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刚:
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欢迎大家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褚丽萍,向大家介绍我市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各位记者感兴趣的问题。首先请褚局长发布我市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褚丽萍:
2017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整体经济保持增长,转型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整体经济保持增长,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评估审定,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18595.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28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7590.36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10786.74亿元,增长6.0%。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高,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0.1%,增幅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1.6倍,其中新服务、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利润分别增长2.5倍、6.7倍。财政收入质量持续改善,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5%,比上年提高9.9个百分点。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创新驱动引领发展
去产能扎实推进,2017年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77.1%,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为2014年二季度以来的最好水平;去库存持续显效,全年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29.9%;去杠杆稳步实施,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0.5%,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新出台两批52项降成本政策措施,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5.13元,是降成本各项措施实施以来的最低水平;补短板逐步加力,全年科研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居民服务投资分别增长76.1%、52.4%和16.9%。 持续推进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型企业发展活跃,2017年,全市新增规模超亿元科技型企业42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0家。全市备案市级众创空间154个,聚集创业团队超过5600个、创业企业超过3500家。19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包括技术发明奖2项,科技进步奖17项,涉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体经济转型发展
服务业主导地位更加巩固。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受取消手机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政策带动,电信业务总量增长71.3%,比上年加快18.9个百分点;1-11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77.1%和40.6%,分别快于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52.1个和15.6个百分点。 先进制造引领工业发展。2017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5.6%,增长3.6%,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为59.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产品更加产销适路,助推出口形势持续好转,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9.3%,比上年加快19.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贡献突出,分别拉动工业出口增长6.4个和2.7个百分点。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加快推进以减粮、增菜、增林果、增水产品为主的“一减三增”战略,超额完成三年调减10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的目标。农业生产基本稳定,粮食生产再获丰收,2017年,粮食总产量212.02万吨,增长8.0%。
四、新经济蓬勃发展,新动能加快积聚
新产业新产品快速成长。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9%,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增加值增长10.4%,快于全市8.1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6%。符合产业升级方向和市场要求的新产品生产形势较好,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服务机器人和城市轨道车辆产量分别增长29.3%、27.9%、26.6%、14.2%、3.5%和2.3%。 “互联网+”加快推进,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2017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网上零售额418.60亿元,增长30.0%,占全市的17.8%,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网络销售火爆带动快递业快速发展,全年快递业务量突破5亿件,增长22.4%。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9.0%和14.7%。共享单车快速发展带动自行车生产,全年自行车产量增长31.6%。
五、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速推进,民营经济活力不断释放
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主动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承接平台建设,“通武廊”携手打造协同发展试验示范区。京冀企业来津投资到位资金超过1000亿元。重点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津冀港口集装箱码头公司揭牌,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中,来自北京与河北的货物比重达到29.8%;作为京津冀机场群中重要骨干机场,天津机场加快打造进出北京的“空中新通道”,全年旅客吞吐量2100.50万人次,增长24.5%;实行京津城际月票制,累计刷卡51万人次;生态环保联防联控不断深化。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创业氛围日趋浓厚,民营经济主体大幅增加,2017年,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22.67万户,增长36.7%,占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的98.7%。民间投资保持活跃,全年完成投资7092.16亿元,增长4.6%,快于全市4.1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62.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民营企业销售额13868.30亿元,增长7.1%,占全市的46.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中,民营经济营业收入1337.04亿元,占全市的67.5%,增长31.9%,快于全市6.9个百分点。
六、投资消费继续增长,出口速度由负转正
