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7首页>网上直播>

7月11日贵州省召开《二〇一七年贵州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白皮书)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8-07-12 10:35:09  |  来源:国新办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宇


刘琦: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赋予了新时代知识产权工作新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知识产权保护作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已经成为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交集。自2003年开始,省科技厅每年向社会公布上一年度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今年以来,我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科技厅副厅长、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秦水介,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开俊,省工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丁琨同志出席发布会,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秦厅长向大家介绍我省2017年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有关情况。有请秦厅长。



秦水介: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今天,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在这里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发布《二○一七年贵州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白皮书),以期接受社会监督和批评指正。
  2017年,贵州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任务,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快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白皮书”报告了2017年我省加强知识产权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重点推进知识产权八个方面的工作情况。
  在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方面:一是省政府下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围绕贵州省今后一段时期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转化运用能力,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强化政策支持等工作,细化明确了5大方面16项具体任务。二是开展“贵州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十年评估”工作。对贵州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总体情况、2006年省政府印发实施的《贵州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6—2015年》任务完成情况和实施成效进行系统总结评价,梳理查找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三是探索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知识产权综合执法改革,遵义市、铜仁市、贵安新区将专利行政执法纳入城市综合执法管理;优化完善职称评审中的知识产权评价指标,加大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指标权重,将取得的专利权、专利奖项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新药开发、新品种选育等纳入现行的职称评价指标中,将发明专利授权及开发转化效果明确为专业技术岗位晋升条件。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省商务厅牵头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以专利权、商标权、版权、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以互联网、文化市场、农资市场、软件正版化等领域为重点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2017年,全省行政执法机关立案7015件,结案6824件,结案金额2517.43万元。其中,知识产权系统开展“护航”和“雷霆”专项行动,严肃查处线上线下侵权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共处理专利侵权案件50件,查处假冒专利案件4017件,同比增长45.4%,创历史新高。工商部门开展“红盾护农”专项行动,重点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化肥及商标侵权、虚假广告等违法案件,立案64件,案值58.87万元;开展打击“傍名牌”专项行动,查处案件249件,案值1076.48万元,罚没款207万元;对全省有效的1028件著名商标进行检查。版权部门开展“剑网2017”、“秋风2017”等专项行动,对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林业部门开展打击侵犯林业植物新品种权的专项执法检查。二是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全省公安机关立案各类知识产权侵权犯罪案件近400件,破案25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0余人,涉案金额近亿元。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分局侦破非法泄露并使用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商业秘密案,涉案金额达1175.27万元。全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67件116人;组织开展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全省法院系统共受理知识产权类案件374件,结案344件,结案率为91.98%。三是完善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和维权援助服务体系。全年收到举报投诉维权援助案件155件,均已移交办理或办结。四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协作。签署《长江经济带知识产权执法协作、联合执法协议与备忘录》、《西部十一省区知识产权执法协作、联合执法协议与备忘录》,推进跨区域联合执法与办案协作。 
  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2017年,全省专利申请34607件,同比增长36.7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884件,同比增长26.76%,发明专利申请占比达40.12%;专利授权12559件,同比增长20.4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875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8408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35件,同比提升0.38件。全省有效注册商标达到112343件,同比增长25.34%;新增7件驰名商标,驰名商标总数达到61件。全省办理作品自愿登记435件,同比增长60%。全省新增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8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数增至256个,位列全国第18位,西部第6位。有427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专用标志的地理标志产品达到102个,占总数的42.86%。
  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一是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机制。制定下发《贵州省专利运营试点工作方案》,首批确定6家专利运营试点单位。落实知识产权奖励政策,对第六届贵州省知识产权奖获奖项目进行表彰和奖励,发放奖励资金799万元。5个项目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贵州百灵集团荣获2017年中国商标运用奖提名单位。在贵州电商云平台“那家网”开设“贵州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馆”,展销贵州地理标志产品。二是知识产权实施转化成效显著。选择8个产品实施贵州省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促进工程项目,累计实施项目已达40个。项目实施共制定地理标志管理制度54个,发布地理标志产品贵州省地方标准20个,授权113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363.76万枚,产品销售单价较实施前平均提高25%。对17个2015年贵州省专利实施及转化运用项目进行考核验收,项目实施实现销售收入66579.24万元,利润11084.52万元,税收6085.86万元。三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实现专利权质押贷款总额10.6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32.7%;对获得专利权质押贷款的30余家企业,发放贴息补助资金124.74万元。首次实现4家企业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质押金额4.75亿元。13家企业实现版权质押贷款,累计贷款金额3.36亿元。新增5个商标质权登记受理点,全省受理点增至6个。四是知识产权信息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建成收录103个国家和地区组织1.48亿条专利文献的“新一代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检索与分析系统”并投入使用。对3976个科技创新项目开展了“查重、查新、查专利”,为科技(知识产权)项目提供立项依据。围绕大数据存储及应用、民族药物、民用无人机等重点产业实施2017年专利战略研究推进工程;开展磷石膏、赤泥、电解锰渣和集装箱水产养殖等产业领域专利分析与研究工作。
