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7首页>会议活动>

十期国际经济形势跟踪研究专题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7-07-20 16:07:1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时间:2017年7月18日

地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一层多功能厅

主题:第十期国际经济形势跟踪研究专题研讨会(汉堡峰会全球治理改革前景—专题研究会)


文字实录:

主持人:

各位嘉宾,我们现在会议开始,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2017年的国际论坛研讨会,本次论坛游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举办,本次主题是汉堡峰会全球治理改革的前景,我们知道今年7月份7到8号,举行了汉堡的G20峰会,主题是塑造联动世界,去年杭州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经济,也有联动的词在里面,所以两年的峰会都是联动为主题的,所以今年的峰会和杭州的峰会,也是一脉相承,但是两次峰会之间,实际上还发生了一些比较大的变化,主要是特朗普当选以后的美国的一些政策出台,另外还有就是英国启动了脱欧程序。那么会议议题来看,主要是在经贸投资建设,这次峰会还有了难民、移民、反恐、气侯变化等议题。从峰会的成果来看,这次峰会成果不如杭州峰会多,虽然也形成了公报,但是这次分歧也比较突出,尤其是在气侯变化和自由贸易方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这次汉堡G20峰会,全球治理面对困境出路何在,在未来新的全球治理模式当中,国际机构、G20、一些大国都会扮演一些什么样的角色,中国在这里面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讨的问题,希望在座的嘉宾和各位来宾畅所欲言,献计献策。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魏建国、张燕生、査道炯、金灿荣,霍建国为大家做报告,首先有请魏建国发言致辞。

魏建国:

德国我去了50多次,汉堡20多次,但是这一次汉堡峰会发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信号,今天我们看到大家在这么热的天气下,到国经中心来参加国经中心和新华社共同主持的研讨会,关于汉堡峰会全球治理改革的前景,我觉得很有必要。我自己始终在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当前全球经济治理,我们全球经济的问题出在哪,有人说美国这个发动机不行了,有人说全球经济失衡,尤其是地区差距较大,有人说新的全球化治理没出现,但是老的全球化应该怎么变化,这些观点对不对,是不是能够解释全球经济出现的问题原因所在。

第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什么地方?这个非常重要,如果这个动力没有找准的话,那么下一步实体经济到底如何发展,美国这个再次强调美国利益第一,会不会对全球造成更糟糕的影响,这个也是我经常考虑的。

第三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我们现在应对的措施不足。对特朗普提出美国第一,谈坏处多,如何把它引导到正确治理和发展方向少。欧盟下一步怎么样呢,有人问,特别是问我,欧洲整体到底是走向开放还是更加保守?我认为是更加的保守,理由是三点。第一,匈塞铁路始终不让通过,也不花他的钱就是不行,也不要叫他批,就是不行。第二,欧盟最近加大了对欧洲高新技术兼并的审查力度,看起来更加保守。第三,新型全球化治理,杭州峰会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议,下一步的模式和路线图有没有。还有我们看到G20汉堡会议,出现了很多分歧,现在有些专家认为是分歧大于合作点,这个观点成不成立,到底我们的分歧大还是共同点大,尤其是最后的峰会公报,始终没有协调好几个重要问题的观点,大家都关注气侯变化,贸易保护主义的分歧。所以今天会议呢,我想就7月7号和8号,举行的G20汉堡峰会,特别是习主席提出促进全球强劲、平衡、包容和可持续增长,以及治理改革,如何促进非洲可持续增长,推动联动增长,这是习主席讲话的核心,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面,我想谈两条意见。

第一,G20当前的形势,我是比较乐观的,我不太同意一些专家和学者,对G20目前所呈现的问题有过多负面观点,过多的悲观情绪。

第二,我认为G20作为全球治理的平台,应该积极发挥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的主体作用,记住,是主体作用,要加强20国集团、WTO和世界银行的治理改革合作,尤其要重新塑造全球化,并探索新的全球治理的模式。在这个方面,5月14号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加强设施连通和产能合作,同时推动绿色金融和能源合作。所以,最近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中美,特别是19号召开中美全面经济对话的会议。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这个对话应该放到更大的范围之内。马上就要开金砖国家会议了,能够进一步推动汉堡峰会的全球治理改革。今天,我非常想听听专家学者意见,也希望在座的媒体能够提出一些比较尖锐的,带有引导性的和启发性的一些问题。

最后我对本次研讨会提两点希望,因为我们是国经中心和新华社,尤其是内参的渠道,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把自己的看法,毫无保留的谈出来,畅所欲言。有什么观点,或者是有一些分歧,不影响这次会议的讨论深入。

第二点,我更希望的是,我们能够起到临门一脚的作用,举个例子说,最近我们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助于推动当前的全球治理,如何解决香港转型,建设国际一流城市群,培育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一点上面,我觉得国经中心确实起到了临门一脚的作用,包括亚投行,还有很多重大问题。对下一步如何做好,还有很多的题目,所以这个题目呢,希望大家共同研究,真正起到解惑、出招、指路的作用,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魏部长的致辞,现在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问题在哪,动力在哪,如何应对,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面对的困难和屏障,今后全球治理的模式和路径。下面我们有请张燕生老师做报告。

张燕生:

首先是非常感谢,感谢朋友们对这次讨论会的大力支持,我今天的题目是谈一下G20汉堡峰会和全球治理与改革的前景。第一个问题,还是谈一下G20汉堡峰会的合作点和分歧点。今年的G20汉堡峰会的主题是塑造联动世界,和去年杭州峰会主题保持着连续性。、这次峰会有三个支柱性议题。

一是如何确保全球经济稳定性,也就是重构全球金融、贸易、投资、就业等韧性。

二是如何改善可持续性,包括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

三是要担当责任。这次峰会明确了要构建非洲伙伴关系,应对难民危机,打击恐怖主义,反腐败等。

这次峰会公报也显示了分歧点。

一是关于当前气侯变化。公报把退出巴黎协议的美国立场,和坚守巴黎协议的其他19个国家的立场,把这个分歧点在公报中反映出来了。在峰会上,美国官员要求能够允许把化石燃料作为清洁来源的可行替代品,也就是为美国下一步的天然气出口开“绿灯”,欧洲认为是无法接受的,他们认为清洁能源的主渠道还是非化石能源。

二是公报坚持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同时又认为,不公平贸易措施也是保护主义,也就是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自由贸易,反对不公平贸易行动造成贸易摩擦之间,采取了一种妥协的态度。实际上,强调公平贸易,是指一些国家采取不公平贸易行动,赢得更大贸易顺差,什么是不公平贸易行动,各国分歧是很大的。

三是关于全球产能过剩。公报明确了要制定具体的方案,降低钢铁产能过剩,默克尔总理也明确了制定具体方案的时间表。欧委会主席容克明确表示,如果美国对钢材进口征收惩罚性关税的话,欧洲将立即做出回应。从中可以看到,关于像钢铁这样的全球性过剩行业,存在着爆发贸易战和贸易冲突的可能性风险。

四是这次公报也明确了要把金砖国家呼吁增加新型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金融机构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问题,推迟到2019年完成,比杭州峰会确认的时间表推迟了两年。一些观点认为,这次的汉堡峰会以及后来发表的公报都可以看到,战后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现很明显的裂痕。

