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胡文臻:《庄学研究》建设文化强国学习交流专栏

发布时间:2021-01-26 09:25: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宗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胡文臻.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庄学研究》主编胡文臻,接受了中国网记者独家专访。


   中国网: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就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发表了讲话。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您从事社会发展研究工作,您如何理解“历史信度,历史内涵,历史场景”的深层次的文化应用意义?


   胡文臻研究员:我个人研究认为:理解“历史信度,历史内涵,历史场景”的深层次的文化应用意义,就必须研究分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大人类进步的文化应用关系。因为,先有了三大文化应用关系,才有人的思想与哲学问题。三大关系的历史考古追问,来自于上古时期的《周易》《诗经》问世,来自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子文化思想的基本形成和研究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包含在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文化经验总结和文化历史信度、内涵、场景的传承记忆的历史长河里。我从研究庄子文化思想的角度谈谈三大关系的文化应用意义。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以考古文化的视角,以研究分析庄子的历史文化影响和作用为例来谈谈个人研究分析。


   新时代以来,庄学研究应用对中国文化、中国气派、中国哲学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国历史文化的硬实力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传承研究和推动作用。庄学研究哲学思想的优秀资源,为中国文化复兴和建设文化强国将提供重要应用价值。


   一、庄子提出“人与自然”应用哲学关系,其应用意义为:庄学研究文化的精神,主要内容有:批判精神,古朴恢宏、有规有矩,发展进步。


   庄子提出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生命价值以及应用意义,自老子建立、庄子传承、延续至今,依然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是当今及未来和谐社会建构的基础文化传承研究内容。其意义表现在合理的、积极的庄学应用研究和文化传承研究两个重要方面。


   庄子哲学思想产生时,就具有鲜明的应用批判精神。应用表现特征之一,就是庄子“愤世嫉俗,立场鲜明,观点直入”。其言论行为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其显著特征意义是否定、审视环境,推道守规。对看到的社会历史中出现普遍的异化现象,坚决批判。其批判过程中,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社会活动与文明进步中发展与进步的二重性,以及文化价值的层级分裂。庄学应用思想自诞生就建立了具有古朴恢宏特征的中国特色文化结构。


   庄子哲学文化贡献是在中国历史推进过程中,以提出负责的敬畏自然精神,多角度、全方位地批判了人类文明开发自然的负面作用。以今天的生态环境问题来看,就是通过修复生态环境的价值,提升实现敬畏自然的价值观确立,研究建立中国完整文化历史系统的价值转化和价值评价体系。


   二、“人与社会”的应用哲学关系。其应用意义为:庄学应用研究的核心是“和谐”思想,主要内容有:道法自然,自然哲学,和谐生活,价值重塑。


   庄学应用研究的核心是“和谐”思想:中国道家哲学思想创始人为老子与庄子,是道家思想体系的创始人和传承人。具有道法自然的和谐核心领袖地位。庄子实践了本体论的哲学,确立了道家在哲学界的自然主义者的学术地位。


   “道,即规律”是庄子提出“人与自然”中的主要保护思想,“通,即到达”,是庄子提出“人与社会”的和谐思想,是庄子思想体系研究发展的文化精神核心。庄子提出的文化精神的基本遵循基础关系是“人与自然”。


   中国的思想发展历史,以上古时期的《周易》《诗经》问世,推动产生了战国时代的儒家、道家系列讲学学派,庄子就是典型之一。庄子提出实践过程中必须要产生“人与社会”和谐关系,才能够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确立人与人的社会、自然的哲学思考关系。是一种以自然哲学为基础设计的、以“自然之道”来实现一以贯之的重要思想体系。它的核心构建就是早期中国哲学派的本体论、人生观、政治哲学、自然哲学、人文哲学,也是早于西方以及希腊的哲学家产生的中国时代,中国整整早于希腊200多年。这些哲学思想体系可以从庄子自然主义者研究中看出,庄学哲学是应用研究体系中的重要文化传承者。


   老子研究流传的文化思想的重要的进步表现是,对儒家的仁义、礼智、孝慈和礼乐教化等系列主张直接全面否定。庄子的《齐物论》就是齐言、齐物、齐论。共有六大核心内容。


   笔者研究分析,比较认同的是:原文,“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此文是《庄子·齐物论》里的重要思想。即,你听到了人的声音(人籁)却未曾听过地的声音(地籁),你听过地的声音却没听过天的声音(天籁,即纯美高洁的声音),其实则为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文明进步历史和不断发展的思考。


