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7首页>网上直播>

1月24日贵州举行“2017年贵州省主要经济数据解读”媒体见面会(第二场)

发布时间:2018-01-30 13:54:35  |  来源:贵州省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宇


刘琦: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耐心等待,下面,我们进入今天见面会的第二场,请我省首个脱贫摘帽出列县赤水市市长谭海同志,2018年拟脱贫摘帽出列县龙里县委书记刘华龙同志,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红团同志,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秘书刘涛同志,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县域经济和实体经济,就像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两根支柱,支撑贵州在新一轮跨越发展中快速向前、不断提升。贵州的高质量发展,靠的是全省上下一起努力,靠的是一个个县、一个个企业的点滴积累,来之不易。
   下面,请记者朋友们就关心的问题提问。请举手示意。
 


贵州日报记者:

   您好,我是贵州日报记者,赤水是我省首个脱贫摘帽贫困县,请问谭市长,赤水在经济发展和产业脱贫过程中,有哪些绝招和秘诀?


谭海:

   谢谢你的问题。近年来,赤水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突破百亿元大关,增速预计13%以上,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49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53元,增长9.5%,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7.6%,成为贵州目前唯一脱贫摘帽出列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走特色高效之路,夯实“三农”基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因地制宜实施十万亩金钗石斛、百万亩丰产竹林、千万羽乌骨鸡、三万亩生态水产的农业“十百千万”工程,构建“石上种药、山上栽竹、林下养鸡、塘中养鱼”的山地生态立体农业。截至2017年,全市金钗石斛达8.7万亩、商品竹林100万亩、出栏乌骨鸡730万羽、生态水产养殖1.1万亩,建成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农业增加值19.05亿元,增长6.9%;贫困人口实现产业全覆盖,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92.63元。
  二、坚持走低碳循环之路,增强经济支撑。围绕竹、药、醋、鸡、酒“五张名片”,以精深加工推动全产业链发展,着力补齐园区道路、标准厂房、基础配套“三大短板”,破解招商、融资、用工“三大难题”,打造竹木加工、特色轻工、新医药大健康和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三个百亿级产业”。201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1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29亿元,增长12.8%;带动1.2万人就业,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问题,人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
  三、坚持走全域旅游之路,激发三产活力。把旅游作为推动三产发展的龙头来抓,坚持以游客满意为中心,突出创建国家级5A景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两大抓手,大力实施基础配套、旅游业态、品牌营销三大提升工程,推动工旅、农旅、城旅、文旅、康旅深度融合,旅游产业持续井喷。全年接待游客1634万人次,增长36.08%,旅游综合收入185亿元,增长36.7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5.25亿元,增长18%;旅游从业人员7万多人,带动贫困人口就业9000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让广大群众走上旅游路、吃上旅游饭、发上旅游财。
  回顾近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因地制宜、选准产业是前提。我们充分结合1500米的海拔落差和82.85%的森林覆盖率,大力发展竹、金钗石斛这两个赢利丰厚但周期相对较长的产业,乌骨鸡和生态水产这两个“短、平、快”产业,通过长短结合、大小并举和利益联结,促进产业兴旺、百姓增收。持之以恒、苦干实干是关键。我们坚持真抓实干,横跨三个“五年计划”,选准“竹、金钗石斛、乌骨鸡、生态水产”四大产业,历经五届市委政府,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新路,为决战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厚植基础、群众增收是根本。我们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推动“三变”改革、完善利益联结、开发“五员岗位”、发展全域旅游等,让群众最大限度参与其中,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共建同步全面小康。
  最后,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赤水经济社会发展的亲切关怀和鼎力支持,欢迎大家“四渡赤水”,我们在赤水等您!

刘琦:

  谢谢谭市长分享的“赤水经验”。多年来,赤水一以贯之走特色高效农业、低碳循环和全域旅游三条发展之路、脱贫之路、致富之路,是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典范、率先摘帽出列的关键所在。值得学习和借鉴。请继续提问。



多彩贵州网记者:

  请问刘书记,龙里作为2018年即将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之一, 2017年,经济增长情况如何,支撑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产业有哪些?取得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原因有哪些?



