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7首页>网上直播>

10月27日天津市举行天津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情况和普查公报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7-10-31 14:00:57  |  来源:天津市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宇

主持人 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联络处处长王岚:

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

市规划局刘荣总建筑师,市规划局霍兵副局长,市统计局曹宗泉副局长,市测绘院盛中杰院长,向大家介绍天津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情况和普查公报主要成果,并回答各位记者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请大家观看天津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宣传片。

主持人:

下面,请刘荣总建筑师介绍本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情况。

市规划局总建筑师刘荣: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地理国情普查是国务院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普查各成员单位的鼎力支持下,我市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顺利完成了地理国情普查的各项任务,首次全面准确地摸清了我市地理国情家底。

这次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集中时间最长、出动内外业普查人员最多、质量检查频次和要求最高、普查要素内容最全面的一次地理国情国力调查。普查对象为我市陆地国土范围内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采用优于0.2米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收集整合多行业专题数据,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以我国资源三号高分辨率测绘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对普查数据进行了统一时点核准,如实表达了地理国情要素在标准时点的现实状况。普查共获取了10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和135个三级类,约310万个图斑和要素构成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形成了55项普查成果。首次全面准确地摸清了我市地理国情家底,数据成果能够全面反映我市“山水林田湖”的基本面貌和“工商住环行”等重要功能单元及设施的空间分布。

普查成果征得市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同意,并通过专家验收。普查公报经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市政府批准,由市规划局、市统计局、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今天,将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数据和相关情况向各位作简要介绍。

本次地理国情普查查清了我市海拔分级、坡度分级及地貌类型的面积构成和空间分布。我市整体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市陆地面积的95.50%;山地、丘陵和台地全部分布在蓟州区。平坡地面积占全市陆地面积的95.12%,分布非常广泛;其他类型的坡度主要分布在蓟州区。

查清了我市种植土地、林草覆盖等植被覆盖的类别、面积、构成及空间分布。全市植被覆盖面积为7432.69平方千米。种植土地包括水田、旱地、果园等7种类型,全市种植土地面积为4424.04平方千米。林草覆盖包括乔木林、灌木林、乔灌混合林、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等10种类型,全市林草覆盖面积为3008.65平方千米。

查清了我市河流、水渠的长度、构成及空间分布,以及湖泊、水库和水面的面积、构成及空间分布。我市境内河渠总长度为23355.82千米,库塘总面积为1387.78平方千米,湖泊总面积3.50平方千米。天津市水域类型主要有河渠、湖泊、库塘,其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库塘,其次是河渠。

查清了我市盐碱地表、泥土地表、沙质地表、砾石地表和岩石地表等荒漠与裸露地的类别、面积、构成及空间分布。全市荒漠与裸露地面积为135.80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1.14%。

查清了我市铁路与道路的长度、构成及空间分布。天津市铁路长度为1036.57千米,公路长度为8491.09千米,城市道路长度为5976.25千米,交通设施2134个。

查清了我市居民地与设施的类别、面积、构成及空间分布。天津市单栋建筑占地面积73363.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4266.60万平方米。其中民建建筑面积80836.56万平方米。

本次普查数据的特点:一是全面,对全市全部陆地国土实现无缝隙全覆盖调查;二是真实,遵循“所见即所得”原则,如实反映了客观情况;三是精细,选取了超过300个统计指标逐级汇总,普查最小图斑对应实地面积为100平方米,精确表达了我市地理国情;四是系统,在查清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的来看,普查成果客观反映了我市资源环境和国情国力的本底状况,有利于促进相关部门科学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推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及市重点工程的落实。

我们坚持“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运用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了TB级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运行环境,形成了国内领先的空间数据高性能计算和综合服务能力。为我市城乡规划建设、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工作提供大量及时可靠的空间数据服务。同时,选择不同的专题和方向开展了多项地理国情监测服务试点。一是服务政府决策。积极参与国家组织开展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国家级新区空间格局变化(滨海新区)、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典型城市群空间格局变化和全国海岸开发利用变化(天津)等地理国情专题性监测项目;二是服务行政管理。协助市发改委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试评价工作,协助市环保局开展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和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协助市国土房管局开展耕地保有量核查工作;三是服务规划编制。协助市规划局开展市内六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建设用地、建成区变化监测等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同时,按照新修订的《测绘法》赋予的新职责和天津市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的新任务,认真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客观揭示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内在关系,科学分析我市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为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更好地为服务国计民生贡献力量。

欢迎社会各界多关注、多利用普查成果。下面我和在座的几位同志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谢谢。

主持人:

谢谢刘局,下面,请各位记者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城市快报记者:

刚才听了国情普查的总体介绍,请问为什么要开展地理国情普查? 

