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7首页>网上直播>

2月28日云南省举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8-03-01 16:24:15  |  来源:云南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宇

 


田虎青: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22条措施是省委、省政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扩大有效投资为主抓手,以项目建设为经济工作主战场,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今天,由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进行新闻发布和政策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发布会的领导,他们是: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黄小荣先生;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处处长张彦先生;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处处长王芸女士;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贸处处长李安荣先生;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点项目建设处处长吴煜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云南省及昆明市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你们。
  今天的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请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小荣先生发布新闻。二是记者提问。
  下面依次进行。
  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有请黄小荣副主任作发布。


黄小荣:

  各位记者朋友:
  上午好!
  感谢大家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省发展改革委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云政发〔2018〕5号)(以下简称《意见》)作简要介绍。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
  近年我省每年年初都会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旨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有力举措积极应对经济形势,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特别是2016年以来,即形成了出台稳增长“22条”的工作惯例。这既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善宏观调控、精准施策的具体体现,也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夯实发展基础、推动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
  2017年,省委、省政府早谋划早部署,年初即出台政策文件并狠抓落实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任务圆满完成,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创近年新高。但当前经济形势依然复杂,我省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投资结构不优、项目资金短缺、工业增长乏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缓慢、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2017年10月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在开展2017年稳增长政策评估的基础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动向,广泛学习借鉴先进省区经验做法,结合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数易其稿,研究提出了2018年稳增长22条并报请省政府出台《意见》。
  二、《意见》的主要特点
  稳增长政策是年度性的,针对性、时效性较强。外部环境不同、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不同,稳增长政策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也会各有侧重。总的来看,2018年稳增长政策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一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云南作为一个欠发达的省份,面临双重任务,既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还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这要求我们处理好经济发展量与质的关系,做到优化现有存量、确保高质量的增量,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增长。为此,《意见》的整个措施安排都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展开。比如,我们提出开展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就是要充分释放现有优势产能;提出推动水电铝材一体化、水电硅材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等项目落地建设,就是要着力培育新动能;提出鼓励创新创业,就是要不断激发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研,摸清情况,准确查找问题,针对问题出实招,力求政策措施立竿见影、发挥实效。2017年,虽然我省民间投资实现恢复增长、工业投资降幅不断收窄,但二者在全部投资中的占比降到近年新低,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后劲。为此,今年首次明确提出“优化投资结构”“提振工业投资”和“完善投资管理”等举措。针对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产业支撑不足、投资主体不到位等问题,明确了今年的投资完成任务,确保特色小镇成为产业发展新载体。
  三是注重多层面挖潜。经济社会健康较快发展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市场主体活力的激发,也有赖于政府发挥更好作用。今年的政策注重从三个层面挖掘增长潜力:一方面,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激发社会主体活力。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将投入更多的财政资金,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助力企业开拓市场,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比如,安排1亿元,给予新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奖励;安排高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专项资金10亿元,大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安排10亿元,支持建立云南省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同时,着力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能、强化重点地区支撑,对服务企业、群众的部门办事效率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滇中新区、滇中地区等重点地区的关键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是兼顾连续性与创新性。通过政策评估和考察学习等多形式的调查研究,我们全面掌握稳增长政策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力求做到政策的提出能保留企业反响好、确有实效的措施。比如,我们提出实施好服务经济倍增计划、抓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75条等,就是企业反响好、效果显著的政策,特别是通过实施降成本各项措施,2017年为企业减少成本900多亿元。再如,针对当前我省市场主体弱、小现状,提出了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滇中新区发展等方面是2018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意见》也有体现。
  三、《意见》的主要内容
  《意见》从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6个方面提出了22条措施,并就推进落实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针对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提出了5条措施。一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安排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经费5亿元,一季度前拨付到位。提前启动实施“十三五”规划后期实施项目。对投资完成不好的项目资金一律收回,奖励投资完成情况好而又缺资金的地区。二是优化投资结构。以存量项目投资保基数、以增量项目投资保规模,加大工业投资考核奖惩力度,大幅提高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突出抓好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和滇中5个州市、滇中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内各渠道资金按照保续建、保竣工再保新开工的顺序予以优先保障。三是创新融资方式。大力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建设。对境外商业贷款规模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省财政对转贷费用给予50%的补助,补助总额不超过150万元。四是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各州、市每月组织开展重点项目观摩,列出问题清单提交省人民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推动限时办结。五是完善投资管理政策。建立全口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和与之相对应的全省投资项目信息调度系统。对2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0亿元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开设“绿色通道”。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的代办制。
