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国:
各位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区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是近几年国家着力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区工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郭乃雄同志、区工商局企业处处长巴桑卓嘎同志,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中央各驻藏新闻媒体和区内各主要媒体、各都市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等共计20余家。
首先,请区工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郭乃雄同志介绍有关情况。
郭乃雄: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利用今天这个时间跟大家交流,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工商工作,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4年启动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全区工商系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在市场准入、信用监管、优化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极大提高了服务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推进简政放权,为创业创新降门槛。2014年以来,在全国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主动变政府“端菜”为人民群众“点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民众反映强烈的开办企业审批手续繁、周期长、门槛高等问题入手,先后实施了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放宽经营范围、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先照后证”、简易注销、“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两证整合”、“十八证合一”等—系列改革,打破了传统政府管制对百姓投资创业的束缚,大幅度降低企业发展的制度性成本,减少了企业往返各部门去办理审批的奔波之苦,释放了巨大的改革红利。改革以来,我区各类市场主体实现“井喷式”发展,新登记市场主体19.23万户,平均每天124户,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特别是一大批以现代技术为支撑的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成为我区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我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24.55万户,总量在短短四年时间里翻了一番多。
二、坚持宽进严管,为公平营商创环境。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把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着力点,努力当好新时代市场监管答卷人。一是推进企业信息公示和失信联合惩戒,改企业年检为年报制,企业年报率连续3年居全国前五。全面建成并广泛应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西藏),已成为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社会各界查询信用的窗口平台。截至目前,系统依法动态公示市场主体信息33万余条,累计向其他部门提供经营异常名录数据1万余条,拦截失信被执行人352人次,初步实现了“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二是把“双随机、一公开”作为监管市场的主要手段,实现了工商内部各项监管工作的全覆盖,2014年以来,随机抽查市场主体1万余户,并依法公示抽查结果,有效避免了以往监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任性检查、人情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三是强化对网络市场、广告市场、传销等重点领域的监测预警,加大执法力度。2014年来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9418件,案值4039.19万元,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四是建立了1000余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消费维权站点,为化解消费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创新服务举措,为群众办事增便利。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情服务企业,落实便民举措,加快建设服务型工商。一是简化登记手续,推行“一张表格、一套材料、一个窗口”登记,企业申报材料减少53.8%,文书规范减少33.3%,进一步提高了登记注册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二是推行“互联网+政府服务”,推出了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电子营业执照、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微信预约系统、置办全自助证照一体机等一批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的硬招、实招,传统的“面对面”服务逐渐转变为“键对键”服务,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不再受到时空制约,足不出户就可实现。三是提升商标注册便利化,设立西藏商标受理窗口,积极引导扶持商标事业发展。目前,全区注册商标总量14850件,4年时间增幅超300%,“甘露”、“优敏芭”等一批有规模、有竞争力的品牌成为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逐渐从侧重事前审查市场主体资格向主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从传统人海战术、粗放式监管向以依靠信息化、智慧化、大数据监管转变,从工商单兵突进向部门协同联动转变,倒逼了相关部门加快“自我革命”,推进了行政审批改革,成为影响长远、影响全局的综合性改革。但还存在不足:一是部门间协同推进改革还不到位,仍有不少涉企审批整合和下放没有形成共识,不愿放、不敢放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二是涉企信息互联共享仍存在堵点,一些部门缺乏主动对接、共享、应用的意识。三是尚未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协同抽查,未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目标,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着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主要采取以下几项硬措施:
一是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这项工作头绪众多,涉及多个部门,在前期充分调研、沟通的基础上,已有很大进展,改革试点工作即将于近期在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展开,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于下半年在全区全面推开,重点是照后减证,进一步减少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的各类许可证,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问题。
二是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按照《工商总局等十三部门关于推进全国统一“多证合一”改革的意见》的要求,在我区去年“十八证合一”的基础上,又新将一批涉企证照整合到营业执照上,最终实现了“三十三证合一”,这项改革措施也将马上落地。
三是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意见》,明确提出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八天半的要求。我们将以“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为契机,完善与公安、税务、人社等部门的平台接入,增强数据共享交换功能,强化业务系统联动,实现“一表填报、一次提交、一次采集”,能共享的材料不再要求重复提交,切实简化办事环节,努力实现“一次办到底”,进一步提升我区企业开办便利度。其中,在藏博会期间,我们将推出代办制,助推招商引资项目尽快、尽早落地。
四是深化登记注册便利化。按照统一规范原则,持续全面推进涵盖工商登记全过程、各环节的便利化改革,强化全程电子化在企业核名、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各个业务环节的应用,进一步完善申报名称与行业门类匹配关联、经营范围规范用语提示勾选、登记文书表格自动生成等功能,为申请人提供更加智能化、标准化的登记服务。此外,我们也将推出全程电子化登记手机APP以及通过小程序下载并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的功能,切实为企业提供“指尖上的便利”。
五是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充分发挥市场监管主力军作用,借势借力当好“推手”,加快推进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督促相关部门制定完善“一单两库”,并将相关数据录入协同监管平台,做好抽查结果归集、公示和共享,推动市场监管从单打独斗、各自为政向联合执法、协同监管发展,切实做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
最后,希望各位记者朋友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我区商事制度改革情况,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报道我区商事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在全区形成人人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浓厚氛围。
谢谢大家!
