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7首页>网上直播>

1月22日宁夏举行宁夏社科院科研成果暨“宁夏智库丛书”“宁夏蓝皮书系列丛书(2018)”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8-01-23 13:19:15  |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宇


宁夏社科院副院长 段庆林:

  记者朋友们,早上好!2018年,宁夏社科院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快新智库建设步伐,加强应用对策与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一批新的科研成果,出版了2017年度的系列蓝皮书。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2017年科研成果和“宁夏系列蓝皮书”和宁夏智库丛书编纂过程以及内容。首先请宁夏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廉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张廉:

  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对前来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来宾、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欢迎!
   2017年,宁夏社会科学院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我院各项工作整体推进,科研成果多,水平明显提升,科研转型、新智库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新型智库职能作用逐步加强。2017年,我院出版和完成专著、编著32部,发表论文、调研报告245篇。承担国家、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61项(其中,2017年国课立项3项、区课立项7项,智库课题立项6项)。在《宁夏日报》等报刊发表理论宣传文章62篇;完成宁夏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课题38项;编发《决策咨询》《呈阅件》24期;《宁夏社会科学》《回族研究》同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办刊水平和期刊质量进一步提高。17项研究成果和决策咨询建议得到自治区领导肯定性批示,在决策和实际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型智库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中心工作,加强应用对策研究,积极为党政决策建言献计。
  2017年,我院聚焦自治区创新驱动战略、生态立区战略、脱贫富民战略支点建设重要部署,围绕相关课题,组织科研人员广泛开展集中调研,先后完成了 “关于地方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初探”“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区依法治区绩效评价研究”等38项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并完成“宁夏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路径研究”“宁夏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对策研究”等6项宁夏新型智库第一批课题。与此同时,“以科研经费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我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实施‘换道超车’战略 推动‘四区’建设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自治区领导批示并批转有关部门落实。
   二、全力打造“宁夏系列蓝皮书”等应用对策研究品牌丛书,扩展研究平台。
  蓝皮书是社会科学界,特别是社会科学院系统推出的研究、探讨社会重大问题与社会现象,为党、政领导和实际工作部门、“两会”代表及社会各界等提供决策参考和信息咨询的集学术性与综合性于一体的研究报告专集。宁夏系列蓝皮书是由我院组织编纂的连续性年度智库产品,内容主要是关于宁夏经济、社会、生态、法治、文化、住建各领域发展态势与未来趋势的深入分析和科学预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在全区各级政府和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宁夏社科院从2001年开始编撰宁夏蓝皮书,已走过了十七年历程,从最初只有一本“经济社会蓝皮书”发展到目前包括宁夏经济、社会、法治、生态文明、文化、反腐倡廉、住建和宁夏智库丛书,不仅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深入剖析宁夏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法治建设及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并对战略性问题进行探讨,同时还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其原创性、前沿性、实证性、权威性和时效性等特征逐年增强,其决策参考、政策先声、新闻来源和数据资料库等功能日益凸显,在推动党政决策科学化和科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宁夏经济蓝皮书(2018)》既有党政智库、经济工作职能部门的同志提供的专题报告,也有区内经济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和社科院的学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或研究领域为本书提供的研究报告。既有对年度我区经济主要重大问题和发展的综合优势、战略定位和发展特色的深入分析和总结,也有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最新精神,对2018年全区经济发展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是对全区经济发展中的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客观分析和科学预测。
  (二)《宁夏社会蓝皮书(2018)》既有对2017年全区社会进程的总结、评估和思考,也有对2018年社会建设发展趋势的研究、预测和判断。力求尽可能反映本年度宁夏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书中将基础数据、经验提炼、区域分析、优势比较、对策建议等大量信息和观点融入其中,突出了实用性。
  (三)《宁夏生态文明蓝皮书(2018)》从反映自治区年度“环境优美”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要求出发,围绕生态立区战略,积极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并从自治区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谋篇布局,提出新观点和新思路,为自治区党政领导和实际工作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思路和对策。
  (四)《宁夏文化蓝皮书(2018)》以为自治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为各级党政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思路和对策作为编写工作的主要目的,围绕自治区文化发展这个主题,密切关注和挖掘我区文化建设事业繁荣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动态,力图比较全面又突出重点地展示宁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历程,深入、准确地反映文化发展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宁夏反腐倡廉蓝皮书(2018)》加强对全区反腐倡廉建设的若干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的分析预测与应用对策研究,反映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我区反腐倡廉建设面对的严峻局面。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舆情分析等梳理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与反腐败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
