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16首页> 地方传真

让民族团结之花盛开的更加美丽

发布时间: 2017-03-16 10:36:0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张钰

初春三月,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们相聚北京,共同报道全国两会的盛况。采访之余,我们和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何琳谈起了发生在她身上的民族团结的故事。

目前新疆正在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新疆电台记者何琳今年2月底也参加了结对认亲活动。她认得的亲戚叫穆萨·买买提敏,家住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帕格孜托格拉牧场,他家有6口人,穆萨·买买提敏和妻子有4个孩子,大女儿布威阿米娜·穆萨12岁了,聪明乖巧,可以帮助爸妈做简单的农活儿和照看小弟弟;8岁的布哈杰尔·穆萨是这个家的二女儿,大大的眼睛会说话;靠在小姐姐身边的阿布拉·姆萨今年5岁;阿卜迪克依木·穆萨是这个家最小的孩子,大姐布威阿米娜·穆萨总抱着他。初次和亲戚见面,何琳给他们一家送去了大米、清油、冰糖和砖茶,并到亲戚家坐着拉家常。

何琳滔滔不绝的给我们谈起了她结对认亲的一些感受,她说:“目前我们新疆展开的这项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覆盖面在不断地扩大。一家亲活动启动之初,活动最初动员的是事业单位的干部,要求全员参与不少一人,但活动正式启动后,很快就突破了这个范围,现在企业、在校学生,各种社会组织和普通群众,都自发的参与进来,全社会掀起了结对认亲的高潮。闲暇之余,到亲戚家串串门,聊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民族团结成为新疆老百姓热议的话题。其次,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迅速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干部的作风转变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密切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刚启动时,大多数机关干部奔赴基层认亲,是在响应自治区党委党的号召,带着一份责任和使命去的,更多地是一种工作的需要。但当我们真的走进基层群众的家中,感受到了他们真实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困苦后,借助各种力量竭尽所能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时,亲戚不在是工作的对象,而是能牵动我们喜怒哀乐的亲人。所以再去推动这项工作时,变成了一种情感的需要。这种转变,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了地,会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像我目前就在想着如何给我的兄弟穆萨·买买提敏农忙之余在乌鲁木齐找个临时工做做,可以为为这个全年收入只有2000元的家解解燃眉之急,让他们的日子过的好一点儿。其实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为我们开展民族团结活动搭建了平台,找到了载体。解决了民族团结工作船与桥的问题。可能大家和我的感触是一样的,一家亲活动开展之前,大多数的机关干部和普通群众主要是通过接受民族团结教育去了解民族团结工作,参与的机会比较少,但一家亲活动开展后,我们变成了实践者的主体。这也是为什么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面激发出新疆各族人民的维护民族团结的正能量,他满足了每一个生活和工作在新疆的人内心深处有为新疆的民族团结事业尽一份力的渴望,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切实地参与到民族团结活动中为民族团结事业贡献自己智慧和力量,让新疆的民族团结之花盛开的更加美丽!”

何琳是近年来活跃在新闻界的边疆基层记者之一,她的一些优秀新闻作品多次荣获中央宣传部批准的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及中宣部批准设立的全国广播电视优秀节目最高奖—中国影视大奖、她还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承办的中国交通广播年度创优评审活动中多次荣获大奖。这些奖项不仅让她在新闻界的名声日益增加,还让中国新闻界开始认识到有这么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出现在基层新闻单位。与中国当代其他记者相比,何琳的突出的特点在于:她所创作的有影响力的获奖作品一般都主题重大、立意鲜明、角度巧妙。她善于通过小切题,将一个个复杂而敏感的社会问题,深入浅出,讲述得清晰明了,传播时代正能量。她的新闻采访作品不仅获得新闻专业界专家的肯定,而且得到了新疆各民族群众的真诚赞赏和喜爱。常年在基层一线采访的何琳用真实的笔触去记录和传播着社会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