胡荣国:
下面,请各位记者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报所属新闻机构。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请问发言人,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放管服”改革的突破口,为广大老百姓创业创新创造了哪些便利条件?
郭乃雄:
2014 年3月1日商事制度改革正式实施,从企业注册资本改革扩展到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改革,从工商单个部门扩展到行政审批多个部门,从市场准入的“宽进”扩展到事中事后监管的“严管”。我区商事制度改革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创业之路上享受着改革带来的红利:
一是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从2014年3月到2017年8月,我们先后实施了注册资本改革、企业住所改革、企业名称改革、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有效降低了创业创新的制度性成本。二是实施了“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再到目前的“十八证合一”改革。将原来18个部门24份申请表格整合为1份,材料减少95%,切实解决企业材料重复交、部门多次跑问题;办证时限从原来的60多天缩短至3天,缩短92%,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推行“先照后证”改革。2014年1月以来,已将全部2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中的87%先后分四批改为后置或取消。我区前置审批事项由226项压减到32项,较改革前精简86%,调整保留后置审批157项,大大缩短了注册登记时间,为企业松了绑、解了绊;四是完善企业退出机制。2017年3月1日,全国范围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推动市场准入和退出全程便利化。同时,市场主体实现零成本注册,不管从时限、流程及费用等方方面面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中国西藏新闻网记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请问发言人,我区今年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巴桑卓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做好工商部门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增强“四个意识”,强化理论引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改革发展大局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企业投资创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努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今年:一是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我们对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事项,取消行政审批,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允许企业直接开展相关经营活动。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把营业执照与能分离的许可类证相分离,并根据我区实际采取其他管理办法,实现持照即可经营。准备先在经开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将涉及20部门的59项行政许可,通过审批改为备案、告知承诺、提高透明度、加强准入等四种方式,推动“照后减证”,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使得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二是大力推进无纸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我区全程电子化于2017年底建成,于5月中旬在全区范围各级工商机关上线运行。目前实现企业名称到设立全流程、全业务类型网上办理,已从传统的面对面到键对键转变,实现企业最多跑一次,今后我们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提高企业登记无纸化智能化水平,做到企业一次不用跑。三是实行第二批“多证合一”改革事项清单。“通过构建部门间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信息共享机制,整合证照涉及的部门通过与工商共享相关登记信息获取企业情况、满足管理需要,真正做到“数据网上行、部门协同办、企业不跑腿”,我区6月底将实现全区“三十三证合一”改革,涉及20个部门,33项目涉企事项,将切实解决企业材料重复交、部门多次跑的问题,大幅度缩短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四是压缩企业开办时间。通过与公安、税务的系统对接、信息共享、流程再造,进一步简化企业从设立到具备一般性经营条件所必须办理的环节,实现企业办照、刻章、涉税事项登记基本开办时间压缩至8天。解决效率低、环节多、时间长等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问题。五是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对不涉及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外商投资企业,在设立和变更环节,商务和工商部门通过整合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和工商登记需要填报的信息和材料整合为一套资料,争取使企业提交材料压减了50%。外商投资企业只需要通过工商部门网上登记平台填报,即可一次性完成商务备案和工商登记,严格按照前面流程已收取的资料不再重复提交、部门推送的资料不再需要“循环证明”的原则,从而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中新社西藏分社记者:
请问发言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作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良好市场环境的重要平台,能为企业、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哪些服务?