投资结构调整优化。201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1274.69亿元,增长0.5%。工业优势产业投资增长6.9%,快于全市6.4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2.4个百分点。“三新”产业投资1926.15亿元,增长30.5%,快于全市30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17.1%,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66.6%。房地产调控效果进一步显现,房地产开发投资2233.39亿元,下降2.9%;商品房销售面积1482.12万平方米,下降45.3%。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29.67亿元,增长1.7%。发展享受型消费增长较快。体育娱乐用品、家具、化妆品和金银珠宝零售额分别增长85.7%、47.8%、14.8%和9.6%。大众餐饮保持活跃,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2.6%,快于全市1.6个百分点。201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646.85亿元,增长12.8%。其中,进口4694.49亿元,增长21.6%;出口2952.36亿元,增长1.2%。从出口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437.32亿元,增长3.7%,占全市出口的48.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从出口市场看,对日本、美国、欧盟出口分别增长11.2%、7.1%和8.3%,合计出口额占全市的37.8%。
七、招商引资势头良好,金融存贷规模稳定增加
出台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若干意见,2017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51家,合同外资额264.23亿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06.08亿美元,增长5.0%;其中自贸区引进外资成效显著,实际直接利用外资28.03亿美元,增长12.1%,快于全市7.1个百分点,占全市的26.4%。存贷款规模双双超过3万亿。截至201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1602.54亿元,增长9.9%,比年初增加2848.49亿元,同比多增89.1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30940.81亿元,增长2.9%,比年初增加873.77亿元。
八、民计民生持续改善,消费价格涨幅平稳
就业收入稳步增长。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继续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应届大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全年新增就业48.95万人,增长0.1%,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首次超过六成。制定并落实20项居民增收措施,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至205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上调至277元。2017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22元,增长8.7%。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涨幅与上年持平。服务价格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服务价格上涨4.1%,拉动CPI上涨1.7个百分点。受鲜菜、猪肉、鸡蛋价格回落影响,食品类价格下降0.1%,为近年来首次下降。生产价格持续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8.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1.1%,涨幅分别比上年提高10.5个和12.8个百分点。
天津日报记者:
2017年,天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一定回落,请问怎样评价全年天津经济发展走势?
褚丽萍:
2017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狠抓转型升级,主要指标增速虽有所回落,但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一)全市经济保持增长,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0.1%,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5%,比上年提高9.9个百分点。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就业48.95万人,完成计划的101.98%,比上年增长0.1%。物价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涨幅与上年持平。
(二)发展中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增多,转型升级阵痛显现
2017年是近年来天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较多的一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稳增长难度进一步加剧,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和制约因素依然较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或下降,转型升级带来的阵痛逐步显现。 一是从供给侧看,工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减弱。受市场、环保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增速放缓。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回落5.2个、3.3个和0.9个百分点。部分重点行业生产回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个行业合计影响全市工业增加值回落3.6个百分点,而去年为拉动增长1.6个百分点。 建筑业总产值增速逐季走低,全年建筑业总产值下降12.9%,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回落23.2个、22.3个和15.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速由高转稳。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长4.0%,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回落6.2个、6.0个和4.7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从高速扩张期逐步向稳定增长期过渡,1-11月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5.0%,比年初回落8.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房地产调控效果进一步显现,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9%,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45.3%;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占比较低,不足以抵消传统产业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二是从需求侧看,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减弱。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1274.69亿元,比上年增长0.5%,虽扭转前三季度下降0.3%的局面,但仍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回落9.5个和3.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企业投资意愿不高,直接影响了我市经济增长的潜力。全年新开工计划总投资5000万以上项目500个,比上年减少408个;计划总投资3085.98亿元,下降39.7%。消费增速稳中趋缓,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回落3.3个、3.8个和2.6个百分点,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最低增速。基本生活用品消费下降,吃穿类和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下降8.3%,影响限额以上社零额增长1.5个百分点。三是从外部需求看,出口的拉动作用较弱。2017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主要经济体持续复苏但存在脆弱性,经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政治、社会等其他因素影响,外需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2017年6月-11月,我市外贸出口连续6个月下降,尽管全年有所反弹,增长1.2%,但仍是低增长。四是从发展环境看,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不断增强。2017年,我市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坚持绿色发展,铁腕治理环境污染,对2.1万家“散乱污”企业进行分类整治,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落后产能,以环境保护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初步测算,影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500亿元,折合增加值约125亿元。我市相继出台港口禁止汽运煤炭集港运输、秋冬季建成区内禁止各类建设工程土石方作业等多项措施,影响了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相关企业正常生产。 五是从发展阶段看,我市经济进入了转型升级阵痛期。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市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市经济已经由工业化发展阶段进入后工业化社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经济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在2011年经济总量超过万亿、2015年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后,经济发展逐渐步入增速换档、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转型期。
