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7首页>网上直播>

6月25日贵州省举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湿地修复与全球生态安全新闻通气会

发布时间:2018-06-26 08:50:20  |  来源:国新办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宇


陆海峰: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第四场新闻通气会。7月6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将在贵阳隆重举行。其中,将有一场重要的主题论坛——“湿地修复与全球生态安全”。为什么说这是很重要的一场主题论坛?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不但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体系,而且还创新地提出了生态文明体系的构成,其中就包括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湿地。这种地理地貌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是全球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湿地具有多种功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等。在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今天,湿地的修复关乎着全球生态安全,本次主题论坛将举行哪些交流与合作?会有哪些重要嘉宾参与?目前的筹备情况怎么样?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主题论坛的详细情况,今天,我们请到了省林业厅法宣处处长熊静、省湿地保护中心主任李宏、省湿地保护中心副主任邓伯龙三位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首先,请熊处长做发布。



熊静:

  主持人好,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
  感谢一直关心、助力林业发展的新闻界的朋友们,在这里共同关注涉林主题论坛的情况。很高兴和媒体的各位新老朋友再次见面,下面,我向各位通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湿地修复与全球生态安全”主题论坛的相关情况。
  湿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之肾”、“淡水之源”,中国湿地维持着大约2.7万亿吨淡水,占全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湿地也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和“储碳库”,全球40%以上的物种生存在湿地当中,占全球陆地总面积8.6%的湿地储存了约7700亿吨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35%。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关乎着我们共同的未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的重大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扩大湿地保护和恢复范围”的明确要求,2016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要求建立完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体系,这些都赋予了新时代湿地工作以新的使命和新的要求。在今年的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上,举办“湿地修复与全球生态安全”主题论坛,正是为了进一步交流分享国内外湿地保护修复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共同探讨湿地保护修复模式,推动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论坛的举办对提升中国湿地保护管理水平,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湿地修复与全球生态安全”主题论坛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贵州省人民政府、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共同主办。在各方的关心与支持下,论坛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第一,嘉宾阵容强大。一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主办机构主要领导或代表将出席论坛;二是论坛还邀请到了《湿地公约》组织前秘书长彼得•布里奇华特(Peter Bridgewater)出席论坛;三是特别邀请了以及中国科学院曹文宣、刘昌明,中国工程院王浩、刘兴土、杨志峰等院士。同时,论坛还有来自全国湿地保护、湿地修复的专家学者共180余人齐聚论坛。可以预见,本次论坛将为大家带来一场湿地修复、湿地保护领域的智慧盛宴。
  第二,论坛议程丰富。论坛以领导致辞、主题分享及高端对话为核心,加入案例分析,涉及河流、湖泊、滨海等湿地类型的修复治理。领导致辞有代表性,展示了贵州的好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担当、国际组织积极的参与;主题分享聚焦湿地面临的生态问题和保护策略,穿插案例分享、互动;高端对话将以“湿地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展开,出席论坛的院士们将发表不同观点,为湿地修复贡献智慧。
  第三,预期成果务实。本届论坛将发布中国湿地保护系列丛书,发布《贵州省湿地保护规范及标准》,发布《威宁草海治理措施与成效》等成果。这些成果,将极大地丰富我国湿地修复经验,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提供有益借鉴。
  以上是“湿地修复及全球生态安全”主题论坛的基本情况。本论坛将于7月6日下午在贵阳生态国际会议中心国际7楼国际厅举行。在今年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期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牵头主办的论坛还有另外三场:一是7月6日上午的“森林城市 绿色共享”专题论坛,二是7月6日下午举行的“林业与生态系统治理中外专家对话”,三是7月7日下午的“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主题论坛,衷心欢迎各位领导、媒体朋友们莅临林业主题论坛现场,届时会有许多亮点呈现给大家。

陆海峰:

  非常感谢熊处长的详细介绍,从熊处长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一是省林业厅有三场主题论坛,希望记者朋友们关注并报道。二是如何利用好林业资源,参与到全球的生态治理当中,参与到全球生态安全的体系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刚才熊处长介绍的这样,贵州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这些年贵州着力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抓紧对湿地的修复与保护,探索出一套保护和发展湿地资源的经验和路径。本届年会“湿地修复与全球生态安全”主题论坛,将为贵州推广“湿地修复与保护”的新经验,传播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提供一个难得的平台。也为中国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生态安全体系,引导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体系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
  接下来进入提问时间,对于本次主题论坛(湿地修复与全球生态安全),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手示意,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



国际商报记者:

  刚才熊处长的介绍中,我们知道湿地系统作为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也作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请问我省湿地资源具有什么特点?