刘华龙:

  感谢媒体朋友对龙里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精准扶贫工作的关心!
  龙里县总人口23万,2014年底,全县共有74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22个),属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贫困县。截至2017年底,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为此,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将我县明确为2017年脱贫摘帽的16个县之一。现正在准备迎接省级和国家的评估验收。
  近年来,按照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我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以确保精准扶贫取得决定性胜利。
  一、着力在“精准”上下功夫,努力在“扶持谁”“谁扶持”“怎么扶”上夯实工作基础
  精准识别上,我们以“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为总原则,由县四级班子领导分片包保,发动全县各级干部力量,结合“四看法”,以“七步法”为标准(农户申请、村级初审并入户调查、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并公示、乡镇核查并公示、县级审核并公告后批复、签字确认、录入系统),多轮次开展了到村到户贫困状况精准识别工作。
  精准帮扶上,我们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尊重民意、集思广益、分类施策、到户到人,出台了脱贫攻坚“1+20”方案,组建了一支2777人的脱贫攻坚“总攻”突击战队,坚决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就业扶贫和基层组织建设六场攻坚硬仗。
  精准管理上,我们坚持“动态管理”原则,建立了“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的帮扶管理体系,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3条以上增收渠道和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再严格按照“六步法”(村民小组提名、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在村内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报乡镇政府核准、签字确认并销号)进行贫困户评估退出。
  二、狠抓实体经济发展,做强县域综合实力,努力在产业反哺农户上见成效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为根本,经济增长速度平均达到14.5%以上,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一产方面,我们主要是发挥毗邻贵阳优势,大力发展刺梨、蔬菜、生态禽畜等产业,主攻都市农业、餐桌经济,做贵阳的“菜篮子”。我们有37家农业龙头企业,有全省性的专业蔬菜和水果批发市场——双龙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龙里出产的农产品直供贵阳北京华联、沃尔玛等超市。整个农业产业扶贫共覆盖农户59120户次,贫困户31860户次,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二产方面,我们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经济建设主要精力放在抓实体上。龙里有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40家,居全省第四位、黔南州第一位,基本形成新型建材、新医药、装备制造、特色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拥有华润雪花啤酒、卡布国际、红狮水泥、瑞和制药等多家实力企业。2017年,我们对38户企业实施了“千企改造”,“千企引进”企业达18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83亿元,实体经济强力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全县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94亿元,增速达20.2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3%。
  三产方面,目前龙里有4条快速干道直通贵阳,正在修建的龙溪大道也力争于今年下半年通车。我们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专业快递物流集聚区——贵州快递物流集聚区,入驻劳动密集型快递物流企业33家,快件日处理量超过150万票,占全省快件吞吐量的85%以上。我们引进社会资本200多亿实施多元化旅游开发,建设旅游经济带,成功创建1个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我们还有专门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劳务公司,开发了5000多个公益性就业岗位,贫困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率达90%以上。
  三、坚持“民生为本”,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
  我们新建了1所全寄宿制高中,引进了贵州985实验学校,续建、改建、新建教育类项目45个,与省水利电力学校开展了职校联合办学;正在扩建县中医院,新建成县妇幼保健院,完成了15家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县内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城市低保、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了10%和15%;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全县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再次感谢对龙里的关心!谢谢!

刘琦:

  谢谢刘书记的分享。龙里在脱贫攻坚中始终坚持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这个抓手,结合区位优势等县域实际,做大做强物流等特色产业,成效显著。祝福龙里早日脱贫摘帽出列。请继续提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作为优秀的军民融合企业,在为国家航空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助推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请问宋总,黎阳航空2017年发展速度如何?有哪些特点?