   庄子在传承老子文化思想过程中,以齐物论的推理,从人们信仰价值的基础上破坏了人们建立起来的对偶像、权威的“人与社会”关系中、崇敬思维精神结构。提出要有逍遥游的思想境界脱离世俗名利的心智结构,去追求个人精神的自由与张扬的社会个性。应用实践中,始终坚持道法自然,自然哲学观点,推动和谐生活,进行价值重塑的“人与社会、人与人”时代和谐关系。


   通过研究逍遥游的思想教化,庄学应用研究价值在于:是人们认识到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不敬与摧残,其社会制度需要文明高级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和发展;对于无为理解不仅限于统治阶级教化,必须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认识与实践中分析哲学方法,在分析中考证庄学应用研究历史文献,在实践中寻找庄学应用的生机活力,就是今天我们研究推动的建设中国文化硬实力。 


   三、“人与人”的应用哲学关系。其应用意义为:庄学应用研究的人文精神修养,主要内容有:守弱贵柔,智慧辩证,自由平等、人性解放。




庄学应用研究“人与人”的言谈行为举止,不是单纯意义的道家思想的表达,是通过其主张道法自然来实现的“人与人”的应用实践文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辩证法系统核心内容建设之一。


   其典型应用意义是以生活中的人与事的争议和战斗关系为研究的行为辩证法。修炼人特有的守弱贵柔,智慧辩证,自由平等、人性解放的庄学应用思想文化性格和修养品德。成为长期以来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中国精神的典型特征和智慧张扬力量。庄学在其历史发展中,始终处于资源的广泛性和适应性,如何将庄学应用研究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密切关联起来,在研究论述庄学思想历史和应用实践方面掌握研究规律和方法,是庄学应用研究“人与人”关系的核心修养工程。


   中国网:解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我国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记录了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同时在甲骨文发明以前在中华大地还有1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超过百万年的人类发展史并没有文字记载。考古学者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将对它们的解读和认识转化为新的历史知识。您研究认为如何建设中国文化硬实力、如何告诉世界,中国文化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


   胡文臻研究员:中国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记录了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这就是中国文化硬实力,是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所没有的文化基础和人类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自然文化、人工具文化的谱系记忆和文字图像符号传承历史。因此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影响力,但是在社会发展与世界交往中,有为我借鉴的文化成分。其借鉴文化绝不具有对中国影响力作用。中国《庄学研究》自第5期起,转载了我撰写的“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有影响力吗”文章,由此开设了“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的建设文化强国应用研究交流栏目,从多交度研究弘扬中国文化基因和中华文明历史,从中国各个年龄层级开始进行中国文化硬实力学习教育和研究传承,实现建设好文化强国的目标。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有影响力吗”,笔者通过分析西方相关著作与中国传统文化著作进行研究,明确回答: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影响力,但是有借鉴力。


   证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影响力,笔者主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西方国家约瑟夫.S.奈著《硬权力与软权力》等学者代表作,开展分析研究;选择五千年中国农耕文化基础上的中国文化政治学谱系巨著司马迁《史记》,《论语》(孔门弟子集体写作的智慧成果)等完整传承的巨著,在文献研究方法基础上,适度采取数量方法,融合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为纵向揭示研究问题的规律,结合笔者创新“四论一法”的分析顺序,研究分析“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有影响力吗”这一严肃问题为横向描述揭示规律与验证方法,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任何一个国家文化影响力,主要是看流传千年以上,具有传承完整的文化政治学谱系研究的巨著,这些巨著里面集中记载了文化与政治关系的事件和智慧哲学方法,笔者正是选择西方与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传承代表著作进行分析研究。


   开展“文化政治学谱系”研究,就是解决回答中国文化传承和影响力问题,也就是研究回答“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有影响力吗”这个主要问题。这是建立在文化自信道路上的中国文化、中国气派、中国精神。


   如果建立在迷信西方文化的思想中引导研究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在具有上下五千年人类进步文化历史的东方中国,中国“文化政治学谱系”记忆线索具有伴随农耕文化的长期性、实践性、延续性、系统性、完整性、谱系性等文化特征。


   笔者分析研究,发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影响力的奥秘在于,西方德国人马克思主义思想完全影响指导了中国革命,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不是西方社会遵行的“西方文化”。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文化政治财产,西方国家和西方社会自马克思诞生以来始终排斥和拒绝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共产党宣言》,反证之,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影响力,中国文化确实影响了世界文化数千年。


