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16首页> 地方传真

新娘敲掉牙 仡佬族奇特的古老婚俗

发布时间: 2017-01-03 10:21:27  |  来源: 中国网民族频道  |  作者: 徐琦  |  责任编辑: 张钰

仡佬族的婚俗至今保留着许多原始的古俗,是研究人类古老婚姻史的活材料。比如,订婚时,要吃“鸡卦酒”,这是杀鸡后用鸡股骨占卜求吉利。“鸡卦”谐音“吉利的卦”,目前已不再按原始的“神判”那种形式去细细讲究鸡股骨上的纹样是吉是凶,而是把吃订婚酒统统称吃“鸡(吉)卦酒”。

吃“鸡卦酒”是在姑娘家举行的,未来的女婿上未婚妻家认岳父母,向岳父母敬献“鸡卦酒”,第一碗酒必先敬献给岳母,岳父在吃第二碗酒时也要恭维老伴一番,说“娃娃是她养大的,要由他娘作主。”有人说,这是人类母权制在婚姻上由母亲做主的遗风。

仡佬族女人出嫁时要自动打掉上颚大齿1-2颗,说是怕女人伤害夫家而产生的习俗。夫家视处女为一种可畏的东西,需打掉牙然后才敢与之成婚,这种古远民俗遗风意味深长。

还有“把门枋”、“追姑娘”和“打湿亲”习俗,在仡佬族婚俗里也很有特色。“把门枋”是新娘离家出嫁时,要双手紧紧地拉着门枋表示不肯离去。这时候,媒人就要过来强行拉开新娘的双手,牵着新娘离开娘家。

“追姑娘”是姑娘出嫁前要放声号哭,唱“哭嫁歌”。出嫁前还要乘人“不备”而“逃跑”,让嫁家婶娘嫂子等女亲戚把她找回来。离娘家出嫁前要拜别娘家祖宗,姑娘的父亲要解开她衣领边的扣袢,表示出嫁了的闺女已不是本家氏族的成员而加入夫家氏族中去了。

“打湿亲”则是在新娘娶进夫家之时,一跨进屋,就要用夫家准备好的清水洒向接亲的人。传说这样可让清水淋去邪魔求个吉利。还有一些和别的民族相异的,即仡佬族往往是新娘出嫁时,要撑着伞由迎亲和送亲的人伴送步行到婆家。到夫家后也不兴拜堂,直接就被引入洞房。嫁妆也不是在出嫁的喜日里带到婆家的,而是在生下头胎小孩满月后,才由娘家把嫁妆送到夫家。

仡佬族的婚姻,多为父母包办,重彩礼,现在也改变了,选择吉日后,迎亲这天,新娘由接青人和送亲人陪同撑着伞步行到婆家不拜堂,直接把新娘引入洞房。

仡佬族姑娘出嫁前三五天便开始“哭嫁”。娶亲时新郎不亲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轿夫天黑时到女家。进门前,女方有专人主持“栏门礼”,要行敬酒、铺毡 、恭候等礼数,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说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遭轰笑。

姑娘出嫁时先将花轿抬进堂屋,由新娘的兄长或叔叔将新娘“拉出”里屋,给祖宗父母磕头,尔后“强抱”入轿中,表示对娘家恋恋不舍。娘家人把轿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给男方轿夫。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礼更有趣。新郎骑马去迎亲,有4个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着竹扫帚,另2人抬着酒肉礼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几个壮汉栏路“抢劫”,把“抢”来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罕你这点礼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门,有一群人手执木片围“打”新郎,男方执竹扫帚者要全力保护突围。新郎跑进女方家门,马上有“敬亲酒”招待,而且新郎与新娘也相互敬酒。敬酒毕,新郎将新娘“抱”上马背,新郎执缰引路而归。

仡佬族的青年男女有情之后,就会摘下榕树叶,用角帕包着朝对方扔过去。这意味着爱情象榕树那样万古长青。过后,小伙子就会用红布包着一双筷子,去姑娘家求亲。

小伙子来到姑娘家,对姑娘父亲说:“阿格,明年我要到你家喝酒。”如果老人说:“不知道有没有酒,香糯还没有熟呢!”这表示八九不离十了。第二年,小伙子又提着酒壶来了:“阿格,我真的来喝酒了。”“要喝就喝吧!”小伙子坐下后,姑娘的父母和兄嫂就会摆上酒菜,并请左邻右舍来喝酒“盘郎”。大家坐在桌子边,老人一边喝酒,一边颂扬古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事迹,对爱情中的种种丑恶欺骗进行鞭挞。当小伙子连声赞同,一再声明自己的诚意之后。大家就会盘问小伙子的具体情况,天南地北,无所不问。小伙子须谨慎小心回答。

如此盘问结束,亲事就算定了。第三年,小伙子仍旧是这个时间来到姑娘家,行“丢布礼”,实际上就是娶亲。小伙子打扮一新,手里拿着一段蓝色布匹,走到新娘家时,新娘迎出门来。新郎远远的将布匹扔向姑娘,姑娘的伴娘帮她将布匹围在腰间,新郎就可以接新娘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