那么G20作为全球治理的重大平台,应当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说全球治理的主体,还包括世界大国和国际组织,像世行、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还包括民间组织、包括网络作用等。20国集团,也就是说全球最重要的20个国家,他们的领导人在一起讨论,全球治理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对未来世界具有重大影响。但是我们会发现,当前的世界趋势正在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一是曾经主导过全球化的英国和美国,分别成为脱欧和逆全球化的带头羊。也就是说,历史上的新老霸权国家的国际立场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尤其在全球治理的责任和担当上面有了新的变化。二是曾经主导过全球治理变革的国际组织,像WTO、IMF、世行在重塑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作用正在缩小。三是曾经推动过自由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达经济体,出现保护主义倾向。在经济复苏阶段,发达国家需要新兴经济体的支持,因此他们愿意在G20的平台上开展更多的合作。2017年全球经济开始企稳向好,发达经济体的合作意愿实际上是在下降的,全球治理改革中的利益博弈和竞争,正在变得日益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金砖国家能够填补全球经济治理的空缺吗?我的看法是持比较悲观的观点。我们讲全球经济治理主要讲的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定世界经济规则和秩序;二是推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三是担当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金砖国家在这三个全球治理的重大问题和机制上尙缺少一致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全球治理的成本和效益,谁负责,谁买单,谁受益呢?这场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责任是谁在担当?我们可以看到是中国在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我们所做出的贡献,在2009年高达50%,去年也高达30%,远高于我们的GDP占世界GDP的比重。那么,国际社会会感谢中国吗?世界大国有一种说法,说这场危机的根源是全球失衡,全球失衡的责任,中国人应当承担一半。因为他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是搭便车,因此今天,中国要为全球失衡的调整买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2009年以来中国对全球治理和全球经济复苏是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的困境之一,就是美国的态度。特朗普不赞成支持战后世界秩序的原则,也不认为国际合作可以取得更多的成就,他强调美国优先,他对美国和德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心怀不满,他对欧洲没有承担北约的防务费用持批评的态度。特朗普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吗?我们看一下历史,会发现美国在对待全球治理和国际责任的态度,自建国以来一直是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不参与,也就是采取孤立主义和单边主义立场。还有一种观点主张参与,历史上,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威尔逊总统,就是主张要建立国联,在国际事务上美国要担当的总统。但后来连续三届的美国总统都是主张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的,而且美国参议院是否定了美国加入国联的方案。两种观点的核心是一致的,就是要维护美国的核心利益。所以,特朗普并不是一个特殊的现象,他在美国历史上,曾经代表了一种主流的趋势。英国脱欧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吗?根据OECD的测算,英国脱欧将会有一半的贸易额将面临壁垒的风险,欧盟也将失去一个支持自由贸易的重要成员,这是一个双输的格局。但是研究一下英国历史,也会发现均势外交和光荣孤立、有限责任和联邦政策以及今天的远交近攻,都是有历史传统的。

保护主义盛行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吗?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逆全球化时期,两次全球保护主义盛行的时期。一次是20世纪的20、30年代,当时英国已经无力担当,而美国不愿意担当全球治理责任,最后导致了全球化失控和全球治理失控。第二次是20世纪的70年代和80年代,同样的故事重新发生,这两次保护主义的盛行的时期,都持续了20年,我把它称为是全球化间歇期。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治理的进步,总会经历全球化的间歇期,当前是不是又一次进入全球化的间歇期呢,全球治理结构会不会进入多级化、碎片性质的全球治理结构呢?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怎么办呢?

我的几条建议包括:

一是积极探索重塑全球化,重塑新型全球治理模式。当前,逆全球化和再全球化之间、传统全球化与新型全球化之间的较量有可能会持续20年。未来全球经济的新常态,有可能会充满冲突、危机和风险,甚至全球系统性风险有可能显著大于机遇。我们要做好抵御和防范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失控的风险,做好和危机的应对预案。对重塑全球化和重塑全球治理结构,要有打持久战、拉锯战、消耗战的充分准备。

二是积极研究制定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的建议。重塑全球化是基于国际规则的全球化呢,还是基于开放包容的全球化,这代表了传统全球化和新型全球化不同的治理观。基于国际规则的全球治理,过去的几十年,没有解决好公平与效率,创新与泡沫,增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新型全球化就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制定包容性规则、平等性秩序和公平合理的合作机制,作为基于国际规则治理观的重要补充。

三是积极构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尽可能减少各国宏观政策产生的负面外溢效应,增加正面的外溢效应。包括各国财政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政策以及结构性政策。中国首先要做好国内宏观政策的协调机制,第五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建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就是在这个方面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要应对公平贸易和对等开放的外来压力,主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是最好的应对之策。

四是积极担当新兴大国应尽的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说了,要解决全球治理赤字,要推动全球治理民主化,要解决全球治理的发展缺位,是当前全球治理改革的三大主题。但是这三个主题的变革是长期的。中国在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积极推动全球贸易投资开放和一体化进程,为提升全球安全保障做贡献,增强全球经济和技术合作的担当。

五是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合作伙伴关系。首先要坚守底线思维,避免进入大国零和博弈困境。包括和平处理好中印新兴大国关系。其次要坚持量力而行原则,避免承担过多的全球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再次是坚持得道多助理念;第四是坚持开放包容;第五是坚持谦虚谨慎态度。

六是积极推动二十国集团与WTO、IMF和世界银行之间的治理改革合作。现有全球治理框架在经营世界和平和发展上曾做出过历史性贡献,但它明显不能适应重塑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结构的新形势需要。如后牙买加时代的国际货币体系无序、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回合陷入僵局、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经济治理功能减退等。建立二十国集团全球治理长效机制,与国际组织一道构建先进适用技术、标准和规范,实现强劲、平衡、可持续和包容增长。

七是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当前,全球产能过剩、流动性过剩、经济福利过剩,然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却面对产能短缺、流动性短缺、经济福利短缺。推进设施联通和产能合作,习近平总书记说,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在贸易、投资、技术、标准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理念相同的共同体。

八是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和气候保险等新型合作领域发展,构建支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保险体制机制安排。习近平总书记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要在世界范围内践行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尊重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尊重经济规律,实现智慧发展。通过绿色金融和气候保险的国际合作,保护好地球人类社会的共同家园。


主持人:

感谢张燕生老师精彩的报告,他首先给大家介绍了汉堡峰会的共识和一些分歧,接下来谈到了当前全球治理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根源,最后还提出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改革的八点建议,很有启发。下面我们有请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院长霍建国演讲有请。

霍建国:

尊敬的各位嘉宾,谈一点汉堡峰会全球治理的一些想法。大家对汉堡峰会普遍认为比较乱,好像没有取得什么明显成果,但仔细地看,应该说结局还算圆满的结束。虽然三大主题涉及的面是很广的,但是我觉得,有几个主题值得注意。第一是峰会第一次提出国际税收合作的概念,其次加强非洲伙伴关系合作,这也是一个突破,因为在中国看我们都没有提非洲的合作,而且放在了G20大国责任里边了。还有就是钢铁产能合作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我觉得是比较新的问题。但是总的看,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峰会最后完成的报告,没有什么明显成果,所以导致它的成果不是很明显。这里面夹杂了几个现象,一个是美国和德国的矛盾,在这次会上明显的突出,另一个就是外界的抗议,扰乱了会议的气氛,再一个大家感觉,就是中国似乎在这次会议上,习主席在很多场合都发表了演讲,提出了中国的主张,但实际上中国这次会上,在私下的协调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为美国和欧盟之间的矛盾,现在是最突出的已经放到前面了,习主席见了五个七大国的领袖,金砖国家基本上见了一半以上,实际上大家都做的一些沟通。也就是说,这次我们不冒尖不挑头,真的就是做了一些补充性的协调性的工作,最终效果还是不错。