宋红团:

  非常感谢,很高兴参加今天下午的活动。非常感谢各位媒体记者对黎阳公司这样一个军民融合企业的关心、关注,我是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红团。
  在座的各位对航空发动机企业比较陌生,我们的抬头比较多,比如中国航发黎阳是国防军工企业,是大一型国有企业,是高技术企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同时更是我省、我国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发、生产、制造和修理企业。大家都知道,发动机的制造难度、研发难度和修理难度非常大,刚才记者提到我们的发展速度,在座的各位听得更多的是原来的“深圳速度”,其实这几年应该看贵州速度。我昨天刚从北京开会回来,人家最羡慕的是贵州,原来认为咱们比较穷,建厂的时候叫建三线,所以我们在外面出差的时候,很多朋友会问我们为什么贵州的发展速度这么快,特别是这几年?可以知道连续7年获得全国前三,而且2017年又跃居为双位数增长,10.2%的增长,应该说非常快。
  黎阳公司这些年也是如此,上世纪60年代,我们在平坝奋斗了50多年,2016年全部搬迁到贵阳国家高新区,应该说我们在贵州省的大力支持下,2000亩地,投资54亿,建了一个现代化的国防企业,这是非常不易的。随着国家的投入、贵州省的支持,黎阳公司每年都在大踏步前进,比如技改投入,“十三五”规划期间,五年投入近50亿,是“十二五”和“十一五”的两倍之多,甚至是三倍,应该说这个速度、投资规模非常强大。
  另外,由于贵州省的大力支持、航发集团的大力支持,使得支撑我们公司的产品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比如2017年到位的40亿非公开的募投资金,由贵州省、贵阳市、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也有国家的投入。一方面能支持公司军民的发展,另一方面能支撑我们军转民和民参军的项目,这些资金的投入更进一步的快速发展。我们有一个预计数字,到2020年,我们将打造以航空发动机为核心的黎阳产业集群,真正实现军民融合工业的总产值100亿,到2025年将达到150亿,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
  说一个案例,黎阳公司在原来的三线平坝靠山隐蔽进洞那个地方,我们当时离平坝还有4公里左右,过去黎阳公司从事军品的从业人员达到1.3万人,而目前从事军品的人员4500多人,虽然我们还是一个近1万人的企业,但从事军品的人员是原来的新1/3多一点,但完成的任务情况是原来的两倍之多,这就是这几年的速度。
  有什么特点?我总结了六个关键词:动力、创新、融合。
  动力,我们一切全源于动力,一切也围绕动力,因为我们是搞发动机的,成都的商用和战斗用的动力发动机都是军用和民用的动力。动力来源于什么?我的理解,一个是军民融合战略,这个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我们提供了好的政策和施展才华的天地。二是两机专项,2017年作为国家100项专项之首,发动机和燃气发动机。三是贵州历任领导都非常支持黎阳公司的发展,包括我刚才说的募集资金的事,同样来源于省里的支持。四是中国航发的成立以及中国航发对黎阳公司的支持。国家进行一些战略调整,整合了很多大型、国家型的企业,黎阳公司的上一任主管中国航发从整合范围内出来以后变成国家第11大军工企业,非常不易,这些都为我们鼓足了干劲,加了油,所以我们有信心在原来的基础上弯道超车,改道超车。
  创新。我们公司这些年紧紧结合“千企改造”工程,坚持发挥大数据、大变革作用,全力推进智能制造、协同创新项目。我举两个例子:一是关键零部件数据化生产路线。黎阳公司原来自筹资金8000万投入,瞄准怎么样实现最快的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向智能制造信息化发展、迈进。全省观摩会到我们那里去看了,看了以后非常有感触,原来有31道工序,合并成3道;原来有50多人,现在1-2人可以全部操作。不仅解放了人,同时大大提高了效率。你们可以想象到有机器人、编程、数据整理和汇编、监测系统的及时反馈、验证和优化,产品质量大增。二是为要做发动机脉动装配线,现在投4500万做这个事。
  融合。融合主要指军民融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路径和天地。黎阳公司早期就进行了军民融合,只是我们不断借助军民融合战略发展产业优势。一方面是保军为守则,另一方面是在成果转化上充分利用军工技术开发民机和军用的燃机产品,和当地政府紧密合作,引进战略投资做,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包括刚才提到的老区,我们有4500亩,准备在老区和政府开发、投资、建设热表处理中心,服务于军民融合企业。坚持顺势而为,在吸引民资上推进军民优势、资源共享,按照中国航发提出的“小核心、大协作”理念,我们引进了社会的优势资源进入军品科研生产。这两年大概要把1万件产品到1.5万件产品由贵州企业承接,直接带动整个产业部低于4亿,应该能够借助这些优势发展、培育这些企业,为贵州的经济带来更高的发展。利用民智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在有一些优秀、优质的民用产品引进了军民融合领域,比如分布式海岛卫星电网、混合供电、集装箱储能,新一代电动汽车使用的智能充电桩都是军民融合的关键点和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发展,一定能推动全价值链、全产业链的合作,提升和带动产品发展。
  黎阳公司一直专注于高端装备产品制造,相信通过全省各界的努力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定能够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项目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和航空发动机产业协同发展。
  最后,再次代表黎阳公司对省委省政府以及相关的单位、机关、媒体和记者的关心、帮助、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是腊八节,借这个机会,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顺意,谢谢。