  (二)针对解决工业增长乏力问题,提出了3条措施。一是大幅提升工业投资。开展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省财政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建立云南省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省、州市属国有企业工业投资进行单独考核。二是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水电铝材一体化、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及时公布烟草、有色等产业转型升级方案,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4个产业发展“施工图”,并由相应重点产业主抓部门分别组织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三是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完善省、州市、县三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重大工业项目、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建立全省重点工业投资项目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三)针对服务业发展,提出了3条措施。一是深入实施服务经济倍增计划。安排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14类服务业企业给予奖励。确保“一部手机游云南”于3月2日上线试运行。开展支持金融机构入滇行动,对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给予奖励。二是继续实施促消费行动。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定购房消费,促进住房租赁消费。组织开展好各类旅游推广活动,海外促销活动不少于30场,组织和参与国内旅游推介会不少于100场。出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专项政策,制定实施云南省户外运动发展纲要。三是推动外贸持续向好。筹措5000万元财政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按全年出口业绩进行奖励。对符合条件的省内企业进口国际先进技术、关键装备及零部件,给予投资额5%的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四)针对实体经济发展,提出了3条措施。一是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以“钉钉子”精神逐项落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75条措施,取消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确保2018年降低企业成本780亿元左右。二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安排1亿元,用于新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标准给予奖励。三是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五)针对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提出了4条措施。一是加快特色小镇建设。2018年全省每个特色小镇须完成总投资的60%以上,凡投资主体不落实、投资完成比例达不到要求的一律淘汰。筹措3亿元资金支持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启动实施“厕所革命”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二是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编制出台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安排高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专项资金10亿元,大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三是充分发挥滇中新区带动作用。四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和园区经济。深入实施民营经济“双培双优”行动计划。实施新一轮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出台支持重点县、市、区率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园区发展“千百亿工程”。
  (六)针对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动力,提出了3条措施。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鼓励创新创业。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激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有关创新创业企业、平台,按规定予以奖励或补助。如,对新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按照国家级300万元、省级10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从微型企业培育工程专项资金中安排1亿元资金,采取发放服务券、服务补助等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以初级应用为主,覆盖信息、投融资、创业辅导、人才与培训、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咨询、市场开拓、法律等8个方面的后续服务等。出台我省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时间最短、监管依法强化、服务热情周到的营商和办事环境。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转变投资项目审批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省级以上各类园区、综合保税区、特色小镇等区域,有关部门以标准化清单形式明确项目的准入条件,推行以事前准入标准承诺代替审批的企业承诺制。
  (七)突出强化责任抓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意见》明确要求省直有关责任部门于文件出台20个工作日内,制定发布实施办法或细则,加大宣传解读力度,提高政策措施知晓度。省政府每季度组织开展稳增长专项督查活动,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四、推动落实稳增长22条的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扩大政策知晓面。从2017年稳增长22条评估情况看,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受惠面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从实地调研情况看,不少企业反映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文件,有的有所了解但不清楚怎样才能享受到政策。这说明我们对政策文件的宣传力度还不够,送政策进企业的工作还不扎实。《意见》明确要求各责任部门精准对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为此,努力扩大政策知晓面,让有关方面知政策、懂政策、用政策,是我们抓落实的重要一环。希望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能给我们更多的新闻宣传助力,持续加大对稳增长22条的宣传力度,让广大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共同推动云南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二)加强督导调研。我们将按照《意见》要求,积极开展稳增长22条的贯彻落实情况督导调研。具体而言,一季度重点看各地各部门出台配套政策、细化工作方案以及扩大政策知晓度方面的情况,二季度重点看政策执行情况,三季度重点看政策效应发挥情况。在此过程中,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不断推动政策得到更好的执行并取得实效。
  (三)开展政策评估。我们将在2017年试行第三方评估的基础上,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一线,对2018年稳增长22条的政策设计、政策执行和政策效应释放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提出完善措施的针对性建议,避免出现以文件落实文件,推动政策更加精准、更具成效。
  以上是我对2018年稳增长22条有关情况的简要介绍。随后,我将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田虎青:

  谢谢黄小荣副主任的发布。下面,请记者提问。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意见》明确提出要“以项目建设为经济工作主战场”。今年,云南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将有哪些新的举措?