G20的平台和机制作用,我们还要继续跟踪它,因为它现在的前途未测。它有三个先天不足:第一是它的合法性问题。20国元首在一起议事决策的法律依据和法律执行能力有没有,其实没有的,它只是引领号召,通过20国自己推行的一些要求,这个实际上缺少了一个法律上的定位,所以G20的作用定位。第二是代表性。这是大家一直争论的,就是你过去是G6、G7,后来把财长会议升格成了领导人峰会,机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关键的时候,协调危机应对的时候,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也有人置疑,20个国家是不是能代表这个世界治理的总的方向,第三是能否获得认可。因为就是把过去的发达国家俱乐部,扩大了代表性,现在等于有了11个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但是这个代表性大家认为还是不充分,所以这个机制的建立是有它的先天不足的。

另外就是它这个议题的广泛性稳定性没有说,就是我们讲机构要有定位要有宗旨和任务,它这个定位始终不是很清楚,我仔细看了一下它历次会议的情况,前三年,就是2008、2009、2010多伦多会议之前,基本上就是应对危机,那个时候仔细看它的成果是比较突出的,在应对危机稳定金融市场上,它一次就通过了30多个议程,而且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还有真的就是兑现落实了,应该说对稳定金融危机发挥了作用。2012年之后,当它进入到了追求全球经济发展平衡,协调宏观政策的时候,矛盾就开始暴露了。我记得很清楚,在巴黎会还是在反正在欧洲的那次会议上,欧盟抛出来了很多的贸易平衡指标,以及贸易顺差占多大的比例,当时中国就很敏感,当时就认为中国很被动,因为中国贸易顺差不平衡占的比例比较大,但是实际上那几个指标,如果真的给它锁定进去也挺好,我们现在也没有超过3%,但就是说它那里面有一些具体的指标,后来这些指标没有通过,都给它颠覆掉了。

所以你看到30多个议题,实际上议题的稳定性呢,是不够的,再者它真正的兑现能力也是比较差的。从现在看G20面临的新的矛盾,和一些挑战是什么呢,应该说主要是它要应对危机解决经济的问题,加强经济的协调,经济问题逐步趋于稳定,就是矛盾不是那么突出了,不是说金融市场必须要加强协调了,不是这种宏观政策差异那么大,大家都要进行沟通了,现在是地缘政治矛盾上升,而且大国之间的矛盾凸现,或者是特朗普上台了之后,他形成了欧洲和其他国家的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困扰了整个G20,因为G20是避不开难民问题等。在经济问题上,在政治问题上,我觉得他们很难协调下来,所以这是他们面临的一大矛盾。

还有就是发达经济体内部矛盾冲突越来越明显,过去在世界治理的矛盾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一直是非常突出的,因为在联合国也好,在WTO也好,在别的地方也好,一直表现是对抗性的。现在因为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一个经济增长困难,所以,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就感觉是弱了一点。发达国家之间充满了矛盾,就感觉发达国家的共识和互信比以前更差了,所以,现在要想推动一点事,就更难了。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说,美国目前的这种缺失或者叫闪开,实际上也从另一个侧面,使得整个G20缺少了一个核心,不管怎么说,美国这个全球“老大”的地位,如果它和大家能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或者是有更多的共识,很多的问题推起来力度相对大一点。那么,现在出现了一些逆反的现象,很多的在理念上,美国都产生了跟主流的这些国家,有了分杈,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就更难解决了。

我谈一下发展趋势的变化,首先G20还是要解决定位的问题,定位要准,你到底是协调经济问题,还是协调突发事件,还是全世界所有的突出问题都要放到G20来讨论。另一个,从G20过去的发展看,我记得在2011年的时候,多伦多会议的时候,是把B20加进来了,往后加各种20,T20、妇女20,现在弄了10几个20,都算它的外围会议,但实际上效果怎么样,也值得探讨。所以我说应该明确它的定位,到底是针对什么样的问题,是地区冲突或者是大国协调,经济协调还是政治事务上的协调。或者更明确点两大块,一大块是维持经济稳定增长,还有一块就是危机后的全球治理,这两个任务应该分开来处理,如果搁在一起因为治理的难度要比推动经济稳定发展更难,所以不解决每一届都是处于重大的频繁问题之中,就是它落不了地。

另一个我觉得,还是应按照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它作为推动落实的主体,这样的话就比较顺了。协调宏观政策,协调财政金融,协调贸易投资,这些都是很实的东西,在现有国际经济治理几大机构完成改革之前,让G20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作用,推动整个的改革。因为这20国如果定了,前几次峰会确定的基金组织份额改革,现在还没有落地,新的调整又要推迟两年,但是至少是定了一点事。那么在其他方面,我觉得就比较难了,所以它应该明确把2030作为主推的目标,推动贸易投资什么的,把它的任务明确了,效果更好。

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就要逐步做一些调整和收敛,缩小议题,就是不要搞的谈得那么大。所以,我觉得它现在实际上面临的还是调整和做一些必要的修补,否则,G20就这么走下去,难度也很大。但是从发展的趋势看,我们需要G20,因为在G20里面,至少在世界上主要有影响力的20个国家,还能对当前的问题进行一些沟通协调,它更大的作用在于领导人进行沟通,在很多问题上达成共识,这个比其他事更重要,因为这些人的理念差异,是当今世界主要矛盾的一个来源。

中国有什么对策呢?好像中国引领主导,我总是觉得稍微冒了一点,就是说现在还没有到中国来引领,甚至用主导这个词。美国退出了,中国要扛这个旗,要接过来,这个话我觉得说的有点过,客观上外部需要中国来扛这个旗,而且我们也做了一些表现,也起到了一个积极正面的影响,特别是在杭州G20,包括今年达沃斯论坛,我们对多边体制,对全球化都阐述了我们的观点,甚至包括对全球治理,这些都是很正面的积极影响。但是这并不等于中国就已经可以承担起这个领导任务,这个领导不是那么容易,就是说客观上我们现在有这个需要,因为一是发展中国家对我们有期盼,因为国际事务当中长期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是很被动的,中国的崛起,对发展中国家还是有替他们说话的国家了,这个是认可的。

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发展、海外投资和贸易,现在的量已经到了这么大的规模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维护我们的海外利益。这样的话,中国不参与国际规则的事情,我们的企业可能要被冷落或者得不到公正的待遇,这两点中国是有客观上的需要。主观上看,从我们综合国力以及影响力,以及驾驭能力看,应该说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在机会来了的时候,你要不要上,中国选择的是上,但是上的过程当中,你要把握好,就是比较冷静的把握好这种外部环境和实力,千万不要觉得现在就可以怎么振臂一挥大家跟你来了,我觉得中国真要发挥作用,要把时间放得长远一点,因为承担这个世界的领导责任,它绝不是在一时一地有一个接班的过程,这个时间点是看不到的,但是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在不同场合,以你的魅力以你的影响力、正能量,来积极的引导这个社会,在不同的事件单一处理上的成功,构筑了你领导力的基础,当然最终的基础还是靠你的实力,你的军事的科技的,文化的这种理念,都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实力的积累,是你自然的魅力,你有10艘航母,你有很多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个东西以后你备在那,你根本不用说,你提个建议大家看你的脸色都不敢不同意那叫影响力,那个影响力是实实在在的,也就是说我现在说我要干什么,这个我要推崇什么,但是大家不一定完全赞同,所以这个东西要把握这个连接点,关键在于我们自己要下工夫。

