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丽:
各位亲爱的记者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第181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发布单位是东亚银行,主题是“百年东亚,扎根中国,拥抱开放新机遇”,我们很荣幸请到了东亚银行总经理兼中国业务总部主管叶志衡先生,东亚中国执行董事兼行长林志民先生。下面首先有请叶志衡先生作一下简单的情况介绍。
叶志衡:
谢谢!尊敬的主持人,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下午好!今天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东亚银行的发展,我的分享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东亚银行的过去;第二部分是有关东亚银行的未来。其实很多人也可能不知道,我们东亚银行发展到今年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我们在内地开展业务也有98年了。
我今天简单地先说一下东亚银行过去100年的历史,分三个阶段:一是从1918年到1978年,第二个阶段是从1978年到2007年,第三个阶段是2007年到现在。
第一个阶段是“做好时代的任务”,1918年11月份,东亚银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三天,就在香港注册了,开启了我们“百年之路”,我们当时的招股书写到:“我们要组建一家信用稳固的银行,为祖国策富强”,这是东亚银行百年来坚定的信念。到1920年,也就是东亚银行开业第二年,我们就在上海设立了第一家分行,这个分行至今仍在,现在转型为一家沪港银行历史展览馆。在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东亚银行秉持“为祖国策富强”的构想,筹募了几百万计的救国经费,展示了我们的爱国情操,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在1978年的时候,中央政府实行改革开放,中央政府希望我们开始国际业务,我们上海分行马上接受时代的使命,所以第一部分就是“做好时代的任务”。
第二个阶段算是“开创先河”阶段。那个时候创造了很多的第一,第一个“第一”就是1979年的时候我们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叫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做飞机餐饮。此外,1988年,我们成为第一家银行提供房地产抵押贷款服务。1998年,我们成为最早获得人民银行批准在内地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之一。到2007年的时候,在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东亚(中国)银行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是最早获准在内地注册成为法人银行的外资银行之一。2007年到现在,我们走进多元发展的阶段,东亚(中国)也是在很多地方做了创新,我们现在在44个城市已经有网点,是网点最多的外资银行之一。
这是我们过去100年的发展,展望未来,我们首先不能忘记对银行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我们是保管老百姓、企业的存款,稳定经营其实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另外,我们银行作为金融业的核心,对支持实体经济、维护金融安全、整治金融乱象都有非常重要的职责,我就想未来100年的发展中,我觉得有三个方面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个方面我们要坚定配合国家的政策,我先说金融开放政策,也是今天一个主题。在国家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金融业对外的开放力度加大,早前国家公布了多项金融领域的开放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提高外资持股比例,我们认为这个是非常有利于加快金融业开放的步伐,在这方面,我们作为一家外资银行非常认真地去面对。另外就是“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在这个“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其实我们也增加在这方面的投资部署,我们去年入股了一家当地最大规模的小贷公司,成为我们发展“一带一路”除了中国跟香港业务以外的一个重要据点,我们也慢慢地铺开了在海外不同的网络,我们在英国、在美国都有网点,我们也有不同的战略性的合作伙伴,与他们共同携手服务更多企业、走向全球。有关粤港澳大湾区,我们作为一家香港银行也是比较重点的部署,现在在内地我们有30家分行,在大湾区里面,加起来我们在香港的分行网络,也是在香港一个比较有规模的银行。在澳门我们也有网点,加起来差不多是100个网点,就是作为大湾区网点的基础。另外我们过去几年在前海方面也有比较多的部署,在前海建立了大湾区业务总部。在那边我们也有不同类型的金融公司,包括去年开业的,作为第一大股东的证券公司以及资管公司等。
