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7首页>地方传真>

南皮县刘八里村——“碱包村”变成大粮仓 逃荒户住上“幸福楼”

发布时间:2018-12-11 11:17:28  |  来源:河北日报  |  作者:许卫兵 王雅楠  |  责任编辑:

□记者许卫兵 王雅楠

南皮县刘八里村是黑龙港流域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1978年,这个“碱包村”打出了丰收粮,一下子成了“明星村”。1980年,省里还在南皮县召开现场会,推广刘八里治理盐碱的经验。

1979年1月6日河北日报第二版刊发报道《种肥改碱地壮粮丰》,文中说:“南皮县刘八里大队过去是个有名的‘碱包村’。全大队粮田面积1900亩,其中盐碱地占76%,地碱土薄产量低。”“他们在抽咸淋碱的同时,突出抓好种肥改碱,使碱地逐步变成了好地。到1978年,全村粮田盐碱地,由1972年的1450亩缩减到140亩,昔日的盐碱窝里打出了亩产596斤(玉米和小麦)的丰收粮。”

报道刊发后不到一个月,刘八里老百姓迎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一个春节。大年三十这一天,村民胡春华家里,庄户人家最重视的年夜饭摆上了饭桌。

媳妇张秀茹做饭的时候,胡春华还在村东头的麦子地里转悠。等他来到饭桌前,发现有他爱吃的胡萝卜炒肉丝、白菜粉条炖豆腐,主食是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他心里乐开了花。

“辛苦一年了,又赶上了好年头,犒劳犒劳你。”张秀茹的话里,透着说不出的高兴。她算过账,1978年丰收,连玉米带小麦,她和胡春华两口子共分了800多斤粮食,终于能填饱肚子了。

也难怪张秀茹会这样高兴,那个年代,在刘八里大队,填饱肚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村里老人回忆,那时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乡亲们都要用野菜掺着米缸里仅剩的棒子面熬粥、做成菜团子。就这,还不敢敞开肚皮吃,要是想吃个馒头就只能等到过年了。

日子过得苦,是因为村里白花花的盐碱地。乡亲们无奈地说,这里的土,铲上一锹放缸里就能腌咸菜了。

刘八里大队当时有不到300户人家,因为吃不饱,已有8户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去了。胡春华的堂弟胡广坡去了黑龙江五常,好几年没回过村里。

近日,在刘八里村原党支部书记毕书清家里,和记者聊起当年治碱的艰辛时,已66岁的他感慨万千:种地前要先在地块之间挖好沟渠,让雨水把盐碱冲刷到沟里。在两行庄稼之间还要种上田菁(一种豆科植物),等田菁长到快一米高的时候,将它翻压于耕土层当肥料。他说:“这里种一亩地流下的汗水,能顶得上别的地方种两亩甚至更多。”

与盐碱地的抗争,像是一首悲壮的歌。但让乡亲们高兴的是,从1978年开始,地里传来的好消息越来越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村里终于分田到户,乡亲们治好碱、种好地的劲头更足了!

分田后的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村民郭洪兴扛着锄头来到了自家的地头。眼前的一幕吓了他一跳:大家伙儿早就在地里忙活开了,挖沟的挖沟,锄地的锄地,忙得不亦乐乎。

1983年麦收的时候,郭洪兴乐得合不拢嘴。小麦亩产从原来的不到200斤一下子蹦到了400斤。“这时候就能经常吃上白面馒头了。”郭洪兴说。

1990年5月的一天,村里第8眼机井欢快地喷出了井水,围在一旁的乡亲们欢呼:“这下子村里全是水浇地了!”“水来了,碱就退了!”地里的庄稼长得更壮实了,乡亲们种地也省劲多了。那一年,刘八里的小麦亩产超过了500斤。

……

庄户人家的命运,与土地连在一起。1991年3月18日,因吃不饱饭而外出谋生的胡广坡回来了!

那天晚上,在胡春华家里,已10多年没见面的哥俩喝起了东北小烧。胡广坡动情地流下了眼泪:故土难离,要是能吃饱穿暖,谁愿背井离乡?

像胡广坡一样,以前外出谋生的人家,纷纷回到了刘八里。

地里产的粮食一年比一年多。乡亲们的家里,电视、冰箱等不再是稀罕物。有的还买了拖拉机、小汽车,翻盖了房子,日子越过越美。

但乡亲们没想到的是,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2013年,“渤海粮仓”工程启动,这是一项由科技部和中科院牵头的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将提高环渤海低平原4000万亩中低产田、1000万亩盐碱荒地的粮食增产能力。

刘八里所在的南皮县正是“渤海粮仓”工程实施核心区,专家给乡亲们带来了成熟的盐碱地治理新技术。胡春华家里的8亩多地,今年麦子亩产1050斤,玉米亩产1200斤。对于祖祖辈辈种地的他,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新纪录。

南皮县副县长孙宏勇介绍,今年,南皮县增产粮食5000万斤,刘八里的盐碱地上增产粮食60多万斤,“碱包村”变成了大粮仓!

另外一笔账更是喜人:自2013年实施以来,“渤海粮仓”工程5年间在全省累计实现增粮95.2亿斤,带动农民增收109亿元。

11月26日,在刘八里,记者看到冬小麦长势喜人,一眼望去绿油油一片。村东是占地50亩的新民居项目,已建起了8栋漂亮的小楼,村民都叫它“幸福楼”。“当年外出谋生的人家,大都住上了‘幸福楼’。”刘八里村委会主任高凤行特意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