巴桑卓嘎: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是2014年开始建设,2017年全面建成,开启了全新的信用监管之路。是通过“一网归集、双向服务”的原则,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该平台是企业报送并公示年报和即时信息的法定平台,是社会公众使用企业信用信息的查询平台,是各级政府部门实施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的工作平台,是各级工商部门开展事中事后监管的操作平台。“一网归集”是该系统的最大功能,就是将各地区、各部门的登记信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抽查检查结果等各类企业信息统一归集到企业名下,有效解决企业信息分散化、区域化、碎片化的问题,形成企业的全景多维图像,实现企业信息的大数据汇集。“双向服务”,就是一方面通过互联网面向社会服务,将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各方面信息直接展现给社会,社会公众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场所通过互联网公示系统查询企业信息,客观上能够取得褒扬诚信经营、惩戒失信行为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电子政务外网面向政府服务,将企业信息统一归集至协同监管平台,强化企业信用信息的共享应用能力,实现政府部门间的协同监管。
目前,我局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动态公示了市场主体信息33万余条,系统查询人次达5.9亿。
西藏日报记者:
政府提出到2020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全覆盖,请问贵局在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上将采取哪些措施?
巴桑卓嘎:
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运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为群众办事创业提供极大的便利。截至目前,已基本建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12315互联网平台、企业全程电子化系统、企业名称查询系统、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商标网上申请系统、商标查询系统等。为44家区直单位提供了应用支撑、数据交换等服务,满足了“双告知”工作需要,为政府部门间的协同监管、联合惩戒提供了技术基础和数据支持。截止目前,通过我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区直25家部门的行政许可信息13792条,成功记于企业名下并对外公示13546条。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政务信息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政府网上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持续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名称登记管理系统、简易注销系统优化、完善和应用,探索电子营业执照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持续深化“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应用,打破信息孤岛,积极搭建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归集”,真正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力促进营商环境优化。
西藏电视台记者:
请问发言人,准入便利化后,工商部门建立哪些制度、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巴桑卓嘎: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场主体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区新登记市场主体24482户,同比增长21%,平均每天新设168户,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大力构建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为经济增长提质增效提供环境保障。一是实施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工商部门和其他行政部门依法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信息,企业依法公示其年度报告信息和即时信息。这些信息的公示有效反映企业信用状况,满足社会公众对企业信息的需求,也促进了企业诚信自律,推进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已公示市场主体信息33万余条,其中行政处罚信息25148条,处罚信息公示率100%。二是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了“一单、两库、一细则”随机抽查清单,形成我区“8+1”类检查事项和34项检查科目清单,有效避免了随意执法、执法扰民的问题。2014年以来,随机抽查市场主体10260户,并依法公示抽查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目前,“双随机、一公开”已成为工商部门进行市场监管的主要手段,逐步实现了对市场主体的“一次抽查、全面体检”。三是扎实推进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建设。《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了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将存在不及时报送年报,不按规定公示信息,公示信息隐瞒情况、弄虚作假,通过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等4种情形的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截至目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4700多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达到1496户。四是切实做好信息归集共享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定《全面建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西藏)完善部门协同监管机制的实施方案》,与44家区直部门签订《涉企信息统一公示协作备忘录》,强化部门的协作,形成工商部门主抓,其他部门协调配合的企业信息管理体制;推进失信联合惩戒,累计向税务等部门推送共享24万条信息,拦截失信被执行人352人次。六是运用大数据加强市场监管。在市场监管领域积极探索推进大数据分析利用工作。七是加快推进社会共治。我们进一步完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功能,积极探索扩大信息公示范围。同时,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鼓励市场主体在坚持守法底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信用承诺,在平台治理、信息披露、公平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履行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监督。
胡荣国:
刚才,郭乃雄局长从市场准入、信用监管和优化服务等三个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我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以及下一步工商部门将采取的几项措施。同时,两位发言人还就记者朋友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