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放下猎枪20年
2016-07-20 09:26:54 | 来源: 中国网民族频道
1996年,鄂伦春猎民以环境保护和改变落后生产生活方式为目的,放下了手中的猎枪。兴安岭的主人在努力地适应着社会,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如今,中国最后一个狩猎民族已经放下猎枪20年。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呀打不尽……”这首上世纪50年代从大兴安岭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的小曲,就是鄂伦春族游猎时期的真实写照。
“过去在山里头生活很艰苦,冬天烤火取暖,前心热后背冷,撮罗子里头有零下30来度。”谈起禁猎前的生活,鄂伦春族猎民白色柱侃侃而谈。
白色柱,今年58岁,任鄂伦春自治旗托扎敏乡希日特奇猎民村党支部书记已有23年了。他家祖辈是远近闻名的好“莫日根”,长辈们不仅打猎好,而且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养牛。白色柱的父亲因为会过日子,被当地的猎民称为“唆唆”,即聪明、富裕的意思。到了他这一代,虽然山里的野物越来越少,但他凭着出色的枪法和丰富的经验,几乎没有空手回来过。
1996年1月,“禁猎令”发布,猎民村面临着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变,很多老猎民抱着枪痛哭。用白色柱的话说,猎民一生有两样不能换,一个是枪,一个是老婆。放下猎枪,如何让猎民们开始新生活,过上好日子?接下来,白色柱用实际行动找到了答案。他不仅率先戒了酒、交出猎枪,成为最早种地的猎民,而且在带领猎民转产中做出了各种尝试。
2005年,白色柱调整种植结构,改变了过去只种小麦的历史,根据市场需求,转向种植大豆、芸豆、马铃薯等。此外,充分利用托河的纯绿色原生态资源、鄂伦春民族文化和淳朴的民俗风情等发展特色旅游,搭建了5个撮罗子,开展以鄂伦春族部落饮食、歌舞、娱乐活动、嫁娶民俗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旅游项目。同时,白色柱还十分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筹建猎民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厂,组织猎民妇女制作桦皮盒和兽皮服饰,进一步挖掘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猎民就业和劳动创收。
20年来,白色柱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市、旗级优秀共产党员,多次当选为旗、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000年4月,白色柱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是鄂伦春自治旗建旗以来第一个鄂伦春族全国劳动模范。2008年,白色柱还赴澳大利亚参观学习国外先进的农牧业技术,成为第一个走出国门的鄂伦春族猎民。
如今,彩电、冰箱、电脑等现代化家用电器在猎民眼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猎民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受外界的影响,猎民的思想观念也在与时俱进,现在,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科技信息,学习养殖知识和技术,也销售农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白色柱做梦也没有想到,禁猎20年间,鄂伦春猎民的生活会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放下猎枪,猎民们开始了新生活。
作者: 王力杰 | 责任编辑: 张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