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7首页>网上直播>

8月1日甘肃举行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8-08-02 10:34:59  |  来源:国新办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宇


刘伯荣: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将于2018年8月11日-17日在陇南市西和县举办,这也是“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分项活动。为了让社会各界全面了解第十届乞巧女儿节筹备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陇南市副市长徐世林先生,西和县委常委、副县长何能雄先生,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首先,请陇南市副市长徐世林先生致发布词。



徐世林:

  同志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这里举行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中共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政府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甘陕川三省交界地带,是甘肃唯一全境属于长江流域地区,辖一区八县,面积2.7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7万人。陇南地处亚热带向北温带气候的过渡区,北纬33度线贯穿全境,气候湿润,日照充裕,是我国大熊猫、金丝猴、大鲵的重要栖息地。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富集,既具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灵秀,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境内有武都万象洞、成县西狭颂、宕昌县官鹅沟、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康县阳坝、花桥村景区、西和晚霞湖、徽县金徽酒文化、金徽矿业景区、礼县秦文化博物馆、两当云屏三峡、两当兵变纪念馆、文县天池等十三个国家4A级景区,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巨大。陇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秦王朝的发祥地。特殊的地理位置,美丽的山川地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孕育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以白马人民俗、乞巧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秦早期文化、《西狭颂》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哈达铺红军长征、两当兵变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交汇积淀,相映成辉,呈现出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特色,为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传统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异彩纷呈。西和县、文县、武都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西和县、文县、康县被中国民协分别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之乡、中国茶马古道文化之乡。
  近年来,陇南市深化落实“433”发展战略,在脱贫攻坚、生态文明、产业培育、城乡一体等方面快速推进,在硬件基础、民生基础、执政基础等方面着力夯实,在电子商务、金融支撑、旅游开发等方面集中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片区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金融突破等亮点频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国家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甘肃文化大省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特色文化大市建设,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特别是把乞巧文化品牌打造作为推进特色文化大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作为扩大陇南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软实力和正能量的重要举措,作为打造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平台来定位。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直厅局的关怀指导下,连续举办了九届陇南乞巧女儿节,期间举办了三届高层次的乞巧文化论坛,促进了乞巧文化活态传承、生产性保护,推动了乞巧文化的融合式发展,加快了乞巧文化保护传承进程,同时,把乞巧文化保护传承和世界妇女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大使及夫人参与,不断将乞巧文化推向世界。
  乞巧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是陇南文化资源中的一大瑰宝。民俗专家一致认为,乞巧文化是起源并流传于陇南市西和、礼县一带的秦人遗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陇南乞巧,是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活跃在西汉水流域的近20个乡镇、300多个村,经常性参与的有50多万群众,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儿节”。陇南乞巧是祈求技艺、智慧、美德的女儿节,是争取家庭、社会地位和幸福美满生活的女儿节,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乞巧女儿梦,承载着陇南千年民俗文化的历史记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引领着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培育养成,描绘着广大女性自觉奋争的多彩画卷,展现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责任担当,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今年,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精心策划了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系列活动。活动以“传承乞巧优秀文化,凝聚脱贫精神力量”为主题,8月10日至17日,举办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开幕式及“传承乞巧文化、助推精准脱贫”主题演出、国际妇女书画作品展、甘肃省乞巧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暨“陇南乞巧女儿的精神力量”理论研讨会等11项系列活动。节会期间,国家有关部委及甘肃省领导,中国书画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领导和外宾代表,省直相关部门、帮扶西和单位领导,新闻媒体记者等将出席活动。本次节会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通过开展乞巧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宣传、展示等活动,开展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线上线下营销等活动,协调开通青岛、张掖至陇南的旅游专列,对于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倒逼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打造美丽乡村,努力使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以文化人、提振精神、凝聚力量,激发内生动力,鼓舞全市人民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陇南正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连接的黄金通道上。虽然陇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全省乃至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但随着交通条件的全面改善,陇南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后发优势日益凸显。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陇南一定能够夺取决战脱贫、决胜小康的全面胜利!
  我们热切期望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宣传推介陇南,支持陇南的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诚挚欢迎各界朋友到陇南做客,指导工作、田野考察、采风采访,品味陇上江南的独特魅力,体验乞巧之乡的迷人风采,共同谱写美好陇南新篇章!
  谢谢大家!