刘琦:

  谢谢宋总。黎阳公司是我省乃至国内优秀的军民融合企业代表,为我国民用飞机提供了坚强的“中国心”,值得敬佩。请继续提问。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老干妈作为贵州实体经济的民企代表,一直是贵州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骄傲,请问刘渊董秘,在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贵州经济增速实现10.2%的快速增长过程中,老干妈营收和产值情况如何?老干妈数十年如一日稳定增长的秘诀是什么?



刘涛:

  谢谢你的问题。很荣幸作为受邀企业代表参加2017年度贵州省主要经济数据解读新闻发布会。
  2017年贵州经济增速实现10.2%的增长,可喜可贺。老干妈作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和贵州省辣椒加工的支柱企业,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级政府的扶持帮助下,在陶华碧女士的带领下,老干妈一如既往的秉承“诚信为本,务实进取”企业精神,全体老干妈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雷厉风行抓落实,快干实干促发展。近五年来企业完成销售总收入超过200亿元,上缴各项税收近32亿元,保持了良好健康的发展势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企业辣椒制品的生产能力已超过300万瓶/日,拥有24个系列产品。同时企业坚持创新发展,积极开展新产品研发,已开发出西红柿辣椒酱、辣子鸡、糟辣鱼等近10个新产品。产品畅销持续不断增强,市场供不应求,产品出口已突破80个国家和地区。依托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通过产业带动、就业扶持、结对帮扶等方式,在全省各市县建立辣椒、生姜等原材料基地,带动约18万余农户增收脱贫,吸收招聘农村剩余劳动力5000余人;以实际行动为全省脱贫攻坚、加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企业扎实推进“千企改造”工程—老干妈油制辣椒产业园(贵定工厂) 项目的建设,开启了全面建设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新征程;在2017年11月省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上,志刚书记、贻琴代省长对企业的发展给予了肯定和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将按照要求继续发扬实干苦干精神,继续努力夯实基础,确保项目2018年8月正式投产。为满足企业未来快速发展的需要,企业按照现代的设计要求对集团公司贵阳总部进行了优化提升,厂区面貌已焕然一新。企业将持续努力将集团公司贵阳总部打造为集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一体的花园工厂。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老干妈企业将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打造贵州辣椒特色名片,奋发图强,接力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牢牢把握新时代发展机遇,踏上发展新征程,加倍努力,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各级政府,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刘琦:

  谢谢刘董秘。让我们更了解了老干妈为何在国内乃至全球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成为“贵州制造”的民营代表。

刘琦:

  再次感谢四位发布人。由于时间关系,本场见面会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会后与各部门联系作进一步的采访。四位发布人回答记者提问的有关内容,请各单位整理核实后,尽快提供给省政府新闻办,我们将上传到公共邮箱,请记者朋友们下载使用。
   请记者朋友们在报道好会议消息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新闻线索,做好后续延伸报道。相关报道,请省内新闻媒体和网站通过省政府新闻办统一开设的“贵州发布”专栏刊发、播出。同时,请中央和香港驻黔媒体记者结合各自的实际和特色,做好相关报道。
   今天的见面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