  (六)《宁夏法治蓝皮书(2018)》从全区法制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宁夏立法、审判、检察等方面探讨民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以期为公检法机关及民众提供理论指导。
  (七)《宁夏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报告》由宁夏住建厅和宁夏社科院共同完成,邀请区内相关专家完成撰稿。围绕城乡建设,从建筑业转型升级、装配式建筑发展、房地产去库存、棚户区改造、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特色小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是一部反映民众关注的城乡建设焦点问题的综合性研究报告。
  总体而言,2018年的宁夏系列蓝皮书继续以我区年度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和亮点为切入点,坚持决策咨询立场和专家学术视角,分析发展现状,预测发展趋势,研究发展特点及规律,同时也对发展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总结和理性研判。与往年蓝皮书相比,其内容更为丰富,观点更加鲜明,对策建议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
  三、扎实推进重大历史文化项目,彰显宁夏地方历史文化底蕴。
  2017年,我院的重大历史文化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宁夏通志·卷首》《宁夏史志》《宁夏年鉴(2017)》相继出版,《宁夏史话》《沙湖史话》《六盘山史话》等一批史话类著作相继出版,继续保持史话类丛书的品牌特色,推动了“宁夏地方史话丛书”的编纂迈上新台阶;《宁夏地方历史文化论丛(第三辑)》于2017年4月和12月出版,丰富了我区历史文化资料库。
  四、完善规章制度, 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
  2017年,我院先后对旧的科研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先后出台了《宁夏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认定及奖励办法(试行)》、《宁夏社科院人才梯队建设“传帮带”制度(试行)》、《宁夏社科院学术会议申报审批管理办法》等一批相配套的科研管理制度,使科研管理在规范化制度上迈上新台阶。
  2017年我院正式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列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重点培育智库。我院还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新组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院、宁夏社科院理论研究中心、宁夏第三方评估中心、宁夏创新驱动战略研究中心、宁夏脱贫富民战略研究中心、法治宁夏研究中心、宁夏生态立区战略研究中心、宁夏全域旅游研究中心、宁夏当代史与口述史研究中心、国际西夏学研究中心、宁夏民国文献研究中心、宁夏古村落研究中心、宁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宁夏经济史研究中心等15个非常设研究机构,扩大了研究领域,更好的开展科研工作。
  五、深入广泛开展学术交流。2017年我院举办了多次有质量有影响的学术会议,对宣传宁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月,我院地方志办公室召开了“全区地方志上半年总结暨石嘴山市修志工作观摩、培训会”;7月,我院社会学法学所和农村经济研究所联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召开了“精准扶贫宁夏论坛”;10月,我院综合经济研究所协办、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召开了“2017年脱贫富民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9月23日,由宁夏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共同主办 “新中国治国理政历史经验”十七届国史学术年会在银川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等80余名入选作者和国史学会代表参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原所长、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国史学会顾问张全景,分别在会上作了题为《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经验贯通起来总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的讲话;11月,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进一步繁荣发展宁夏群众文化,切实发挥新型智库作用,我院文化学科在宁夏文化馆建立群众文化调研基地。我院连续9年与中国社科院合作开展宁夏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务实有效,为中国社科院与地方社科院合作积累了经验,得到中国社科院的充分肯定。还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区内外专家学者来院作学术报告。选派科研人员参加了第二十一次全国社科院图书馆馆长协作会议暨新型智库建设与社科图书馆发展论坛、全国第四次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第七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第十八届全国皮书年会等学术活动。组织我院专家、学者为自治区部分高校和党政部门做了十九大精神宣讲、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辅导、加强法制政府建设、回族文化概论、西夏历史文化等专题学习讲座30多场次,讲宁夏历史,说宁夏故事,发宁夏声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我院通过继续开展学术论坛、学术例会、学术沙龙和调研考察等学术活动百余次,凝练科研课题、紧跟学术前沿,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回顾2017年,我院坚持实施科研立院、人才强院、开放办院、管理兴院、文明建院五大战略,努力建设在“全国有声音、在西部有影响、在宁夏有作为”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智库,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展望2018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坚持理论创新,强化应用对策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统筹抓好各项工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努力为实现宁夏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西征程中做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新华社记者:

  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主要矛盾作了精辟的论述,宁夏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在社会建设和发展方面还面临着哪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今后如何破解这些问题?

