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调研“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2016-08-04 09:10:40 | 来源: 中国网民族频道
塔塔尔族撒班节、锡伯族贝伦舞、乌孜别克族埃希来、鄂伦春族斗熊舞……这些民族风情十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来自于人口较少民族。
目前,我国将人口在30万人以下,总人口为169.5万的28个民族统称为人口较少民族,虽然人口数量较少,但从文化角度看,他们有着极为丰富和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是我国文化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7月4日至15日,由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龙新民带队的全国政协“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专题调研组赴新疆、黑龙江,走访了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等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细致了解这些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情况,为8月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做准备。
传承保护的不只是形式
7月6日是穆斯林群众的传统佳节肉孜节,早上,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大泉塔塔尔族乡大泉湖黑沟片区的努尔苏里家里格外忙碌,几张圆桌上摆满了各式点心,还有水果、奶茶等节日食品。这里是全国唯一的以塔塔尔族为主体的民族乡。今年肉孜节,努尔苏里家迎来了一群特殊客人———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专题调研组,喜庆的节日显得更加热闹。“现在政策好,发展快,各民族文化都好起来了。”努尔苏里老人十分高兴,热情地为委员们介绍塔塔尔族的传统习俗。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塔塔尔族有3556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语言和风俗习惯受到很大影响和冲击,这在人口较少民族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目前,由于人口少,塔塔尔族语言、文字、服饰等特色文化传承十分困难。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计委副主任伊尔扎提·扎达是塔塔尔族人,来到塔塔尔族乡自然十分亲切,在他看来,民族融合是历史的进步,但民族文化不能丢,人口较少民族的存在形式不能只是一个名字,而应当包含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目前,党和政府对塔塔尔族文化保护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加强田野调查、为塔塔尔族最具代表性民族节日撒班节搭建平台等。
2015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颁布了《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又确定今年为“民族团结进步年”,采取了多项措施推动,其中明确提出,要保护各民族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鼓励使用本民族语言创作,重点要对濒危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委员们认为,保护好人口较少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不仅关系到我国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软硬并举
“我们文化站的图书室里有多种民族语言的书籍,村民闲时会来阅读。”在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文化站,委员们在书架前仔细查看后,对图书的丰富种类点赞。文化站占地面积不大,却“五脏俱全”,既有展示乌孜别克族文字、服饰、刺绣等文化形态的展厅,还设有乌孜别克族传统摔跤的场地,配备了教练,特别受群众欢迎。
人口较少民族居住地区大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对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长期播出锡伯语的《察布查尔新闻》,以及反映锡伯民族独特文化的《箭乡文化展播》、《跟我学锡伯语》等节目,内容新颖,有力促进了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使用。近年来,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陆续建立了各类专题博物馆、民俗馆。如,2013年,同江市筹资建设了中国赫哲族博物馆,全面展示和介绍了赫哲族文化。逊克县民族博物馆、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民俗博物馆则被纳入中国民族博物馆合作网,被批准为中国民族博物馆分馆和鄂伦春文化研究基地。
委员们指出,人口较少民族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一定要重视软件建设,即管理和人才,从群众需求出发,才能提高利用率,产生实效,真正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
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在黑龙江美丽的剌尔滨河畔,居住着一个马背上的民族———鄂伦春族。“库明拉、赞达仁……”在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学校,委员们穿梭于工艺间、布艺间、木工车间等特色教室,颇感兴趣地观赏着鄂伦春族民族工艺,并向当地教师学习鄂伦春语。
与其他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存在形式相似,鄂伦春族也是有语言无文字,民族文化大多靠师傅带徒弟、口授相传、行为相传的方式来传承,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危机,特别是他们多生活在边远山区,生活条件艰苦,没有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留住和吸引人才,年轻一代走出去后很少回来居住,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充分发挥现有传承人的作用,还需注重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后备军。新生鄂伦春民族乡学校从1986年始,自编鄂伦春语教学小册子,利用国际音标代替文字,开发了校本教材《鄂伦春语》,配备专职教师向在校生传授鄂伦春族语言。当地政府还创造条件编纂日常用语学习手册和培训教材,采取深入民族乡集中培训的方式为少数民族群众传授和辅导民族语言、舞蹈、礼仪等内容。
人才培养,既包括传承人的教育培养,也包括相关管理人才方面的培训,委员们认为,应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通过压担子提高其综合能力,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 谢颖 张丽 | 责任编辑: 张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