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前议员发辱华言论 哗众取宠者必自食苦果
2016-07-22 13:51:25 | 来源: 中国网新闻
韩国前女议员电视上公然辱华,蔑称中国人是乞丐。(网页截图)
中国网新闻7月22日讯(记者李智 戚易斌 吴昊昊)当地时间7月16日,韩国前国会女议员宋英善(音译)在韩国JTBC电视台的节目中公然发表辱华言论,声称“中国11亿人口都是乞丐”,在韩国各界引起巨大反响。
韩媒迅速谴责辱华言论
针对宋英善的辱华言论,韩国媒体迅速发表文章批评:“这不仅不利于中韩两国的外交关系,还进一步激起了中国因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反韩情绪。”
韩媒指出,该前议员不指责美国以“保护驻韩美军”为借口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是干涉韩国内政,反而错误地认为中国反对韩国部署“萨德”系统是干涉韩国内政,宋的言论不仅片面狭隘,更与日前韩国教育部官员称国民为“猪和狗”无异。
韩联社21日称,宋英善当天发表声明,就辱华言论表示道歉。
宋英善在声明里表示,自己的言论十分不妥当,有失谨慎,并就伤害中国人民自尊心以及让中国人民感到不快真诚道歉。她还说,中国和韩国是在东北亚互相合作、共谋发展的国家,她希望自己的言论不会对两国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各种辱华言行违背常识四处碰壁
近年来,海外每次辱华事件都引起轩然大波,引发海内外华人的极大愤怒和强烈抵触。
2013年10月16日,在美国广播公司(ABC)一档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吉米·基梅尔曾在节目中爆出“杀光中国人”辱华言论,在美国引发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逾10万人上白宫请愿网站签名,要求相关方面立即删剪这档节目并道歉。
不久,基梅尔在节目中就自己的不当言论进行了道歉。
美国广播公司随后也在其网站上发出公开道歉声明,承诺将加强节目审查制度以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资料图:美国广播公司(ABC)电视台脱口秀主持人吉米·基梅尔。
2013年4月26日,西班牙电视五台女记者艾达 尼扎(音译)以“调查者”的身份,采访了几家当地中餐馆,尼扎用夸张的表情、引导性的提问,暗示中国“人吃人”,对中餐馆做出了不实报道。节目播出后,公众一片哗然。
当地侨胞紧急召开联席会议,向该电视台递交抗议信。最终,西班牙电视五台发出公开道歉信“表示真诚的歉意”,称这是一场误会。
西班牙驻中国大使馆也发表公开声明,对于西班牙电视五台所播出的节目表示歉意。
在各类辱华事件中,日本极右政客麻生太郎常因“跳梁小丑”式的表演,招致抨击。
2015年4月,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在记者会上回答中国记者提问时,记者自报家门后,麻生回以莫名的爆笑,无故出言嘲讽,举止失礼。
日本《朝日新闻》旗下的杂志《AERA》刊文批评麻生,“日本政府说要加强对外宣传,但却伤害对日本来说如此重要的传达信息的渠道,政府到底在想什么?”
资料图:2013年11月8日,一名华人在纽约曼哈顿美国广播公司(ABC)门前手持标语进行示威抗议。
理性应对让辱华言论无市场
各种辱华言论多出自混迹媒体、演艺圈的小部分公众人物和在政坛摸爬滚打的政客。
对于部分公众人物而言,吸引眼球是他们的第一要务。当下,“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关键词”,在他们眼里,在与中国相关的话题上做点文章无疑是刷新存在感的好机会。
而对于某些做事无底线的政客而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已是家常便饭。他们发表辱华怪论,迎合部分人对所谓“中国威胁”的担忧,甚至是利用某些人羡慕嫉妒恨的阴暗心理。
种种哗众取宠的辱华言论,不仅让各国民众越来越“审丑疲劳”,也让全球华人越来越团结起来,通过各种渠道发出理性声音,让世界看到华人维护自身权益的坚定决心和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从自身出发,不断提升国人素质,同时积极传播中国声音,讲述好中国故事、塑造真实的中国形象,也是回应各种辱华言论的重要途径。
作者: 李智 戚易斌 吴昊昊 | 责任编辑: 吴爱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