   首先分析西方著作(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关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理解文化政治学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探索关于人类生存需要的社会生活关系及社会应用实践的关系。找出其文化政治学谱系的本质特征的唯一条件是,没有长期社会实践基础是无法完成高度认识文化政治学谱系关系的。


   其次分析研究问题的动机(迷信西方文化的表现)。因为,社会现实环境方面,的确存在一些迷信西方腐朽学术文化与谈吐口吻的人或个别学者,试图以西化式的文化政治学谱系研究,来达到影响阻止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与应用政策研究的系统化、科学化、强大化目标。特别是在个别场合言论中存在变相歪曲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达到实现西方和平演变中国的阴谋侵略行为目的。


   今天来看,如何促进社会发展与避免经济危机,就必须找到一条最佳的社会发展与和谐治理的途径。建设文化强国就是重要途径,就必须把中国文化历史研究放在第一位。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建设满足人民需要的文化实践工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大关系就是学习强国、建设文化强国伟大工程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历史研究传承与应用实践关系。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有影响力吗”?需要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的回答:没有任何影响力,但是具有借鉴力。个人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在热爱中国历史文化情节中,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进步意义。必须在具备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特征的基础上,以笔者探索创新式的“四论一法”的研究方法中进行研究分析,力求具备考古精神的能人志士研究、创新研究方法、探索出实现和谐社会体系的、建设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中国文化政治学谱系、中国文化经济学谱系、中国文化社会学谱系、中国文化自然学谱系”系列应用研究成果,并转化落地,形成文化产业。


   中国网:您如何看待疫情防控时期的文化制度建设问题?


   胡文臻研究员:2021年1月14日前后,众所周知,石家庄等地疫情突发,我个人认为,直接原因是地方主要官员犯了文化素养的低级错误,也就是综合治理与宗教管理文化活动监督不到位,造成了重大损失。其实,就是政府疫情防控预警文化与综合治理文化、管理宗教文化与自然灾害之间的文化斗争的一次较量,再次充分反映了政府研究与管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文化思想的应用建设问题。


   如何看待多元文化、特别是可以借鉴的学习西方的文化,首先必须要找到适合中国文化融合与交流的对接口,不是放任自流。民间引进宗教文化活动必须严格管理(个人邀请人员可以进出口岸,不报告,或者报告不及时,宗教文化管理流于形式等等),参与人员、组织者、申报管理、核查、预警等等的严格工作制度和文化鉴别都丢弃了,联防联控的意识空白,地方官员不加思考的频频在口头上提战时状态,实践中却没有对类似综合治理文化与管理宗教文化开展组织检查活动、没有开展对相关跨区域文化流动活动、进行战时状态的地毯式排查,导致病毒趁虚而入。


   疫情事件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包括地方政府官员始终报着的侥幸心里;必须在各个层面要旗帜鲜明的禁止迷信西方腐朽文化的侵略活动并开展坚决斗争。只有常态化的居安思危,才能够建设好中国气派、中国话语权、中国文化的硬实力。因此文化的真正意义和表现形式,在危机时刻才能够露出本来面貌,坚持文化自信是根本道理和必有道路。为人民服务,不是靠侥幸,而是靠人民群众的习惯性监督和实战。


   这件事说明,彻底解决好文化与文化成果转化问题,解决文化与文化产业成果落地两张皮的现象,需要有铁的纪律性的文化制度,同时也需要建设研究导向的纪律制度。不能在中国继续出现纸上谈兵和喝茶问道发文章的、没有转化成果,却考核合规完事的典型腐败圈子研究的文化方式。而且必须痛下决心真正解决文化建设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中国需要时刻关注“三农文化研究”,因为,三农文化,就是人类思想的最基础哲学思考,也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应用实践问题。任何时候,粮食文化、水文化、土地文化、气候文化等都是人类最基本的文化,也是人类唯一必须重视的首位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大文化研究关系。否则,类似疫情管控的文化意识问题就随时发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融合文化创造产业就成为两张皮。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主要就是钻了这个长期不设防的文化界限和没有落实的最基层群众监督的文化制度空子,敌对势力就会趁机钻了融合监管漏洞的空子。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建设文化强国和文化硬实力制度,是全民人人参与、人人提高并展示文化自信的坚强能力保障。


   文章全文链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庄学研究》总5期-“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有影响力吗”


   链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网党建研究栏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