但是在国际事务当中,中国还是要切记,在任何的时候,都要站在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这一面,因为这是我们一个广大的基础,因为你代表发展中国家,你可以把握分寸,不是在每一个场合上,你都要跳出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但是你要注意在重大的问题和很多带有分歧性的选择上,你一定不能够偏离这一点。这是你将来作为领导,作为世界引领者或者是领导者的基础。美国和发达国家,实际上失去了更多的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最后就剩下G7,现在也散了。所以,它就很难统领了,美国就是有心统领,他周围的这些基本力量,有点撑不住了,这也是它的一个问题。我估计,这个世界在未来五到十年的时间内,是一个交替变换错综复杂矛盾的发展过程,谁来当这个头或者是谁来统领这个世界,现在还看不太清楚,中国只能说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发展中大国,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我们要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事做好。所以从策略上讲,我们选择支持多边,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公平公正,这个定位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就是它的支撑点,我觉得还是要落到贸易和投资上,因为贸易投资是介入国际事务最基本的渠道。而且中国可以选择突破RCEP,因为你现在想突破欧盟,这个难度很大,你如果能突破家门口的RCEP,中国具备了和美国签署BIT的基本的条件,如果你在这块地盘发展,绝对是比他们竞争力要强,比他们驾驭能力要强。我们应该在RCEP自贸区上,整体突破的影响力是较大的,因为日本和欧盟搞了一个协议,这个是我们的基础。

当然从战略角度,我们可以在一些场合,高调的抛出亚太自贸区,同时在这个框架下,寻求和美国的合作。特朗普也在不断的学习提高,很多的东西他在改变,中国汇率操纵是最典型的一个,他是听明白了,真让中国人民币升值对他没什么好处,所以他就放弃了。在贸易上,我相信有一天,他会逐步的转变,你看这一次在汉堡会议上,他刚开始坚持不能写这个,但是最后还是做了妥协。这一点就说明,他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而且现在看来更主要的,不是特朗普在主导这个,他下边的这帮人,包括商务部、包括贸易谈判代表,那些人我觉得是在帮他完善,因为特朗普有个什么想法,他可能是无法实现,没有法律基础,但是这些人会把它完善成有依据的东西。就像232调查,1962年贸易扩大法案的一条,我可以通过行政直接对你进行调查,确认你对我国家安全有影响,我就可以征税,甚至可以采取措施的,这种授权一旦实施起来是有法律依据的。结果已经基本都有了但是他没有公布,因为他涉及到的措施,欧盟德国都表示了,说如果他征税,欧盟肯定有反应,所以他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这次我觉得中美经济对话有可能会接触到这些问题。

另一个就是“一带一路”,我觉得“一带一路”一定要行稳致远。一定要稳,稳住了就是成绩,你看现在中印矛盾以及中巴矛盾,印度不光跟中国人闹,他和巴基斯坦也在闹,所以压力还是很大的。“一带一路”我们真正的利益点,一个是在东南亚,一个是在东欧,如果把这两块做实做出效果来,轰轰烈烈的效率就出来了,你看现在中亚,西亚、阿拉伯的矛盾,包括蒙古就是不让你过,所以你这也是矛盾冲突,而且投入巨大,会拖你很大的精力。其实现在给了中国一个机会,就是说美欧矛盾,中国应加快跟欧盟改善关系,在经济利益的条件下,欧盟会转变。我们过去进口和贸易中,70%、80%都是从欧盟进来的,美国是很少的,所以跟欧盟的合作是很好的。最后还是要提升你的内功,我们既定的方针和政策都是推动高水平开放,构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要提升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法治的营商环境,很难全部到位,但只要往前走了,就有进步就有改善,那么,中国经济改革就更完善了,一定要顶着这个往前走,把这个工作做好了。外商不走外商还能增加,那我们这个外贸就能持续发展,而不是把自己逼向严控外汇流出那个路。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

好,谢谢霍建国,给我们介绍了G20的历史和它的作用,也讲到现在的一些局限性,它的定位及以后的发展方向,下面我们有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査道炯教授演讲。

査道炯:

非常感谢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邀请,我只是一个学者,在这个峰会之前到过德国几个机构,包括汉堡跟他们交流。刚才两位已经做了很全面的演讲,因为是第三个演讲的人,我有一些准备但没有那么系统。关于这次峰会本身,我讲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我们往往不去参加这个峰会的准备,更多依赖间接的观察或者是别人的分析,关于这次峰会,可能说他不太起什么作用的报道特别多,但是你如果看下去,包括刚才霍院长讲的,德国这次峰会媒体没有报道,或者是他办这次峰会的底气在哪里,就是把移民话题放出来也是有底气的,一是德国已经接受了180多人,二是德国对未来接受多少的难民没有封顶。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对这个G20观察可能有一些重复,但是更多的是在我看来,我是个学者。基调呢,跟霍院长讲的差不多。我老觉得去年杭州峰会的前后,这个所谓的全球开药方,中国的方案太高了,这个实际上给自己锁住了一些东西。那么第一部分我大致讲,G20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如果看作为一个机制,刚才有翻译是叫它集团,还是叫一个峰会,这不完全是一个学术的东西,比如说7国,我们管它叫集团,跟我们没关系,这个G20到底是怎么去表述,我看它是一个努力从事全球治理的机制,如果是,今年已经10年了,一方面,它这个机制运行的良好,有一个三方联动的机制,那就是过去的主办方、今年的主办方联合定题,虽然没有一个常设的秘书处,2018年是阿根廷,2019年是日本。

同时,一年一个峰会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也是有争议的,这就涉及到一个话题什么叫全球治理,中文是把英文翻译过来。我们很多的时候,不太去挑战自己,大家都在说这个词,我们到底要什么,它到底说的是个什么意思,因为我是做学术的,我的学术是国际关系,我先介绍一下全球治理这个词,从欧美的主流学术,或者说对国际事务的理解呢,大致有这么一个演变。也就是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那么对人类的社会全球化的过程开始了,这个世界从彼此的割裂和相互不往来的状态,逐渐走向融合走向一体化。在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特别是美苏之间核武器的冷战,给全球化过程带来了一个挫折。那么冷战之后呢,比如说在军事上面投入的卫星通讯网络技术,知识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没有形成所谓的全面西方化的局面,另一方面,出现了所谓的西方全面下降,这是一种忧虑,这才要全球治理。

