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16首页> 首页新闻发言人> 理论研究

“宽容失误”才能让发言人有话可说

发布时间: 2016-09-12 13:49:29  |  来源: 光明日报  |  作者: 朱永华  |  责任编辑: 吴爱凤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对各地区各部门政务舆情回应工作作出部署。《通知》指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型传播方式不断涌现,政府的施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舆情事件频发多发,加强政务公开、做好政务舆情回应日益成为政府提升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

国办印发的这一《通知》中,除了强调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外,最突出的两大“亮点”,一是政务舆情回应的时间做出了“刚性”规定,强调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声,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其他政务舆情应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持续发布权威信息。二是对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自主空间,宽容失误”。这意味着回应政务舆情的工作人员,在基于实事求是的前提下,既可以做出“个性语言”的表述,避免照本宣科的“背书”,也可以就某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对表述不当出现的某些失误,应当给予宽容。

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公众作出回应,让各级政府由以往的舆论“倒逼”转变为主动应对,实际上,这不仅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客观现实要求,也应当是最快消除因各种舆情谣言滋生的必须。不少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因为权威信息发布的滞后或不及时,各种谣言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内迅速滋生蔓延,非但给社会带来诸多猜疑甚至恐慌,也让原本可以及时应对和处理的简单问题因谣言而复杂化。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发展迅速,在给主流权威信息传播加速的同时,也成了各种谣言滋生和快速传播的温床,权威信息不能抢在谣言之前占领舆论高地,无法快速有效的加以引导,最终就只能沦为一种被动的辟谣方式。无论用任何权威的事实来“稀释”业已形成的谣言,均不敌时间上的超前一步。

显然,对出面回应政务舆情的政府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自主空间,宽容失误”,也是针对刚性时间要求的实际情况。事实上很多重大突发事件,政府在24小时或48小时之内,很难完全掌握舆情事件的事实真相,必然要经过相应的调查,而且某些重大舆情事件持续的过程,也可能会在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的紧急处置中。既要保证权威信息的及时发布,又要确保发布信息准确无误,同样也是不现实的。通过初步调查了解,在掌握基本实施情况之后,给予发言人一定的自主空间,宽容其在某些细节或言语表述上的失误,同样也是一种实事求是。在以往某些重大政务舆情信息发布会上,不少发言人“照本宣科”之后起身就走,一场新闻发布会前后就持续几分钟,甚至面对媒体采访一言不发。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怕出现“失误”不被宽容,曾经有位发言人就因一句“反正我信了”,而被众多舆论围攻,实际上这也不是一种正常社会应有的心态。

其实,给予出面回应政务舆情的政府工作人员或新闻发言人一定的自主空间,宽容失误,既是一种信任和实事求是,能让发言人与媒体之间“有话可讲”,也体现出发言人制度观念上的一大进步。在时间紧,舆情事件信息尚难以准确全面掌握的情况下,要让发言人面对众多媒体记者字斟句酌,既不现实,也只能逼迫发言人“背书”之后无话可说。在对某些问题进行阐述,尤其是面对记者“咄咄逼人”的提问,出现某些“口误”乃至枝梢末节上的失误,既合情合理在所难免,给社会带来的某些“误导”也远比非主流的谣言四起要小的许多。况且,宽容不等于无原则的放纵,相信只要是负责任的政府工作人员或发言人,在面对众多媒体记者的“长枪短炮”,偶然出现的某些“失误”,必然也是基于原则的实话实说,不但无损信息的权威,反而会让传递出的信息更加丰满与可信。

在突发性政府舆情新闻发布中,对于政府工作人员或发言人出现的某些“口误”乃至失误,媒体和社会也应当保持一种平和心态,既不能嘲讽或故意渲染放大,更不能以此来质疑整体信息发布的权威,多些理解和宽容,让发言人针对记者提问时有话可说,能讲愿讲,这也是对发言人提升业务素质水平的一种支持和鼓励,同时更能增进媒体与发言人之间更和谐的沟通交流,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资源,这对于媒体和发言人乃至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在发生重大政务舆情时,让权威信息快速占领制高点,显然更是益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