  在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取得新成效。20家企业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3家企业被确定为2017年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企业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7家企业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对期限届满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进行考核验收,34家企业实施期间围绕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形成了62个专利群,共申请专利902件,专利实施率达82%,专利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34.06亿元,占总销售收入的90.8%。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开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运作。主营业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上市公司23家,占全省上市公司总量的85.19%,2017年度实现股权融资16.65亿元,实现债务融资9亿元。二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有新成效。新增120人获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引进中知(北京)认证有限公司来黔设立办事处;50家企业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证,同比增长400%。三是更多企业享受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共有234家企业享受了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优惠,加计扣除金额合计9.33亿元,同上年相比,企业户数增长74.63%,金额增长46.47%。
  在区域知识产权工作方面:一是城市、园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顺利开展。黔东南州开展以“外观设计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知识产权城市试点工作,成功举办第二届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大赛。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晋升为我省首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遵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二是县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逐步实现全覆盖。黄平、雷山和丹寨县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新增10个县实施县域经济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云岩区、汇川区开展县域经济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全省累计在66个县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三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成功创建“都匀毛尖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实现贵州省零的突破;获批筹建(贵州正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兴仁薏(苡)仁米”、“岩脚面”、“梵净山翠峰茶”等省级示范区成功创建。
  在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方面:一是继续组织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与黔东南州政府共同主办“外观设计专利保护与产业发展论坛”;贵州省企业知识产权协会举办“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各市(州)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普及活动。活动周期间累计举办各类知识产权培训讲座16期,参训人员1867人;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66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各类媒体报道知识产权内容37篇。二是广泛开展各类知识产权培训和人才培养。举办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考前强化培训和专利代理能力提升培训、专利行政执法资格培训和专利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培训、地理标志产品申请和运用实务培训等。另外,针对党政领导、企事业单位、省直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开展知识产权知识培训、讲座30余期,参训人员近4000余人。三是探索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工作。组织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开展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工作,推荐盘州市第二中学申报成为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
  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一是积极开展专利代理行业改革试点。贵州获批国家专利代理行业改革试点省,新增专利代理机构6家,总数增至16家;新增外省来黔设立分支机构2家,总数达到10家;新增24人获专利代理人资格。二是大力推进知识产权申请注册便利化。新增5个商标受理窗口,全省窗口达到6个,全年累计受理商标注册申请超2000件。推广专利网银缴费票据自取(异地打印)业务,对因此产生的手续费予以资助,已有14家专利代理机构开通此项业务。三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建设。建立专利信息协作网,与22家重点联系企业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解决专利信息管理与运用等方面问题。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对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给予补助。截至2017年底,已培育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和国家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示范创建机构各1家、省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机构6家、省级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5家。
  一年来,贵州省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在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高社会各界知识产权意识,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初步形成。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知识产权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整体质量和运用能力有待提高,保护效果与社会期待仍有差距。公布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一方面表明我省营造良好知识产权法治环境的决心和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对今后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和同保护,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科技、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鼓励和鞭策。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深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围绕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努力,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必将取得新成就,为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刘琦:

  谢谢秦厅长。刚才秦厅长从八个方面介绍了2017年我省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有关情况,可以看出,我省各地各部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了“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下面请记者朋友们就关心的问题提问,按照惯例,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举手示意。



人民网记者: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深化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对三大战略行动的科技支撑,在高新技术和军民整合等领域形成一批核心专利或专利群。请问我省在提升专利质量,支撑贵州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方面有什么措施?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什么新举措?

秦水介: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采取多种措施提升专利质量,为我省产业建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知识产权支撑。
  一是完善专利资助政策,提升专利质量。修改完善《贵州省专利资助管理办法》,规范PCT国际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资助条件,大幅减少资助材料,优化资助程序,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放管服”工作水平,全省专利质量稳步提升。2018年1-4月,全省专利申请13455件,同比增长50.4%;授权6061件,同比增长60.6%;万人有效发明专利2.5件,同比增长17.4%。
  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夯实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工作基础。精心组织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和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高质量知识产权服务全覆盖活动,累计培育认定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企业30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4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247家。
  三是加强专利信息分析利用,不断提升科技决策水平。建成“新一代地方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系统”并投入使用,共收录103个国家和地区组织的1.48亿条专利文献。2017年,对3976个省级科技创新项目开展查重查新查专利等“三查”,有效避免重复研发。精心组织开展磷石膏、赤泥、电解锰渣和集装箱水产养殖等产业领域专利分析与研究,为我省破解中央环保督察整治问题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下一步,我省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不断提升专利质量,为我省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是建立专利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促进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支持创新相关举措的通知》精神,加快拓展专利质押融资工作覆盖面,2018年力争实现全省9个市州专利质押融资工作全覆盖,2020年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超过20亿元。加强与银行、保险、评估等机构合作,积极探索建立“贷款+保险+财政风险补偿”的专利质押融资新模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质押贷款提供便捷融资服务,帮助解决创新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是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和高价值专利培育,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研究发布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目录,制定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认定实施办法,重点围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整合企业、高校院所和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等多方力量和创新资源,建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和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体系,科学组织实施技术路线分析、专利挖掘与布局、专利维护与运营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和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力争到2020年,培育10个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50项国际竞争力强、具有较强前瞻性、能够引领贵州产业发展的高价值关键核心专利技术,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和“千企改造”工程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是积极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实现报团取暖和高速发展。筹建大数据、大健康等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整合知识产权各类资源,努力形成以产业为主体、涵盖高校院所和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政、产、学、研、服”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产业创新机制和知识产权资源共享平台,努力探索产业知识产权布局,实现抱团取暖和高速发展,构筑产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央广记者:

  请介绍一下贵州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有关情况,下一步贵州省将如何推进商标品牌建设?



丁琨:

  近年来,我省商标品牌战略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在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下,商标战略强力推进,有力助推了“泉涌”工程和黔货出山,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创业创新热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日益显现。
  一是商标总量呈快速增长态势。全省目前有效注册商标总量突破12万件,达到122777件,实现了全省“县县有品牌”的目标。
  二是商标战略与脱贫攻坚战略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商标特别是地理标志与服务全省扶贫战略的深度融合。目前,我省地理标志商标累计达到81件。“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石阡苔茶”、“兴仁薏仁米”、“玉屏箫笛”等地理标志发挥了公共品牌效应,有效地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了“商标富农”工程,较好地发挥了地理标志商标扶贫作用。
  三是深化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积极开展商标质权登记。在省工商局积极争取和协调下,原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在我省设立了6个商标申请受理窗口和商标质权登记受理窗口,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减少企业办事成本。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商标受理窗口共受理商标申请3273件,受理商标质权登记4件,质押融资金额达4.75亿元。
  四是激发企业争创自主商标品牌的积极性。在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通过商标注册、保护和运用,不断强化保障和激励企业创新,助力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提升。比如,2011年,在我局大力推荐下,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荣获原国家工商总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中国商标金奖”——商标运用金奖,充分展示了我省商标战略发展的成就;2017年,贵州百灵集团获得中国商标金奖运用奖的提名奖,并出席了2017年中国商标金奖颁奖大会。
  五是商标权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大商标品牌的保护力度,加强商标信用监管,优化了我省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虽然贵州省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市场主体的商标运用能力有待提高、品牌竞争力急需提升、商标专用权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和不足。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合作机制,整合优势资源,以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为突破口,以商标品牌有效运用和依法保护为重点,以提升贵州省商标品牌竞争力为目标,创新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工作理念和举措。确保2020年全省有效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商标总量实现有效突破。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贵州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孕育众多独具特色的农特产品,我注意到“白皮书”统计发布2017年我省新增了48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数已达256个,这个增幅应该相当高了。地理标志作为与“三农”紧密相关的知识产权类别,请问省知识产权局,就发挥地理标志制度作用,凸显我省农特产品资源优势,推动“黔货出山”助力精准扶贫,近年来我省采取哪些措施,取得哪些成效?

  近年来,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履行省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办公室职责,协调农业、工商、质检等部门推进我省农特产品地理标志工作。
  一、建立完善推动地理标志工作的政策体系。2009年以来,我省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农特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大力促进我省农特经济发展意见》、《贵州省农特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建议名录》、《贵州省农特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对建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农特产品资源优势,规范地理标志申请注册,推进地理标志产业化,培育农特产品区域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统筹协调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发挥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与职能部门沟通衔接,整合“3条渠道、4个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推进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建立贵州省地理标志专家库,为促进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提供服务;整合资源,共同开展国家级、省级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创建。仅“都匀毛尖茶”地理标志项目省科技厅就安排经费100万元。
  三、落实地理标志奖励政策。2009年以来,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先后对138个地理标志产品给予一次性2万元奖励,奖励金额共计276万元。推动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铜仁市等地相继建立地理标志奖励制度,其中六盘水市对地理标志产品一次性奖励15万元,安顺市一次性奖励10万元。多地奖励政策的出台,有效调动了我省地理标志申请的积极性。2010年以前,我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仅有40个,“十二五”增至172个,“十三五”以来截止2017年底,我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增至256个,位列全国第18,西部第6。
  四、组织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项目。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先后投入910万元,并带动社会各方投入经费1741万元,选择40个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产业化促进项目。项目实施已制定地理标志管理制度54个,发布地方标准20个;授权113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300余万枚,相关地理标志产品单价平均提高25%,产量提高30%。其中:“虾子辣椒”、“施秉太子参”、“湄潭翠芽”和“盘县火腿”、“湄潭茅贡米”等项目均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助推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解决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特产品产业化中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撑问题,仅2017年就择优选择了“三穗鸭”等近20个地理标志产品实施24个科技攻关项目,支持经费960万元,重点解决产品提纯复壮、高产栽培、精深加工、贮藏保质、质量安全保证等关键技术问题。同时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选择大方天麻等14个地理标志产品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支持经费1400万元,把地理标志产品园区建设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带动的重要载体。



当代贵州记者:

  请介绍一下我省作品登记的情况和提高作品登记社会服务水平的措施。



王开俊:

  今年国家版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版权产业占GDP比重达7.33%,从这一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版权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我省版权资源丰富,版权要素活跃,版权保护在提升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有效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保护创新成果,促进文化繁荣,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作为版权核心要素的作品,明确作品权利归属就显得尤为重要。版权登记证书是对作者、创作完成日期等版权事项的初步证明,对确定版权归属、理顺版权关系、减少版权纠纷以及打击非法盗版等有着积极的作用。版权登记是企业无形资产的有形表现形式,持登记证可享受国家投融资、税收、出口等优惠政策,同时也是办理银行质押和技术出资入股的先决条件,还是申请科技成果的佐证材料之一。
  近几年来,随着我省广大版权权利人版权保护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版权产业及涉及版权要素的相关产业也在不断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作品登记数量逐年增加,2015年省内登记机构全年登记作品233件,2016年271件,2017年435件,2017年比2016年增长了60%。今年,我局改进了作品登记服务后,截至上半年,已登记504件,半年就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量。另一方面,登记作品的类型结构也发生变化,过去登记传统作品比较多,而现在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商号商品标识图案、电影电视剧本、非遗产创新成果等作品大幅上升。这些变化充分说明,我省版权保护和作品登记工作已得到广大版权权利人的认可,已成为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今后为提高作品登记服务水平,我们除了强化日常的版权保护和宣传工作外,还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在提高信息化水平、简化登记流程、节约登记人成本上,为版权权利人搭建高效的服务平台:一是便捷作品登记申请渠道。开发《贵州省作品登记平台》,平台实行“网上提交、线上审核”,提交人可以更加便捷地提交登记材料,同时审核速度也会加快,目前平台已经通过内部测试,后台使用人员已进行了培训,在试运行期间已登记各类作品近400件,例如最近大家熟知的盘州市岩博酒业“人民小酒”,公司logo标识图案、瓶贴标签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全部作品,就是通过新平台进行提交和审核的。二是建立版权登记数字化体系,我局积极尝试,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数字存证平台,这个平台也已经上线公测,平台的建成,对于版权成果展示、版权资产多功能运营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三是建立了专门的登记机构,增加了平台工作人员。我局借助国家“十三五”时期“互联网+”行动重大文化产业工程CCDI项目平台,借鉴国家局和外省经验,在CCDI“版权云”项目建立作品登记工作站,成为我省作品登记专门机构,同时也为部省协议合作项目CCDI注入了版权资源和要素。这些措施,在健全作品专门机构和增加审核人员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我省作品登记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我省广大作品登记申请人将享受数字化信息化带来的版权社会服务的便捷。我们相信,有了这些措施的保障,我省作品登记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贵州日报记者:

  从《贵州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白皮书)了解到,近年来,我省专利行政保护力度逐年加大,全省查办专利案件年平均增长75.8%。请发言人进一步说明我省专利保护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为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秦水介:

  近年来,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贵州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办公室的工作部署,围绕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持续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和“雷霆”专项行动。“护航”专项行动以监管线下实体店商品流通市场为主;“雷霆”专项行动以监管线上电子商务为主。在专项行动中,聚焦我省经济发展主战场,实施专利执法县级区域监管全覆盖、产业园区重点企业专利保护服务全覆盖和重大科技项目专利保护全覆盖三大工程。加强互联网、城乡结合部、展会、专业市场、专利密集型企业和进出口商品等六大领域专利执法与维权,以食品、药品、农资、医疗器械、日用品等民生领域为执法整治重点,严肃查处线上线下侵权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深入部分大数据、高新技术、农特产业等园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需求调研,指导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工作,加强一线执法督导检查与现场指导执法,赴9个市(州)开展省、市(州)、县(市、区、特区)三级联合执法,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励、保护科技创新,促进了我省专利申请与授权逐年增长,治理和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刘琦:

  谢谢秦厅长、王厅长、丁厅长。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刚才,记者朋友与三位发布人做了沟通和交流,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会后与省环保厅委取得联系。
  今天三位发布人回答记者提问的有关内容,请省科技厅整理核实后,提供给省政府新闻办,我们将上传到公共邮箱,提供给记者朋友们使用。
  请记者朋友们在报道好会议消息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新闻线索,做好后续延伸报道。相关报道,请省内新闻媒体和网站通过省政府新闻办统一开设的“贵州发布”专栏刊发、播出。同时,请中央和香港驻黔媒体记者结合各自的实际和特色,做好相关报道。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三位发布人。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