那么中国在这个过程当中呢,是一个所谓的挑战了西方秩序。西方它对这一个过程的理解,也就是说差不多到这个过程中的,中国一枝独秀,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发生过一个全球财富转移的过程,也就是说从传统的这个北方富裕国家,转移到了南方,当然这个财富的转移不是你去抢,你是从汗水中劳动得来的,同时也是一个发展机遇的转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全球治理这个词大家都在用,如果说它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可能就像一些学者所说的一样,我们之所以采用这个词汇,是因为它可能描述了一种模糊的愿望,但是还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词,我们怎么应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这个纷繁复杂每一个作为学者的个体,看各个国家不同的国家,世界是由不同的国家为单位组成的,那么,如果说有一个共通性的西方和东方,对全球治理这个词怎么理解,那也就是为了应对那些范围广泛,成因复杂的一些问题,而设立一些尝试性的国际机构或是机制。在形式上是世界政府,希望它发挥一个政府在国内起到的作用,但是国际法是不可能的,那怎么办呢,一方面是有这些机制应对这些乱向丛生,另外没有一个很好的选择,那么出路在哪,所谓的全球治理,就是说我们利用不同的机制,来不断的去努力使这个既有的机制发挥更好的效率。我刚才说了,第一所谓的全球治理我们寻找答案了,它是一个很模糊的,到底什么世界才算治理好了,只是去寻找答案了把自己的利益放进去,同时寻找模式,这个治理大概是四个模式。

第一个是普遍参与的模式,比如说以联合国为代表,至少是在参与的资格上平等的一国一票,成员国之间有相互帮扶的义务。

第二个是合作社的模式,所谓的合作社模式,就是说你有前提条件的,你需要贡献财政和人员,根据你贡献的大小挂钩的,比如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

第三种情况是G20俱乐部的模式,虽然实际上存在一个G20的峰会组织,亚洲也经常被邀请参加峰会的国家,但是它是一个俱乐部,是有边界的。G20你如果画一个图的话,它是三个圆的中间,左边是G7传统的大国,右边是金砖五国的金五,实际上这么一个东西,不是一个独立的峰会,而且这三个机制之间存在分工,也是有不同的理解的。为什么开G7、G20,还开金砖峰会,领导人除了开会没别的事吗?每一个G下面的分工是有理解上的侧重的,那么G7应对一些军事方面的安全问题,还有人员方面的问题。我们今年要在厦门举办金砖峰会呢,认为把这个新兴经济体的事情做好。

第四个模式是论坛的模式,比如说世界经济论坛、博鳌论坛,这个论坛的形式比较松散,而且比较灵活,但是这些论坛形成了这个主题,对这个前面进的一些机构,它是有定题的作用。第一个定题第二个可以定调,而且对这些以国家为代表的、政府为代表的机构,像G7也好,还是WTO或者是联合国也好,它有一个扩散和推广的作用。那么,我们看G20刚才讲的四个模式里面一个,另外一个呢,G20有几个常设性的服务的单位,我们讲联系单位对吧,一个是国际货币基金,一个是世界银行,一个是世界贸易组织,还有一个OECD,这个经济合作组织,这些组织给G20提供文件到底世界什么样,同时执行G20上面的一些共事机构,还有像金融稳定理事会、国际劳动组织,今年德国第一次把世界卫生组织请到了峰会。刚才说它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G20绝对不是就这么一次会。我们经常在中国说,它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在你怎么把握这个动态,如果你只是看我们的领导人在这一次峰会说什么话是一方面,因为他真正的功夫是在峰会前和峰会后。

如果你看2017年的峰会,像刚才魏部长、霍院长、张老师讲的一样,G20的职责除了传统的金融和经济增长之外,它的范围又扩大了,你数一下今年它除了领导人的宣言之外,还有15个附件,其中有4个是关于反腐的,这是从杭州峰会连续过来的,3个文件是关于妇女问题的,有两个是关于能源的,一个是关于海洋,一个是关于野生动物的。这些领导人来开会代表国家,全球治理不仅仅考虑怎么样让经济增长,那么这个道德的问题,就是国与国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传统上我们学者讲边境前、边境上或者边境后的事,你怎么对待妇女,怎么对待野生动物,怎么对待反腐,当然是整个过程了。就是你是不是真正的可以接受,你可以来开会,一些国家虽然不是G20的国家。G20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G20所推动的事业,不再是仅仅为了扩大增长和贸易,怎么增长怎么贸易里面的道德因素在上升,就包括特朗普讲的这个,你看G20对待合理的贸易保护,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我们要对这个事情有清醒地认识,中国怎么跟G20全球治理互动。我讲五个方面。

一是道德因素。我们讲开放包容,可以理解为你包容中国不同的体制,我不是西方文明,我比较穷我有发展权,我有这个碳排放权,这是中国人的期盼是我的诉求,外国人讲的不是这么回事,reciprocity?,中国翻译成互惠,那是互为前提,互动的意思,我在国内差不多是每一个场合都说这个事,因为我们很多的文件里面,把这个词翻译错了。外国人讲的是互动,“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要到外国发财,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外国商品到中国来做国际博览会,这才是实在的。我们往往把开放包容理解成你对我开放你包容我的体制跟你不一样,只要你不输出难民、革命和恐怖主义。就像我们担负不起改革别的国家是一样的,我们讲的开放包容怎么与人家对接。

二是加强与OECD的联系。在为G20服务的多边组织里,有一个组织联系很不密切,就是OECD。它是一个研究机构,不是决策的机构,在北京有一个办公室,我们到底哪一个部委对口,它还没有确定,比如黄育川是卡内基和平基金会的研究人员,他写过很有意思的文章是针对美国读者写的,他说美国的企业在中国投资非常低,占美国对外投资大概1%左右,这也是中美经济关系老是吵来吵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说中国不开放。这个结论从哪来的,OECD一个又一个报告,说你的腐败指数,你的不开放指数,而我们呢,跟OECD是不合作的。这个需要改革,因为不管你的企业再怎么做,也不管你的政府再怎么做,开多少会,像OECD这些机构是老牌子,他给你这些上面盖一个印章,就像智库一样很有份量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们要改进。

三是与国际合作组织的关系。有两个问题应引起重视,一个是环保,一个是劳工。你怎么对待自己的工人,这是一个事。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说这种无形的力量。比如说美国的竞选,我们都说特朗普怎么样,他可以不叫这个名字,但是这个思潮你一定要重视。他选举里面所谓的摸黑,他是怎么摸的,他说的是中国的工人从全球化得益,美国人的饭碗输给了中国人,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他的基础劳保待遇是什么样的,中国的工人经济条件什么样的,这些东西也需要由国际劳工组织说,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是一个智库,就像我们大学一样,做点实实在在的事,不要把这个事情一下子给它定性了,它不见得是反华的,能把你反到哪个程度,不能不理他,那你怎么办呢,这是第三个话题。

四是全方位开放情怀。我们要汲取历史上日本的经验教训,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后泡沫化,基本上在国际上孤家寡人得不到同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给外国人分享机会。中国呢,这些年也可能走向一个错误的方向,就是说我们的绿卡要保证华人绿卡,这是绝对错误的。中国市场不能只是按血统来分的,且别说这些海外华人里边,泥沙之下鱼目混珠的人多得是。我们去年好不容易加入了国际移民组织,往后我们得有独立的移民机构,凡是外国人只要符合中国的法律,把目前的这些华侨华人这个东西撤销掉,这个是我们未来一个非常大的麻烦。我不跟你玩,中国人只跟中国人自己玩,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改变这个事情。你的经济发展,外国人要来中国打工,他就打工了,更具体来说,广州的这几十万移民,他来是一个合法的途径,他没有偷没有抢,该给他的安置给他安置,该给他的身份给他身份,从种族领域的角度,这绝不是小事,你想“一带一路”哪怕是中非合作,你容不下广东的那几万人,你要做世界的领袖你怎么领袖呢。

