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16首页> 地方传真

云南大理:苍洱之间话变迁

发布时间: 2017-02-08 15:13:07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吉哲鹏  |  责任编辑: 张钰

“村子里骑自行车的少了,开车的人多了;到城里打工的人多了,种地的少了……”新春的新变化让43岁的云南省大理市大理镇上鸡邑村党总支副书记张正宗津津乐道。

“枕苍山、依洱海”,上鸡邑村委会是银苍玉洱间一个普通的白族村庄,距大理古城和洱海都有2公里多,有新桥、车邑、上鸡邑3个自然村7个小组,总人口2800余人,耕地面积1400多亩。

春节期间,大理阳光明媚,洱海碧波粼粼。沿着游客扎堆的大丽公路“挪”到上鸡邑,盛放的油菜花春意盎然,白墙灰瓦、屋檐飞扬的白族民居扑面而来。

“1998年3月1日我到村委会工作。”张正宗对这个日子记忆犹新,“这20年来变化太大了!”

以前乡村道路都是弹石路、土路,一下雨就烂成一摊,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路修好了,摩托车、面包车多了起来,骑自行车的人反倒少了;以前村里垃圾到处丢,这两年大理开展“三清洁”,垃圾定点堆放、专人打扫,垃圾车定时清运,村容村貌变化很大……

不变的是白族的传统习俗。张正宗说,在上世纪末,零零星星的房屋分散在路边,还有一些破旧的草房子。现在旧房子基本都被拆除翻建成了白族民居,按照政府规划体现地方民族特色,青瓦、白墙、淡墨画,照壁上“六合同春”“清白传家”“苍洱毓秀”等彰显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村子发展的大方向是不错,但让张正宗困惑的是,由于种粮经济效益低,上鸡邑的土地大多种蔬菜,现在粮经比在65%左右。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户越来越多,如果农业模式再不升级转型,土地抛荒的风险越来越大。

“最近八九年,农户种粮食作物都是附带,一两个星期的务工就能挣个种粮的钱。但大蒜等蔬菜种多了可能会造成面源污染。可要是只种蚕豆大米就亏本,宁可把田荒起了。”张正宗算了笔账:一个青壮劳力一天能挣150元,一年打工200天就是3万元,到城里做几天工就能赚一亩水稻的钱。

张正宗家里5口人3亩地,妻子在外收购牛奶卖给奶站。他坦言:“我家断断续续不种田有八九年时间,而且是不要租金送给人家来种,唯一的要求是不抛荒。”

随着洱海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现实问题更摆在村民面前:一方面是种植粮食作物效益低的抛荒风险,一方面是经济作物的生态环境风险。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让土地“生金”,下鸡邑村的发展路径让张正宗和村干部焦虑。

“农业转型是长远问题,村里最现实的问题是排污管网要跟上,防止污水通过沟渠流入洱海。同时,我们还盼着政府能支持村里修建一个多功能的活动场所,既能用作村民红白事,日常又能开展农副产品交易,还能停放车辆。我们申报了三五年,还在等待上级项目经费。”张正宗说出了自己的新年愿望。

大理被誉为“文献名邦”,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临走时,张正宗特意带记者来到村里的上鸡邑完小。

“学校的变化是这两年村里最大的。”大理市上鸡邑完小校长赵飞说,学校共有师生200多人,2015年开始把瓦房校舍改建成水泥砖房,还建了多功能室、塑胶跑道,总投资300多万元,教育环境大大改善。

“尽管这么多年村里变化大,但比一些好的村子仍然不足,我们发展慢就是吃了缺人才、人才少的亏。学校越建越好,我们要为二三十年后着想,打好发展基础。”张正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