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网上直播

北京十三五时期文化中心建设展望新闻发布会

2016-08-10 10:22:18  |  来源: 首都之窗

打印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十三五”时期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展望新闻发布会。在6月份,北京市正式发布实施《“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为未来五年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描绘了清晰的发展蓝图。为了及时向社会公布规划的内容,解读相关的政策,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出席发布会的各位领导: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俊生,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关宇,北京市文资办副主任董殿毅,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王野霏,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下面首先请余俊生副部长介绍一下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的有关内容。
  余俊生: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交流。首先我代表市委宣传部,感谢在座的媒体界朋友们一直以来对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今年6月3日,《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京政发[2016]20号)以市政府名义正式发布,这是北京市首次将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列为市级重点专项规划。
  下面,根据会议议程,我从两个大的方面向大家介绍规划。
  一、规划的编制背景和主要内容。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了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定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利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加快推动全国文化中心与全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有机融合,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全国文化中心的战略规划。
  编制“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规划,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加快落实新时期首都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的现实要求。
  2014年8月,市“十三五”规划编制部署电视电话会后,市委宣传部于10月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起草组。历经广泛调研、集中起草、征求意见三个阶段,经过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务会审议通过,今年6月,《规划》正式发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首都之窗、千龙网、今日头条等新闻网站都进行了全文刊登,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平面媒体做了深度解读。应该说,这是一份儿关乎首都市民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文化生活的综合性规划,涉及文化中心建设、市民文化权益等多个方面。《规划》的发布为未来五年文化中心建设描绘了清晰的发展蓝图,明确了前进方向。
  规划内容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了文化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发展格局。第二部分提出了巩固提升首都思想理论建设的引领导向作用、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善之区等十大主要任务。这也是规划的内容主体。在第三部分,提出了八大保障措施,涵盖组织领导、管理体制、资金投入、法制建设、政策支撑体系、基层基础工作等方面。
  二、规划的内容特点。
  规划全文已经首都之窗、千龙网等网站刊登,大家可以查询更详细的内容。这里我重点就文化中心规划的特点和特色与大家做介绍。
  一、明确文化中心建设新的功能定位。
  201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进一步强调了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定位。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全国文化中心与全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有机融合,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宏观指引和有效突破,需要对文化中心建设的内涵和功能定位有更加清晰的界定。
  根据云山同志、金龙书记等对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目标方面的指示和阐述,同时借鉴市人大、市政协调研成果和课题建议,规划提出文化中心的五个核心功能,即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展示交流和服务保障功能。围绕更好发挥文化中心上述功能,《规划》中还提出了思想引领高地地位巩固发展、文化工作方向和导向更加鲜明、现代传播体系健全完备等具体目标。
  二、强调建设“思想高地”。
  文化的核心是思想,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以文化人。文化中心建设要突出价值观引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性。
  因此,在发展目标中,《规划》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全国,在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新闻传播等各领域,推出更多代表国家形象、首都形象的优秀成果,全市人民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首都作为全国思想高地、价值观高地和道德高地的地位巩固发展”的表述。因此,在发展目标中,《规划》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全国,在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新闻传播等各领域,推出更多代表国家形象、首都形象的优秀成果,全市人民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首都作为全国思想高地、价值观高地和道德高地的地位巩固发展”的表述。此外,《规划》提出十大任务中,前三项任务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同时,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展公共文明引导行动,推动诚信建设制度化,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等。
  三、凸显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明烙印。
  今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做出重要批示。习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提出要保护利用好首都中华文明的“金名片”。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积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优秀文化传统,是首都当仁不让的职责和担当。
  具体说,北京将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凝聚共识,深入开展理论宣传和社科普及,高标准高水平建设首都新型高端智库,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持久深入推广普及核心价值观,并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加强“北京榜样”示范引领,推动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等。
  与同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伦敦、巴黎等城市相比,虽然近年来我市在旧城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整体来看,旧城风貌仍有进一步恶化的风险,表现在胡同四合院数量持续减少、核心区人口密度过大等方面。
  因此,“十三五”时期,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任务仍很艰巨。《规划》的总体目标中提出了“推动北京朝着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文脉标志的宏伟目标迈进”的新提法。
  同时,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发展分目标中,《规划》提出,要处理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做到城市保护和有机更新相衔接,形成“两轴、两核、三带、多点”的历史文化名称保护格局,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展现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独特城市魅力,让中华民族这张“金名片”焕发夺目光彩。
  具体任务方面,《规划》提出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比如,做好历史文化名园腾退工作,统筹古建筑保护与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到旧城保护和名人故居、胡同、四合院、会馆、历史宗教建筑、工业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修缮保护与合理利用当中来。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整合博物馆资源,重点在城郊新建综合功能区及人口密集区域建设大型博物馆及博物馆群,在条件具备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加大乡村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建设力度,完善全市博物馆布局。未来五年,北京还要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做好古籍整理、经典出版、义理阐释、社会普及。
