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16首页> 地方传真

罗城《仫佬族土布染制技艺》入选广西非遗名录

发布时间: 2017-02-23 09:48:05  |  来源: 河池日报  |  作者: 韦如代  |  责任编辑: 张钰

日前,广西文化厅网站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准的广西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37项,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选送的《仫佬族土布染制技艺》入选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目前,仫佬山乡从事“土布”纺织、生产、加工一条龙服务经营的农户不多,年轻人极少接触,加上人工“靛染工艺”流程费时费力,整个过程都是力气活,真正学会纺织、靛染、缝制成仫佬族衣服的人很少,如果不加以保护,仫佬族传统土布制作工艺将濒临失传。

据悉,仫佬族土布染制技艺始于唐朝,兴于明清。仫佬族崇尚青色,服饰风格素朴简约。仫佬族土布经过搓棉条、纺纱、排纱、织布,仫佬族土布染制方式有蓝靛染布、金刚勒染布、中药染布、扎染等。染制过的仫佬族土布厚实耐磨,具有冬暖夏爽,透气吸汗等特点。仫佬族土布可以缝制很多东西,送给老人的“千层底”、外婆送给外孙用的背带、姑娘们走坡时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人的“同年鞋”……如果在这种布料上用小彩丝线绣上花、草、虫、鸟图案,更显得生动美观、栩栩如生。

近年来,罗城县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管理和传承工作。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5个,建立县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仫佬族走坡节、煤砂罐制作等10个项目被列为市级“非遗”保护名录;仫佬族古歌、仫佬族刺绣技艺、仫佬族舞草龙被列为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仫佬族依饭节被列为国家首批“非遗”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