李宏: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斜坡地带,是全世界喀斯特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地型破碎、切割明显。贵州的地形地貌也决定了贵州湿地特点,大致有三点。
  一是湿地面积不大,但湿地类型较多。根据全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全省湿地面积为20.9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19%,湿地类型有4类14型(我国有5类28型)。特别是贵州在众多的湿地种类当中,沼泽湿地种类较为丰富,有藓类沼泽、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沼泽化草甸,这些沼泽湿地被誉为“悬在高山上的水库”。
  二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贵州湿地植物名录共有1457种,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2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云贵水韭、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单性木兰、掌叶木5种,等等,这里不多讲;湿地脊椎动物有618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7种。
  三是河流湿地比重大和湖泊湿地比重小,湖泊湿地比重相对非常小,二者分别为湿地总量的65.87%和1.2%。贵州平原比较少,主要以高山峡谷类河流为主,所以湖泊湿地非常少,主要以草海为代表,贵州的河流主要以八大水系为主。
我的回答就是这样。



消费日报记者:

  请介绍湿地保护划分级别和湿地保护体系建设的情况。



邓伯龙:

  湿地保护是全球共同的生态保护问题。湿地保护的级别划分,根据《国家湿地保护规定》是国家重要湿地和省级重要湿地,《国际湿地公约》里有一个“国际重要湿地”的确认,十二条9个条件,针对物种保护、水禽栖息和迁徙,在各国各地的基础上申报成为“国际重要湿地”。这是每一个国家对《国际湿地公约》的承诺,每个国家都要有国际重要湿地。在这方面,我国2017年已经有57处,去年申报了9处。我们国家以国家级和省级为主,三级保护,省级以下是一般湿地,各市州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为市级和县级。我省的分级的情况,从今年开始制定了相关的办法,就是《贵州省重要湿地认定办法和确认办法》,今年省政府发布了第一批重要湿地73处。我省在重要湿地申请上:到2020年,正在启动草海申请为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增长到4处,现在只有2处,一处是草海,一处是红枫湖。省级重要湿地,根据情况随时发布,只要符合专家委员会的审定。
  另一个问题,保护体系的建设,不管什么生态系统都是保护为主。保护体系建设有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体系。这是行政管理机构的建设。国家林业局湿地中心2007年建立,我省2014年建立,市州有两个地方有管理机构,其他都是在野生动物管理方面来管理。二是保护体系。根据我国湿地管理规定,建立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湿地公园为主体、湿地保护小区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我们省就是按照这个来进行的。
  截止目前,我省湿地类型保护区20处,典型的是草海(国家级)保护区、都柳江湿地保护区,其他的保护区,包括荔波,它是森林湿地。另外是以湿地公园为主,分为国家级、省级,我们省有些市设立市级,毕节搞了,有些县也搞了,这就是再分细,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我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国家级申报得比较多,达到了45处。省级,由于省级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今年刚制定出来,所以才有4处,下一步要大力申报省级湿地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修改了申报程序,不搞试点了。省级湿地公园申报两年后,只要达到条件,直接申报。所以,下一步湿地公园要增加。保护小区建设,原来比较少,相关的规定、标准没出来,今年制定了湿地小区建设的规范。
  总的来说,要使湿地保护力量从现在的40.35%达到2020年的50%,谢谢。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我省湿地保护存在哪些主要问题,要如何解决?

李宏:

  我来回答这个这个问题。我省湿地保护由于起步较晚,为什么比较晚?我省湿地资源的系统调查2014年才出来,湿地保护中心2014年才成立,和其他省相比,相对来说我们比较晚一点。湿地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最突出的有二个方面:一是湿地保护制度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比如湿地分级管理体系、湿地管理事权划分、湿地用途监管、湿地保护政府目标任务考核制度等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个东西目前也是全国性的问题,从去年开始,全国都在着手这方面的工作,贵州走在前面。二是湿地保护体系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足。主要表现在湿地保护区较少(特别是和其他省相比),湿地公园结构不合理,刚才邓主任讲了有点头重脚轻,国家级比较多,省级、市级比较少。湿地保护小区,今年才开始步入正规,规范才出来,也走在全国前列,其他省纷纷借鉴我们的规范。今年的目标,我们任务比较重,要建立100个湿地保护小区,平均一个县1个。
  尽管湿地保护面临诸多问题,但也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湿地保护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尽快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这块工作主要是国家层面,目前湿地保护方面,国家没有法律。所以,从中央深改小组到国务院,都提出了这种要求,即相应的部署。国家“新版土地分类”,将具有湿地功能的沼泽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坑塘水面、沿海滩涂、内陆滩涂、水田、盐田等二级地类划归为湿地大类。这对湿地保护来讲也是非常大的事情,过去在土地利用分类当中,它是“黑户”,放在未利用类别中,现在国家明确将具有湿地功能的划为湿地大类。国家将湿地保护纳入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占1.83分的权重。贵州省在考核地方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当中,把1.83分的权重提高到2分,权重增加了。总体讲,林业的森林覆盖率所占的比例也是3分,湿地这块我们面积比较小,但权重占得比较大。这也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湿地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从2016年1月颁布实施了《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以后,近期省政府又印发了《贵州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了《贵州省第一批重要湿地名录》,印发了《贵州省湿地保护修复“十三五”实施规划》等,这些都为我们下一步的湿地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和路径措施。
  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在未来一段时间,我省湿地保护工作将从二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制度体系,落实各级政府的湿地保护职责,确保315万亩湿地面积保有量不减少。二是筑牢湿地保护体系,逐年提高湿地保护率,到2020年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我就回答道这里。



