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7首页>资讯速递>独家>

满汉全席起源小考

发布时间:2019-10-17 10:03:2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瑞芳  |  责任编辑:王瑞芳

资料图


满汉全席以宫廷盛宴而闻名于世,但是关于它的起源则长时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传闻甚多。在国内饮食界,有人称满汉全席是清代宫廷筵席;更有人认为其为清朝皇帝筵宴满汉文武大臣的“国宴”;但与此相反的说法则明确指出,《清史稿·大宴仪》从来没有“满汉全席”也绝非“宫廷御膳”,更不是皇帝餐。 


满人进关后,在六部九卿中,设光禄寺卿,专司大内筵席和国家大典时宴会事宜。据《大清会典》和《光禄寺则例》记,康熙以后,光禄寺承办的满席分六等。光禄寺承办的汉席,则分一二三等及上席、中席五类。


清代宴席定制、菜式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及銀两标准。


据记载康熙年间,一等满席,每桌价银八两,一般用于帝、后死后的随筵。清朝初年1两白银的购买力,约合今人民币400—500元即每桌为3200--4000元。


二等席,每桌价银七两二钱三分四厘,一般用于皇贵妃死后的随筵。约合人民币2893--3617 元。


三等席,每桌价银五两四钱四分,一般用于贵妃、妃和嫔死后的随筵。约合人民币2176--2720元。


四等席,每桌价银四两四钱三分,主要用于元旦、万寿、冬至三大节贺筵宴,皇帝大婚、大军凯旋、公主和郡主成婚等各种筵宴及贵人死后的随筵等。约合人民币1772--2215元。


五等满席用于招待朝鲜进贡的正、副使臣,一些贡使及蒙古王公等,规定每桌价银三两三钱三分,约合今人民币1665元。


六等满,赐宴经筵讲书,衍圣公来朝,越南、琉球、暹罗、缅甸、苏禄、南掌等国来使,规定每桌价银二两二钱六分,约合今人民币1130元。


光禄寺承办的汉席,则分一二三等及 上

席、中席五类,主要用于宴赐文武会试考官出闱,实录、会典;书开馆编纂日及告成日赐宴等。其中:


一等席用于主考,知、贡举等官,每桌内馔鹅、鱼、鸡、鸭、猪等二十三碗,果食八碗,蒸食三碗,蔬食四碗。


二等席用于同考官、监试御史、提调官,每桌内馔鱼、鸡、鸭、猪等二十碗,果食蔬食等均与一等席同。


三等席用于内帘、外帘、收掌四所及礼部、光禄寺、鸿胪寺、太医院等各执事官,每桌内馔鱼、鸡、猪等十五碗,果食蔬食等与一等席同。


上席高桌、矮桌用于文进士的恩荣宴、武进士的会武宴,主席大臣(高桌)、读卷执事官用矮桌,用面二斤八两,宝装花一攒,内馔九碗,果食盘,蒸食七盘,蔬菜四碟。陈设猪肉、羊肉各一方,鱼一尾。


中席用于文武进士和鸣赞官等,用面二斤,绢花三朵,其他与上席高桌同。


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的千叟宴,是清宫宴中最大规模,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招待在京60岁以上、京外65以上的老人,鼓励臣民尊重长辈孝敬老人。康熙朱批65岁以上者赏银一两,70岁以上者六两,80岁以上者八两,90岁以上者十两。 乾隆五十年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二次,招待70岁以上老人,每次与宴者三千人。嘉庆元年正月再举千叟宴于宁寿宫皇极殿,与宴者三千五十六人。后人称谓千叟宴是“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九白宴始于康熙年间。康熙初定蒙古外萨克等四部落时,这些部落为表示投诚忠心,每年以九白为贡,即:白骆驼一匹、白马八匹。以此为信。蒙古部落献礼后,皇帝高御宴招待使臣,谓之九白宴。每年循例而行,宴请标准依制每桌1665元。


节令宴系指清宫内廷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筵宴。如:元日宴、元会宴、春耕宴、端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阳宴、冬至宴、除夕宴等,皆按节次定规,循例而行。


满族虽有其固有的食俗文化,但入主中原后为服从政治需求,施行科举考试时多用汉席,保证各族人的饮食需要,以便于考出好成绩。各族人均可参与文、武官员的考试,录取后可以直接参与执政和国家行政管理。而对吸取汉族文化、推行儒学与佛教、整理几千年的文化遗产,拓展外交,维护民族团结有功人员赐予宴席和荣誉,对强化政治体制、治国理政发挥了重要作用。 


设“满汉全席”也是为了充分体现多民族融合的特点。满人刚刚入关时宴请汉族官员多用满席,只有开科考试时用汉席。汉族官员招待满族官员时也多用满席并加入部分汉菜,这样就使菜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发挥宴请的政治功能,逐渐使满宴与汉宴相融合,形成了后来的“满汉全席”,集中了全国各地区菜系108道。其中南菜54道,分别是30道江浙菜 、12道福建菜 、12道广东菜,北菜54道,分别是12道满族菜 、12道北京菜、 30道山东菜。这些菜也不是一次吃完,要用三天时间享用。显然这不是用于一般的宴请,而是用国家的重要场合。


千叟宴虽然仅举行四次,其政治效果甚大,推动了中华礼制文化传承,也增加了家族长者为尊的治理和国家稳定,这在农耕时代有着典型的示范作用。


各种时令节日宴,对传承中华文明和几千年的文化和风俗起到了重要作用。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宴赐制度和银两使用的规制既保障了统治的需求,也杜绝了铺张浪费,充分体现了华夏文明与文化传承。


参考书目:《清史稿·大宴仪》、《大清会典》和《光禄寺则例》。中国满汉全席的来源与满汉全席的特点分析。


(作者:人大附中国际班 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