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银,是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银饰的概称,傣族认为银象征着纯洁,具有驱邪避毒的作用,同时还是权力、财富的象征。因此,傣族人民喜欢把银制成各种饰物,戴在头上,佩在身上,系在腰间。在日常生活中,也喜欢使用银制的各种用具。西双版纳傣族人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银器不但被傣族人民广泛用作宗教祭祀的法具,而且,傣族人民也十分喜爱银子的纯洁,把它作为爱情的信物。在最为隆重的节日泼水节期间,人们除了把银器广泛用作宗教祭祀的法具之外,身上穿戴的节日盛装中也少不了银饰品。
产品分有王族专用银器和平民银饰,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王族专用银器镶嵌有不同颜色的宝石,工艺也更精细很多。2016年西双版纳音乐宣传片《让世界听懂版纳》里的无忧花银腰带、四季无忧银碗就是傣族王室工艺。
一叶一菩提佛牌是继2013年西双版纳州委七届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突出抓好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后,寻找复原版纳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动的成功体现。整个佛牌是以菩提叶和释迦牟尼佛祖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禅定之神态为元素,故取名《一叶一菩提》,整个佛牌采用足银+红色宝石为材质,先雕蜡版再执银版进行浇铸的工艺手工制作而成。2015年7月13日上午9时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曼景罕村举行的开光仪式,被傣族人民尊称“版纳三佛”(“版纳三佛”的第一佛是高49米的勐泐大佛,第二佛是各个村寨寺庙的佛,第三佛就是版纳人民心中的佛,也就是这次开光的佛牌。)
傣王时期王室女性专用腰带,以无忧花作为腰带头,加以红色宝石作为点缀,腰带头背面刻的是傣医风、火、水、土四塔连心图,以无忧花的树叶作为腰带的活动关节,整条腰带为保证足银的纯度采用不加焊粉先雕蜡再执银版手工錾刻制作而成,重500-650克之间。按照傣族人的规矩,女孩在7岁以前腰上系布绳,7岁后则系上父母为其准备的银腰带,随着时间演变已婚妇女要把家中的钥匙挂在银腰带上作为标志,而腰带上没有挂钥匙的显然就是未婚的女子了。这种区分婚否的标志,颇似一些地区在不同的手指上戴戒指来表示自己是订婚、已婚还是独身的方式,同时更有民族的特点。
银碗的四周刻有四朵无忧花,且无忧花中镶有四颗不同颜色的宝石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西双版纳这样的银碗在平常老百姓家并不多见,它只用于召片领和皇族的宫厅里,在傣王统治的年代宫中所用的器皿必须外观精美而且制作必须精良,在版纳有很多制作银器的工匠,但大部分的银匠在银碗制成之后,银碗外观制作通常釆用画,压、更加复杂的便是雕花之后用焊粉把雕花焊在银碗外壁。可是唯独宫厅之中用的这款无忧碗,碗的外壁上这四朵无忧花是釆用宫厅御用的独有传统技术-錾刻,所谓錾刻就是用大、小72把刻刀在银碗之上把整朵花雕刻成型,而且每朵无忧花中还釆用内镶工艺把四颗宝石镶嵌于碗中。整个碗的制作时间一般需要15天左右的时间。这种独到的工艺不但在版纳、甚至在中原都称得上独树一帜。除此之外无忧碗还有着更深层的意义,在西双版纳傣族人民全民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无忧花意为佛花,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手扶无忧花诞下佛祖,所以在版纳无忧花代表着高贵、吉祥、平安、圣洁。而且在佛语中银意为息,所以在版纳无论宫厅中还是平民家中人们有摆放银碗的习俗,这样意示着息事为宁、息事为怀的意义。而且人们总会在银碗中盛满清水,水即为财之意,家中摆放无忧碗也有聚福招财之意。手握无忧,一生无忧。手捧无忧,四季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