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副总裁马艳峰: 发展海缆通信产业 助力互联互通

发布时间:2017-07-03 09:12:07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带来的广泛互联互通和海量数据共享,将形成包括海洋旅游、海洋交通、海洋运输、海洋渔业等在内的智慧海洋信息服务产业,推进海洋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全面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海洋信息化的实现不同于陆地,信息的采集、传递难度都较大,海缆通信将是海洋信息化最重要的手段。


       根据咨询公司TechNavio Analysis数据,2012-2016,全球带宽使用年增长率超过33%, 到2016年底,全球使用带宽达到218Tbps。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将需要更大更宽的管道,以适应全球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这将带来更多的新建海缆需求或者海缆扩容需求。传统海缆建设一般以电信运营商为主,但从近年海缆建设情况看,海缆运营模式正在逐步变得多样化,互联网企业、私缆投资商、以及国家政府部门正在成为海缆投资和建设的新兴力量。互联网企业从最初主要租赁基础电信企业海缆带宽,发展为主动投资建设海缆,谷歌、微软、Facebook等已参与投资建设数条海缆。同时,海缆行业也涌现出很多私缆投资方,比如SEAx-1海缆项目就是由一家新加坡私营公司投资建设,它的业务方向主要是带宽销售。2015年投入运营的Hibernia Express海缆也是私营公司发起,通过金融融资建设的一条低延时专线海缆。这两年,政府部门对海缆的参与也日益明显,印尼国内海缆干线,就是在印尼政府有限担保下PPP模式建设海缆的一个成功案例。海缆行业传统的运营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商业模式所冲击,这也将带来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全球海缆布局来看,目前亚太区域以日本和新加坡为中心,欧美地区以美国、英国为中心,中国在海缆网络中的地位不高,中国国际业务很多需要依靠日本、香港和新加坡进行转接。登陆美国的海缆系统超过60条,而连接中国的海缆只有10条。美国作为全世界主要的内容提供源和连接中心,在世界海缆通信领域占有绝对的连接优势。当前,全球hub分布由集中型转向区域性多元化,很多国家陆续提出了区域ICT hub的规划或者国家宽带计划,纷纷从国家层面进行区域ICT布局,甚至涌现很多直连中国的海缆建设诉求。除了欧美发达国家之间,亚太周边国家也在加快海缆建设,新加坡等国家积极启动海缆项目,谋求以光缆登陆点为优势建构区域数据中心乃至形成互联网“新马六甲咽喉”,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海缆连接也在不断增强。我们一再强调把中国打造成海洋强国,从信息化、网络角度,要想打造成海洋强国,中国也需要成为非常重要的网络节点,有更多的海底直达光缆连接到中国大陆。


       过去几十年,海缆生产与建设长期由欧/美/日厂商所垄断,美国TE、日本NEC、法国ASN等厂商几乎占据了80%以上的海缆市场,中国10条海缆也几乎全部由美日厂商建设,中国企业在海缆通信行业也难以获得话语权或者参与规则制定。过去几年中,华为海洋在不断努力拓展国际海缆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整合与完善中国海缆产业链,联合国内缆厂研发制造海底光缆,并协助其通过国际标准认证;帮助国内缆厂完善质检体系,扩大生产产能;同时积极配合中国运营商的国际化布局,关注其他国家运营商或国家部门的ICT规划,以及在海缆领域,拉通中国金融投资机构与海缆项目融资诉求方的对话,搭建针对海缆项目的投资模型。在全球海缆建设需求旺盛的今天,我国正处于加快海缆产业发展的最佳时机,中国海缆产业唯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并抱团运营商一起,才能抓住这次机遇,在中国以及国际互联互通的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以及提升中国企业在海洋行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