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7首页>网上直播>

12月7日辽宁举行“贯彻十九大 迈向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

发布时间:2017-12-14 14:34:22  |  来源:辽宁省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宇


张绍瑞: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是“贯彻十九大 迈向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九场。我们很高兴的邀请到,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黄洋先生,省环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恒心先生,省林业厅党组成员、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总指挥陈杰先生,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原先生。请四位就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情况进行发布介绍,并回答大家提问。下面,首先请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黄洋先生,介绍情况。



黄洋:

  一、十八大以来主要工作成就 
  一是在总体设计上,贯彻新发展理念,抓好规划方案编制。将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纳入《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主要指标的41%,确定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约束性指标,将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7个专项规划作为重点规划。同时我委还组织编制并推进实施了《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辽宁海岸带保护和利用规划》、《辽宁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辽宁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辽宁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辽宁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等专项规划和方案,以省委、省政府文件印发,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
  二是在工作重点上,坚持供给侧改革,推进结构优化升级。2013年以来,我委共争取生态环保建设方面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70.37亿元,安排省本级资金8.57亿元,推进了全省资源节约循环利用重点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实施“煤改电”、“煤改气”项目,全省拆除燃煤小锅炉11334台。2013年以来,我省风电、太阳能分别新投产发电装机142万千瓦和167万千瓦,非化石能源的装机比重由23.9%增加到33.7%。特别是2017年,全省光伏装机容量净增了117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累计投产发电装机448万千瓦。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2016年我省化解粗钢产能602万吨,提前完成“十三五”任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361万吨,关闭退出煤矿44处。2017年我省计划关闭退出煤矿185处,化解产能1020万吨,截止到今年10月,全省已累计关闭退出煤矿184处,化解产能1014万吨。累计完成燃煤电厂节能改造装机规模491.5万千瓦,淘汰落后机组65万千瓦。正是由于采取了这些有力措施,全省能耗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少了污染源。
  三是在督察整改上,实施专项推进,确保整改意见落实。我委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的反馈意见,专门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吴忠琼主任亲自任组长,各处室业务与环保一岗双责。生态文明建设实行绿色发展年度评价制度,编制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强化散煤治理,严控过剩产能行业新上项目,依法责令沿海不合规的石化企业停产整顿或关闭退出。 
  二、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辽宁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辽宁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7-2020年)》等文件,推进辽河流域、大伙房水源保护区、大连市、本溪县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力争在制度创新上取得突破。
  二是积极推动节能和提高能效。加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严格节能审查,支持节能重点工程,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开展能效对标,提升能效水平。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健全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推进试点示范工程,积极培育再制造、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示范工程。通过政府引导、典型示范,构建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是积极推进全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按照国家碳排放配额分配原则,对全省已纳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企业开展配额分配和履约监管工作,完善部门协作机制,明确责任目标,深入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能力建设培训。
  五是继续深化全省低碳试点工作。积极推动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促进低碳城市、园区、社区等试点示范建设。

张绍瑞:

  下面,请省环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恒心先生介绍情况。



赵恒心:

  各位新闻界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省政府新闻办给我们提供发布的机会,同时也感谢媒体、广大新闻工作者长期以来对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下面,我重点介绍两方面情况: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二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概括地说,是四个“令人瞩目”:
  一是污染治理力度之大令人瞩目。围绕落实国家气、水、土污染防治三个“十条”,全力实施污染治理攻坚。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我省大力拆除燃煤小锅炉,加快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去年至今年11月底,全省共拆除燃煤小锅炉1.29万余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36.6万余辆,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深入推进碧水工程,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省新建5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增加污水处理能力每天177万吨。强化工业污染防治,省级以上工业集聚区基本实现了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对790家重点行业企业实施专项整治。全面加强大伙房等集中水源地保护,保障了百姓饮水安全。作为全国试点地区,我省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4400个村庄环境治理,全省有近一半的农村人口从中受益。
  二是出台制度之多令人瞩目。我们先后制定了《辽宁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7—2020年)》《辽宁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辽宁省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辽宁省秸秆焚烧防控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10多个制度文件,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制度的“四梁八柱”。
  三是环保监管执法之严令人瞩目。特别是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全省环保系统共实施行政处罚案件1.04万起,罚款总额达8.72亿元,其中实施按日计罚案件281起(罚款4亿元)、查封扣押案件370起、限产停产案件285起。我省环保执法力度位居全国前列。 
  四是环境质量改善之快令人瞩目。近年来,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16年全省环境空气达标天数平均为284天,比2015年增加26天。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今年国家考核我省五项水环境指标,除1项(地表水劣V类水体控制比例)指标外,4项达到国家考核标准。
  今年供暖期以来(11月1日至 30日)全省细颗粒物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有所改善。其中,细颗粒物(PM2.5)降幅最大,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下降41.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下降26.8%;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氮氧化物(NO2)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38.0%和17.5%,均优于国家标准。11月份全省大气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2.4%,比去年同期提高19.3个百分点。
  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行了专项总结和重点部署,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补齐生态环境这一全面小康社会短板,强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辽宁。
  我厅正筹备召开全省环境保护大会,届时将出台《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大力推进美丽辽宁建设的决定》,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将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政同责,开展全民行动。二是坚持保护优先,推动绿色发展。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改善环境质量。四是坚持改革创新,健全环境管理体制。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使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相适应。到2035年,全省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辽宁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全省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当前,全省环保工作有三大重点任务:一是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着力解决我省突出环境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二是全力推进《辽宁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和保护攻坚行动计划(2017-2020年)》,打好大气、水、土壤和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补齐生态环境质量短板;三是稳步实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我就介绍到这儿,谢谢大家!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张绍瑞:

  下面,请省林业厅党组成员、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总指挥陈杰先生介绍情况。



陈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林业工作高度重视,赋予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和推动绿色发展中新的地位新的使命新的任务。全省林业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突出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林业改革新引擎、新业态、新动能的助推作用,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林业经济发展呈现新气象,各项林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大力开展造林绿化。五年来,全省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11万亩,封山育林870万亩,飞播造林4.5万亩,森林抚育444万亩。开展以“小开荒”清退、超坡地还林、围栏封育等8项工程为重点的青山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706万亩。
  二是稳步推进林业改革。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稳步推进,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辽宁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全省14个市55个县(区)183个国有林场全部完成主体改革任务,走在全国前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出台了《辽宁省森林资源流转办法》,规范了流转行为,保护了林农合法权益。东北地区首个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在本溪建成运营,搭建了全省林权交易流转市场网络平台,积极推进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建设,出台促进家庭林场发展的意见,拓宽林业融资渠道,以林抵押贷款余额达40亿元,总额达85亿元,林业改革进一步激活了社会投资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全面推进护林员管理体制改革,解决了护林员工资待遇偏低,执法权限缺失,在编不在岗、拿薪不出全工等问题,实现了封育、禁牧、管护“三位一体”的目标。
  三是全面加强林业灾害防控。森林防火工作不断加强,年均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08‰,低于1‰的控制指标,森林火灾24小时扑灭率达100%。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均在1‰以下,低于国家4.5‰控制指标。
  四是扎实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省政府印发了《辽宁省林业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搭建了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本框架。森林旅游和林业休闲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人数达7000万人次,为社会提供直接就业机会近15万个。
  五是着力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建立了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责任体系,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了《辽宁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2-2020年)》,严格森林资源管理,五年共结余森林采伐限额1000多万立方米。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取得新进展。
  今年,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全省完成人工造林130万亩,封山育林83万亩,森林抚育90万亩,均为计划的100%。林业改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国家林业局给予高度评价。
  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建设美丽中国为总目标,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总任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重要平台,全面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全面提升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生态产品,为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要全面做好造林绿化、林业改革、产业发展、资源管理等工作,确保实现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42%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3.41亿立方米以上的目标。
  (一)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未来五年,完成人工造林650万亩,封山育林415万亩,森林抚育450万亩。
  (二)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工作。按照国家安排,接受国家国有林场改革验收。并依托国有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产业,壮大国有林场实力。巩固和完善护林员体制改革成效,推动全省护林员队伍管理向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
  (三)积极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与金融机构配合出台相关政策,引领社会资本向林业产业和产品深加工投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业特色产业,积极扶持和培育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带动林农增收致富。
  (四)不断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一是全力做好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和野外火源管控工作,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二是扎实推进严打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专项整治力度;三是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加强监测预警和处置,确保全年成灾率控制在国家指标以下;四是做好森林采伐限额使用的监督检查和林地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生态公益林、湿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五是不断强化候鸟等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管理,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全省生态建设效益。

张绍瑞:

  下面,请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原先生介绍情况。



马原:

  一、十八大以来主要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国土资源绿色发展,在耕地保护、用地保障、资源节约、土地综合整治、地灾防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严格保护。贯彻“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的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确立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全省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5528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5522万亩的保护目标,并实现上图入库、落地到户。划定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268万亩,与河流、海域、山体、绿化带等生态屏障共同形成城镇开发实体边界。
  (二)科学发展用地得到切实保障。把保障稳增长用地需求作为重大任务,在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前提下,通过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增加流量等措施,千方百计拓展用地保障渠道,有效保障了京沈客专、辽宁中部环线,青山水库、猴山水库等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新兴产业等发展用地需求。
  (三)国土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扎实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协同推进实施“碧水工程”、“青山工程”,进一步优化了国土空间格局,促进了生态环境建设。设立27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推进生产矿山改造升级,逐步形成绿色发展新模式。全省开展 “青山工程”、“矿山复绿”等工作,共完成恢复治理废弃和生产矿山总计1619个,治理废弃矿山和生产矿山总面积11.48万亩,解决了一批矿山历史遗留的地质环境问题,有效提高了矿山土地综合利用价值。
  (四)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有效进展。始终把防范地质灾害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工程”来抓,基本查明全省地质灾害现状,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复核工作。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55项,总投资31465万元。初步建立1596个群测群防点和59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发布预警信息791次,有效维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了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二、下一步举措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按照源头保护、高效利用、系统修复、改革创新的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贯穿于全省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全过程,在国土资源领域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我们将加快推进省级国土规划编制,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着眼点,落实区域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定位的要求,将土地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深入推动东北振兴战略、“一带五基地”建设、五大区域发展战略落实,统筹安排和总体部署国土空间开发、资源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和保障体系建设,构建集疏适度、优势互补、集约高效、陆海统筹的国土集聚开发空间格局,形成安全、和谐、开放、协调、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通过规划引导,力争到2030年,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大幅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优化型社会,全面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二)强化国土资源源头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综合运用管控型、建设性和激励性措施,推进各类国土资源分类、分级保护。一方面我们要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继续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调整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控未利用地开发。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力度。探索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进一步完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从严永久基本农田占用审批与管理。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永久基本农田动态监管系统,对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实现全面动态监测与监管。另一方面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控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立建设用地供需双向调节机制,全面推进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监管,探索制定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方案,并且要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长效机制。
  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将用实际行动回答、落实绿色发展“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时代课题。

张绍瑞:

  感谢四位的介绍,下面进行记者提问。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黄主任,您刚才提到“辽宁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将主要指标的41%,确定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约束性指标”,能不能具体举个例子解释一下41%是什么概念?因为我听林业说到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42%以上,除了这个还能有什么样的指标有这个41%的红线,给我们举个例子形象一点。陈总指挥,刚才您提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重要平台,能具体解释一下,林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吗?

黄洋:

  在《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我们设定了24项主要指标,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指标10项,占指标总数的41%,而且都是约束性指标。表明省委、省政府在谋划“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蓝图时,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根本遵循,一以贯之全力推进。下面我举两个具体指标例子。“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全省节能、控碳两个指标都设定为约束性指标,其中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要求下降1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求降低18%。国家每年都对上述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的地区实行问责。目前,我省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上述各项指标要求。

陈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七大战略之一,确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林业在改善生态、致富农民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完全可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加大造林绿化步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另一方面突出发展林业产业,促进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辽宁日报记者:

  十九大报告对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做出重要部署。而近年来,由于地质灾害多发,使地灾预警和防治被公众所关注。我省在今年的8月2日-4日遭遇强降雨造成的洪灾中,无一人因地质灾害伤亡。请问国土部门是如何做到的,今后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马原:

  近年来,我们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五年来通过排查、复核,最终确认全省隐患点2946个,地质灾害危险区搬迁避让居民193户。先后实施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55项,总投资31465万元。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及时有效发布预警信息,五年来发布预警信息791次,这些工作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刚才记者同志提到的“8.03”洪灾,我省国土系统迅速预警,809名工作人员驻扎在了地灾危险区一线,配合当地政府转移群众避险,在这次洪灾中,我们协助当地政府先后转移了54302人,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洪灾过后,国土部门迅速组织开展了水毁耕地调查工作。受灾最严重的岫岩县确定了21个水毁耕地复垦项目,通过土地整治措施可恢复的水毁耕地11793亩,投资估算近1.2亿元。按照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立项审批、招投标、施工等相关工作,全力保障明年春耕。