除了对国家政策关注,我们也很关注客户的需求。其实银行是一个陪着客户走的行业,我们跟客户有一个长远的关系,不是单一的关系,过去一百年我们看到不同客户的成长,我们慢慢看到我们的客户也在变化,客户端的变化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想要走出去,在国际的舞台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们要配合这些壮大的国家企业、内地的一些企业走出去,我们提供更好的跨境服务给他,让他们在海外的融资、国内的融资都可以容易一些。另外,我们的客户现在受新经济影响,这些客户有很多的服务可以更具普惠性,这跟我们现在走的零售转型有关系。新经济要求我们能够服务到以前服务不到的客户,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新的风险、新的运作模式的调整,所以在科技方面、在风控措施方面,我们要有更新的思维,这个就是第二个方面,我们围绕客户走。
第三方面是三个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跟监管一同作为合作伙伴,我觉得银行做得好,主要在于我们要认真落实监管的要求。作为外资银行,这是我们的优势,因为我们是需要与国际接轨的,东亚银行在香港金管局被列入具有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就是代表我们受监管,同时监管也需要我们有更高的要求,因为东亚银行在香港是一个系统性的重要的银行。刚才说到新经济环境的条件下,我们也要面对新的监管要求方面的挑战,包括在反洗钱方面,国际的标准越来越紧,反恐方面的措施,我们作为金融机构也做得非常到位,这方面我们需要非常认真的落实。因为客户就是我们的资源,要有能力筛选到好的客户,而我们要将一些金融服务提供给这些核心客户来使用。所以这方面我觉得在未来需要东亚银行做得更好、更优化的位置。总结来说,我们过去走了一百年,我希望未来东亚银行有很多很多的一百年,但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一定要拥抱国家的新机遇,贡献实体经济,我们期待和我们的股东、我们的客户、我们的社会走出一条更具特色的合作共赢之路,让我们走出更多的一百年。
郝丽:
感谢叶先生的介绍,下面有请东亚中国执行董事兼行长林志民先生作简单的情况介绍。
林志民: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我主要讲讲东亚中国的发展。今年是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也适逢东亚银行100周年纪念,算是双喜临门。东亚中国在内地已经有98年历史了,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也是看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一起成长。在发展的过程中,2007年国家允许外资银行设立法人机构,我们是最早一批成立法人机构的外资银行,从那时起,东亚中国可以说开始起飞了,发展得非常快。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在全国的省市都会看到东亚银行的分支机构,我们已成为内地网络最庞大的外资银行之一。另外,我们在业务方面的发展也是持续提升,人员方面在过往十年发展也比较快。还有就是收入方面也是大家关心的,我们的非货币性收入占比大概22%,我们希望多推一些非货币性收入。在过往十年里面,东亚中国也经常会做一些领头羊的工作,在2008年我们也是第一家外资银行发行借记卡、信用卡。另外就是在2009年我们也是第一家外资银行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这个是创先河的工作。接下来在香港的经贸区设立分支机构,刚刚我们又得到监管部门批准,把东亚银行前海支行升格为分行,这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行。
在业务的拓展过程里面,东亚银行目前对公业务占比占所有业务的70%,零售占比20%,余下10%是财资的业务。展望未来,我们会响应国家的政策,“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以外,我们自己也正在做一些业务调整。其实我们看好中国社会市场,也看到很多个人的服务、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在大零售方面我们会相对投资多一点,所以在这方面,东亚在信用卡业务也好、财务管理业务也好,线上线下的消费贷款也好,未来相对会做高一点。在对公业务方面,我们发挥着外资银行的特性,会重点做一些跨境业务,尤其是我们母行在香港,粤港澳大湾区也是国家重点要推进的,我们觉得这是东亚中国很好的机遇。除此以外,我们重点发展供应链业务、贸易融资、业务结算等业务,这是对公业务。另外,大家比较关心互联网、移动支付方面,东亚中国也会朝这些方向做好有关系统,IT等方面的工作,以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郝丽:
谢谢林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互动环节,请大家围绕发布主题进行提问。
