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对今天中国社会的文化提示

发布时间:2017-01-09 14:49:45  |  来源:中国网民族频道  |  作者:鄂伦春自治旗宣传部  |  责任编辑:张钰

谈到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大家可能会想到渐渐远去的森林记忆,可能会想到这是远离现代化的落后方式。的确,鄂伦春人至今也说不出“天人合一”这样深奥的有着哲学意味的自然观,但是,谁能说他们信奉的萨满教中“万物有灵”的观念没有这样的意义呢?其实这就是鄂伦春人的精神密码。鄂伦春族狩猎文化需要今人的重新考量。

鄂伦春族狩猎文化

北中国,莽莽林海中的鄂伦春族记忆着人类遥远的过去。在鄂伦春人的心目中,兴安岭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狩猎、萨满教、曾经的驯鹿,使北极文化延伸到我们的面前。不知道,是鄂伦春人幸运地拥有了兴安岭,还是兴安岭幸运地拥有了鄂伦春人。

鄂伦春族狩猎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呢?是出于人类生存需要而生成的与自然以最简单的行为对话的文化方式。由于极少的人口和富饶的资源,千百年来,鄂伦春人在大、小兴安岭的莽莽林海中游猎,他们因敬畏自然而遵从自然,并形成了鄂伦春族的社会法则。《黑龙江外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俄伦春,俗重鲜食,射生为业,然得一兽,即还家,使妇取之,不贪多。”后来有了马匹、枪支和子弹,也没有破坏这个规矩。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提醒了世界范围的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意识。而鄂伦春族狩猎文化由于非主流性和差异性,以其没有也不可能有的“文化融合”,显现出了学术范畴的现代魅力。今天,外来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鄂伦春人、鄂伦春族的领袖人物对本民族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守护意识,复苏了他们的民族热情,人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认识这些传统的现代价值,从而强化了民族的“文化自觉”。可以发现,当今有许多民族纷纷从民俗、艺术、宗教、建筑和学术不同的方面展示着自己文化的特性。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呼吁着对文化消失而必须有的紧迫感和保护感。人们也以不同方式的族群意识,通过表述、塑造,使民族形象更加鲜明和强化,民族文化也借助现代社会的文化兴趣得到一定可能的保护、传承和延续,并有所发展。

这种保护和发展,不尽如人意。有民俗学家看到各种民俗村纷至沓来时,痛心疾首地宣布“这是伪民俗”!是啊,民族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走进了博物馆,出现在旅游点和舞台上了。一位鄂伦春人谈到今天的鄂伦春族狩猎文化时说,“我们现在通常是给大家表演自己民族的传统,很可怜。”的确,没有猎枪了,没有猎马了,甚至没有猎狗了,生活中几乎不穿“苏恩”(狍皮袍和鹿皮袍)了,不穿“奇哈密”(狍腿皮靴和 犭罕 腿皮靴)了,不戴“灭日塔”(狍头皮帽)帽了,也不怎么说鄂伦春话了,狍子肉、犭 罕 肉、鹿肉、野猪肉、飞龙肉也几乎见不到了,没有人玩“阿尤罕”(狍踝骨游戏)了,没有人听“莽盖”(恶魔名)或“英雄格帕欠”的故事了,更没有了篝火冲天中的萨满的咚咚鼓声,或喃喃吟颂,或激昂的歌喉,或旋转顿足的激情舞蹈。

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的传播,推行了新的文化标准,那些体现在知识学科中的文化标准已经被制度化。现代各种知识的不同表达,置疑着鄂伦春族的传统知识,甚至是传统智慧。翦伯赞先生曾经说过,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那就要触犯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位鄂伦春老猎人说,我虽然别离了山林,但我眼里的泪水就是森林里的河流。有时到森林里走走,并不是为了猎物,而是去看自己的心罢了。

鄂伦春人一边艰难的前进一边把她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留在文化遗产里。兽皮文化和桦皮文化的完整性为今天保存和见证了森林文明的艺术创造,兽皮和桦树皮几乎涵盖了鄂伦春人生活中所需的所有,他们做出的各种用品用具,其精湛的制作技术,丰富的花纹图案,便于游猎生活的制作视角,是任何现代器物都代替不了的。在生活必需品中加入艺术就意味着文化意识的产生,在研究者的研究中也就成为了狩猎文化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取向。