最后一个是讲气候变化这个话题。关于气候变化这个话题,我们要小心,因为别看是美国退出了,美国很有可能回来,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说了,美国可能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你像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是一个商人,他为什么自己出钱来为美国政府交1500万美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美国份额。绕来绕去绕到2009年之前,就是说绕到所谓的边境调节税,按照你生产过程排放的碳量来确定,我们不能停留在中国支持巴黎协定,美国不支持干吗干吗的,因为这个后续气候的话题,它绕来绕去还是那么一个老的概念,也就是说我怎么样让你更减少排放。我不相信你这些国家的总体方案,这是不行的,另外每一个国家的增长,在你的关税上,把两个同样的产品来比,这个产品排碳多这个排碳少让你交税。总之,我是一个学者,讲话可能直白,更多是不了解情况,没有冒犯之意,我想就是重复一下,讨论这个全球治理,可能有五个方面话题。怎么样的开放,让外面相信你的开放。第二个是我们和OECD的关系,我们怎么样让OECD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认同,就是盖上一个中国在开放而不是像现在这种情况,中国是所谓的关上大门了。第三个是劳工待遇也要改变,这个非得要改变的。第四个是中国增长的机会分享,一定要给全球所有的人,不只是对华人,我们要让外国人能够来中国参与发展,所谓的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做到人的层面。最后一个就是关于气候变化的话题。地球的温度到底是多少说不清楚,也不要50年之后,你今天说话的人在不在还不知道了,好吧,我就说到这了,不好意思。


主持人:

感谢査教授演讲,从学术角度给我们讲了G20是干什么的,中国怎么做提了五点建议,最后我们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金灿荣院长做报告。

金灿荣:

谢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邀请,其实我并不是研究G20的,我主要是研究中美关系的,有时在电视上谈谈G20的相关情况。我谈一个看法,就是今年的汉堡G20,其实挺不幸的,被几个新闻抢了风头。一个是双普会;还有就是有一个无政府组织,闹的非常大,抢了风头。所以整体来讲,今年汉堡G20的本身,有点情况不太好,被很多的事情抢了风头。但是G20本身还是重要的,有几个东西请注意一下,可能会影响G20的前途。一个是看欧洲和美国,还有包括中国的民粹主义,还有就是把贸易放到很高的位置,而且G20接受了。这是很照顾美国的情绪。各国民粹主义上来了,会涉及到G20的立场和观点。

还有就是美国的趋向到底怎么样?应该这么说,他们应该不反对全球化,只是全球化的收益美国得到的要多一点,原来美国全球化收益很大,后来他算总账比中国赚的少了一点,他就不服了,我们讲学术一点,就是相对的收益,他原来一直就是最大的,后来一算,他不如中国,于是他就不干了,这是他的一个问题。还有就是他内部分配不好,他得到了很多的收益,但是确实中产阶级没获利,这是一个事实。对这个很不满的是中产阶级,20年他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美国中产阶级的基本收入,如果扣除物价是持平的。他们20年不变的生活水平,过去20年的提高主要是就业多一点,特别是妇女就业多一点。还有呢,他得益于什么呢,就是技术进步导致了电子产品降价了,这是中国给他提供的经济福利,就是他的很多的产品,加上劳动人口略有增加,中产阶级也看到了收入高一点。但是,他的实质收入是没有增长的。那么这个情形持续久了就会有愤怒,特别是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他们就会有愤怒,这个愤怒就导致了特朗普现象。特朗普本人,我个人感觉,他拥有巨额资本,他肯定知道这个情况,他并不反这个,但是他希望找到一个对他更有利的局面,对气候变化也是这样,就是他对气候变化这个事实是承认的,只不过他不愿意承担这个成本,原来说搞一个研究基金1000亿美元,美国要承担700亿,那当然他们不愿意了,他觉得是冤大头了,他不反对全球化,他不反气候变化,但是反巴黎气候协定。

还有就是美国作为一把手,他的态度还是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这个我觉得对G20未来是有一些冲击的。另一方面,我是搞政治的搞安全的,这个以后就麻烦了,地缘关系就恶化了,现在的大国关系其实还是比较糟糕的,中美俄三家关系相对比较僵硬,有一些国家,像土耳其,他也是G20的成员,我们上一任的主席国,他现在在中东将是很麻烦的,它本身是搅局者,他自己也在这当中受损。比如,最近两天在伊拉克、叙利亚,战场形势有变化,摩苏尔被打下来了,打下来了以后呢,参与作战的库尔德军就准备要搞公投了,叙利亚的拉卡就是库尔德人。实际上政府军归伊朗管,他们都是土豪,不会打仗,就靠库尔德人,库尔德打完这个肯定不会老实待着的,所以这个是比较麻烦的,他要是跟那个在这个地方开战他以后能不能开G20都是问题的。韩国也是G20成员,半岛局势以后是不确定的,所以,谈G20现在得考虑地缘政治的影响,其实我们现在谈前景,我给大家提供的几个视角,我们看看各国民粹主义的影响,现在还很难判断,包括地缘政治的挑战。

最后回到我们自己。不管G20以后怎么走,中国参加全球治理是一个定数,中国确实是有很多的方面参与。有“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搞我们的金融体系,有G20这个平台,现在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前年下半年开始,政治局就开了一次全球治理的会,光一个话题,政治局就学习了两次,这个是挺好的。所以,中国要参与全球治理这是个定数。如何参与全球治理呢?中国的全球治理平台,联合国跑不了,然后是G20,现在看起来,是中国比较好的一个平台。因为G20这个平台比原来的G7好,G7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俱乐部,代表性有问题,它效率要比G20高,但是它代表性比较差的。G20是把代表性和效率综合的相对好一点的,它的代表性肯定不如联合国,但是它的效率应该比联合国好一点的。G20是比较好的一个平台,G7实际上是美国人控制的老政治局,G20是中国可以主导的扩大会议,所以我希望把这个模式固定下来,大事别在G7谈,在G20谈,所以我们比任何国家都重视。

明年G20到阿根廷召开,阿根廷明年会不会破产,弄不好财政危机破产就麻烦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是定数,后面的背景,第一还是中国经济发展实绩,10年以前其实我们没有资格说这个话,今年是肯定要说的,就是我们现在经济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我们是资本净输出国,去年我们投入1830亿美元,世界第二大资本输出国。各个行业产能过剩,我们到这个时候必须走出去。我听电力系统讲,整个电力系统200万人专门搞电站建设,另外还有300多万人搞管理,然后到各个层次卖电的,后台有30万人,现在我们有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就是“十三五”以后中国可能不需要大规模建设电站了,马上有200万人没饭吃了,这是很具体的一个问题,而且我们不是一个行业,好像有很多行业都过剩,所以,中国一定要往外走,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另外,世界上有电力需求的菲律宾的电价是咱们的三倍半,菲律宾不仅电力需求很高,而且电力供应网络很不稳定,菲律宾真的有需求,有水有地有一大堆年轻人,但是他不会建设现代电力供应系统,咱们这一大堆的有本事人,我们有供给能力,他有需求。习主席就任以后,中国的自我定位变了,就是2014年外事工作会议以后,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从这一天开始,中国的定位就变了,以前中国是个地区大国,从这开始,就是向世界大国迈进,这个代表我们的能力上来了,现在领导自我定位变了,因此,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是必然的,全球治理可能就得有渠道,它用的平台,联合国、G20还有上合组织,就是我们把现有的平台弄好。