中国经营报记者:
您好,我是中国经营报记者。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这一发展机遇,很多外资银行都比较关注,而东亚银行在这方面是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的,在这种背景之下我想请问一下,东亚银行是如何参与其中的?发挥了哪些作用?谢谢。
叶志衡:
谢谢你的提问,我们刚才说了一部分,大湾区确实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首先在网点方面的部署,我觉得东亚银行是比较具备竞争条件的,我们在香港、内地、澳门等地都有覆盖网点。还有刚才林行长说到我们是第一家外资银行,最近前海支行升级为分行,是我们比较好的开始。除了银行之外,我们有几个项目现在都在大湾区里面,集中的投放是在前海,刚才我说到东亚银行第二总部就在前海,我们跟嘉里集团在非常优越的前海地段建东亚银行的总部大楼。第二点,这家公司也是去年12月开业的证券公司,我们是第一大股东,在投资银行资管方面的业务已经开始展开了,这也是我们在大湾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部署。我们还有一家资产保险公司在前海,这个应该是在前海里面第一家外资独资企业的资产管理公司。牌照方面是比较具备的,除了银行网点外,可以说我们在牌照方面都具备发展大湾区的条件。
我最后说一句,如果再回想大湾区,它代表的定义是什么?我们说大湾区是做“五通”(路通、民通、政通、商通、财通)。路通,大家知道,香港一条高铁线应该是在9月23号开通,所以路通,我们东亚可能是不能做太多的事,但是起码这个高铁开通之后,20分钟从香港到深圳福田,福田就是我们深圳总部的地方,所以是很便利、很方便的。背后的含义是怎么样的?我觉得是要搞活这个“圆”,让这个大湾区里面6000万的居民可以做一个一小时的生活圈,我们做大湾区的业务,这些网点、牌照背后就是服务到大湾区的居民,我觉得未来跨境的金融、跨境技术方面,都会让大湾区居民可以更便利地满足生活的需要。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您好,我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请您介绍下,数字化时代,东亚中国对电子银行方面的投入,还有现在的发展情况,以及对未来的规划?谢谢。
林志民:
谢谢你的提问,我来回答一下这方面,在内地我看到这十年来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支付的发展真的很快,在全世界都是非常领先的。所以站在银行立场来讲,其实银行也受到这些互联网方面的直接影响,在支付结算、在汇款、贷款类、财富管理方面也受影响,这是现实的情况。看到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做呢?我们采取的方法会是拥抱互联网,怎么跟人家合作,所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银行最主要的核心就是它的信用,比如东亚银行已经经营100年了,它有信用,这个大家可以看得到。另外银行在风控方面相对来讲比较系统化、科学化,我们结合这些方面,在互联网也有不同的投入,我们在2017年开始,我们在电子渠道方面,包括网上银行我们也加快了,包括手机银行、微信银行那边我们也有投入。支付结算方面,从2017年开始我们跟比较大的支付公司,比如支付宝、微信支付、apple pay、银联支付都联上了,可以看到东亚银行在这方面相对来讲比较领先。还有在投入方面,我们在网络、互联网方面投入蛮大的,我们在未来一年里会增加200人专门在Fin-Tech、系统、IT安全方面,所以我们看好互联网的发展,也希望参与其中,这是我们部署的情况。
新华网记者:
您好,我是新华网记者。刚才叶总提到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好的融资,我想问,作为一家来自香港的银行,在加强互联互通,从而满足两地企业更高的金融需求方面和其他同业相比有什么样的优势?下一步有什么样的战略?谢谢。
叶志衡:
谢谢你的问题。有关跨境方面的服务,我觉得可以从几方面来想。回到我刚才分享里面也说到了,银行是一个跟客户关系的一个金融服务,所以其实我们有比较长的历史,在中国也好,在香港也好,其实这个就是让我们跟很多的客户有一个不是单一的交易,也不是十年,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的关系建立起来的。而这个对我们来说,我觉得是一个比较核心的,我看到很多客户,我们是陪着他从可能是一个非常小的规模,现在走到一个国际的规模,所以我们在应客户需求方面可能是我们比较核心的优势。
第二方面,我们在跨境方面积极配套,我觉得是比较顺畅的,基本上我们在香港有团队,我们在内地不同的城市,在总部上海也有团队,为客户做不同的跨境融资服务,这个也很重要,也是因为银行是人跟人的关系的一个服务,我们说一个好的金融服务也要有足够的团队来跟这个客户商讨不同的服务的细节,我们在香港跟内地团队都是比较充分的。还有,其实我们在海外的网点都是有一定的部署,包括在英国、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都有我们的部署。我们这些布局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更接地气,为客户提供不同的环节的服务。
