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消息:我国ETC用户数量突破5000万。而2014年5月全国联网启动之时,这一数字仅仅为1000万,短短3年时间,翻了两番多。ETC用户数的“井喷式”增长,既是人民群众认可这一高速公路智能交通技术的体现,也是交通运输行业改进提升服务水平的成果。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在多个场合指出,要加快推进ETC推广应用。交通运输部党组对ETC推广应用工作高度重视, 立下“军令状”,打好“歼灭战”,凝心聚力,确保全国ETC联网和加快推广应用的目标逐步实现。
可以说,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是在供需矛盾突出、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起步的,投资多元化以及分段式建设,客观上造成了路段、地域分割管理的现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转型升级、降本增效,发挥路网整体效益,是当前公路行业改进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推广ETC系统,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实现收费管理创新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变革占主导地位的人工收费模式,完善清分结算体系,将ETC技术优势转化为管理优势,形成相互衔接、高效运行、协调发展的联网新格局。同时,引入市场机制,不断加大ETC推广力度,将ETC管理优势转化为规模优势,规模效益得到进一步发挥,必将推动我国公路管理服务迈上新的阶段。
当前,互联网大潮方兴未艾,ETC作为电子、通信技术的集成应用,将再次迸发出新活力,成为推动综合交通、智慧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载体。
其一,ETC本身就是公路交通承接“综合交通”的无形纽带。北京、浙江等地已经开始将ETC应用从公路拓展到城市停车场,并在城市道路拥堵收费应用研究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符合智能卡相关国家标准、与银行卡相互兼容的ETC卡,同样可以具备其他交通方式电子支付功能。ETC的延伸应用,将成为公路交通连接其他交通方式的重要桥梁之一。或许不久的将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手持ETC卡,就可以在各种交通方式上使用。
其二,ETC更是发展“智慧交通”的重要内容。发展“智慧交通”离不开信息技术应用,公路交通领域将更加注重“人、车、路”之间的信息交互。ETC系统将公路管理的信息终端延伸到了车里,架起了路与车之间专用的信息通道,实现了车与路的有效结合,加之车辆标签化管理,更是具备了运行消息采集和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础。将技术成熟、全路网覆盖的ETC系统作为重要支撑,兼容新一代通信技术和更加丰富的服务模式,探索开展公路沿线交通信息的采集和服务工作,鼓励和支持各地开展试点……通过这一系列方式为实现车和路的信息交互创造有利条件,逐步实现在复杂交通条件下车路协同发展的目标。
其三,ETC还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更大贡献。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扩大交通运输有效供给,实现“一降两提高”,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提升服务品质。ETC在这3个方面大有可为,比如标准厢式货车ETC的试点推广,ETC和运输新业态的融合发展,ETC车辆运行信息价值的深度挖掘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ETC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需要保持坚定信心,有计划分步骤推动ETC发展。我们要按照交通运输部党组要求,以技术进步为引领,高标准定位,不断丰富ETC的内涵和外延;以改革开道,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打破地域壁垒,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市场机制新高地;以民生为本,建立完善服务监管体系,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以实干铺底,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一件件事认真办,一茬一茬踏实干,一张蓝图干到底,让ETC发展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