信念,做不成事绝不罢休。老外就觉得你们干嘛把山挖了,你们直接搬家,换个地方,像美国这种移民国家,他会觉得你干嘛不移民呢?为什么要把山挖了呢,他未必能理解,所以这是一个外宣资源的问题。有一些东西是只有你这个民族有的东西,未必是世界上都能接受的东西。

二是选准话题。选准话题很重要,比如今天中国的扶贫,政府有这个决心,人民有自强不息的信念,我们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使7000多万人脱贫,这对整个国际社会的贡献、整个人类的贡献,这个就能讲出去,这些小小的故事都特别感人。

三是瞄准受众。你讲给谁听的?讲给这个国家听的,恐怕就要讲他所关心的事情。选话题非常重要,记得过去有一个电影里面有一首歌,叫做“say you say me ,say you together”,就是说你、说我、再说说你,你光说我,就是那么以我为主,就那么自我,说时间长了,友谊的小船就翻了,人家就不爱听了,所以要瞄准受众、把握话题非常重要。

四是用准语言。有两个方面:一是使用人家听得懂的语言,二是使用人家听得懂的语言。这两句话虽然一样,但是意思是不一样的。对英国人你肯定要用英语,这是他的语言,还有一个是他接受得了的语言。

比如说我们过多的政治概念,我们所说的“八荣八耻”、“五讲四美三热爱”、“两个文明”、“一起抓”,如果没有详细的解释,外国人是听不懂的。实际上我们这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方式,我们对外传播的时候,包括我们写稿子、写新闻,如果你写“十八大以来”,翻成英语,外国人就说十八大是什么?就算是懂中国的、了解中国的,他的脑子也会瞬间出现一个短路或者梗阻,他明白了,你又说了“四个全面”,他马上又想,哪“四个全面”?得是中国问题的专家才能理解“四个全面”。如果不明白的,又给他来一个梗阻,他的思路就被你的语言一次打断、两次打断,如果打断个三四次的话,他可能离开你了,所以我们要用准语言。

5月25日,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在沙龙现场分享海外传播实践心得。中国网 钱晨摄。

中国网的探索:通过一个个小马赛克 讲中国的故事

中国网这些年来做了一些探索,但是我们跟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还有一些大的商业网站比起来还有很多差距,但是在对外传播上我们有了一点点体会,我在这里把我们的困惑和问题说出来,跟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中国网是用十种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对外传播。我们在发稿子的过程中也是一样的,要有很多关于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也面临着刚才我所说的这些诸多的挑战。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一是要用人家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讲人的故事比其他的什么故事都有效果,都能够感人,都能够打动人,像禅宗讲的直指人心,只有人的故事才能够直指人心。社交媒体出现以后,我们也意识到社交媒体的重要意义,我们专门成立了社交媒体部,这几年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用一些短视频来传统中国,讲中国的故事,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比如说可移动式车库的短视频达到2个亿的浏览。我从去年5月份开始,和我几个同事一起,想做一个讲中国故事,传播点中国立场,如果时间太长了人家也不愿意看,如果做访谈节目,一访谈就是半个小时,在社交媒体上他也没有这个耐心,我们就做了一个《中国三分钟》,我把英文起成《China Mosaic》,“Mosaic”的意思是马赛克的意思。我想通过一个个小马赛克,讲中国的故事,表达一个个中国的观点,最后把它拼成一个完整的中国。到现在已经做了五六十期了,做得很艰苦,但是苦中有乐,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昨天我在首尔,刘奇葆部长还跟我说《中国三分钟》做得挺好,你们要继续努力把它做到更好,发挥它的作用。节目不长,3分钟用英文主持,借一个事件入手,然后引出中国的观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评论。比如说京剧大师梅葆玖去世,我就想大师去世了,中国网总得做一点怀念,几句话介绍了一下梅葆玖,介绍了一下他逝世,马上就引入了中国的京剧,通过这个事件我就讲出了中国的京剧有生旦净末丑,200多年的历史,生是什么、旦是什么,净是什么、末是什么、丑是什么,这是中国艺坛的一颗明珠,很多外国的朋友也喜欢。

通过“AlphaGo”把李世石打败了,我引入了中国的围棋,我讲围棋是中国人发明的,有4000年的历史,有黑白,代表着阴阳,圆子方盘代表着天圆地方,361个分割点代表了中国的夏历,这里面有先有后,有忍有让,讲究是占便宜别太多,占便宜太大就会吃亏,这是中国人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对事物的观察一种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做的。但是由于个人的能力有限,尽管我的团队、我的同事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他们都很优秀,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希望得到各位媒体同志的关注、关心,多给我们提意见,咱们一起来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的对外传播工作做好。

作者: 辛闻 责任编辑: 张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