张廉: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作了精辟的论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宁夏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在社会发展方面还面临着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民生建设还有短板,与群众期盼还有距离。具体来看,一是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部分企业用工需求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较大,创业带动就业活力不足。二是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发展不平衡,高校高层次人才比较匮乏,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不强。三是医疗卫生领域改革任重道远。公立医院负担仍然较重,补偿政策落实不到位,综合医改还有需要破解的难题。医疗卫生供给能力仍然不足,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力薄弱。 四是社会保障“兜底线,织密网”的作用还需加强。社会保险支出压力与日俱增。由于历史欠账、人口老龄化、阶段性降费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基金稳增长与保发放的矛盾突出。社会救助力量和水平层次较低。五是养老服务业发展还有短板。宁夏已进入了一个中度人口老龄化阶段,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未富先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在我区在民生领域的这些突出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是我们推进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我们只有顺应民生需求新变化,坚持公平公正理念,在补短板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增进人民福祉,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采取以下举措: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办好各类各级教育。要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紧紧围绕脱贫富民战略工程,推动职业教育更快发展。
  二是提高就业质量。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重点促进高校毕业生、城镇4050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及特殊人群等困难群体的就业。
  三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社会保险人群全覆盖,提升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根据全区经济发展现状,实施阶段性降费和降基数的“双降”措施。建立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协同发展机制,为参保人员提供更高水平的保障。做好社会救助的兜底工作。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制度有机衔接,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和建档立卡范围。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将贫困患者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四是大力推进健康宁夏建设。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推进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和人员总量管理,加强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研判人口发展形势,加强出生人口监测,全面优化生育服务。重视流动人口服务工作。
  五是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业,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2018年法治宁夏建设成就与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张廉:

  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方立法成绩突出,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司法改革效果初现,法治社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面临的挑战:思想观念的束缚、利益固化的藩篱、政策制度规范落实不力,经济发展风险、社会发展风险。

宁夏新闻网记者:

  2017年自治区文化发展有哪些特别值得关注的亮点?

张廉:

  亮点之一是与宣传部实施的核心价值观铸魂工程紧密相关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针对我区农村存在的天价彩礼、婚丧大操大办等不良习俗,自治区启动了遏制不良风气、不良习俗、不良现象的系列举措,确立了推动移风易俗的路线图、时间表,以此作为树立文明乡风的切入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农村民风建设、 移风易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以县域统筹推进为重点,到 2017 年年底实现行政村红白理事会全覆盖和村规民约修订全覆盖。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作为、新成就扮亮了宁夏乡村,不断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亮点之二是与文化扶贫惠民工程相关的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中南部9县(区)为切入点, 奋力补齐基层文化设施短板。全面推进宁夏贫困县(区)图书馆、 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以及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标准化、均等化建设。 全面实施文化扶贫工程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大力推动文化扶贫惠民工程,中宣部支持资金6060万元,自治区财政配套资金 6090元,全面完成贫困地区606 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555 个村功能提升任务,建成县区“两馆” 3 个,新建 8 个标准化乡镇文化站,实现文化设施到村、文化服务到户、文化普及到人、文化扶贫到根, 率先在全国实现了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亮点之三是媒体深度融合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宁夏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为了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按照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思路,宁夏通过实施媒体深度融合工程, 进一步加快了宁夏媒体从相“加” 向相“融”发展的进度。推进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和宁夏广播电视台按照“四个一”建成“中央厨房”融合媒体中心。银川新闻传媒集团以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新媒体五大平台为基础,构建 5 n 现代传播体系, 筹建了以集团“中央厨房” 为核心的全媒体中心,初步实现了全媒体策划与全媒体采编联动和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平台传播。
  亮点之四是加强文化产业统计监测工作,促使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更加准确、 翔实,为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关键的基础性依据支持。主要表现在:开展规模以下文化及相关产业监测统计工作;健全文化产业发展动态监测工作机制,建立全区统一的文化产业统计单位名录库。指导各市县完成了全区 5128 家文化及相关企业名录库的核对,制定统计报表制度,编制统计软件,推动市县文化部门建立数据统计机制,实现文化创意企业和融合类企业应统尽统。宁夏文化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创新,得到了文化部通报表扬,并在 2017 年全国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亮点。

宁夏社科院副院长 段庆林: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有关同志的回答。由于时间的关系,记者提问就到这里,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