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残疾预防计划:孕检要达八成以上
2016-09-07 10:35:14 | 来源: 新京报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未来5年,通过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疾病致残、减少伤害致残等具体行动,减少和控制我国人口从出生到老年每个阶段的残疾发生、发展。
“这是我国首个在残疾预防领域的国家级规划,有助于应对我国社会当前面临的健康挑战。”中国残联有关负责人说,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遗传性、先天性残疾尚未有效控制;慢性病、精神障碍、意外伤害等导致残疾的风险又在显著增加。并且我国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尚不健全,残疾预防公共服务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公众参与能力仍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计划提出要积极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做好产前筛查和诊断。普遍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达85%以上,干预率达80%以上,并逐步扩大筛查范围;加强慢性病防治和精神疾病防治。
为减少伤害致残,计划提出,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以及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等。此外,还对残疾人康复进行了部署。
■ 看点
1 产前筛查率达60%以上
在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做好产前筛查和诊断,加强新生儿及儿童筛查和干预。孕前健康检查率、产前筛查率分别达80%、60%以上。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达85%以上,干预率达80%以上。
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主任朱军解释,筛查目的是发现可能致残的疾病,从而尽快干预、治疗和康复。对新生儿来说,越早干预,治疗和康复效果越好。
2 倡导居民定期健康体检
针对慢性病致残严重的问题,计划提出开展全民健身生活方式行动,推动科学膳食、全民健身、控烟限酒。倡导居民定期健康体检。开展致聋、致盲性疾病早期诊断、干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百万人口白内障复明手术率达到2000以上。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王临虹教授介绍,计划提出的防治措施关注到慢性病更早的预防环节,这很重要。不健康生活方式是造成慢性病高发的重要因素。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