 记者:

  今年4月25日至5月25日,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我省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环境保护督察;7月31日,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反馈了督察意见。请问,中央环保督察效果如何?我省如何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

赵恒心: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向我省反馈意见中共涉及58项整改任务,正按时序进度稳步推进,目前已有23%的问题整改到位。为推动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落实,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从三个方面发力,推动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一是紧盯目标和时间节点,调度推进。对标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整改任务的目标和时间节点,按月调度,要求各地各部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按期完成整改任务。二是强化督查督办。省委、省政府已经组成3个督查组,深入各地进行督查,逐项落实,实行销号制度;对未按进度要求完成整改任务的,限期完成;对重点、难点问题,及时组织有关部门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措施和办法,全力推动整改进度。三是开展省级环保督察。目前,我们已经对沈阳、大连、鞍山、营口四市进行了省级环保督察,其中首要任务就是深入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和群众举报投诉问题整改,同时推动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推动履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

沈阳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省今年进入冬季供暖期以来,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去年同期。请问,省环保厅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赵恒心:

  冬季是我省重污染天气多发季节,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把打好蓝天保卫战,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清洁的空气,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全省上下步调一致,共同努力,重点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我们采取“冬病夏治”的办法,从年初供暖期结束开始,继续强力推进10吨以下燃煤小锅炉拆除、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截至11月底,全省共拆除了10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6951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14.5万辆,基本消除了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和黄标车。此外,大力推进工业污染源达标治理和升级改造,全省有46台热电联产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大幅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排放。这些举措,为今冬大气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发挥了关键作用。二是严格执法检查。冬季供暖期到来之后,全省环保系统对大气污染源开展了不间断的执法检查,省环保厅采取巡回执法、交叉执法等方式,严肃查处大气环境违法行为。重点加强在用燃煤锅炉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强化管理,确保达标排放,减少工业污染。严格落实煤场、灰场、道路、施工场地抑尘措施,减少扬尘污染。集中开展秸秆禁烧巡查,对控制不力地区,要求严肃追责,秸秆焚烧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三是主动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入冬以来,省环保厅和省气象局紧密合作,24小时不间断地预报预测环境空气质量,及时向省和各市政府提供预测情况,发布重污染过程提示信息。当预测到可能出现大范围持续重污染天气过程时,提请有关地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把重污染天气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四是超前动员、做好宣传和信息公开。人民群众的有效参与是推动环境保护的强大动力。在采暖期到来之前,利用媒体充分宣传秸秆焚烧危害、相关法律法规和我省出台的责任追究规定,保障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为做好大气污染防治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还定期在辽台、辽报和省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中央环保督察的问题整改进展等情况,并利用“辽宁环保”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冬季抗霾工作信息,实时公布空气质量状况。五是开展督查督办。省政府组成8个督查组对各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对各地市燃煤小锅炉拆除、黄标车淘汰、扬尘综合整治、秸秆禁烧、工业企业治理和重污染天气应对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有效推动了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中国网记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请问,我省在推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安排和部署?

黄洋: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导向。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工作。一是实行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制定了《全省节能降耗工作方案及任务分工》和《辽宁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分市分年度落实了节能指标和任务,严格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十二五期间,我省单位GDP能耗下降20%,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7%的目标。二是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期间,全省524家重点用能企业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400万吨标煤的节能量目标。三是加强用能管理。落实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和国家发改委令44号,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通过强化能评约束,把好新上项目用能关,促进企业科学合理用能。四是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重点示范工程建设。近年来,我委积极争取中央投资,支持了一批资源节约循环利用重点工程项目。其中,沈阳法库经济开发区、鞍山经济开发区和盘锦辽东湾新区获得园区循环化改造中央补助资金4.56亿元,为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助力经济提质增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按照国家相关部署,建立完善节能“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能效领跑、循环发展引领、园区循环化改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和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重点项目和示范工程建设,优化事前服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舆论引导,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美丽辽宁做出新贡献。

张绍瑞:

  好的,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各位记者还有什么问题,会后可以和在座的四位领导进行单独交流。在这里,我再次感谢四位领导同志的介绍,也感谢各位记者这一段时间以来对系列新闻发布会的采访和报道。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