第三方面,我们最近也加强了这方面的能力,因为除了跟客户的关系,我们有足够的团队来培养跟客户的关系以外,我们也有产品,所以在产品方面也希望不断地丰富,也是行业里面算是做得比较成熟的。最近我们也发觉,因为我们的客户、我们内地的企业不但是要在国内做好债务上的融资,还需要做海外发展的融资,这方面其实现在我们也建了一个团队,主要是服务国内的企业在海外发展的功能,这方面如果看市场的数据,过去几年,特别是在香港这个市场作为主要的债券融资市场增长了几倍,还有就是中间的发债主体,绝大部分都是内地的企业,所以这方面我们要提供更完整的服务,要提供这方面的配套给我们的客户。所以这方面的配置也是我们今年的一个比较大的举动。希望更好服务我们的客户。
中国金融杂志记者:
您好,我是中国金融杂志记者。我的问题是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在不断升温,东亚中国将怎样应对这样的经济形势?谢谢。
林志民:
谢谢你的提问,中美摩擦大家比较关心,作为银行方面我们也非常关心这方面,所以也做了一些准备,从我们自身的客户情况,另外还有就是我们在贷款的投放方面也会考虑这些因素。所以作为银行来讲,我们希望这些争端要尽快解决是最好的。谢谢。
中国经济网记者:
您好,我是中国经济网记者。近期释放了对外资银行开放的信号,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取消对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并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您认为这对东亚中国而言都有哪些挑战和机遇?谢谢。
林志民:
谢谢你的问题。其实从去年年底开始到今年,我们觉得外资银行迎来了春天,有开放的信号,尤其是在具体的开放,有关投资股权、持股,还有分行等等情况,作为东亚银行来讲,我觉得这些开放对我们的发展是好的,本身东亚集团在内地也有不少的投资公司,我们也会充分考虑这些情况,看看持股的比例是怎样的。
另外,有关允许法人机构在内地设立分行,这个我们要等等,要看看细则出来是怎样子的,我们再决定做法和方向。总的来讲,我认为这对外资银行是一个好事,东亚银行也会充分研究,加快发展,把握机会。
叶志衡:
我补充一下,其实这个股权开放对东亚集团来说我们也密切地留意,因为我们在外资银行体系里面也算是比较多金融牌照的,我们现在有四个,一个是东亚中国,这是全资拥有,还有证券公司,我们也有信托公司和期权金融公司,证券公司我们是单一大股东,另外一个是第二大股东。我们过去非常有兴趣关注这方面的发展,我们也会密切留意这方面有没有新的机会。
中国城乡金融报记者:
您好,我是中国城乡金融报记者。我想了解一下东亚银行百年来与境内金融机构合作的情况,另外在金融持续开放的背景之下如何看待境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和合作的关系?谢谢。
林志民:
谢谢你的问题。其实东亚中国,包括东亚香港,跟国内的金融机构合作是非常频繁的,尤其是在内地,我们看到大的银行也做很多同业拆借,我们也做很多不同的银团贷款,这类的合作很多。另外,我们母行在香港,我们也看到很多内地的银行也到香港开设分行,在这方面反过来我们也跟他们有很多同业拆借、同业合作,我们会不停地增加这类的合作。我们最近也跟上海的浦发银行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除了这些合作以外,我们也会加大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这一类的合作。外资银行跟中资银行,竞争是有,但是我觉得大家在竞争中一起进步、一起合作,我觉得现在是这样的情况,在未来也是看到这方面跟他们的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您好,我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请问东亚银行如何看待内地市场在集团中的位置?谢谢。
叶志衡:
简单的回答就是非常非常重要。我用几个比较具体的维度来分析一下,第一就是员工的人数,简单来说,我们在中国的员工占我们集团员工的一半。第二,我们还是金融机构,所以应该也看我们投放的资本方面的力度怎么样,如果是看我们东亚在中国的资本、资产的配置来说,其实占非常大的占比,这也体现到我们集团实实在在在国内的投资、投放,对集团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如果你看我们过去几年的情况,不但是银行的业务,刚才我提过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不同的经济环境里面都是有竞争的行为,过去几年都看得出,我们在很多不同的情景之下其实只有同一个动作,就是加强我们在华的投资。还有就是刚才我提到在前海的投放,应该也算是我们集团历史上最大的投资,包括我们的南区总部,我没有具体的统计,但是我们集团应该是历史上非常非常大的投资,这些都是体现到我们是非常投入到中国市场,我看到未来也会继续是这样。
刚才您谈到,在银行里面,我觉得也是有很多新的业务的投放,包括刚才我说到海外发展团队的建设,未来都是更好服务中国市场。
郝丽:
由于时间关系,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如果大家后续还有问题可以跟我们媒体部门联系。感谢两位发布人的介绍,感谢中国经济网的文字直播,下周四的发布单位是招商银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