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警惕“造街热”
2016-07-05 09:48:52 | 来源: 南方日报
2011年,知名作家冯骥才撰文《老街的意义》,从天津估衣街的由来及演化切入,讲述老街对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意义。去年,他又写了一篇《仿古街,请三思而后行》,直指一些地方盲目兴建“仿古街”。两篇文章一正一反,关注的是时下城市化进程中颇为流行的“造街热”。饶是冯骥才先生知名度颇高,但从现实来看,其一而再、再而三的呼吁似乎并未让一些地方的决策者冷静下来,且这种“造街热”大有从城市向一些古村落蔓延之势。最近有报道提到,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几乎每县每镇都在投资建设一条街,结果陷入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
从地标热、剧院热到创意园区热,如今“仿古街”也越来越成为“标配”,似乎没有个外观上看起来古香古色的地方,就无法展现文化底蕴。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说,打造特色文化街区的大方向是对的,特别是若能与本地的历史文化相融合,不但可以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且有助于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特定地域文化的传承,可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不误。在这方面,国内外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巴黎,城市化兴起的同时也面临着老城街道狭窄、设施陈旧、卫生条件差等问题,拆旧盖新呼声很高,不过当地人却通过种种努力,让那些老屋老街保留下来,并通过合理再造,成为今日吸引各国游客的“文化空间”。再比如我国的乌镇,坚持“迁、拆、修、补、饰”,迁移历史街区里的现代工厂,用旧材料和传统工艺修缮老建筑,不仅让这座千年古镇的历史风貌得到存续,更成为热门旅游地,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双赢。
各地究竟建了多少“仿古街”,尚无权威数字可考。前两年有媒体称,江西某地级市一时间有近十个仿古项目密集上马,或可从中窥探其流行之势。须承认,部分“仿古街”确实提升了一个地方的知名度,增加了地方收入,但另一些“仿古街”,虽然打着复古文化传统的旗号,现实操作却让人看不明白。就像冯先生归纳的,遵循的是一套程式化的动作:找卖点——找投资——找规划——找古建施工队。结果呢,只是简单地将古建筑元素附加在现代建筑上,画个梁雕个栋,青砖粉墙,把彩旗招牌一挂,做得却是美食街、饰品街或是伪古玩街的生意。游走于这样的街巷,轻则似曾相识,重则“千城一面”。更有甚者,不惮以保护为名行“圈地”之实,迁走原住居民,大举招商,让原本充满人情味和乡土文化的街区,泛滥着浓厚的商业味儿。素有“民居博物馆”之称的云南建水县,当年不就因建仿古商业街而拆除古民居引发过争议么?
如同那些盲目赶时髦的一样,追得上“造街热”,不意味着造出来的街一定热。具体情形从相关报道和游记中足以找到充分的细节,如“一条仿古街,到处是佛具店、小吃店……多数店铺门庭冷落,真怀疑是不是要倒闭了,清一色的新建筑,这样没有历史沧桑古旧感的建筑乏味突兀的很!”“仿古街扎堆医疗保健店,管委会负责人称让仿古街热闹起来是目前的主要任务。”这种尴尬局面的出现,直接原因是定位不清,深层次的恐怕还是缺乏对这些街区和村落的历史文化的深度发掘。规划时没上好文化课,吆喝起来自然没卖点。应了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阮仪三所言: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涵,“缺乏厚实的历史感召力,忽视了自身地域特色,而商业欲望又过于浓重,命运实在令人忧虑”。
冯骥才先生说:“一条老街总是历尽沧桑。”这里的沧桑,不单指时间久远,还包括其所承载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文化积淀。一城一景容易造,但“罗马非一日建成”。“仿古街”的规划和建设,可以有商业利益的考量,但离不开人文底蕴。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开发城市旧街区还是古村落,对历史文化的尊重都应该摆在重要的位置,而不是等到拆完了再去仿造。
作者: 张东锋 | 责任编辑: 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