吴煜:

  今年,我们将一如既往的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扩大有效投资为主抓手,以项目建设为经济工作主战场,确保重点项目拉动全省投资增长,带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一是抓计划带全盘,强化导向作用。今年的计划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发展“三大导向”,投资规模保持持续增长,《计划》拟安排重点项目1000项,总投资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37亿元,较2017年增长24%,占到2018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的24%。更加突出示范带动性,100亿元(含)以上项目较2017年增加22项,达148项,年度计划投资达2127亿元;50亿元(含)至100亿元项目增加13项,达107项,年度计划投资达770亿元;更注重优化区域投资结构,昆明市年度计划投资破千亿,共208项;年度计划投资过300亿元的州市较2017年增加1个,增至6个(红河、昭通、保山、玉溪、曲靖、大理)。更加注重重大项目储备,按照“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计划》安排竣工投产项目100项,新开工项目200项,在建项目300项,前期工作项目400项,前期项目概算总投资达2.1万亿元,为下一步充实完善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更加注重产业集聚引导,《计划》安排产业类项目468项,年度计划投资较2017年增加652亿元,达2287亿元,占年度计划总投资的43%。其中,工业类项目266项,较2017年增加53项;年度计划投资930亿元,较2017年增加484亿元,占产业类项目年度总投资计划的40%。产业类项目中,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16亿元;产业园区建设类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55.7亿元。
  二是抓落实促推进,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我们在下达计划的同时,将会以项目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方式对项目建设任务及责任进行细化分解,督促各地进一步建立健全州(市)、县(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交办催办督办查办等制度,形成重点项目推进全程协调服务机制。
  三是抓开工促落地,加强项目前期工作。今年,我们将按照计划,督促指导各州市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示范带动效应好的重点项目,并组织开展重点项目观摩,以各州市为基础,逐步形成重点项目观摩调度机制,营造谋项目抓项目促项目的良好氛围,不断优化完善我省重点项目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采取专人盯办、跟办、督办、交叉作业等形式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安排拨付省预算内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提高项目成熟度,提升项目落地率、开工率。
  四是抓服务强保障,加强跟踪服务协调。1.强化融资保障。深入做好重点项目贷款融资需求调研摸底,加强项目推荐,积极向相关银行、保险资产投资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推荐重点建设项目。继续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省级财政资金、重点建设项目基金、产业基金等向重点建设项目倾斜,并优先推荐重点建设项目进入PPP项目库,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资金保障。2.优化项目审批服务。协调引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全程服务机制,加强对各地工作的帮助指导,对项目推进中的环评审批、耕地林地征占手续办理等给予倾斜;在土地、林地、环境容量等要素配置上,按“有限指标保重点”的原则向重点项目倾斜,合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3.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抓好重点项目劳动竞赛工作,激发建设一线工作者的工作热情,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助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新华网记者:

  今年的《意见》把工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请问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对于提振工业投资、加快工业发展有何具体举措?


王芸:

  稳增长的关键是工业,工业是稳增长的稳定器,是调结构的着力点,工业投资不足将会造成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因此,加大工业投资、加快工业发展既利当前稳增长又惠长远打基础。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全省深入推动工业攻坚战,狠抓工业投资,工业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2017年,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依托电力、石油、电子三大动能的强力拉动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可比较增速),实现了2014年以来首次“两位数”的增长,增速高于全国水平4.4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形成了有力支撑。但我们也看到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省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工业项目谋划不够、储备不足、投资低迷、结构不优的状况影响了工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从2016年2月开始,我省的工业投资已持续22个月下滑,2017年,全省工业投资2846亿元,同比下降0.1%,虽然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降幅有所收窄,但从投资规模来看,全年投资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仅为15.4%,我省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因此,狠抓工业投资、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迫在眉睫,只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幅提升工业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才有利于推动工业经济固本强基,转型升级。
  基于这样的考虑,在此次提出的具体措施方面,主要以提振工业投资为突破口,加快推动“工业再造”步伐。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各部门紧密配合,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继续发挥技改投资拉动工业投资增长的重要作用。通过实施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质量品牌建设等路径,推进我省开展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和工业产品质量品牌提升“三大工程”,提质升级存量供给,实现内涵式发展,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和竞争实力。着力培育“制造业+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搭建面向行业的制造云平台,支持企业加快物联网等智能化应用,促进制造业协同化、个性化、服务化发展。二是突出重点,抓牢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一方面,重点组织实施好“3个100”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工程,抓好“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重点项目、20项智能制造重点示范项目,力争实现项目储备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另一方面,紧扣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大力培育新动能,全力推进水电铝材一体化、水电硅材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实施,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和消费品等重点产业。三是着力推进实施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施工图”。按全产业链集聚发展的思路,抓住产业链、产品、项目、企业“四个要素”,按照产业技术定位要精准、产业链布局要精准、项目策划要精准、龙头企业培育和招商对象企业引进要精准、市场分析要精准“五个精准”,突出产业平台和人才队伍“两个支撑”,实施重点培育、精准招商,推进产业精准化、具体化、项目化发展。四是做好工业经济协调服务。盯紧发展目标,强化工业投资考核、抓实督促调度。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对项目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和协调服务,完善重大项目专报制度。通过凝聚各级、各部门的力量,千方百计促进工业稳增长。