何能雄: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8月10日(农历六月二十九),陇南西和、礼县一带将迎来一年一度、七天八夜的乞巧女儿节,这将是一场欢歌载舞的盛大活动,广大女儿们将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
  据专家考证,乞巧民俗最早起源于秦人古老遗风,已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承演变,尤以西和乞巧最具传奇性和代表性,其参与之广泛、内容之丰富、持续时间之长、程式之严谨、气氛之热烈、想象之奇妙,在全国绝无仅有,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古代民间乞巧的“活化石”。2006年10月,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6月,西和乞巧节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12月,因独具魅力的乞巧民俗活动,西和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乞巧活动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至七月初七深夜结束,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有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和送巧七个固有程式。参加者多为待字闺中的年轻姑娘,她们以虔诚的信仰、隆重的仪式,祈求“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祈愿自己婚配如愿、生活幸福。这一古老民俗展示了心灵手巧的女儿智慧,传承了孝顺贤淑的女儿美德,诉说着自由美好的女儿梦,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儿节”。
  近年来,西和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走向世界的“乞巧女儿节”文化品牌,推进“乞巧女儿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已成功举办了九届乞巧女儿节,将乞巧文化推出了甘肃,推向了全国、推向了世界,乞巧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当前,精准扶贫进入攻坚拔寨的阶段,为集中精力打好脱贫攻坚战,通过乞巧文化活动,凝聚精神力量,激发内生动力,助力精准扶贫,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省市的高度重视下,作为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陇南分会场,第八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分项活动的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活动即将于8月10日在西和拉开帷幕,此届节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内联络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旅发委、甘肃省妇女联合会、甘肃省外事办、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指导,中共陇南市委员会、陇南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西和县委员会、西和县人民政府和中共礼县委员会、礼县人民政府承办,共策划了11项系列活动:
  活动之一: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开幕式暨“传承乞巧文化,助推精准脱贫”主题演出。在全市推选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女性先进典型为“陇南好女儿”,通过多种舞台呈现形式展示他们的故事,传递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凝聚精气神,由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等作为讲述推介人。激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全县精准脱贫等各项工作汇聚正能量,同时穿插进行以乞巧文化为特色歌舞表演,充分展示和传承乞巧民俗的魅力。
  活动之二:国际妇女书画作品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市上有关部门承办,征集国际女性著名书画家、国内中书协、中美协会员中的女性书画家作品,乞巧节期间在陇南市展出。
  活动之三:秦腔名家会演。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主办,省文化厅承办,西和县政府协办,组织部分秦腔名家在西和举行秦腔会演。同时,西和县乞巧文化演艺中心面向全县群众展演优秀传统秦腔剧目。
  活动之四:甘肃省乞巧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暨“陇南乞巧的精神力量”理论研讨会。甘肃省乞巧文化研究会理事及有关专家围绕“陇南乞巧的精神力量”主题进行深度研讨。推动精准扶贫进程中弘扬陇南乞巧内涵要义,凝聚脱贫精神力量,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活动之五:民间乞巧民俗文化体验活动。8月10日(农历六月二十九)至8月17日(农历七月初七),在西和、礼县民间乞巧活动流传的乡镇、村(社区)设立乞巧点,广泛组织开展民间乞巧活动,促进文化旅游充分融合,展现乞巧文化助力精准扶贫的成果。期间,将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及新闻媒体记者赴民间乞巧集中展演点,开展民间乞巧现场体验活动及采风创作和影像资料拍摄;有关旅行社组织周边地区游客参加乞巧民俗体验旅游活动,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活动之六:纪录片《中国的乞巧女儿节》、《麻纸情缘》首映式。在西和县广电演播大厅举行由兰州华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纪录片《中国的乞巧女儿节》、《麻纸情缘》首映式。
  活动之七:乞巧之乡老照片展。在乞巧文化苑展出全县范围内征集的“西和记忆”老照片。
  活动之八:西和县青少年轮滑表演。在乞巧节期间,组织青少年轮滑爱好者进行轮滑表演,展示我县青少年良好的滑轮技艺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全县青少年中形成崇尚健康向上生活方式的良好风尚。
  活动之九:西和县博物馆三、四号展厅开展暨馆藏文物展。8月10日举行西和县博物馆三、四号展厅开展仪式。节会期间,博物馆全天开放,安排专人做好讲解、引导。
  活动之十:西和县珍贵档案资料展。在西和县档案馆,以乞巧文化和其他有西和特色的传统文化档案资料的展出为重点,全面展示西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特点和内涵。
  活动之十一:乞巧女儿节电商狂欢购物节及其他经贸活动。在西和县电商双创园,以西和电商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线上线下销售为重点,谋划开展好丰富多彩的电商推介活动。
  节会期间,全国妇联还将在西和县组织召开劳务对接座谈会,推动劳务输转。我们还将开展一系列的经贸、电商、旅游等活动,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促进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
  各位朋友,一年一度的乞巧女儿节即将到来,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筹备工作已全面就绪,我们将以最周密的组织、最热情的服务,为参加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系列活动的各位来宾,奉献一场别具特色、高水平、高层次的文化盛会。
  本届节会突出总结和弘扬乞巧活动中蕴含的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助推精准脱贫以及民间原生态乞巧的深度挖掘和宣传是本届乞巧节的重点,届时将邀请各位媒体记者和有关媒体人深度采访报道乞巧节各项活动,组织采风创作活动,在此,诚挚邀请各位到陇南、西和来共襄盛会、做客采风,感受乞巧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乞巧优秀文化,凝聚脱贫精神力量。谢谢大家!