(三)转型发展孕育新的亮点,发展动能加快转换
当前,我市经济增速虽有所回落,但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积累,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攀升,结构更加合理优化,代表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产业增长速度加快,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民生事业全面发展。一是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高,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962.82亿元,增长20.1%,连续1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39个行业大类中,38个行业实现盈利,12个行业利润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6倍,其中新服务、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2.5倍、6.7倍。财政收入质量持续改善,全年税收收入1611.7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5%,比上年提高9.9个百分点。全力推进绿色发展,2017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6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1%,与2013年相比,下降35.4%,完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任务目标,主要污染物中,SO2和CO浓度均达到国家标准,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达到209天,比2013年增加64天。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去产能扎实推进,2017年化解粗钢380万吨、生铁175万吨,排查取缔一批“地条钢”企业,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77.1%,为15个季度以来的最好水平;去库存持续显效,全年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29.9%,其中待售1-3年的下降39.5%;去杠杆稳步实施,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0.5%,比上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全年新出台两批52项降成本政策措施,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5.13元,是降成本各项措施实施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比减少1.10元;补短板逐步加力,2017年科研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居民服务投资分别增长76.1%、52.4%和16.9%。三是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先进制造引领工业发展。2017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6%,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9.5%。举办首届世界智能大会,首架A330飞机顺利交付,“彩虹—5”无人机成功试飞。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融资租赁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境内外租赁总资产超过1.1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4;1-11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77.1%和40.6%,分别快于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52.1个和15.6个百分点;受取消手机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政策带动,全年电信业务总量增长71.3%,比上年加快18.9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调整优化。2017年,实体投资6803.95亿元,增长3.0%,快于全市投资2.5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60.3%。工业投资3352.34亿元,增长3.8%,快于全市投资3.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优势产业投资增长6.9%,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三新”产业投资1926.15亿元,增长30.5%,快于全市30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17.1%,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66.6%。发展享受型消费增长较快。2017年,体育娱乐用品、家具、化妆品和金银珠宝零售额分别增长85.7%、47.8%、14.8%和9.6%。大众餐饮保持活跃。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2.6%,快于全市1.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结构继续升级,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2.0%,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8.1%,分别快于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4个和11.5个百分点。
四是民营经济活力增强。出台“津八条”政策,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我市民营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前三季度,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8%,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保持活跃,全年完成民间投资7092.16亿元,增长4.6%。从2017年3月份以来,民间投资增速连续10个月高于全市,占全市的比重稳定在60%以上。服务业民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1-11月,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中,民营经济营业收入1337.04亿元,增长31.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占总量达67.5%。民营市场主体注册踊跃,全年新注册22.67万户,增长36.7%,占全市的98.7%,主要集中在批零住餐、科技服务和租赁商务等行业。民营经济社会贡献突出,全年实现税收1427.98亿元,增长3.2%,占全市的43.7%。吸纳就业作用增强,全年民营企业新增就业26.9万人,占全市单位新增就业比重为59.8%,成为拉动全市就业的重要动力。五是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引导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继续深入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妥善安置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积极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全市就业形势整体良好。2017年,全市新增就业48.95万人,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5%的较低水平。从就业服务需求调查数据看,四季度我市全部就业人口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3.10小时,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17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22元,增长8.7%。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2%,财产净收入增长8.9%。深入推动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811.5万人和1088.5万人。加快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和提升改造106所幼儿园。推进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330多所义务教育学校通过达标验收。提前实现医保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145家本市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机构范围,全面推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保障房建设,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房3.02万套。改造水气热旧管网100公里,地铁5、6号线实现区间试运行。成功举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