云南日报记者:

  2017年3月,阮成发省长在省发展改革委调研时曾要求着力推进8个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图”。我们注意到,《意见》把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稳增长的重要举措,并提到要公布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4个产业“施工图”。请介绍重点产业“施工图”的具体情况。

黄小荣:

  着力发展八大重点产业,推进新旧动能转化,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全省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17年发展八大重点产业的规划、政策和机制等基础性工作已经顺利完成,现在已经全面进入“施工图”阶段。省发改委负责编制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四个“施工图”已经完成,其中《云南省新材料产业施工图》已经正式印发,其他三个产业的施工图也在按流程上报审批。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下云南省新材料产业施工图的有关情况:
  《云南省新材料施工图》是在新材料产业规划的基础上,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有色金属王国”、清洁能源大省等优势,按照全产业链的思路编制“施工图”,对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具体实施路径和实施步骤进行详细部署。施工图重点聚焦四个要素、体现五个精准。四个要素是产业链、产品、项目和招商引资目标企业。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就像一串葡萄,这一串葡萄就是产业链,这葡萄串上的葡萄就是第二个要素——产品,每一个产品对应要精准策划项目,每一个项目对应要精准策划招商引资的目标企业,每一个项目要找到国内乃至世界上排在前列的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目标。
  在四个要素基础上,用五个精准来进行支撑。第一是产业技术定位要精准,第二是产业链布局要精准,第三是项目策划要精准,第四是招商引资的目标企业要精准,第五是市场分析要精准。聚焦四个要素、体现五个精准,还规划了产业公共服务和产业人才支撑两个平台,对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支撑。这为下一步开展新材料企业的招商引资提供了一个精准的指向,通过新材料的延伸发展精细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吸引国内外的企业来云南投资兴业。
  结合云南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新材料施工图里规划了七条产业链,第一条是先进光电子微电子材料,第二条是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第三条是绿色新能源材料,第四条是贵金属新材料,第五条是稀土新材料,第六条是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第七条是前沿新材料,包括液态金属等。同时,围绕七条新材料产业链,策划了重点产品、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在这个施工图中,招商引资的目标企业有386家,其中省外有349家。这个施工图实施完成以后,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可到1400亿元,年均增速可到13%,将成为推动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
  为了确保施工图的顺利实施,提升我省新材料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准备今年3月23日在昆明组织“2018年全国新材料企业云南行”活动。这是一次重要的招商引资活动,将邀请涉及的目标企业参加,并在活动中正式发布《云南省新材料产业施工图》。这既是2018年我省新材料的招商会,同时也是6月份第五届南博会新材料馆的预热。在这个活动上,我们将邀请国家新材料专家咨询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来参加活动,同时还将邀请全国400多位企业家、大型科研机构、知名新材料领域专家、教授、知名投资人、金融机构负责人和媒体代表参加。活动将围绕新材料产业发展,推动业内企业、投资机构、产业园区、有关部门进行充分对接,以求施工图真正能落地,特别是按照全产业链的思路,推动产业链规划的产品、项目能在云南落地,来促进云南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

  据了解,第三产业在云南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17年已达到47.4%,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意见》也提到要深入实施服务经济倍增计划,请问今年的稳增长中,我省会有哪些具体举措推动服务经济发展?