中国妇女报记者:

  乞巧女儿节已经举办了九届,请问,近年来发展乞巧文化给西和带来了哪些影响?

何能雄:

  你好。我认为举办乞巧女儿节带给西和的影响和好处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方面。依托乞巧女儿节的举办,大力发展以乞巧文化为特色的产业链,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节会的举办也提高了西和的知名度,助推了招商引资工作,为西和发展聚集了人气、吸引了资源。二是文化方面。通过节会的举办,我们不仅在保护乞巧文化的过程中挖掘了相关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而且还培养出了一批文化艺术人才,形成了完善的乞巧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此外,为更好地弘扬乞巧文化,我们还创办了《中国乞巧》杂志,创建了中国乞巧网、乞巧客户端,拓展了乞巧文化宣传推介载体。三是旅游方面。我们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了乞巧文化、三国文化、仇池文化三大文化旅游板块,使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近年来陇南“互联网+”不断发展壮大,请问乞巧文化是如何与“互联网+”相结合的?

何能雄:

  近年来,我们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推介西和乞巧民俗、自然风光、旅游景区及文化产品。同时,依托“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品牌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协会,大力支持乞巧网店建设,以乞巧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主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实现了“乞巧情?电商梦”的美好愿景。全县已开办乞巧文化产品网店100多家,以手工麻纸、刺绣、针织、柳编等乞巧文化产品网络销售额逐年增长,促进乞巧文化传承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

甘肃广电总台的记者:

  徐市长您好,陇南乞巧女儿节连续举办九届,今年再次举办,与往届相比,今年我们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另外还有一点,咱们都知道前一段时间陇南多地突降中到大雨,可能对部分的国土干线也有所影响,那么目前该主流的恢复情况,对我们这次举办节会有没有一些影响?

徐世林:

  好,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是咱们今年节会的一个特点,我们已经办了九届,这是第十届,第十届的特点呢,就是传承乞巧优秀文化,聚焦精准扶贫,陇南是我们甘肃省精准扶贫的主战场,现在我们还有31.7万人还处在贫困线上,我们这次乞巧会,乞巧节呢就是要围绕乞巧优秀文化的传承、挖掘和开发,与咱们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从文化上来说呢,我们就是要激发我们陇南人民群众的外身动力,在扶贫攻坚上来说靠自己,既要靠国家的关心、支持,更要激发我们陇南人民自强自立、自我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在经济上我们主张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促进经贸合作,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包括我们这一次已经和青岛衔接之后呢开通了青岛旅游专列,在8月2日,也就是明天上午,已经有一趟青岛的车,从青岛7月31日出发,明天凌晨5点40分有800人从青岛直达到陇南,在陇南举行欢迎仪式,他们之后分两团,每团400人,要到陇南活动一个礼拜,同时有76家旅行社在陇南采风、踩点,通过旅行社组织这一波游客来陇南,通过旅游来拉动陇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这次这个会的显著特点就是紧扣我们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战脱贫,进入小康这个主题,同时,这个记者问的也挺好,在今年7月9日到11日陇南普降大到暴雨,全市9县区不同程度受灾,灾情发生前,由于启动预案及时,撤离群众及时,组织预防及时,所以将灾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切关注,林铎书记、唐仁健省长都先后到陇南礼县,到最重的文县碧口、中寨去查看灾情,目前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在有序进行,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水利设施等等损毁的程度比较严重,有近50个亿,这方面对办节会应该说没有大的影响,因为会场主要在西和,这次西和相对来讲在九县区中受灾要稍轻一点,同时呢我们随着这几年的发展,陇南交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高速、铁路、机场都有了,以前陇南呢,确实很偏远,从兰州到陇南没有高速之前要走8到9个小时,高速通了也要6个小时,现在火车通了,每天来回的火车有20多趟,最快的一趟是三小时多,慢一点的四个半小时,所以经过交通设施改善之后咱们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为陇南的扶贫攻坚有了一个脱贫路,小康路,这次这个节会呢没有到临夏,咱们这个节会主要在市委、市府承办,在西和县主办,礼县协办,其他县区呢为了正常经济社会发展,在抓经济,抓发展,包括抓灾后的一些恢复重建,谢谢你的提问。

刘伯荣:

  再次感谢发布嘉宾!感谢媒体朋友!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