今晚报记者:
近日,滨海新区对外宣布2016年全区GDP从超万亿元调整为6654亿元,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褚丽萍:
首先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1月11日,在天津滨海新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更改统计口径,由注册统计口径调整为在地统计口径,2016年GDP由原来的10002.31亿元,调整为6654亿元,在很大范围内引起了关注,一些媒体网站纷纷转载,很多网友都在网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表明,广大媒体和网友关心天津发展,关心滨海新区发展,我们对此表示深深的感谢。这次滨海新区注册统计口径调整为在地统计口径,重新核定2016年GDP数据,是滨海新区贯彻落实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和实行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要求的主动作为。部分网友在网络上对新区数据的调整产生了误读。这里,我给大家解释一下滨海新区统计口径的变化。天津滨海新区使用注册口径统计有其历史沿革。滨海新区是于2009年11月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和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个功能区的基础上,合并原塘沽区、汉沽区和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建立发展起来的。在滨海新区成立之前,这三个功能区拥有许多企业优惠政策,很多天津其他区县企业为了享受优惠政策,在三个功能区注册,但仍在原区县生产经营,这三个功能区为了全面反映区域内改革开放成果,按照企业注册口径进行统计核算,而除三个功能区之外的其他区县按照企业在地原则进行统计。采用注册口径进行统计核算是全国许多开发区普遍采用的一种统计方法。滨海新区成立以后,由于这三个功能区是滨海新区的主体,滨海新区仍然沿用注册口径进行核算,不同于其他区县。按新区注册口径计算的GDP数据,不仅包括滨海新区在地企业,也包括在滨海新区注册而在天津市其他区县经营的企业,这部分企业与其他区县有重复,使得滨海新区与其他区县GDP数据之和大于全市,差额就是滨海新区与其他区县交叉重复统计的部分,但在计算全市GDP数据时已经剔除。所以,这次滨海新区注册统计口径调整为在地统计口径仅是统计口径变化,对全市GDP数据没有影响。近年来,天津市统计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加快统计改革、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要求,进一步充实执法力量,规范统计工作流程,加大执法力度,开展统计数据核查,努力夯实统计数据质量。围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统计执法双随机抽查、统计违法案件举报、统计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建立健全了9项制度规定,推进了统计执法工作科学规范。2017年,全市组织6600多家企业开展了数据质量自查,对1020家企业进行了现场执法,对59家统计违法单位进行了严肃处理,其中市局直查344家,查处统计违法案件47件,是近年来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最大的一年。提升了统计数据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每日新报记者:
新旧动能转换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您刚才也提到了我市新动能的一些情况,请详细介绍一下我市新动能培育和发展情况。
褚丽萍:
当前,我市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在传统动能增长乏力、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我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为我市经济稳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我市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积极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发展的同时,符合产业升级方向和市场要求的新产品生产形势较好,推动供给结构和质量不断优化。一是新产业快速成长。2017年,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要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9%,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14.0%,增长10.4%,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4.6%。二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生产增长较快。全年生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576.80吨,增长29.3%;光缆809.03万芯千米,增长10.0%;太阳能电池107.10万千瓦,增长27.9%;集成电路14.37亿块,增长14.2%。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加快融合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城市商业综合体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层出不穷、迅速发展,为服务业发展积聚新动能。与互联网有关的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2017年1-11月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77.1%和40.6%,分别快于全市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52.1个和15.6个百分点。一是居民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大众消费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消费便利,释放了消费潜力,为拉动消费增长贡献了力量。2017年,全市限上批发和零售业网上零售额418.59亿元,增长30.0%,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为17.8%,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网民网上购物消费习惯专项调查显示,天津5成以上的被访者每月网购次数为2-5次,2014年至2016年人均月均网购消费金额逐年增长,分别为1173.6元、1373.2元、1501.1元,月均网购消费金额在1001—5000元的比重由2014年的37.7%提高到2016年的41.1%。网络销售火爆带动了快递业快速发展,快递业务量5.02亿件,增长22.4%。二是商业业态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借助互联网,传统实体业态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住餐业利用“互联网+”积极转型,从团购到网上订外卖、订酒店,符合现代都市人生活节奏的经营模式受到大众欢迎,促进企业销售收入快速增长,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和客房收入分别增长1.1倍和15.8%。三是金融业利用“互联网+”加速创新,移动支付、P2P网贷、众筹等新兴业态迅速兴起,我市与蚂蚁金服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无现金城市”建设。四是分享经济广泛渗透,网络约车、共享单车等新服务迅速发展,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聚合了零售、餐饮、休闲养生、娱乐、文化、教育等多种服务功能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快速发展,吸引客流人数众多,市场销售增长较快。专项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市正常营业且达到一定规模的商业综合体共有24家,全年总客流量1.8亿人次,平均到每个商业综合体,日均客流量2.1万人次。全年实现销售额126.3亿元,增长20.7%。
刘志刚:
谢谢褚局长的回答,感谢各位媒体记者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