贵州政协报记者:

  我想问个简单的问题,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参与湿地的保护?

邓伯龙:

  说到这个问题,我先说一下湿地的概念。通俗来讲,湿地就是“湿润之地”。如果有生物、有水、有土地,就有生命,这是众所周知的。在湿地保护当中,现在大家说的湿地保护是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刚才大家都说了它的重要性。湿地受威胁的东西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生产生活当中,怎么样理解湿地?湿地的概念,除了提供物质生活、物质生产,主要与文明有关。所以,湿地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确实息息相关。
  说得大一点,世界上有两河流域文明、国内的长江黄河流域文明、省内的乌江流域文明都与湿地息息相关,湿地的破坏主要是人类,从河流来说主要是片断化,从湖泊高原来说就是人类的围垦占用开垦,威宁草海大家比较清楚,这里不多说。青藏高原是我国的中华水库,世界上非常关注,稍微保护不好,国际组织就要发难。草海,如果鸟不在了、鸟不来了、水污染了,媒体一报,大家比政府还要重视。从我们身边来说,湿地给我们提供了植物、鱼虾、江南的水八仙,在贵州可能比较少,其他基本上都有。湿地文化,中国汉字201个部首当中,107个与水有关,简化后还有80多个,水、草、木。原来池塘青蛙的声音,现在大家不一定听得见。从这个方面来说,湿地与生活息息相关,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未来。
  作为普通人来说,首先提高自己的认识,要从关注湿地、认识湿地到参与保护湿地当中来。怎么做?首先是少用一些有机的东西,包括洗衣粉,还有洗洁精。生活上减少垃圾,生产上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6月18日,我省把乌江流域和敏感区域的网箱对外宣布全部拆除,进一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生活当中要节约用水,云贵高原特别要注意,在我们独特的沼泽湿地当中,原来都是围垦用地,大量开发。大家可能知道的几个旅游景点,玩的时候大家没注意,其实都是我们的高原湿地。现在保护得比较好的就是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当时“三变”之地,当时准备拿来种蓝莓,后来推出了。各地方都在引进、开发,我们也在做工作,包括农业大草原、乌蒙大草原,它是高原的水源地。另外,提高认识,希望民众加强监督。我省出了湿地保护条例,在湿地保护当中献计献策,提高举报打击破坏湿地的行为。注重培养青少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特别是爱护湿地的活动。根据《湿地公约》,每年的2月2日是国家湿地日,《贵州省湿地保护》当中把每年的10月第三周定为湿地宣传周,我们要把这些穿插进去,引进青少年参与到这个活动当中。
  总的来说,湿地和海洋森林都是生态系统,但湿地是一个过渡的生态系统,它的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同时就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大家在保护湿地的时候,更加注重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要树立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的观念,湿地芳草萋萋、森林繁茂,使人类进步,文化繁荣。

陆海峰:

  非常感谢邓主任的介绍,非常精彩。从邓主任的介绍当中,我们感受到湿地保护和湿地发展,既希望有非常完整的保护体系,让我们享受到湿地给我们带来的生态环境的优势和美感,又能够通过这种优势进行产业化的发展,带给我们更好的产业模式。通过这种产业模式的提升,带给我们更好的经济方面的增长。保护了湿地,同时又给我们的生活、经济带来快速的发展,这才是我们希望保护的最终结果。

贵州新闻联播记者:

  近年来我省在湿地保护方面重点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李宏: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重点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湿地保护法规、政策和相关标准的制定。继《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出台后,省政府印发《贵州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贵州省重要湿地认定办法》,公布了《贵州省第一批重要湿地名录》,省林业厅印发了《贵州省湿地名录管理办法》、《贵州省级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和湿地保护小区建设规范等,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贵州省重要湿地认定标准》地方标准,还有二项湿地标准正在质监局的审查过程中。这是法规政策方面。
  二是加快湿地保护体系建设。“十二五”以来,我省抓住国家抢救性保护湿地的机会,重点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建设速度位居全国前列(有可能第一),国家湿地公园数量(包括试点)已达45个。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性我省湿地保护体系结构不合理的突出情况,加快省级和市县级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到2020年建成湿地公园70个以上、湿地保护小区200个以上,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保护有力的保护体系。
  三是加大湿地生态修复。今年,经省政府批准同意,省林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贵州省湿地保护修复“十三五”实施规划》,各地也正在根据规划要求,重点围绕重要湿地、湿地公园等重点区域谋划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分别在省市县建立湿地项目库,为下一步大规模地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奠定基础。
  四是加大湿地保护执法力度。我省今年的湿地保护执法力度明显加强,除正常开展省政府部署的“森林保护“六个严禁”专项行动”外,里面就包括湿地,林地和湿地是一块的。还将按照国家林业局要求自然保护地检查,省人大常委会还会在今年下半年开展《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执法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坚决制止湿地破坏行为。
  五是积极开展草海综合治理。草海是我国的重要湿地,是我省湿地的重要标志。草海的污染和治理备受国内外的关注,国家领导人专门对草海治理进行过批示。省委省政府对草海综合治理高度重视,在省级层面成立了综合治理专班,整合各部门力量,加大中央资金争取和地方融资力度,强力推进草海综合治理。威宁县委县政府、草海自然保护区管委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克服各种困难,经过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草海治理已取得显著的、阶段性的成效,为全球的湖泊综合治理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借鉴。草海的治理经验和成效也将在本次湿地论坛上作为一项成果进行发布。

陆海峰:

  非常感谢李宏主任的介绍。刚才从几位嘉宾的详细介绍中,我们也感觉到,这一个论坛有几点非常重要:首先“湿地保护对生态系统的安全和生态系统的修复”这个主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关注,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来,我们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绿色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为全球的生态安全做出我们的贡献,建设美丽中国。最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也体现了这方面内容,即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湿地的修复和保护,就是这项中的重中之重,大家可以从这一点上进行深入挖掘。
  通过熊处长的介绍,这一次的论坛有几个特点:一是嘉宾的智库化。通过熊主任的介绍,我们知道院士等等重量级的嘉宾都会来到这次论坛,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话题,“湿地修复与全球生态安全”进行建言献策。这么多重量级嘉宾汇集在一起,他们的思维结晶、高度会是我们智库化专家的观点。二是论坛的实效化。刚才熊处长作了介绍,这次论坛有很多可执行、可复制的行动规划和行动计划,这对于未来湿地保护发展提供一个纲领性和指导性、策划性的很重要行动路线。三是体系化。通过几位发布人的介绍,我们感觉到对于贵州湿地的保护也形成了保护的体系化,我们正在不断完善和提升分级保护,正在建立完善的制度法规体系,保护湿地,建立一个全球生态安全体系,并且把这个体系融入到全球生态安全体系当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四是产业化。湿地的修复和保护,对湿地周围的精准脱贫等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湿地所处的面积,同时它也是三大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它的修复与保护,也就意味着湿地周边原来生活的民众,他们如何通过湿地的修复与保护获得一个全新的不同的致富渠道和致富方式、路径,这对于他们的精准扶贫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五是教育年轻化。这一点很重要,也跟在座的记者们息息相关。对于年轻人,如何在他们的脑海当中建立一套保护系统、保护意识,这套碎片的建立与新闻媒体朋友们手中的笔、照相机、摄像机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你们把这样一个保护的信息通过教育、通过媒体的手段传递到青年人手中,让青年人建立起这样一套完整的保护意识,建立起对湿地、对贵州、对全球的生态安全与发展的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未来,也是年轻人的,未来的发展,也需要年轻人,通过他们的不断努力和智慧、他们的前进方向,达到一个系统的构建。这一点,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感谢记者朋友们能够关注,同时,把这样一个信息传递给青年朋友们。
  非常感谢今天的几位发布人,今天几位发布人回答记者提问的有关内容,我们将会上传到
  今天发布人回答记者提问的有关内容,我们将上传到年会新闻中心媒资系统,供记者朋友们下载使用。刚才说到林业厅有三个论坛,林业厅也做了很多工作,这些深入挖掘的线索,希望媒体朋友挖掘好这样的线索,做好后续延伸报道和跟踪报道。相关报道,请省内新闻媒体和网站通过“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专栏刊发、播出。同时,请中央和香港驻黔媒体记者结合各自的实际和特色,做好相关报道。
  今天的通气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发布人,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