市规划局总建筑师刘荣:

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情,是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和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等人文地理要素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关系情况。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依据;是推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服务,开展其他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数据基础。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进一步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摸清地理国情家底,科学揭示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准确掌握、科学分析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对于我们做到心中有数,立足底线思维、进行宏观思考、更好把握大局,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推进解决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因此,国务院于2013年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成立了由张高丽副总理任组长的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国情普查工作全面启动。按照国务院和国普办的统一部署,各省市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经过了三年多的努力,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圆满完成,普查工作和成果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进一步证明了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论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一次国情普查的成果及今后形成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也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每日新报记者:

请问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成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哪些服务?

市规划局副局长霍兵: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国家大战略,天津参与其中,服务其中,受益其中。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按照国家“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的工作要求,以我们此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基础,参与完成2014年、 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三年的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重要地理国情监测,包括京津冀地区自然生态、地表沉降、交通网络、大气颗粒物污染源、城市空间格局等变化监测,目的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防灾减灾等提供持续、可靠的地理国情信息支撑,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地区重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高丽副总理亲自批示,并得到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等部门和社会广泛关注,充分体现了测绘地理信息在监测地理国情、服务科学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天津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量如此巨大,请问是从哪些方面保障普查数据的客观、真实、准确? 

市测绘院院长盛中杰:

天津市市委市政府对天津市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高度重视,多家委办局共同参与。在此契机下,市普查办结合天津市具备市域1:2000地形图全覆盖,建成区每年更新的机制,以及航空摄影等多方面的优势,制定了统一的“市情国情一体化”实施策略、“内外业一体化”生产模式和技术标准,细化普查的内容与指标,提升工作底图的精度与数量,多措并举保障了我市普查数据客观、真实、准确。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一是统一技术标准。建立统一的分类样本库,既有详细的文字、数据规定,又有实际照片比对,避免人为判别差异造成的误差,做到了标准一致、流程一致;二是加强培训力度。普查过程中,组织全体普查技术人员从影像解译、内业采集、外业核查、数据处理等内容开展了42场次2000人次全工序的技术培训,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技术保障;三是严格质量控制。严格质量责任,成立了质量管理机构,明确了质量负责人,配齐配强专职质检人员。建立了“两级检查、一级验收、过程抽查、验后复核”的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实施了全过程、全员、分级分类的质量控制制度,狠抓首件成果检验,强化过程质量监督抽查,实现了质量控制对承担单位全覆盖、普查区域全覆盖、普查工序全覆盖、普查对象全覆盖。

今晚报记者:

我注意到,下一阶段我市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相当于每年都监测一次吗?能否详细说明?

市测绘院院长盛中杰:

每年都进行变化监测。《测绘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开展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对地理国情监测进行了长远规划。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将地理国情监测列为重点任务。

地理国情普查是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前提与基础,按照国务院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总体部署,从2016年起,地理国情监测转入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在地理国情普查基础上,按照“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策略实施。监测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基础性监测:即对现有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进行增量更新和年度更新,建立适应动态监测需求的地理国情时空数据库,按年度发布全市地理国情监测报告,保持我市地理国情信息的现势性,为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各行业调查统计和业务管理等提供最新的地理国情公共数据。

二是专题性监测:针对政府和社会公众关心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基地三区”建设等国家和我市重大战略、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开展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辅助科学管理决策;比如,针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情况、城市化发展情况、重要区域地表形变、自然岸线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等进行持续监测,并结合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形成统计分析报告,促进科学管理和决策

主持人: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的介绍和回答,感谢各位媒体记者出席今天的发布会。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