战略应该是两个,一个是“一带一路”,还有一个FTA,中国往外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另一方面,我们也清楚,如果欧美是博士生,我们是大学一年级,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学习过程。一是要谨慎,因为我们刚开始学。另一个方面,对犯一些错误可能需要宽容,因为刚开始做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所以,特别是我们学者在评价决策实践者的时候也是要宽容。中国到了这个阶段,它是一定要往外走的,它不参与G20,它也会搞出什么名堂,因为这是历史的必然。但另一个方面,我们要清楚,我们要学的东西非常非常多,要给试错的机会,特别是企业层面的人不可能不犯错。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金灿荣院长给我们生动的演讲,下面我们进入嘉宾讨论环节。本来我有一些问题请教专家,现在我觉得时间交给各位来宾吧,大家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的单位和姓名。


提问:

第一个问题是提给魏理事长的,欧洲在举办这次峰会之后,世界会更开放还是会更保守?最近德国出台了一个措施是要保护国内的关键技术,看起来有一点矛盾。第二个问题,中美之前在G20框架内,一直有很多的合作。我想问一下,特朗普上台之后,中美在G20这个框架下合作是更多呢还是会减少,明天就要开中美首轮经济对话会,您觉得中美两国是否会讨论一些全球经济治理方面的问题,谢谢。

魏建国:

如果叫我说欧洲当前的态度,我可以直言不讳地说,欧洲现在比原来的早先的欧洲保守,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特朗普上台以后,提出美国优先,提出要买美国产品雇美国人,这一点对欧盟整个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它认为美国现在很困难,我欧洲也这样,所以在当前以默克尔为首的考虑自己的利益,所以相比较全球化当初的形势来说,它是保守的。第二,今后中欧的关系,我觉得有两个变化。一是今年年底美国很可能代替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理由是,今年一到四月份,中美贸易1708美元,中欧贸易1879亿,两个从来没有相差这么少,更重要的是,中美贸易的增速14.3%,而中欧贸易的增速9.1%,所以如果到今年年底,美国代替欧盟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的话,那就是说,欧盟近10年,这个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宝座就要退了,这一退我认为可能还会引起的另外一个反映是东盟很可能就接上去了,这样欧盟就不是退到第二,很可能是第三位。因此,我们希望,欧洲是健康繁荣的经济,一个健康繁荣的欧洲对中国还是有利的。但是,欧洲的种种表现说明,欧盟内部的一些人,仍然用冷战的思维来思考,比如说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比如说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实我们也不在乎这个,但是说明在遵守国际规则的欧盟在往后退。第三,对中国大批到欧洲去投资的企业,今年对欧洲投资增加了接近3.5倍,但是欧洲报有警惕,尤其是德国,对我们的高新技术和生物化学,以及IT产业贸易有警惕,所以就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敲打敲打欧盟,在这种困难的时候,全球包括美国都在挤压你的时候,中国应该是你的朋友,你应该看清楚谁是你真正的朋友,尤其是包括特朗普对你这个施压以后,你就采取一些自我保护的措施,从而把欧洲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尤其是自由贸易的地位拉下来,这个是值得探讨的。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中美关系。我个人认为,19号开始的全面经济对话会有新的突破,因为双方现在对百日计划是满意的。首先10条里面,第一条和第十条双方都做到了,包括美国参加中国“一带一路”峰会派出高级代表团。但是剩下的8条,我们已经完成了接近美方的三条半,包括进口美国农产品等。但是,我们对美国提出来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放开,以及中国企业对美国企业的投资,美国始终在研究。我们虽然满意,但是我们希望能够在19号对话能够有个成果出来。其次,百日计划是我们双方探讨解决中美贸易问题的一个崭新的做法,所以,特朗普总统非常夸奖习近平总书记,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百日计划是我们提出的,所以,有这样一个成果,我们很高兴。会不会下一步出年度计划,我想完全有可能,可能还会提出年度下一步双方要做的一些工作。我认为只要提出来,中方的态度是明确的三条。一是我们重视中美经贸关系,二是我们会用实际行动,按期完成计划,三是我们也希望,中美在现有的基础上,能够有新的一个贸易发展。所以,2017年尽管特朗普在全球要实现美国第一,美国优先,但是我觉得中美在G20的作用不会削弱,相反还会加强。我觉得大家应该由三个信号可以明确的了解,习主席提出当前首先是解决好全球的三个赤字,一个和平的赤字,一个发展的赤字,还有一个治理的赤字,G20是要解决好治理赤字。

下一步怎么做,我觉得习主席提出了三条,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这是我们下一步要了解的。对中国来讲,我想三个方面很重要。第一是要有大国的担当和责任,就是要加大进口。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把进口,跟这个金融工作没有什么大的关系,提到了一个关键位置。第二是规则平等。比方说外企准入规则,要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要给外资机会。大湾区发展下一步要重视进口,其次要加大对外投资。不要听外面现中国金融整顿,严加管理对外投资,我是不信这些东西的,我们对外投资是加大的。第三非常重要,我们要提供更多的全球治理和公共产品。所以,一是加大进口,进口是对别人有利,出口是为自己。二是扩大对外投资,特别是通过“一带一路”。三是提供更多的全球公共产品,我就简单讲这些。

张燕生:

其实不仅仅是对欧洲而是对全球,我们都要问,这个世界是变得越来越开放还是越来越保守,其实汉堡峰会的公报已经把牌亮出来了。刚才我们讲这次的公报有一句很重要的一个表述,也就是说在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之间,达成了一种妥协。也就是说所谓的公平贸易,最明显的就是贸易平衡的问题,也就是说我出口多少东西,那么你也应该进口多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开放其实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可能它不仅仅是自由贸易,它更多的涉及劳工标准、环境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贸易不平衡问题怎么解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不能说未来的世界会变得不开放,或者是更保守,只能说开放的定义不同了,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开放,它更多的要求国内规则要和发达国家对接,我觉得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问题是西方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是走出去,那么中国在引进来,是不是可以对等开放。比如德国人就会提出一个问题,说美的可以并购库卡,德国公司是不是也能够并购中国的重要公司。所以,这就会涉及到开放社会的变化。最新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以及今年颁布的20条,以及前年颁布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重点就是要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创新环境,确确实实推动下一轮的开放。无论是公平贸易还是对等投资的开放,这个世界将突显国家利益优先。涉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问题,美国也好,欧洲也好,是不是对中国对等开放呢,他们也是没有做到的。所以,这背后实际上是有国家利益在起作用,因此,未来的事情变得非常的复杂。


提问:

我想请问一下金灿荣老师,马上在厦门举办金砖峰会,目前的中印关系,您觉得这个金砖峰会的前景是不是不太美妙,至少是我们办会的时候会有一些阻碍吧。

金灿荣:

这个确实有问题,我觉得前一段时间,大家都没有考虑地缘政治的风险,因为那个风险都是可控的,但是最近要做这个评估,地缘政治风险就是有军事冲突的风险,这还是要和平解决的,可能也不排除一点威慑加谈判,最好就是和平解决。否则就不是金砖峰会开不成的问题,那就是中印长期敌对,那就麻烦大了,所以期待这个问题和平解决,金砖峰会还能够照常的开。但是你讲的另外一个情况,就是金砖峰会今年开了,未来的前景也是有问题的,前几年坦率讲中国刚开始参与全球治理,设立了几个新平台,我们有点浪漫主义,就像一个人刚会开车兴奋得不得了,出几次车祸就知道了,其实开车并不好玩,我们有一点浪漫主义的情绪,对治理有点低估,但是大家现在都知道了,做起来都是挺难的。还是我刚才讲的一句话,不管怎么难吧,往前走是中国面临最大的问题,因为更符合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化,要把各种平台融进来,像金砖、像G20能够出现,这个是合理的。金砖、G20肯定有它的道理,这个道理你从正面去运用它,它就会更加的强大,你拆台就完蛋了。但是从中国的角度来讲,金砖、G20、上合组织都符合我们的这个需要的,特别是金砖国家现在这个状况,可能特别需要中国。其他三家还是很困难的,如南非、巴西、俄罗斯还是很困难的。印度呢,我不太懂印度,印度自己发明了太多的标准,大家的共识是,他自己发明的标准就产生了麻烦。所以,中印两家朝可能相对好一点的大方向还是好的。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的,金砖怎么继续合作往前走,难度是上升的。我们第一心态要保证好,前几年的浪漫主义就降低一点,但人有时候需要一点浪漫主义,一开始谈恋爱结婚就得昏头昏脑的,然后锅碗瓢盆才是对你的考验,你不干了那就散伙了。但是你面对这个问题,建议冷静的处理,渡过了不稳定期就是平稳幸福的生活了,现在可能是在一个考核期,浪漫主义结束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但是是有限的知识,我们调节自己的期待,确确实实增加投入,闯过这一关就好了。

魏建国:

我的观点跟其他专家的观点不太一样。第一,我认为刚才说的不会发生。第二,厦门的金砖国家会议,印度仍然会派他的总理出席。第三,对中印下一步怎么走,我觉得从地缘政治这个层面,就像刚才金灿荣讲的,还有一个过渡的阶段,不会像我们跟俄罗斯,我们跟俄罗斯也走过这个阶段,也不会像我们跟巴西,跟南非,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个,我相信9月份厦门的金砖国家会议一定会成功,而且正如刚才灿荣讲的,我们下一点本钱,把这个做好,这是我们自己打造的平台。在全球的现有体制机制里面,金砖跟上合组织一样,上海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机构和体系,我认为金砖也是一个,我们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我们一定要把事情办好。原有的我们不推倒,我们也搞一些新的来补充它完善它,目的不是彻底的颠覆性的推翻它,只要有这个概念,我们对金砖国家就要下一步做好。


提问:

我向金教授提问两个问题,金教授正如您刚才所说,提示我们要注意三个主要现象,一个是关于民粹的问题,一个是关于美国政府的政策导向,还有是关于地缘政治方面的问题,那么金教授您认为,在未来几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内,欧洲的这种民粹现象会不会进一步扩大。今年上半年以来,在荷兰、在法国都出现了这个候选人的冲击首脑宝座的现象,虽然他们没有成功当选,但是这种现象会不会越来越多。还有就是第三点,地缘政治的问题,现在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让他们以极大的忍耐和智慧怎么处理。

金灿荣:

欧洲的民粹主义不大吧,至少在一个阶段,可以消停一下。而且我觉得马克龙不是左派,他是中间偏右一点的,他有一些政策,还有一点像特朗普的,他反正对我们会采取较严厉的贸易政策,他用一个温和保守,应该讲策略是成功的,当然就是会对中欧交往的时候可能要承担这个代价,不会像以前那样对我们这么好的,因为这是他们家里的决定。这是一个情况,就是民粹主义这个浪潮过去了。但是,未来欧洲还是有问题的,它还是需要改革的,否则像现在这样问题是解决不了。移民还得继续增加,欧洲移民政策得表扬,人家挺道德的,但是实施的时候还是得改进的,否则的话,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反弹的。还有一个它的制度改革还得进行,减少福利是不可避免的,你看所有的欧洲朋友说,你们搞的就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我才是社会主义,现在我们淘宝上起来了,我们技术起来了,他技术还不行,所以欧洲得改革开放,然后欧盟就是说欧洲内部的政治结构,在英国脱欧以后还得加强的。欧洲有好多问题解决,它的欧盟领导力要加强,欧洲的经济要改革,移民的问题有所控制,当然反恐要坚决,我真的希望欧洲健康强大,这是中国需要的。

中俄双边关系总体来讲非常稳定应该是很舒服的一个,我们是最好的伙伴,但是我们绝对不是同盟,我觉得这个度把握的非常好,中俄关系在可见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很大,安全上我们相互依赖,然后战略上面对美国西方的压力,我们相互的协调,经济上的高度互补,然后再有一些敏感问题上或多或少有一些利益冲突,我们还是很给对方面子的。我最近一次去那边应该是2015年,中国其实还是很尊重俄罗斯有一些优先权利,就是我说中俄关系截止到目前非常好,未来我们不知道,俄罗斯明年就大选,那么就是廉政之后他的经济怎么办,我觉得经济挺困难的,好像财政收入,它不仅是掉到资源陷阱,他还掉到单一陷阱里面了,他掉进了一个陷阱这个可麻烦了,经济上是个大问题,我推算普京总统如果明年成功以后,他可能全力以赴搞经济,希望他成功吧,谢谢。

主持人:

时间关系,现在请各位嘉宾,每位做一句话总结,对全球治理的展望或者是对中国全球治理作用的展望一句话,咱们从魏部长开始。

魏建国:

全球治理,中国一定要拿出更多的解决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

霍建国:

我还是建议苦练内功,通过这个大胆的推进高水平开放,赢得竞争的主动性。

査道炯:

我想说全球治理咱们问一问,根本的目标是什么,目标不是到国外去做公益,公共产品的概念,并不是说我赢了给你什么好处,就像我们扶贫一样,穷人也有他的志气,我觉得如果有两句话,第一个就是说我们还需要认真理解什么叫全球治理,我们和外国人说的是不是同一件事。第二句话我们往往把它理解成去做公益是错的,人家不需要你做这个公益,这个我们自己要认真的讨论,要从概念性上一致。做任何事情,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

金灿荣:

全球治理是中国民族复兴的应有之意,作为世界大国必须负这个责任,而且是现实的需要。现在国际上很乱,你不做也不行,跟你主办与否没有什么关系,我下面还有讲一句话,全球治理确实有一个前提就是内功要好,应该是习主席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说的,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实是内功,然后再提出全球治理,它其实有个先后,但是这两年不知道怎么搞,大家谈全球治理多,国内治理谈得不够多,现在我们适当的还要强调那个,先把内功做好,你前面内功得练好的,所以,现在适当的还要重新提一下这个。

张燕生:

我很同意前面几个专家讲的,先练好内功也就是要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国际上,需要扮演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角色。我觉得未来得20年将是一个非常混乱、混沌和充满矛盾的20年,在这样一个国际环境中苦练内功,在这样的环境中推动全球治理改革,这个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所以说,要相当的小心,谢谢。

主持人:

今天这个我们感谢魏部长感谢各位嘉宾,感谢各位来宾参加这个座谈会,今天座谈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