  四、谋划文化中心建设新的发展格局。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新时期首都定位的大背景下,文化中心建设更应突出其示范辐射和表率引领作用。《规划》提出要建设文化中心新型发展格局。本着由我及他、由近及远,文化中心新型发展格局分为功能核心层、功能拓展层和功能辐射层三个层面。
  核心层涵盖我市各区,是全国文化中心功能的主要承载区,是推动国家文化创新发展的策源地。根据各区的实际,综合各区意见,提出了“文化东城”、“戏曲丰台”、“影视怀柔”等各区文化发展特色方向,以此推动形成各区竞相争艳的文化发展局面;拓展层涵盖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是文化中心功能的主要拓展区,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主要支撑区。
  通过京津冀文化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实现三地文化事业和产业的一体化发展;辐射层泛指京津冀之外的地区,着重体现文化中心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更多体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以及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担当。
  五、突出人民共享的理念。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随着市民人均收入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且日益多样化。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务在内容提供、服务渠道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文化中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因此,《规划》在这方面着墨较多。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北京在“十二五”末已出台 “1+3”公共文化政策,未来五年这套政策体系将得到全面落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强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中央单位文化资源优势,提升首都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创新管理服务运行机制;提高文化综合服务效能。
  未来五年,我市还将积极推动北京文化艺术中心、北方昆曲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十大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阵地,提供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送地方戏等标准化文化服务。
  六、紧紧抓住互联网时代传播规律。
  北京是网都,全国90%以上的重点网站集中在北京,属地网站客户端下载安装量超过10亿,每周有300多万境外用户浏览属地网站。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深刻改变,同时也对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等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媒体发展迅猛,要求在新的五年研究制定新的举措、新的方法来积极应对。
  构建互联网时代下的现代传播体系,是“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规划》在增强舆论引导实效和水平,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培育新型媒体集团,加强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措施。
  未来五年,随着我市疏解非首都功能,调整产业结构进程的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如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坚持对内对外一体化引导、网上网下同步引导。北京还将加快建设融媒体中心,把传统媒体的内容原创、权威报道、深度解读、言论评论等优势通过网络、手机报、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各类传播形态和终端广泛延伸,做到新闻信息内容一次性采集、多媒体呈现、多渠道发布,建设“内容+平台+终端”的新型传播体系。
  在培育新型媒体集团方面,将建设好北京新媒体集团,为首都新媒体提供搭载服务,构建一个平台、多个终端、整体推送、分层发布的传播矩阵,以此打造新媒体传播主阵地,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七、激发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活力。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主动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有效克服了经济下行压力,产业支柱地位更加稳固。
  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697.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072.3亿元,年均增长12.6 %,占全市GDP比重提高到13.4%,居于全国首位。在看到成绩和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全国文化中心地位和自身资源优势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利用程度还不高,国有文化骨干企业还不强、市场影响力还不大,文化产品原创能力还有待提升,文创企业融资依然面临较大困难,产业园区的集约化、差异化还有待强化,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创新还需加强。
  未来五年,随着我市疏解非首都功能,调整产业结构进程的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首都文化资源集聚丰富,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需要进一步整合首都文化资源,发挥建设合力。
  一是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按照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要求,严格执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大力推进产业资源优化整合与引导疏解。
  二是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布局,加快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形成发展速度与质量、发展规模与效益相统一的“高精尖”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三是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壮大各类市场主体。深入推进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探索国有文化企业分类监管。推进国家文化创业创新试验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实,发挥好重点项目的龙头带动和支撑作用。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四是推动文化业态创新,引导文化企业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加强科技研发投入,抢占文化科技制高点。
  八、推动形成文化中心建设合力。
  二是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布局,加快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形成发展速度与质量、发展规模与效益相统一的“高精尖”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一是要强化服务功能。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为在京中央文化单位和企业、全国在京文化展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提供更好服务。充分发挥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央属文化企事业单位、首都高校的资源优势,推动形成央地共建全国文化中心的生动局面。
  二是要努力形成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强大合力。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单位作用,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担负起主力军职责。发挥发展改革、财政税收、国土规划等部门作用,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保障。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宗教界人士和人民团体作用,激发汇聚全市干部群众文化创新创造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全国文化中心由人民共建、由人民共享。
  此外,在未来五年的文化中心建设主要任务方面,规划布局“十大任务”,涵盖了文化中心建设的各个领域,在构建互联网时代下的现代传播体系、保护中华文明“金名片”、推原创精品铸文艺“高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有效对接、激发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活力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力争文化中心建设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我的介绍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

作者: 责任编辑: 高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