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术出版助力国际传播——“新形势下学术出版助力国际传播座谈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1-09-17 09:52:5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宗超

会议现场


   9月14日,在第28届北京国际书展开幕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新形势下学术出版助力国际传播座谈会”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灵桂,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蔡昉、李培林等出席会议,并获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走出去”卓越贡献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灵桂致辞。


   王灵桂从概念入手讲解了“后真相”的产生机制与负面影响,进而阐述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创造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奇迹,这些奇迹得到了世界舆论的广泛赞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世界未有百年之大变局、疫情大流行、中美博弈的背景下,中国奇迹正在被“后真相”。事实上,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明天也离不开中国,在共生共存共发展的地球村,守望相助、合作共赢才是正道,试图以“脱钩”“断链”“关门”等搞“后真相”是注定行不通的。面对“后真相”,中国始终有底气有信心正本清源。中国人民能用双手创造感天动地的业绩,也一定能用手中的笔向世界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

   王灵桂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致力于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在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合作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积极开展海外传播与推广工作,已和一批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联系。希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学术出版理念、拓展国际交流渠道、以学术出版讲好中国故事和世界故事,让世界和中国更多、更好地彼此读懂、相互理解、交流合作,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获奖作者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蔡昉发言。


   蔡昉指出,当前我国出版行业发展空前繁荣,图书国际传播力大幅度提升。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相应地,图书出版也应该从注重质量与数量并存向更加注重质量发展方向转变。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出版社、作者、编辑未雨绸缪,站在更加注重高质量的制高点上写书、出书,传播中国学术。


获奖作者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培林发言。


   李培林指出,伴随中国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提升,西方发达国家民众对中国的误解日益加深,迫切需要一批能够使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的书籍。希望更多中国图书“走出去”,被翻译成外文、印刷出版,到达国外读者的手中。

   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魏长宝介绍,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了国际合作与出版部。经过近十年发展,在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合作出版外文图书,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方面,不仅实现了一定的规模,更形成了一系列知名出版品牌。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策划的“理解中国”“中国制度”“简明中国”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中社智库”等系列丛书,不仅仅致力于讲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也致力于阐释好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故事,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颁奖人与获奖作者代表合影。


颁奖人与获奖作者代表合影。


颁奖人与获奖作者代表合影。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目前已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剑桥大学出版社、罗德里奇学术出版社、德古意特出版社、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等30余家国际知名出版社建立版权贸易和图书合作出版关系,签约图书800余种,出版外文图书200余种,涵盖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俄文、日文等20余个语种文字。近期,该出版社按照出版种类、语种数量、海外传播效果,包括下载量、转译率、获奖情况等指标,设立了卓越贡献奖和突出贡献奖两个奖项。蔡昉、李培林、王灵桂、房宁以及卜宪群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走出去”卓越贡献奖,卓新平、潘家华、张宇燕、韩震等19位作者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走出去”工作突出贡献奖。


会议主办方与外方出版社代表合影。


   最后,参会海外合作出版社驻华机构代表纷纷发言。他们表示,愿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国内出版机构继续开展长期、深度合作,将更多中国优秀学者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茵主持。