传统有时是现代化的易碎品,文化有时是时间的悬念。现代化在许多方面对传统文化构成了异质环境,我们难道没有感觉到传统文化冷覷现代化的目光吗?不管认为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对今人有着东方神韵的“乌托邦”式的神秘感召,还是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类学标本,还是什么,鄂伦春族狩猎文化正在悄悄地消失,不露痕迹地消失在她的森林里。

狩猎文化的文化提示

我们知道,狩猎生产和“乌力楞” 式的社会制度的功能,主要一点就是人类遵循自然规律的自律性。在前现代社会,空间和地点是一致的,人类生活基本上进行的是一对一的生存互动。现代化的降临,日益把空间从地点分离开来,造成了时间和空间的分离,现代社会的运行法则是通过不确定时间的无限穿越并跨越空间去组织社会关系。从人类智慧的产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看,科学技术渐渐成为人类相互利用和争夺资源的资本,构成了人与自然之间在某一时刻可以脱离的状态。因此,似乎有理由随心所欲地进行工业化和技术革命,创造高效的、可以践踏自然规律的社会。对,今天的许多灾难难道不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吗?因此,可以说鄂伦春族狩猎文化给了我们一个值得参照的文化标本。

从另外一个角度谈文化。鄂伦春族狩猎文化是森林和兴安岭的杰作,是以很少的人口、不能乱打乱猎的规矩,不可以乱砍乱伐的习惯,形成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智慧和对兴安岭的保护意识,为人类和世界留下了美丽富饶的兴安岭。

今天的兴安岭已如集市般的热闹。在20世纪50年代,对兴安岭的林业开发和农业开发几乎始于同时。现在,鄂伦春自治旗境内有8个与自治旗同一行政级别的森工公司,另外还有6个也是同一级别的农场局,森工公司和农场局的施业区和事业区是鄂伦春自治旗总面积的92%,而且森工公司的施业区,国家已用林权证的方式确认了森工公司的所有权。有近百万人进入兴安岭,住房、学校、卫生院、办公楼等等如雨后春笋,每家用木杖子围起来的庭院里码放着整齐的松木柈子,生活用材与林业采伐量几乎相同,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森林每年至少以5公里的速度向后退。

今天,国家和林业部门也都认识到了对兴安岭非理性开发的严重后果。俄罗斯诗人伊·日丹诺夫的诗句做个总结:“鸟儿死去的时候,它身上的子弹也在哭泣;那子弹和鸟儿一样,唯一的希望也是飞翔。”

也许从我们的观点看,由于强大的工业文明影响,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必然要走向衰落。可是,这些历经磨难的传统,是不可替代的历史线索,她使我们听见尘封时光的低语,审视着今天人类的得失。生态、自然、民族、文化,是近年中国的流行语,然而也是在现实中是很难理出头绪的思考,人们似乎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有人这样说,“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的伤口,同时也是文化的伤口”,大家不约而同的想到一起了。鄂伦春人久远的与山林为伴、与大自然为伴的生活,淡化了他们的土地观念、财产观念,甚至是传宗接代的观念,他们用敬畏、用感恩向大家提出了生态拷问。

当我们把视野真正伸向中国多彩的各民族文化和他们悠久的历史,才谈得上真正的丰富和智慧。仅谈内蒙古大地上的事情吧:不是吗,鲜卑人带着森林的松香义无返顾地走上改变中国历史结构的舞台,把多元的生存智慧和管理知识带给了1700年前的中国,第一次让中国社会感到了开放的必要性;不是吗,蒙古人把草原的传奇从东方传递给了世界,板结的中世纪文明开始跃动,成吉思汗对于战争与和平、商业与道德、情感与秩序、宗教与科技的理解,即使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也让我们肃然起敬。难道鄂伦春人走出山林,使国家开发兴安岭森林资源的战略得以顺利实施;难道在同样经受着物质贫乏、大范围自然灾害降临的时刻,草原和蒙古族母亲接受三千孤儿;难道“吉祥三宝”一夜之间唱红中国、“五彩传说”在呼和浩特、在北京、在深圳等等,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都是偶然的吗?我想不是,这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化精神,给予今天中国社会的又一次冲击。我们的大局意识,我们的团队精神,我们开放的视野,我们容纳的胸怀,我们感恩自然的生态意识,不正是21世纪的中国所需要的吗?这也包含着朴素的鄂伦春族狩猎文化能够给予当今中国的文化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