李安荣:

  今年,为贯彻落实服务经济倍增计划,我省将通过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一)确定服务经济2018年工作要点。印发《云南省2018年服务经济工作要点》,明确各部门推进服务经济工作重点和年度目标任务。
  (二)召开全省服务经济大会。会议将总结服务经济倍增计划发布以来取得的成效,明确下步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任务,在全省上下营造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的工作氛围。
  (三)发布2018年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在服务业重大项目、龙头企业库的基础上,遴选一批投资强度大、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发布2018年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加大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力度,定期开展督查协调服务,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四)建立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完善反映服务经济发展水平和重点行业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科学监测和评价服务经济发展水平。
  (五)研究制定服务经济示范企业和服务品牌认定管理办法。通过服务经济示范企业和服务品牌,树立先进典型,鞭策后进,营造服务经济比学赶超的氛围。
  (六)研究制定服务经济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和编制相关规划。拟定《云南省服务经济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编制完成《云南省服务经济集聚区发展规划》,明确服务经济集聚区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确定推进服务经济集聚区发展的重点项目。


春城晚报记者:

  2月24日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投资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请问我省今年有哪些措施来确保投资目标完成,促进全年经济发展任务顺利完成?


张彦:

  今年全省的经济工作要两头并进,投资要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同时我们要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投资的角度来讲,要优化我们的投资结构。从今年政府确定的投资目标,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总的全年投资增速18%是一个较高的增速。同时我们提到了工业投资和民间投资,要扭转占比不断下滑的态势,在今年要至少不低于全年所有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速。围绕这个目标我想今年我们从四个主要方面抓好工作,第一还是要强化我们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研究储备。
  第一,要围绕我们现在推进的五网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生态建设、民生工程等方面重大任务,谋划一批规模大、对示范带动性强、补短板、利长远一些重大民生基础工程,尽快开展前期工作开工,这部分的项目是保障我的投资增速的关键。第二块围绕我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优化投资结构的角度要筹备一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项目,这部分项目就是要来推动我们产业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从22条稳增长措施里面大家可以看出,各级财政预算将对这些前期工作经费给予重点支持。
  第二,从优化投资结构的角度上,我们抓好两方面的重点工作,第一方面大幅提升工业投资,刚才几位处长,包括黄小荣副主任也作了相应的介绍,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张牌,强化对传统工业提出改造,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绿色食品这张牌,按照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打造引进国内国际一流高端资源管理模式,建设医疗产业综合体。第二方面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民间投资关键是要解决优化营商环境的问题,从发改委工作职能的角度,今年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去年底在省直相关部门和州市配合下,我们对截止到去年8月底所有企业申报民间投资项目进行了梳理,所有的上报以后还没有完成核准和备案的项目,我们全部进行了梳理,下一步根据项目的清单,我们也会会同相关部门对这些项目具备条件尽快核准备案,不具备条件的加强指导服务,尽快让项目完成审批落地建设。同时,在今年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在一些重点园区、保税区、开发区要实质性的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有效的缩短审批周期,加快项目落地。
  第三,强化项目资金的保障,加强项目资金的筹措工作,一方面还是要争取国家对我们的支持,确保今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00亿元以上;第二加快省级重大项目投资基金的投放,充分发挥政府性基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撬动银行贷款的持续推进。第三进一步发展企业债、项目债、公司债支持我们在重点领域投资项目通过债券市场筹措资金。
  第四,抓好重点地区的投资,以滇中地区州市和滇中新区为重点地区,要发挥投资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一方面重点地区投资不低于全省的平均增速,成为支撑全省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区域。另外一方面重点地区在工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也要走在全省的前列,真正成为优化调整的示范区,我们将全面梳理省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科学合理区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项目、生活性项目,有效的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推动生产性项目集中到聚焦效应明显的滇中州市、滇中新区,同时引导生活性项目在全省各个州市、县区均衡协调布局,着力的补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谢谢。

田虎青:

  刚才,黄小荣副主任就我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22条措施的起草背景、主要特点、基本内容、下一步工作考虑作了详实的介绍,省发改委的几位处长也就大家关心22条措施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要把22条措施转化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力量,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离不开在座各位记者朋友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希望各媒体、各位记者朋友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大对22条措施宣传报道和政策解读的力度,努力营造社会参与、部门支持、实体轻装前行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的增长。
  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